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3461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docx

《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docx

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

发展心理学期末重点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广义:

⑴种系:

比较心理学  ⑵种族:

民主心理学

  个体:

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

个体:

个体发展心理学

  定义:

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  特点和规律,即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包括:

儿童发展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中老年心理学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A、年龄阶段划分的标准:

皮亚杰-认知结构的变化艾里克森-个性发展特征  B、年龄特征的研究

  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

  生理的成熟和发展认知方面的发展社会性发展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A、连续变化和不连续变化  B、关键期和敏感期

  C、关注心理发展还是特定发展D、先天和后天对发展的相对影响3、发展心理学常用的研究设计方式有哪些?

  

(1)横断研究:

在短的相同的时间内研究不同年龄的被试,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的心理  变化。

  优点:

较大样本+短时间+降低成本

  缺点:

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难以了解因果关系;出现干扰因素纵向研究:

在较长的时间内对被试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了解心理  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变化。

  (3)聚合交叉研究:

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的结合兼具两者的优点  (4)双生子研究:

以双生子为样本通过特征的差异来研究遗传与环境对个体心理  和心理特征发展的影响或作用,多用于智力、人格的研究。

4、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有哪些?

  

(1)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2)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3)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4)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5)心理发展过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一、名词解释

  1、同化:

主体将外部信息直接纳入自己的智力结构中的过程。

  2、顺应:

通过调整自己的智力结构,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

  3、客体永久性:

客体永久性,所谓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  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如和乳儿做“藏猫儿”游戏时,你藏起来,不  见了,他还用眼睛到处寻找。

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

  4、观察学习:

学习者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学习。

  5、最近发展区:

指在成人的帮助下有能力的伙伴合作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  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二、问答题

  1、弗洛伊德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1)口唇期——吸吮

  发展不顺利:

行为上:

贪吃、酗酒、吸烟、咬指甲  性格上:

依赖、悲观

  肛门期——排泄、控制排泄

  任务:

排便习惯的培养

  发展不顺利:

强迫行为,如:

洁癖  前生殖器期

  恋父情节、恋母情节、负性俄狄浦斯情节:

恋母情节——同性恋  潜伏期

  相对平静的时期,此前的各种感受相对遗忘。

  青春期

  产生性冲动,要从父母那里独立,容易产生与成人的抵触情绪和冲动。

  2、埃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信任感对怀疑感

  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2)自主感对羞怯或疑虑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3)主动感对内疚

  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4)勤奋感对自卑感

  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5)同一感对同一混乱感

  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混乱感,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6)亲密感对孤独感

  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7)繁殖感对停滞感

  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8)完善感对失望感

  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3、华生的心理发展观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华生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

心理、意识被归结为行为。

各种心理现象是行为的组  成的因素或方面,而且可以用客观的刺激——反应来论证,其中包括作为高级心理  活动的思维。

  

(1)环境决定论——机械主义发展观  A、否定遗传的作用

  行为发生的公式:

刺激——反应

  a、生理构造的遗传作用并不能导致机能上的遗传作用。

  b、以控制行为作为研究目的,而遗传是不能控制的。

  B、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a、构造及幼年时期训练上的差异就足以说明以后行为上的差异  b、教育万能论——华生于1925年提出  对儿童情绪的研究。

如:

怕、怒、爱

  4、举例说明斯金纳是如何用强化原理解释儿童的发展?

  ⑴关于强化的作用——斯金纳箱  ⑵条件反射的原则

  A、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B、强化巩固已形成的行为,使之不至于退化  C、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并认为两种强化作用的效果都是改变行为的  反应率

  D、及时强化有利于某种行为的巩固和发展。

  5、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⑴、适应:

动作的适应。

儿童通过动作对客观环境的适应是儿童发展的真  正原因。

  心理发展起源于动作。

  ⑵适应的本质:

在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即依赖于有机体的同化和顺应,两种  机能  协调实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6、皮亚杰是如何解释儿童发展因素的?

  ⑴成熟:

主要是神经系统的成熟,它是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

  ⑵经验:

个体对物体做出的动作和经验,包括物理经验和数理经验,是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

  ⑶社会环境:

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语言等。

它只能促进或延缓心理的发展。

  ⑷平衡:

就是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或外部组织相互作用,是一切的心理成长向着更加  复杂和更加稳定的组织水平前进的过程,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7、皮亚杰将儿童智力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以及各阶段特点?

  ⑴、感知运动阶段——婴儿前期  特点:

儿童依靠感知运动来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图式,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  末期出现智慧结构,开始区分自己和物体,逐渐的了解动作与效果之间的  关系,获得初步的时空观念——获得客体永久性。

  ⑵、前运算阶段

  特点:

自我中心不可逆性直觉性泛灵性现象学因果关系自我中心言语  ⑶、具体运算阶段

  特点:

具体的逻辑推理

  守恒性:

能在变化的情况下保持本质不变

  数目守恒物质守恒长度守恒  面积守恒重量守恒体积守恒

  群集结构:

序列  根据某种可定量的维度排列客体

  类包含同时思考整体与部分

  ⑷、形式运算阶段

  特点:

假设——演绎思维  抽象思维  8、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⑴微系统:

是个体直接接触和产生体验的环境

  ⑵中间系统:

指两个或多个微系统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彼此作用  ⑶外系统:

指个体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成长产生影响的那些环境以及这些环境的联  系和相互作用。

  ⑷宏系统:

指个体所处的整个社会的组织、机构和文化、亚文化的背景。

  ⑸时间系统:

指个体的生活环境以及相应的种种心理特征随时间推移所具备的变化性  及其相应的恒定性。

第三章胎儿期与新生儿期的发展一、名词解释

  1、基因

  具有特定遗传功能的最小单位,DNA的一段

  在决定子代表现性状时,力量较强的,在性状上能表现出来的基因叫显性基因,力量较  弱的而没有表现出来的称隐性基因。

二、问答题

  1、影响胎儿发展的正常因素有哪些?

母亲

  A自身条件对胎儿的影响:

年龄、体重、身高、孕史、凝血素  B孕妇营养对胎儿的影响:

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  C母亲情绪状态对胎儿的影响:

儿茶酚胺—影响途径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胎教音乐、环境中的不良种类2、胎儿的发育分为几个阶段?

胎儿的敏感期处于哪个阶段?

  阶段分类:

胚种期:

0-2周  胚胎期:

3-8周  胎儿期:

9周-出生敏感期处于婴儿的胚胎期3、新生儿最初的社会性行为表现在那些方面?

  对人类语声较其他声音更敏感和偏爱对母亲的声音更为注意

  喜欢注视真正的“人面”  喜欢奶卫生与糖水气味且喜欢母乳胜过牛奶第四章婴儿心里的发展一、名词解释

  1、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系二、问答题

  1、婴儿期的年龄阶段及基本特征是什么?

  年龄阶段:

0-3岁

  基本特征:

A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也有了很好的发展  B言语能力获得很大的发展  C开始了最初的游戏活动

  D各种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  2、托马斯和切斯如何划分婴儿的气质类型?

  容易型40%:

易适应环境,情绪愉快,喜欢探索,有安全感,她们似乎稍有行  为问题。

  困难型10%:

难适应环境,生活无节律,对新异刺激反应消极,难形成安全感  迟缓型10%:

适应环境缓慢,“害羞”、冷淡、情绪常不愉快。

  综合型或交叉型30%  3、什么是“视崖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沃克和吉布森设计首创的视觉悬崖是  一种用来观察婴儿深度知觉的实验装置。

  研究者制作了平坦的棋盘式的图案,用不同的图案构造以造成\视觉悬崖\的错  觉,并在图案的上方覆盖玻璃板。

将2~3个月大的婴儿腹部向下放在\视觉悬崖\  的一边,发现婴儿的心跳速度会减慢,这说明他们体验到了物体深度:

当把6个  月大的婴儿放在玻璃板上,让其母亲在另一边招呼婴儿时,发现婴儿会毫不犹  豫地爬过没有深度错觉的一边,但却不愿意爬过看起来具有悬崖特点的一边,纵  使母亲在对面怎么叫也一样。

  其结论是:

1.婴儿很早就有了深度知觉

  2.婴儿深度知觉的能力随着年龄的递增在不断发展。

9个月以前的  婴儿的深度知觉阈限为26cm。

  3、对婴儿视崖研究还发现,婴儿存在着深度恐惧。

  4、婴儿感知觉能力的研究方法

  习惯化范式:

习惯化、去习惯化

  优先注视范式:

也称刺激偏爱程序,以注视时间为指标。

  5、婴儿期言语发展的理论  强化说

  巴浦洛夫和斯金纳都认为,言语的获得就是条件反射  强化依随”的特点  批评  转换生成说

  乔姆斯基认为:

言语是利用队则去理解和创造的,而不是通过模仿和强化的来  的语法是生成的  每一个句子都有其深层和表层的含义  模仿说

  阿尔伯特认为:

婴儿语言只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  怀特赫斯:

“选择性模仿”  认知学说

  皮亚杰认为:

语言是儿童的一种符号表征功能,语言源于智力,认知结构是语  言发展的基础,语言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  6、婴儿的动作发展有什么规律,对心理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规律:

A、整体向分化  B、不随意向随意性

  C、方向性和顺序性  D、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和大小原则  意义:

A、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  B、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  C、促进空间认知的发展  D、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7、婴儿期言语发展的特点  

  8、婴儿依恋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

共有几种婴儿依恋的类型?

  阶段:

无差别社会反应:

对任何人反应一样,无偏爱  差别社会反应:

母亲-微笑多、依偎熟悉者-少  陌生人-更少  特殊联结阶段:

母亲-强烈依恋陌生人-紧张、恐惧

  类型:

安全型:

在-积极探索、与母亲交往离开-苦恼、不安回来-接近、平静  不安全型:

焦虑-回避型

  在-独自玩耍  离开-悲伤少、做自己的事  回来-不欢迎、无喜悦  焦虑-矛盾型

  在-与母亲保持身体接触离开-非常苦恼、极度反抗  回来-矛盾

  9、影响婴儿依恋的因素有哪些,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什么作用?

  影响因素:

抚养质量:

情绪性、反应性、社会性刺激  儿童的特点:

容易型

  文化因素:

东西方文化背景

  作用:

A、缺乏正常的依恋关系会导致儿童严重的心理障碍  B、依恋性质影响儿童的认知与社会性的发展  C、依恋影响儿童的同伴关系的发展

  D、依恋关系具有传递性,会影响到儿童成人后与自己孩子的抚养关系10、婴儿期心理卫生要注意哪些方面?

  保证婴儿充足的营养和睡眠  关注婴儿的情感需要  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特点,积极对待婴儿  促进婴儿的认知活动11、婴儿何时出现自我意识以及标志?

  时间:

18-24个月

  标志:

具有了语言标示自我的能力,如使用代词“我”、“你”标示自己与他人12、婴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直观性和行动性  初步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缺乏预见性和计划性狭隘性  思维与言语开始联系  第五章幼儿的心理和发展

  1、关于儿童的游戏有哪些理论?

幼儿游戏的特点以及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理论A、早期传统理论

  a、复演说b、精力过剩说  c、机能快乐说d、生活准备说  e、成熟说  B、当代游戏理论

  a、精神分析理论b、认知动力理论  c、学习理论特点:

A、游戏是一种社会性行为

  B、游戏碎语现实社会有独特结合,但他不是现实生活的有机翻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广义:

⑴种系:

比较心理学  ⑵种族:

民主心理学

  个体:

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

个体:

个体发展心理学

  定义:

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  特点和规律,即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包括:

儿童发展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中老年心理学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A、年龄阶段划分的标准:

皮亚杰-认知结构的变化艾里克森-个性发展特征  B、年龄特征的研究

  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

  生理的成熟和发展认知方面的发展社会性发展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A、连续变化和不连续变化  B、关键期和敏感期

  C、关注心理发展还是特定发展D、先天和后天对发展的相对影响3、发展心理学常用的研究设计方式有哪些?

  

(1)横断研究:

在短的相同的时间内研究不同年龄的被试,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的心理  变化。

  优点:

较大样本+短时间+降低成本

  缺点:

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难以了解因果关系;出现干扰因素纵向研究:

在较长的时间内对被试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了解心理  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变化。

  (3)聚合交叉研究:

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的结合兼具两者的优点  (4)双生子研究:

以双生子为样本通过特征的差异来研究遗传与环境对个体心理  和心理特征发展的影响或作用,多用于智力、人格的研究。

4、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有哪些?

  

(1)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2)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3)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4)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5)心理发展过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一、名词解释

  1、同化:

主体将外部信息直接纳入自己的智力结构中的过程。

  2、顺应:

通过调整自己的智力结构,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

  3、客体永久性:

客体永久性,所谓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  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如和乳儿做“藏猫儿”游戏时,你藏起来,不  见了,他还用眼睛到处寻找。

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

  4、观察学习:

学习者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学习。

  5、最近发展区:

指在成人的帮助下有能力的伙伴合作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  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二、问答题

  1、弗洛伊德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1)口唇期——吸吮

  发展不顺利:

行为上:

贪吃、酗酒、吸烟、咬指甲  性格上:

依赖、悲观

  肛门期——排泄、控制排泄

  任务:

排便习惯的培养

  发展不顺利:

强迫行为,如:

洁癖  前生殖器期

  恋父情节、恋母情节、负性俄狄浦斯情节:

恋母情节——同性恋  潜伏期

  相对平静的时期,此前的各种感受相对遗忘。

  青春期

  产生性冲动,要从父母那里独立,容易产生与成人的抵触情绪和冲动。

  2、埃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信任感对怀疑感

  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2)自主感对羞怯或疑虑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3)主动感对内疚

  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4)勤奋感对自卑感

  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5)同一感对同一混乱感

  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混乱感,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6)亲密感对孤独感

  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7)繁殖感对停滞感

  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8)完善感对失望感

  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3、华生的心理发展观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华生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

心理、意识被归结为行为。

各种心理现象是行为的组  成的因素或方面,而且可以用客观的刺激——反应来论证,其中包括作为高级心理  活动的思维。

  

(1)环境决定论——机械主义发展观  A、否定遗传的作用

  行为发生的公式:

刺激——反应

  a、生理构造的遗传作用并不能导致机能上的遗传作用。

  b、以控制行为作为研究目的,而遗传是不能控制的。

  B、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a、构造及幼年时期训练上的差异就足以说明以后行为上的差异  b、教育万能论——华生于1925年提出  对儿童情绪的研究。

如:

怕、怒、爱

  4、举例说明斯金纳是如何用强化原理解释儿童的发展?

  ⑴关于强化的作用——斯金纳箱  ⑵条件反射的原则

  A、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B、强化巩固已形成的行为,使之不至于退化  C、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并认为两种强化作用的效果都是改变行为的  反应率

  D、及时强化有利于某种行为的巩固和发展。

  5、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⑴、适应:

动作的适应。

儿童通过动作对客观环境的适应是儿童发展的真  正原因。

  心理发展起源于动作。

  ⑵适应的本质:

在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即依赖于有机体的同化和顺应,两种  机能  协调实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6、皮亚杰是如何解释儿童发展因素的?

  ⑴成熟:

主要是神经系统的成熟,它是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

  ⑵经验:

个体对物体做出的动作和经验,包括物理经验和数理经验,是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

  ⑶社会环境:

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语言等。

它只能促进或延缓心理的发展。

  ⑷平衡:

就是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或外部组织相互作用,是一切的心理成长向着更加  复杂和更加稳定的组织水平前进的过程,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7、皮亚杰将儿童智力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以及各阶段特点?

  ⑴、感知运动阶段——婴儿前期  特点:

儿童依靠感知运动来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图式,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  末期出现智慧结构,开始区分自己和物体,逐渐的了解动作与效果之间的  关系,获得初步的时空观念——获得客体永久性。

  ⑵、前运算阶段

  特点:

自我中心不可逆性直觉性泛灵性现象学因果关系自我中心言语  ⑶、具体运算阶段

  特点:

具体的逻辑推理

  守恒性:

能在变化的情况下保持本质不变

  数目守恒物质守恒长度守恒  面积守恒重量守恒体积守恒

  群集结构:

序列  根据某种可定量的维度排列客体

  类包含同时思考整体与部分

  ⑷、形式运算阶段

  特点:

假设——演绎思维  抽象思维  8、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⑴微系统:

是个体直接接触和产生体验的环境

  ⑵中间系统:

指两个或多个微系统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彼此作用  ⑶外系统:

指个体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成长产生影响的那些环境以及这些环境的联  系和相互作用。

  ⑷宏系统:

指个体所处的整个社会的组织、机构和文化、亚文化的背景。

  ⑸时间系统:

指个体的生活环境以及相应的种种心理特征随时间推移所具备的变化性  及其相应的恒定性。

第三章胎儿期与新生儿期的发展一、名词解释

  1、基因

  具有特定遗传功能的最小单位,DNA的一段

  在决定子代表现性状时,力量较强的,在性状上能表现出来的基因叫显性基因,力量较  弱的而没有表现出来的称隐性基因。

二、问答题

  1、影响胎儿发展的正常因素有哪些?

母亲

  A自身条件对胎儿的影响:

年龄、体重、身高、孕史、凝血素  B孕妇营养对胎儿的影响:

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  C母亲情绪状态对胎儿的影响:

儿茶酚胺—影响途径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胎教音乐、环境中的不良种类2、胎儿的发育分为几个阶段?

胎儿的敏感期处于哪个阶段?

  阶段分类:

胚种期:

0-2周  胚胎期:

3-8周  胎儿期:

9周-出生敏感期处于婴儿的胚胎期3、新生儿最初的社会性行为表现在那些方面?

  对人类语声较其他声音更敏感和偏爱对母亲的声音更为注意

  喜欢注视真正的“人面”  喜欢奶卫生与糖水气味且喜欢母乳胜过牛奶第四章婴儿心里的发展一、名词解释

  1、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系二、问答题

  1、婴儿期的年龄阶段及基本特征是什么?

  年龄阶段:

0-3岁

  基本特征:

A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也有了很好的发展  B言语能力获得很大的发展  C开始了最初的游戏活动

  D各种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  2、托马斯和切斯如何划分婴儿的气质类型?

  容易型40%:

易适应环境,情绪愉快,喜欢探索,有安全感,她们似乎稍有行  为问题。

  困难型10%:

难适应环境,生活无节律,对新异刺激反应消极,难形成安全感  迟缓型10%:

适应环境缓慢,“害羞”、冷淡、情绪常不愉快。

  综合型或交叉型30%  3、什么是“视崖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沃克和吉布森设计首创的视觉悬崖是  一种用来观察婴儿深度知觉的实验装置。

  研究者制作了平坦的棋盘式的图案,用不同的图案构造以造成\视觉悬崖\的错  觉,并在图案的上方覆盖玻璃板。

将2~3个月大的婴儿腹部向下放在\视觉悬崖\  的一边,发现婴儿的心跳速度会减慢,这说明他们体验到了物体深度:

当把6个  月大的婴儿放在玻璃板上,让其母亲在另一边招呼婴儿时,发现婴儿会毫不犹  豫地爬过没有深度错觉的一边,但却不愿意爬过看起来具有悬崖特点的一边,纵  使母亲在对面怎么叫也一样。

  其结论是:

1.婴儿很早就有了深度知觉

  2.婴儿深度知觉的能力随着年龄的递增在不断发展。

9个月以前的  婴儿的深度知觉阈限为26cm。

  3、对婴儿视崖研究还发现,婴儿存在着深度恐惧。

  4、婴儿感知觉能力的研究方法

  习惯化范式:

习惯化、去习惯化

  优先注视范式:

也称刺激偏爱程序,以注视时间为指标。

  5、婴儿期言语发展的理论  强化说

  巴浦洛夫和斯金纳都认为,言语的获得就是条件反射  强化依随”的特点  批评  转换生成说

  乔姆斯基认为:

言语是利用队则去理解和创造的,而不是通过模仿和强化的来  的语法是生成的  每一个句子都有其深层和表层的含义  模仿说

  阿尔伯特认为:

婴儿语言只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  怀特赫斯:

“选择性模仿”  认知学说

  皮亚杰认为:

语言是儿童的一种符号表征功能,语言源于智力,认知结构是语  言发展的基础,语言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  6、婴儿的动作发展有什么规律,对心理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规律:

A、整体向分化  B、不随意向随意性

  C、方向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