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她去图书室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3348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课 她去图书室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十课 她去图书室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十课 她去图书室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十课 她去图书室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十课 她去图书室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十课 她去图书室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十课 她去图书室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十课 她去图书室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十课 她去图书室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十课 她去图书室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十课 她去图书室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十课 她去图书室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十课 她去图书室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十课 她去图书室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十课 她去图书室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十课 她去图书室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课 她去图书室了.docx

《第十课 她去图书室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课 她去图书室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十课 她去图书室了.docx

第十课她去图书室了

课题:

第十课她去图书室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感知本课的五个词语,并能用它们练习说话。

2.学习后鼻韵母ang、eng、ing、ong,读准音,认清形;能准确拼读声母与后鼻韵母组成的音节;能读准整体认读音节ying;利用汉语拼音拼读汉字、词语和句子。

3.掌握趋向句:

“····去···了。

”能用句式陈述去向。

4.能听懂本课的话题内容,并能模仿交流。

5.能围绕话题模仿交流,完成陈述“去向”的交际任务。

6.学会有关表达去向的询问和回答方式。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通过自我探索、发现,找到插图中词语的意思,在模拟打电话、学句式的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有礼貌地询问别人去向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后鼻韵母eng的发音以及与声母的整体拼读。

2.结合实际,陈述去向。

教学准备

教材书,字母卡片、课件、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7个课时

1、第一课时(听说一)

2、第二课时(听说二)

3、第三课时(活动课)

4、第四课时(学拼音一)

5、第五课时(学拼音二)

6、第六课时(学拼音三)

7、第七课时(学拼音四)

 

第一课时听说一(看图学词)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听懂课文,说出课文的内容。

2.学会感知词语:

教室,图书室,去;学习句式:

.......去......了

3.学生通过听说,具备简单陈述“去向”的能力。

4.初步模仿课文,结合实际,进行交际。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文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本课所学的对话内容。

二、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1.班长向老师汇报,学生到齐了没有,没到的人去哪儿了。

2.学生在小组中,介绍自己刚才、昨天、上午去什么地方了。

3.小组汇报,教师小结,引入课文学习。

(二)听课文录音和教师朗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汉语的发音,语速,语调等,了解对话内容。

2.教师示范朗读课文,让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听懂课文内容。

(三)模仿说话,实践感受

1.跟着录音学说话,学会打听某人去什么地方了,如:

“她去图书室了”。

或者教师逐句教说话。

为了便于学生准确了解对话内容,教师可以用母语讲解,注意要整句讲解,不要一个词一个词地讲。

学生学习对话时,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使他们尽可能做到发音清楚,表达流利。

2.教师可请一名学生上讲台,运用句式“。

去。

了”。

进行一对一对的会话练习,让其他学生进一步感受和理解对话内容。

3.学生分小组,围绕表达趋向的话题进行一问一答式的对话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做到互助合作,互相学习,尽可能发音清楚,表达流利。

(四)创设情境,合作表演

1.小组合作练习

让学生在小组中,按照交际内容,结合实际,反复练习对话,达到熟练交际的程度。

可以设计三人活动:

甲对乙说,要去…..甲走后,丙来问乙,甲去哪儿了。

乙告诉他,甲去哪儿了。

2.小组展示表演成果,学生进行评价。

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表演的最好,分别给每个小组计分。

(五)看图学词

1.引导学生看教科书第五十八页“看图学词”中的插图,学习:

“教室,图书室”。

2.由老师领读词语,学生跟读,准确掌握词语的读音。

3.学生自读,在小组中进行交流,相互问候并提问:

“他去哪儿了?

”在实际运用中掌握词语的读音和使用。

4.同桌之间互相联系,一个展示词语卡片,一个说出词语,然后互换角色,直到熟练掌握为止。

(六)练习运用

如:

“你去哪儿?

”“我去图书室》”。

“她去哪儿”“她也去图书室了。

(七)课堂小结,布置课外学习任务

1.教师对上述教学活动进行全面评价,表扬表现好的学生和小组,尤其要对积极参与交际练习的学生给予肯定,以激发所有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2.课外学习任务

询问家人的去向。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听说二(看图学词)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听懂对话,说出课文的内容。

2.初步模仿对话,结合实际,进行交际。

3.学会词语:

家,公园,巴扎。

4.学生通过听说具备陈述“趋向”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文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本课所学的对话内容。

二、教学步骤

(一)游戏导入:

1.请三名学生上讲台,一名学生手举图片(家,公园,教室,操场,图书室等),其他两名学生根据他手中举得图片,进行问答,然后,交换练习。

2.教师小结,引入课文学习。

(二)听课文录音和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了解课文的内容。

2.教师示范朗读课文,让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听懂课文的内容。

(三)模仿说话,实践感受

1.学生跟着录音学说话,分别陈述家人或其他人的去向,培养连续陈述的能力。

2.教师可请两名学生上讲台,进行一对一对的会话练习,让其他学生进一步感受和理解对话内容。

可以分别陈述谁去图书室,谁去操场,谁去食堂,谁去教师办公室等。

3.学生分小组,进行一问一答式会话练习,围绕陈述“趋向”问题互助合作,互相学习,能正确,流利地进行对话。

(四)创设情境,合作表演。

1.请三名学生让上讲台,一人扮演老师,另外两人扮演学生,模仿课文内容进行回话。

2.小组合作练习

让学生在小组中,按照交际内容结合实际,反复练习对话,达到熟练交际的程度。

如果能够拓展会话内容则更好。

3.小组展示表演成果,学生进行评价

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表演的最好,分别给每个小组计分。

(五)看图学词:

家,公园,巴扎

1.引导学生看教科书第五十八页“看图学词”中的插图,学习:

“家,公园,巴扎”。

2.由老师领读词语,学生跟读,准确掌握词语的读音。

3.学生自读,在小组中进行交流,相互问候并提问:

“他去哪儿了?

”在实际运用中掌握词语的读音和使用。

4.同桌之间互相联系,一个展示词语卡片,一个说出词语,然后互换角色,直到熟练掌握为止。

(六)课堂小结,布置课外学习任务

1.教师对上述教学活动进行全面评价,表扬表现好的学生和小组,尤其要对积极参与交际练习的学生给予肯定,以激发所有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2.课外学习任务

向家人陈述自己今天去过的地方。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活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智能

1.通过游戏活动,围绕陈述“趋向”这一交际话题,进行真实交际练习。

2.通过游戏活动,训练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汉语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游戏,掌握句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清楚地陈述活动的能力。

二、教学步骤

(一)搜集并感知词语

观察教科书第五十九页的图片,要求学生了解地名,城市名,学校内的处所等名称,为活动打下基础。

(二)交流活动

先在小组中交流,每个人说自己去了哪些地方,然后选派代表在全班汇报,并与其他小组的同学交流、分享。

活动一:

布置打扫卫生的任务,然后各自报名愿意去什么地方。

活动二:

星期天休息,你和家人去了哪些地方?

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活动三:

完成教科书上的游戏一,模仿打电话,回答家人去什么地方了.

活动四:

完成教科书上的游戏二。

可以安排六七个学生,围成一圈,每个学生先记住自己代表的城市名,如喀什,和田…….然后做游戏.

课堂小结:

1.表扬表现好的学生和小组。

布置课外学习任务:

搜集表示处所的词语

教案设计: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学拼音

(一)

《ang、eng、ing、ong》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后鼻韵母ang、eng、ing、ong,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

3、能用后鼻韵母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拼读词语和句子.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引导,看图想象画面,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ang、eng、ing、ong,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

学会ang、eng、ing、ong四个整体认读音节,会正确读出它们的四声。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解法,引导法

学法:

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教具准备

挂图,字母卡片、词语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学习新课。

1、复习前鼻韵母an,en,in.

出示鼻韵母和由鼻韵母组成的音节,请学生拼读。

  2、学习与前鼻韵母相对的后鼻韵母.

(二)学习后鼻韵母ang、eng、ing、ong

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后鼻韵母的发音.

ang-eng、-ing、-ong

an-angen-engin-ing

老师可以用母语中的音节来指导.

2.学生自读,教师纠正学生的发音.

(三)拼读音节,用所学的鼻韵母和声母相拼。

1.指导学生看教科书第六十页的拼音,鼓励学生拼读。

2.利用课件演示声母分别和前鼻韵母(带声调)组成的音节。

bāngPàngfangzhǎngchángshàng

péngfēngděngténglěngnéngzhēngshèngrěng

bīngtīngmǐngníngjǐngqíngxìng

dōngtóngzhǒngchōngróng

  

(1)教师示范拼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教师个别指导。

3、做“找朋友”的游戏。

两名学生头戴写有后鼻韵母的头饰,其他学生戴写有声母的头饰。

戴写有声母头饰的学生分别和第一个学生结合,请其他学生读音节。

(四)用所学的音节拼读词语和句子。

教师将下列词语写在黑板上或做成卡片贴在黑板上,有图,有汉字(带拼音),有翻译。

请同学们准备,哪个小组的同学准备好了,就可以把卡片摘下来,读给大家听。

读对者领读,其他学生跟读,感知词语。

先观察教科书第六十一页“看图学词”中的插图,找到“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长方形”,学生自己拼读,结合数学中所学的知识,掌握这些图形的读音和意思。

(五)课堂小结,布置课外学习任务。

1.表扬表现好的学生和小组。

2.课外学习任务。

最好再找几个带后鼻韵母的汉字或词语。

板书设计:

第十课她去图书室了

后鼻韵母ang,eng,ing,ong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学拼音

(二)

《ang,eng,ing,ong》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ng,并认读用其标音的汉字和词语。

2、学习由声母,介音与ang,ong组成的三拼音节。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有礼貌地询问别人去向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ng,并认读用其标音的汉字和词语

教学难点:

学习由声母,介音与ang,ong组成的三拼音节

教法与学法

教法:

讲解法、引导法、朗读法

学法:

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教学准备

课件,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前课内容导入)

1.复习前鼻韵母in并让学生复习记忆方法

出示前鼻韵母in和声母组成的音节卡片,请学生拼读。

Línbīnmínnínjīnxīnyīnyín

2.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

讲新课

二.整体认读后鼻韵母ying(带声调)

Yīngyíngyǐngyìng

1.拼音乐园里可热闹了!

今天老师还要带小朋友到这里认识一些拼音娃娃。

你们看谁来了?

大屏幕演示整体认读后鼻韵母ying及值观图。

2.教师示范发音

教师领读,学生模仿读,自读,同桌互相检查读。

三.整体拼读由后鼻韵母ang,ing,ong与声母相拼而成的三拼音节。

Jiǎngqiǎngxiàngliàngniáng

Zhuàngchuángshuǎng

jiǒngqióngxiōng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教师纠正学生的发音。

3小组之间进行比赛,一个小组的学生出示音节来考另一个小组的学

生,看他们能否读得出来。

巩固练习:

做“找朋友”游戏。

两名学生头戴写有后鼻韵母的头饰。

戴写有声母头饰的学生分别和第一个学生结合,请其他学生读音节。

四、用所学的音节识读汉字和词语

教师把词语写在黑板上,如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有图,有汉字,有拼音,教师指图片示范读,学生跟着读.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后鼻韵母ang,eng,ing,ong你有什么收获?

学习了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后,你有什么感想?

布置作业:

1.完整地复述ueyue

2.

板书设计:

第十课她去图书室了

后鼻韵母ang,eng,ing,ong

Jiǎngqiǎngxiàngliàngniáng

Zhuàngchuángshuǎng

jiǒngqióngxiōng

教后反思

 

第六课时学拼音(三)

《ang,eng,ing,ong》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后鼻韵母以及由其组成的音节,熟练拼读音节,读准音,认情形。

2.能用后鼻韵母(加声调)和声母相拼,逐步达到熟练的拼读的程度。

3.能用后鼻韵母组成的音节拼读词语。

过程与方法:

运用讲解,查词典,互相讨论的方法理解每个生字的意思。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汉语学习活动,培养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确立克服困难、学好汉语的信心。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后鼻韵母以及由其组成的音节,熟练拼读音节,读准音,认情形。

教学难点:

能用后鼻韵母(加声调)和声母相拼,逐步达到熟练的拼读的程度。

能用后鼻韵母组成的音节拼读词语。

教法:

讲解法、引导法、朗读法

学法:

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教学准备

课件,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1.复习后鼻韵母ang,eng,ing,ong。

2.比较前鼻韵母和由鼻韵母的发音。

An—ang,en—eng,in—ing

3.在小组中认读音节,提高拼读能力。

Chángfāngtǐzhèngfāngtǐsānjiǎoxíng

chángfāngxíngzhèngfāngxíngdàxiàng

bāngmángfēngzheng

4.小组间进行比赛,有甲组提问,请其他组的学生读,然后在交换练习。

看哪个小组的学生认得多。

5.课堂巩固

提示:

尽量让学生自己拼读音节,教师适当指导.三拼音节的练习,课先复习三拼连读的方法,再让学生自己拼读,注意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辅导。

二)做游戏巩固

1.小组的学生分别戴写有声母头饰,自由组合,请其他小组的同学认读,答对的小组奖励小红花,然后再交换。

四、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了后鼻韵母ang,eng,ing,ong。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1.抄写后鼻韵母ang,eng,ing,ong

2.用所学的音节拼读汉字或词语

板书设计:

第十课她去图书室了

后鼻韵母ang,eng,ing,ong

Chángfāngtǐzhèngfāngtǐsānjiǎoxíng

chángfāngxíngzhèngfāngxíngdàxiàng

bāngmángfēngzhen

 

教后反思:

 

第七课时学拼音(四)

《ang,eng,ing,ong》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句子。

2.在游戏活动中熟练掌握汉语语言。

过程与方法:

运用听说的方法,巩固并完成本节课的内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小要养成动脑筋的习惯,特别是在学习上,多动脑,多思考,多想办法,完成各项任务。

教学重点:

1.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句子。

教学难点:

2.在游戏活动中熟练掌握汉语语言。

教法:

指导法、引导法

学法:

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教学准备:

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后鼻韵母ang,eng,ing,ong.

二,讲授新课

1.看教课书六十一页的情景插图,引出句子:

“草地上,两个孩子在防风筝”。

2.学生看拼音,自己试读句子。

可以个认读,也可以在小组中读。

看谁能够准确地读出来。

3.教师检查指导学生读,要求读准音,体会停顿。

5.小组之间进行朗读整齐。

6.看图说话:

用学过的话描述图片。

在小组中准备,然后选派代表陈述。

扩展巩固

(二)学儿歌

1.出示儿歌(彩虹)。

读一读,找一找,哪些字的音节中有我们学过的音节?

2.自由练习读,借助拼音读儿歌,巩固音节,感知儿歌。

3.找前,后鼻韵母音节和整体认读音节,并联系读音。

4.指名式读,体会这首儿歌的韵律美。

5.在教师指导下朗读儿歌。

教师领读,小组集体读。

6.学生自读,表演读。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学得词语都记住了吗?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多用所学过的词语进行说话,这样你们的汉语水平才能快速提高。

布置作业:

1.预习下一课2.书写ang,eng,ing,ong

板书设计:

学儿歌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