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3320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8 大小:20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8页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8页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8页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8页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8页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8页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8页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8页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8页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8页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8页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8页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8页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8页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docx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docx

初中化学复习教案图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时

专题复习——微粒构成物质

课型

第几

课时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和化学反应的实质。

3.认识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4.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联系,培养科学品质。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和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

方法

手段

自学指导法、讲述法、归纳法

使

通过第二章网络的构建加深对构成物质微粒的理解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考点梳理

考点一:

构成物质的微粒

考点二:

核外电子的排布

1、①够成物质的微粒有、、

②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由分子直接构成的,如等。

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如NaCl。

2、①分子的特性,,

②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且混合物中各种不同物质的分子相互间不发生化学变化。

(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元素的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最少有层,最多有7层;第一层不超过个电子,第二层不超过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个电子(只有1个电子层的最外层不超过2个电子)。

(2)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意义:

(3)相对稳定结构:

最外层具有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元素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

①在原子中: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离子中: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②电子质量可以很小,可忽略不计。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阳离子带正电(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

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

写法:

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电量和电性(电量为1的可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考点三: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典例评析:

1、乒乓球被踩扁,用以下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A;球内气体微粒数目减少B球内气体微粒体积减少

C球内气体微粒质量减少D球内气体微粒间间隙减少

2、在教室闻到食堂炒菜的香味,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原因()

A分子分解为原子B分子质量很小C分子不断运动D分子间有间隙

3、下列有关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一定带正电荷B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阴离子

C原子得到电子变为阳离子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课堂小结

省略不写)

如:

Na+、Mg2+、Al3+;Cl-、S2-、O2-……

练习:

碳酸根离子:

,氢离子:

,2个亚铁离子:

,5个钙离子:

倾听

交流分享

课时教学流程

当堂达标检测

1.经测定某个原子中共有25个粒子,其中有9个粒子不显电性,则它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

2.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60B.O2C.HD.Cu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中子数B.质子数C.核电核数D.电子数

4.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同种元素的粒子的是【】

A.①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

5.以上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元素化学性质最相似的一组是【】

A.①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

6.观察以下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的反应,微观上是H+和OH-生成水分子以及Na+和SO42-生成Na2SO4分子的过程

B.图2中的反应,微观上是锌原子和铜离子生成锌离子和铜原子的过程

C.图3中的反应,微观上是分子破裂成原子,然后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分子的过程

D.上述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有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

7.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写出一个或一组合理答案即可)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_________;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__________;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__________;

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__________。

8.影响物质性质的因素有:

A.离子的种类不同;B.分子的构成不同;C.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含碳量不同;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请从中选择导致下列物质性质差异的因素:

(填序号)

①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

_________;②FeSO4为绿色Fe2(SO4)3为黄色:

__________。

钠原子易失去电子而氯原子易得到电子:

___________。

钢比生铁具有弹性好、硬度大的优良性能:

______________。

金刚石坚硬而石墨较软:

_____________。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课后练习作业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时

专题——物质的分类

课型

复习课

第几

课时

1.通过复习,使学生了解宏观物质的简单分类;能够从微观角度认识分类的依据;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混合物和纯净物;掌握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概念。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1.宏观物质的简单分类和知识体系的建立。

  2.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

  教学难点:

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的理解。

教学

方法

手段

互动探究、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扩展提升

多媒体课件备战策略

使

“物质的分类”是初中化学的精髓内容,是学习一些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它贯穿初中化学的始终,对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统领全局的作用。

所以,它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历年中考的热点。

由于它涉及20多个基本概念,而且知识点分散,相关的题型多变,所以它又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学生多了要分班,知识多了要分科,物质多了要分类。

对形形色色的物质进行科学分类,再按类研究,有利于我们找到物质变化的规律。

因此,物质分类是研究化学、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妍习“物质的分类”。

(二)课堂热身 以学定教 〖师〗巡视,发现学生问题。

(三)展示“目标”明确方向(时间1分钟) 

〖投影〗展示本专题涉及的“考试说明‽,并要汊学生默读一遍〢

(四)构建“物质的分类”概念图 

〖过渡〗我们学过20多个关于物质类别的概念,分散在上、下两妌化学课本里,比较零碎。

在复习时,多眨“树状”分类法整理这些概念。

 

〖投影〗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完善的“树状”概念图。

〖过渡〗分类标准不同,物质的类别也不同。

初中化学对物质进行分类是依据“物质的组成”这一标准。

 1. 混合物和纯净物 

从微观角度认识混合物和纯净物。

 结合《课前检测》举出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实例。

(混合物:

空气、溶液、合

金等。

纯净物:

铁、冰水混合物、氧气、氯酸钾等) 明确物质的初步分类及分类标准。

 纠正《课前检测》中的1、2、3、5、6(双氧水)

2. 单质和化合物

从微观角度认识单质、化合物并明确纯净物的分类及分类标准

3. 无机物和有机物 

化合物的分类:

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4. 氧化物、酸、碱、盐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氧化物、酸、碱、盐 

(1)氧化物 

区别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

 

〖投影〗

1、氧化物的分类:

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2、金属氧化物+酸=盐+水;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3、纠正《课前检测》中的4 

 

(2)酸、碱、盐

 酸、碱的概念及组成

 

分析得出空格中填写的物质类别

 

1、盐的概念:

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纠正《课前检测》中的6

(六)课堂总结(时间3分钟)

教师展示的“物质的分类”的概念图。

并进行简单小结。

(七)作业布置

完成《课前检测》(时间5分钟) 

 画出树状概念图。

1、画出树状概念图。

 

2、要求学生说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相互交流) 3、练习1:

请在空格中填写物质的类别 

(1)在化合反应中,生成物一定是,而不可能是。

 

(2)在分解反应中,生成物可能是或,但反应物一定是。

 (3)在置换反应中,生成物一定是和,反应物也一定是和。

 (4)在复分解反应中,生成物一定是,反应物也一定是。

1、熟悉化合物的分类标准及什么是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2、练习2:

写出甲烷和酒精的化学式。

 3、画出树状概念图

1、画出树状概念图。

 

2、练习3:

在氧化物、酸、碱、盐这四类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__________, 一定只含有两种元素的是_______。

练习4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氧化物的是() 

A. 氧气跟某物质反应的生成物B.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D.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画出树状概念图。

 2、练习5各写一个金属氧化物与酸、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

6:

写出两个酸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盐酸与氢氧化钠、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

 

 展示自己完成的“物质的分类”的概念图。

    

课时教学流程

当堂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后者从属于前者的是(  )

  A.纯净物、混合物          B.金属、非金属

  C.纯净物、化合物          D.含氧酸、无氧酸

  2.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稀有气体、浓硫酸、胆矾      B.金刚石、石灰石、铁矿石

  C.天然气、碱式碳酸铜、液氧     D.石墨、熟石灰、水煤气

  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与名称、分类完全相符的是(  )

  A.亚硝酸钠、NaNO2、盐       B.氧化铁、Fe3O4、氧化物

  C.纯碱、NaOH、碱          D.酒精、CH3OH、有机物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氧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酸根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C.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酸中一定不含金属元素

  5.“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

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的易拉罐、铜导线等可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A.有机物      B.碱      C.氧化物      D.金属或合金

  二、填空题:

  1.下列是含碳元素的物质:

①石墨②一氧化碳③干冰④碳酸⑤碳酸钙⑥乙醇⑦C60⑧甲烷⑨纯碱。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属于盐的是____,属于酸的是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

  2.下列各组均有四种物质,其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物质的类别不同,请将该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填在横线上。

  

(1)CuO、NO2、NaOH、Fe2O3,____;

  

(2)O2、N2、Al、C____;

  (3)空气,氢气,碘酒,盐酸____;

  (4)食盐,蔗糖,酒精,醋酸____。

  3.填写下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单质)

名称

氢氯酸

 

生石灰

 

铜绿

硫酸

化学式

 

Zn

 

NaOH

 

 

类别

 

 

 

 

 

 

  4.在酸、碱、盐、氧化物这四类物质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的是____,一定只含有两种元素的是____。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课后练习作业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时

化学式及其相关计算

课型

复习课

第几

课时

(一) 知识与技能 

1、从化学式的意义出发,掌握化学式的三种基本计算: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2、能利用基本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合作探究的练习学会化学式的三类基本计算 2. 通过合作探究总结化学式计算的基本关系。

 

3、解决与化学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3、体会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意义 

教学

重点

难点

1、能又化学式计算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质量与物质质量的相互换算 2、不纯物中有关化学式计算的分析,让学生学会理清复杂计算的思路

教学

方法

手段

提问式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老师的提问和讲解与学生的回答、练习使学生学会有关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使

   学生对化学式的含义有了初步认识,因此能够通过相对原子质量来计算分子的相对质量,可谓水到渠成。

不过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认识还非常肤浅,同时这些学习内容也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遥远,比较抽象,学生很难同化新知,许多学生已经出现了厌倦失落情绪,这就决定了教学中仍然要循序渐进,让学生达到目标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复习回顾:

 

老师提问:

什么叫化学式?

化学式的含义有哪些?

举例:

H2O的含义(板书) 

引导:

根据化学式,从量的角度可以进行哪些简单计算?

一、有关化合物化学式的简单计算  (老师板书) 

二、求算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归纳总结 化学式的求解:

 

1.先确定组成该物质的元素 

2.再利用分子微观构成、物质中各元素间质量比以及物质中各元素化合价等量进行求算 

三、物质质量与元素质量之间的互算 例

 四、不纯物中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归律总结     

规律一、  m氧化铁= m铁矿石×氧化铁% (铁矿石中) m铁= m氧化铁×铁%(氧化铁中) 铁矿石中:

铁%= m铁 m铁矿石×100% 

引导学生利用以上结论,和同学交流,通过公式代换求算出:

 

规律二、铁矿石中:

         

氧化铁%=  铁矿石中的铁%  氧化铁中的铁%  ×100%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同复习了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求算化学式、物质质量与元素质量、不纯物中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希望同学们能对这部分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个别学生回答上面的提问,并纠正出现的错误

学生相互讨论

学生回答:

1.相对分子质量

 2.物质中某种元素化合价

 3.一个分子中各个原子个数

 4. 物质中各种元素间质量比

 5. 物质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1.相对分子质量 (它是指化学式中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例1计算下列各式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H2O    Ca(OH)2     2Ca(OH)2

  解:

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8 

Ca(OH)2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6+1)*2=74 

2Ca(OH)2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0+(16+1)*2]=2*74=148 

2.物质中某种元素化合价

 例2 求P元素和S元素的化合价 P2O5    Na2SO3(解题过程略)

 

3.一个分子中各个原子个数比 (原子个数比就是角码之比) 

   例3 H2O中氢原子:

氧原子=2:

Ca(OH)2 中钙原子:

氧原子:

氢原子=2:

2:

2=1:

1:

4. 化合物中各种元素间质量比 (是相对原子质量与其个数的乘积之比)

 例4  计算 H2O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解法略)

 5. 物质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以化合物AmBn为例) 

         A的质量分数 

 

例5分别计算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略)

引导学生思考  利用①相对分子质量 、②物质中某种元素化合价 、.③一个分子中各个原子个数比 、 ④物质中各种元素间质量比 、 ⑤物质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等数据,能否求算化学式呢?

例6.当前高效能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

产生能量的效率高达33%.已知砷化镓中,As元素化合价为-3价,则Ga元素的化合价为+3,则砷化镓的化学式是

为        。

 

例7.某铁的氧化物常用来作录音磁带和电讯器材的原材料。

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8,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 FeO   B. Fe2O3   C.Fe3O4    D. Fe(OH)3

8  27克水中含氢元素质量是多少克?

 方法一 利用元素的质量分数来计算 方法二关系式法 

解 设27克水中含氢元素x克 则      H2OH       18       2       27       x 

18:

2=27:

x  得x=3  (克) 答:

27克水中含氢元素3克 

若有氢元素2克则有水多少克?

利用关系式法又怎么算呢?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解答) 

例9.现在有1500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其中含有氧化铁         吨,炼出的生铁中最多含铁       吨,这样的铁矿石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若某种赤铁矿石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那么这样的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

 

已知:

相对原子质量  Fe-56   O-16

课时教学流程

当堂达标检测

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4。

牛奶含钙丰富易吸收。

且牛奶中钙和磷比例合适,是理想的健骨食品。

右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

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求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营养成分平均含量(每100毫升)

项目

含量

非脂乳固体

≥8.10g

脂肪

≥3.10g

蛋白质

≥2.90g

≥0.11g

≥0.15g

每盒牛奶为250毫升

(2)这一盒牛奶中含钙至少是克

(3)如果人体每天至少需要0.56克钙,假设这些钙全部来自牛奶,则一个人每天至少要喝多少盒这种牛奶?

2、为了消除碘缺乏病,我国政府规定居民的食用盐必须加碘,简称碘盐。

(1)这里说的加碘,指的是加。

A、碘单质B、碘元素C、碘原子D、碘分子

(2)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则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碘酸钾

中钾、碘、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若1kg碘盐中含30mg碘。

已知成年人每天约需要0.15mg碘,假设这些碘主要从碘盐中摄取的,则成人每天需要食用碘盐g?

(4)多少克碘酸钾中含碘元素20mg?

3.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看了硝酸铵产品包装袋上的说明(如图),对产品的含氮量产生了疑问,于是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硝酸铵的含氮量进行了计算,都认为包装袋上标注的含氮量不准确。

小组中李华同学的计算过程如下:

×100%=17.5%,而王明同学计算的结果大于34%。

由于计算结果不同,小组中的同学进行了讨论。

(1)你认为李华同学的计算是否正确?

(2)计算硝酸铵中的含氮量,你的方法是:

(3)请你计算,该袋产品中含纯硝酸铵的质量为kg。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1.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化学式(分子式)表示的含义:

  

(1)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2)表示构成一个分子的各种原子的原子个数.

  (3)表示一种物质及组成该物质的各种元素.

  3.常用的计算关系式(以化合物AmBn为例):

  

(1)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2)A的质量分数

  (3)A、B元素的质量比

  (4)A元素的质量=化合物质量×A的质量分数

  (5)在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

  

(杂质不含该元素时)

4.两种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 

 5.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等于它们的质量比除以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课后练习作业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时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课型

复习课

第几

课时

1、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的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

 3、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并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难点: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教学

方法

手段

互动探究、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扩展提升

多媒体课件备战策略

使

梳理整合课本中相关知识,将知识系统化,使学生掌握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并能用化学语言解释出来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一、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结构。

(1)浏览教材并填写下面知识网络 

(2)想一想,对于基础知识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4、化学反应的知识结构

5、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二、解题方法指导

下图表示的是水的两种变化,请从宏观和微观(原子和分子的观点)两个角度描述它们的变化过程。

水的沸腾通电分解水

(1)宏观

微观

(2)宏观

 微观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知识哪些掌握了,还有哪些没有掌握?

学习到了那些方法?

错题错在什么地方?

认真将错题改到改错本上了吗?

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化学反应的简单分类和放热、吸热现象

(1)基本反应类型:

初中化学里,化学反应按反应物、生成物组成形式变化划分,主要有、、、。

(2)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仅以得氧、失氧的观点了解)

氧化反应:

物质跟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物质得氧它就被氧化了。

还原反应: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走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物质失氧(部分失去或全部失去)它就被还原了。

例如;

CuO+H2= Cu+H2O(被还原)(被氧化)

书写化学方程式

倾听

课时教学流程

当堂达标检测

1、右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某品牌修正液包装标签。

小明仔细阅读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

知识得出了该修正液的某些性质。

下面小明的

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修正液是一种溶液,均一、透明

B.修正液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有毒

C.修正液的成分对纸张不具有腐蚀性

D.修正液的溶剂易挥发、易燃烧

2、(2009泰安)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还决定其

保存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