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5000立方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3502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20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5000立方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年产15000立方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年产15000立方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年产15000立方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年产15000立方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年产15000立方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年产15000立方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年产15000立方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年产15000立方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年产15000立方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年产15000立方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年产15000立方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年产15000立方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年产15000立方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年产15000立方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年产15000立方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年产15000立方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年产15000立方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年产15000立方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年产15000立方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15000立方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15000立方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5000立方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15000立方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15000立方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15000m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年产15000m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法人代表

项目承办单位:

************

法人代表:

****

1.1.3建设地点

************

1.2研究的依据、内容及范围

1.2.1研究依据

1、关于编制《年产15000m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

6、国家发改委《关于组织印发2012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备选项目的通知》;

7、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的规定;

8、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材料;

9、现场勘查所得的资料和数据;

1.2.2研究内容及范围

本报告根据国家对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范围和深度的规定,对项目建设的依据、必要性、可行性和条件进行了论述,对生产规模、技术方案、设备选择、公用工程、环保、消防安全、劳动保护及卫生、节能、招投标、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和财务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分析和评价,为项目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1.3项目概况

1.3.1项目单位简介

********************。

1.3.2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根据目前国内的行业现状,结合设计建设水平、原料供应情况、市场需求情况以及规模的经济性,新建年产15000m³SCR脱硝催化剂项目。

1.3.3场址概述

本项目位于************,************是河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产业集聚区,地址位于郑州市南18公里,新密市曲梁镇东部,东距京珠高速公路和郑州国际机场15公里,西距郑尧高速3公里,南部有宋大铁路(宋寨至大平)与京广焦技铁路相连,省道密杞公路穿境而过,处于郑州市丰小时经济图圈,区位优势明显。

1.3.4基础设施条件

新密市集聚区内道路、给排水、供电、通讯、污水处理厂等硬件基础设施完善。

本项目直接引入即可,可以满足本项目生产、生活的需求。

1.3.5环境保护

本项目设有环保设施,可以控制污染物,使其达标排放。

1.3.6项目定员和来源

本项目的劳动定员为380人,其中管理人员65人,各类技术人员105人,普工210人。

除利用现有人员外,其他人员面向社会招聘。

1.3.7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从编制可研报告到竣工交付使用,共计划安排2年。

1.3.8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为7亿元,由企业申请贷款5亿元,其余2亿元企业自筹。

1.4技术经济指标

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生产规模

1

SCR脱销催化剂

立方米

15000

主要原料

1

钛白粉

共计8000吨

2

三氧化钨

3

五氧化二钒

劳动定员

380

规划用地面积

240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117500

主要经济指标

经济数据

1

总投资

万元

70000

2

建设投资

万元

58398

3

其中:

建设期利息

万元

3602.5

4

流动资金

万元

8000

其中: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2400

5

资金筹措

万元

4212

其中:

银行贷款

万元

50000

项目资本金

万元

20000

6

年销售收入

万元

60000

7

年均总成本

万元

38118.77

8

年均固定成本

万元

10033.15

9

年均可变成本

万元

28085.62

10

年均经营成本

万元

34588.29

11

年均利税总额

万元

20681.23

12

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5757.70

13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14923.53

14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16.30%

15

财务净现值(税后)

万元

28907.43

16

税后投资回收期(税后)

6.85

17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

 

21.40%

18

财务净现值(税前)

万元

49763.59

19

税前投资回收期(税前)

6.01

20

总投资收益率

22.72%

21

盈亏平衡点

 

38.36%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氮氧化物的控制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紧迫客观要求,脱硝行业的发展将得到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有力支持。

在《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中,电力行业脱硝被列入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重点解决的环境科技问题,氮氧化物(NOX)的控制技术和对策则被列入区域大气污染物控制重点解决的环境科技问题。

在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技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规定“不欠新帐,多还旧帐,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做到增产不增污,努力实现增产减污,积极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

催化剂的生产属于环保产业,在对环保产业的发展上,国家给予了积极鼓励的扶持政策。

在《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鼓励企业自主开展和国际科技合作的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指示“积极发展环保产业”,“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环保技术装备和基础装备,在立足自主研发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努力掌握环保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推动环境科技进步”,“组织对污水深度处理、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洁净煤、汽车尾气净化等重点难点技术的攻关,加强高新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这些政策给环保产业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并指明了环保产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对如何建立催化剂生产线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011年9月,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新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新标准将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

新标准的实施将提高火电行业环保准入门槛,推动火电行业排放强度降低并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转变火电行业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和健康发展。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对火力发电锅炉氮氧化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限值进一步提高了排放的标准。

受益于政策驱动下脱硝项目建设和脱硝催化剂市场的爆发,按照今年1月修正后的电厂脱硝标准,2011~2013年将是SCR、SNCR脱硝项目建设的爆发期,全国工程量将达到229亿/年。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氮氧化物的危害性

据相关资料介绍,NO能使人中枢神经麻痹并导致窒息死亡,NO2会造成哮喘和肺气肿,破坏人的心、肺、肝、肾及造血组织的功能丧失,其毒性比NO更强。

无论是NO、NO2或N2O4还是N2O,在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均为5mg/m³(以NO2计)。

目前,全世界的三大环境问题是:

(1) 温室效应,其根本缘由主要是CO2、CH4、N2O。

(2) 酸性降水(酸雨):

其根本缘由主要是SO2、NOX。

(3) 臭氧层破坏:

其根本缘由主要是:

CCIF、NOX。

在造成上述大气环境问题的污染物中,NOX占据三项,足见其对自然界的影响之大。

NOX既是硝酸型酸雨的基础,又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之一,具有很强的毒性,对人体、环境、生态的危害,以及对社会经济的破坏都很大。

NOX与SO2一样,在大气中会通过干沉降和湿沉降两种方式降落到地面,最终的归宿是硝酸盐或硝酸。

硝酸型酸雨的危害程度比硫酸型酸雨的更强,因为它在对水体的酸化、对土壤的淋溶贫化、对农作物和森林的灼伤毁坏、对建筑物和文物的腐蚀损伤等方面丝毫不逊于硫酸型酸雨。

所不同的是,它给土壤带来一定的有益氮分,但这种“利”远小于其“弊”,因为它可能带来地表水富营养化,并对水生和陆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大气中的NOX有一部分进入同温层对臭氧层造成破坏,使臭氧层减薄甚至形成空洞,对人类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同时NOX中的N2O也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之一,虽然其数量极少,但其温室效应的能力是CO2的200~300倍。

2、我国氮氧化物排放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表2-1列出了近年来中国NOX的排放量情况,其中2006年中国NOX排放量已超过2000万吨。

随着我国的能源消耗量不断增长,NOX的排放量也将随之持续增加。

以2000年为基准期,如不采取控制措施,对我国未来的NOX的排放量进行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NOX排放量将达到3400-3500万吨之间,由此可见,我国今后NOX的控制任务将十分严峻。

表2-1近年来中国NOX的排放量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氮氧化物排放量(万吨)

360

400

470

500

840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氮氧化物排放量(百万吨)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我国目前氮氧化物的排放来自汽车、锅炉燃烧、工业生产等多方面。

其中2003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火电厂已成为NOX排放的最大污染源,约占排放总量的39.6%。

不同的燃料对NOX排放量的贡献不同,在各种燃料中,燃煤是NOX产生的最大来源,占各种燃料对NOX排放总量的66.9%。

据预测,到2030年煤炭对氮氧化物排放的贡献在燃料中所占的比例依然很重,见表2-2。

表1-2煤炭对氮氧化物排放贡献率

时间

2000

2010

2020

2030

煤炭对氮氧化物排放率的贡献(%)

62.8

61.1

58.4

56.6

3、我国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标准的制定情况

我国的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标准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渐严格的一个过程。

2000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00年9月1日起施行。

其中第三十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对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采取控制措施”。

第十三条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其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2011年9月,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新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新标准将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

新标准的实施将提高火电行业环保准入门槛,推动火电行业排放强度降低并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转变火电行业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和健康发展。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对火力发电锅炉氮氧化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限值进一步提高了排放的标准。

4、我国火电企业氮氧化物的控制现状

氮氧化物的控制主要是指对汽车、锅炉和工业生产排放出的NOX的控制。

目前汽车尾气的排放已得到有效的控制,而锅炉、工业生产排放出的NOX绝大部分没有进行治理。

部分锅炉采取低氮燃烧技术来减轻氮氧化物的排放,但仍不能满足较高的标准要求。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工业规模不断增大,火电机组装机仅有极少部分已经配置和即将配置脱硝装置,大量的原有机组和新建机组都面临着进行脱硝的局面。

5、SCR脱硝催化剂在控制氮氧化物排放方面的作用

选择性催化还原,又称SCR,是一种操作控制简单效率高脱硝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烟气脱硝工程中。

其原理就是在含有NOx的尾气中喷入氨,尿素或者其它含氮化合物,使其中的NOx还原成对环境无害的N2和水。

在不添加催化剂的条件下,氨与氮氧化物的化学反应在870~1100℃内进行,在加入催化剂后,还原反应可在较低的温度范围(315~400℃)内进行,这就保证了还原反应的条件,提高了脱硝的效率和效果。

因此,在脱硝技术中,催化剂的作用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氮氧化物不仅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会直接威胁到人们的健康,而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燃煤电站,燃煤电站锅炉烟气采用脱硝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问题,但目前我国的燃煤电站采用烟气脱硝的只占很小的一部分,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

2011年9月,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新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新标准进一步限制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这也为催化剂行业带来了市场,发展脱销催化剂行业迫在眉睫。

脱销催化剂项目的建设不仅能够为我国环保行业做出贡献,也是为了满足我国目前供不应求的脱硝催化剂市场。

本项目是SCR脱硝催化剂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达到年产15000m³蜂窝型脱硝催化剂的产能,为我国的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因此,无论从市场还是从环境保护方面来看,本项目都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市场分析

3.1产品概述

选择性催化还原,又称SCR,英文全称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是一种操作控制简单、脱硝效率高的成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烟气脱硝工程中。

其原理就是在含有NOx的尾气中喷入氨,尿素或者其它含氮化合物,使其中的NOx还原成N2和水。

其主要反应如下:

4NH3+4NO+O2→4N2+6H2O

(1)

8NH3+6NO+O2→7N2+12H2O

(2)

2NH3+NO+NO2→N2+3H2O(3)

在不添加催化剂的条件下,氨与氮氧化物的化学反应在870~1100℃内进行,在加入催化剂后,还原反应可在较低的温度范围(315~400℃)内进行,故称之为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目前SCR商用催化剂基本都是以TiO2为基材,以V2O5为主要活性成份,以WO3、MoO3为抗氧化、抗毒化辅助成份。

化剂型式可分为三种:

板式、蜂窝式和波纹板式。

(1)板式催化剂以不锈钢金属板压成的金属网为基材,将TiO2、V2O5等的混合物黏附在不锈钢网上,经过压制、锻烧后,将催化剂板组装成催化剂模块。

(2)蜂窝式催化剂一般为均质催化剂。

将TiO2、V2O5、WO3等混合物通过一种陶瓷挤出设备,制成截面为150mmX150mm,长度不等的催化剂元件,然后组装成为截面约为2m´1m的标准模块。

(3)波纹板式催化剂的制造工艺一般以用玻璃纤维加强的TiO2为基材,将WO3、V2O5等活性成份浸渍到催化剂的表面,以达到提高催化剂活性、降低SO2氧化率的目的。

本项目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产品为蜂窝式脱硝催化剂。

3.3国内催化剂市场需求情况

2012年我国燃煤电厂的总装机容量已约为6.57亿千瓦,国家环保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燃煤锅炉NOX排放量为665.7万吨2012年达到850万吨左右,在这样巨大的排放量下,已投入脱硝运行和正在实施脱硝项目的电厂微乎其微,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脱硝方面的环境法规、标准将越来越严,因此脱硝行业面临着一个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相应地催化剂生产也面临着一个良好的前景。

根据对国内已建成项目、实施中项目、拟建项目的调查统计结果可以推算出国内催化剂市场的需求情况见表3-1。

表3-1中国火力发电厂脱硝催化剂需求总量及市场分析一览表

序号

投资人

总装机

容量

(万kw)

催化剂

(m³)

现有脱硝装置

未安装脱销装置

催化剂供应厂及其产能

装机容量

(万kw)

催化剂

(m³)

装机容量

(万kw)

催化剂

(m³)

1

国电集团

9000

90000

1200

12000

7800

78000

江苏龙源催化剂

有限公司,

6000m³/年

2

华电集团

8500

85000

800

8000

7700

77000

3

中电投

集团

7000

70000

600

6000

6400

64000

重庆远达催化剂

有限公司

6000m³/年

4

大唐集团

13000

130000

1000

10000

12000

120000

5

华能集团

13000

130000

1000

10000

12000

120000

6

国华电力

3000

30000

500

5000

2500

25000

7

华润电力

1200

12000

300

3000

900

9000

8

地方投资

电厂

7000

70000

400

4000

6600

66000

9

大型企业

自备电厂

4500

45000

300

3000

4200

42000

10

合计

65700

657000

6100

61000

60100

601000

由表3-1可以看出,截止到2011年底中国火力发电厂总装机容量为6.57亿KW,如果都上脱硝装置则须各类催化剂约65.7万m³,已安装脱硝装置的约6100万KW,使用各类催化剂约6.1万m³。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火力发电厂到该年度生产厂家到该年度止,约有6.01亿KW机组未安装脱硝装置,所需脱硝催化剂缺口约60.1万m³,况且中国还有近10000万KW的火力发电厂正在建设和等待建设,对催化剂的需求还在递增。

表3-2未来三年中国国内催化剂最大产能预测

厂家

时间

江苏

龙源

东方

凯瑞特

福建

大拇指

重庆

中电投

浙江

瑞基

江苏

峰业

山东

三融

可能出

现厂家

合计

(m³)

2013年

6000

6000

6000

7000

3000

6000

1000

0

35000

2014年

6000

6000

6000

7000

3000

6000

1000

2000

36000

2015年

7000

7000

7000

7000

4000

10000

1500

3000

45000

合计(m³)

19000

19000

19000

21000

10000

22000

3500

2500

116000

 

表3-3未来几年中国国内火力发电厂脱硝催化剂市场需求量预测

通过对表3-3的分析,可以看出:

(1)由于脱硝催化剂是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中的易耗品,使用周期仅为16000~24000小时,即约随机组运行2~3年必须更换。

由于到2015年底中国的火电装机容量将达到8亿KW,所需脱硝催化剂总量约为70万m³,如果按三年寿命推算,每年催化剂更换量将达到26.67万m³,如果按照保守的用量,按四年寿命推算每年催化剂更换量为20万m³,况且此推算必须建立在中国火力发电厂必须燃用优质煤种的基础上,而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2)中国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催化剂的市场需求量将在2015年间突破12万m³,而该年度因国内最大产能只有约4.5万m³,缺口达7.5万m³,中国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催化剂的市场需求量将在2018~2019年达到15万m³,因此国内脱硝催化剂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届时将尖锐且较长期存在。

但在2020年以后市场需求将稳定在15~17万m³之间。

3.2产品竞争能力分析

在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力方面,如要拥有强大的产品竞争力,应至少做到如下四点:

1、在其他商家尚未启动或启动缓慢时,公司应尽快实现项目投产抢占市场先机,形成产品的品牌效应及信誉度,对后进入市场的商家形成压力。

2、在行业内要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公司在火力发电厂筑炉、脱硝行业内奋斗多年,拥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关键技术上不受制于人,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自成立之初到现在,通过引进、外聘及委培等多种措施吸纳和培养人才,使公司的技术人员比例占职工人数30%以上,拥有各类技术人员107人,其中教授级高工一名,博士一名,中高级职称36名,初级及工程技术人员69名,持证技工86人。

通过不断的创新,公司现拥有多项专利技术,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4、在合作方的选择上,要选择目前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单位进行合作。

多年来,公司与国内各大院所及相关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先后与中科院、国电建设研究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国家电力热力设计研究所、清华大学、郑州大学等开展了广泛、长期、紧密的合作,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合作单位均在在电力系统拥有一定的权威性。

作为我公司的合作方能够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公司的催化剂销售。

从国际市场上看,欧洲和北美市场趋于饱和,东南亚市场尚未启动,属于潜在的巨大需求。

第四章厂址位置与建设条件

4.1厂址位置

本项目位于************。

************是河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产业集聚区,地址位于郑州市南18公里,新密市曲梁镇东部,东距京珠高速公路和郑州国际机场15公里,西距郑尧高速3公里,南部有宋大铁路(宋寨至大平)与京广焦技铁路相连,省道密杞公路穿境而过,处于郑州市丰小时经济图圈,区位优势明显。

4.2建设条件

4.2.1气象条件

新密地处暖温带南部,属大陆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和日爽,冬季寒冷少雨雪,形成温和半湿润半干旱的自然环境。

年平均气温14.2℃

7月最热,平均气温27.3℃

1月最冷,平均气温0℃

全年无霜期206天

年降水量699.8毫米,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56%,秋季、春季和冬季分别占21%、18%和5%。

4.2.2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

本项目所在位置浅层以粉土为主,次为黄土状亚粘土、砂等,成因时代为第三、四纪洪积和风积,土层较厚,一般在30-45米左右,较稳定。

黄土具有非自重湿陷性,中等压缩性,地基承载力在12-15吨/平方米,场地构造属太康隆起西端,地下隐伏断裂不发育。

该地区潜水位埋深7~10米,升降幅度1~3米,不具侵蚀性。

60米浅单井出水量45吨/小时左右。

中深层半承压水和承压水位10~20米,60~300米中深井单井出水量60~80吨/小时,300米深度内可见8~10个水层,总厚80~100米。

地下水流向由西南向东北,补源以降水和山、丘陵区水平径流补给为主。

除浅层水局部受农灌污染影响外,中深层水质良好。

根据国家颁布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划分,新密市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

4.2.3区位交通条件

新密区位优越,环境优良。

新密地处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隆起带和“郑州半小时经济圈”内,已纳入大郑州建设规划,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紧临京珠高速公路和郑州国际机场,郑少高速横贯东西。

本项目东距京珠高速公路和郑州国际机场15公里,西距郑尧高速3公里,南部有宋大铁路(宋寨至大平)与京广焦技铁路相连,省道密杞公路穿境而过,处于郑州市丰小时经济图圈,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有利于本项目的建设实施。

4.2.4社会经济条件

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478.5亿元,同比增长15.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