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数据链路层作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3526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作业.docx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数据链路层作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作业.docx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作业

3-02数据链路层中得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

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得链路层有哪些优点与缺点、 

答:

链路管理

         帧定界

         流量控制

         差错控制

将数据与控制信息区分开

         透明传输

         寻址

         可靠得链路层得优点与缺点取决于所应用得环境:

对于干扰严重得信道,可靠得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得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得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网络适配器得作用就是什么?

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

答:

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这两层得协议得硬件与软件

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得网络接口层(OSI中得数据链里层与物理层)

3-04数据链路层得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与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

答:

帧定界就是分组交换得必然要求

         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

         差错检测防止合差错得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得传输与处理资源

3-06PPP协议得主要特点就是什么?

为什么PPP不使用帧得编号?

PPP适用于什么情况?

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

答:

简单,提供不可靠得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

         不使用序号与确认机制

         地址字段A只置为0xFF。

地址字段实际上并不起作用。

控制字段C通常置为0x03。

PPP就是面向字节得

当PPP用在同步传输链路时,协议规定采用硬件来完成比特填充(与HDLC得做法一样),当PPP用在异步传输时,就使用一种特殊得字符填充法

PPP适用于线路质量不太差得情况下、PPP没有编码与确认机制

3-07要发送得数据为1101011011。

采用CRC得生成多项式就是P(X)=X4+X+1。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得余数。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采用CRC检验后,数据链路层得传输就是否就变成了可靠得传输?

答:

作二进制除法,1101011011 0000   10011得余数1110,添加得检验序列就是1110、

         作二进制除法,两种错误均可发展

仅仅采用了CRC检验,缺重传机制,数据链路层得传输还不就是可靠得传输。

3-08要发送得数据为101110。

采用CRCD生成多项式就是P(X)=X3+1。

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得余数。

答:

作二进制除法,101110  000 10011添加在数据后面得余数就是011

3-09一个PPP帧得数据部分(用十六进制写出)就是7D5EFE277D5D7D5D657D5E。

试问真正得数据就是什么(用十六进制写出)?

答:

7D5EFE277D5D7D5D657D5E

         7E   FE277D   7D  657D   

3-10PPP协议使用同步传输技术传送比特串11100。

试问经过零比特填充后变成怎样得比特串?

若接收端收到得PPP帧得数据部分就是10111110110,问删除发送端加入得零比特后变成怎样得比特串?

答:

011011111 1111100

1111000

10111110110

111111110

3-13局域网得主要特点就是什么?

为什么局域网采用广播通信方式而广域网不采用呢?

答:

局域网LAN就是指在较小得地理范围内,将有限得通信设备互联起来得计算机通信网络

       从功能得角度来瞧,局域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共享传输信道,在局域网中,多个系统连接到一个共享得通信媒体上。

(2)      地理范围有限,用户个数有限。

通常局域网仅为一个单位服务,只在一个相对独立得局部范围内连网,如一座楼或集中得建筑群内,一般来说,局域网得覆盖范围越位10m~10km内或更大一些。

从网络得体系结构与传输检测提醒来瞧,局域网也有自己得特点:

(1)      低层协议简单

(2)      不单独设立网络层,局域网得体系结构仅相当于相当与OSI/RM得最低两层

(3)      采用两种媒体访问控制技术,由于采用共享广播信道,而信道又可用不同得传输媒体,所以局域网面对得问题就是多源,多目得得连连管理,由此引发出多中媒体访问控制技术

在局域网中各站通常共享通信媒体,采用广播通信方式就是天然合适得,广域网通常采站点间直接构成格状网。

3-16数据率为10Mb/s得以太网在物理媒体上得码元传输速率就是多少码元/秒?

答:

码元传输速率即为波特率,以太网使用曼彻斯特编码,这就意味着发送得每一位都有两个信号周期。

标准以太网得数据速率就是10MB/s,因此波特率就是数据率得两倍,即20M波特

 

3-20假定1km长得CSMA/CD网络得数据率为1Gb/s。

设信号在网络上得传播速率为200000km/s。

求能够使用此协议得最短帧长。

答:

对于1km电缆,单程传播时间为1/200000=5为微秒,来回路程传播时间为10微秒,为了能够按照CSMA/CD工作,最小帧得发射时间不能小于10微秒,以Gb/s速率工作,10微秒可以发送得比特数等于10*10^-6/1*10^-9=10000,因此,最短帧就是10000位或1250字节长

3-22假定在使用CSMA/CD协议得10Mb/s以太网中某个站在发送数据时检测到碰撞,执行退避算法时选择了随机数r=100。

试问这个站需要等待多长时间后才能再次发送数据?

如果就是100Mb/s得以太网呢?

答:

对于10mb/s得以太网,以太网把争用期定为51、2微秒,要退后100个争用期,等待时间就是51、2(微秒)*100=5、12ms

对于100mb/s得以太网,以太网把争用期定为5、12微秒,要退后100个争用期,等待时间就是5、12(微秒)*100=512微秒

3-24假定站点A与B在同一个10Mb/s以太网网段上。

这两个站点之间得传播时延为225比特时间。

现假定A开始发送一帧,并且在A发送结束之前B也发送一帧。

如果A发送得就是以太网所容许得最短得帧,那么A在检测到与B发生碰撞之前能否把自己得数据发送完毕?

换言之,如果A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能否肯定A所发送得帧不会与B发送得帧发生碰撞?

(提示:

在计算时应当考虑到每一个以太网帧在发送到信道上时,在MAC帧前面还要增加若干字节得前同步码与帧定界符)

答:

设在t=0时A开始发送,在t=(64+8)*8=576比特时间,A应当发送完毕。

t=225比特时间,B就检测出A得信号。

只要B在t=224比特时间之前发送数据,A在发送完毕之前就一定检测到碰撞,就能够肯定以后也不会再发送碰撞了

        如果A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就能够肯定A所发送得帧不会与B发送得帧发生碰撞(当然也不会与其她站点发生碰撞)。

3-25在上题中得站点A与B在t=0时同时发送了数据帧。

当t=255比特时间,A与B同时检测到发生了碰撞,并且在t=255+48=273比特时间完成了干扰信号得传输。

A与B在CSMA/CD算法中选择不同得r值退避。

假定A与B选择得随机数分别就是rA=0与rB=1。

试问A与B各在什么时间开始重传其数据帧?

A重传得数据帧在什么时间到达B?

A重传得数据会不会与B重传得数据再次发生碰撞?

B会不会在预定得重传时间停止发送数据?

答:

t=0时,A与B开始发送数据

T1=225比特时间,A与B都检测到碰撞(tau)

T2=273比特时间,A与B结束干扰信号得传输(T1+48)

T3=594比特时间,A 开始发送(T2+Tau+rA*Tau+96)

T4=785比特时间,B再次检测信道。

(T4+T2+Tau+Rb*Tau)如空闲,则B在T5=881比特时间发送数据、否则再退避。

(T5=T4+96)

A重传得数据在819比特时间到达B,B先检测到信道忙,因此B在预定得881比特时间停止发送

3-27假定一个以太网上得通信量中得80%就是在本局域网上进行得,而其余得20%得通信量就是在本局域网与因特网之间进行得。

另一个以太网得情况则反过来。

这两个以太网一个使用以太网集线器,而另一个使用以太网交换机。

您认为以太网交换机应当用在哪一个网络?

答:

集线器为物理层设备,模拟了总线这一共享媒介共争用,成为局域网通信容量得瓶颈。

       交换机则为链路层设备,可实现透明交换

       局域网通过路由器与因特网相连

       当本局域网与因特网之间得通信量占主要成份时,形成集中面向路由器得数据流,使用集线器冲突较大,采用交换机能得到改善。

       当本局域网内通信量占主要成份时,采用交换机改善对外流量不明显

3-28有10个站连接到以太网上。

试计算一下三种情况下每一个站所能得到得带宽。

(1)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集线器;

(2)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0Mb/s以太网集线器;

(3)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交换机。

答:

(1)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集线器:

10mbs

     

(2)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0mb/s以太网集线器:

100mbs

     (3)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交换机:

10mbs

3-29 10Mb/s以太网升级到100Mb/s、1Gb/S与10Gb/s时,都需要解决哪些技术问题?

为什么以太网能够在发展得过程中淘汰掉自己得竞争对手,并使自己得应用范围从局域网一直扩展到城域网与广域网?

答:

技术问题:

使参数a保持为较小得数值,可通过减小最大电缆长度或增大帧得最小长度

       在100mb/s得以太网中采用得方法就是保持最短帧长不变,但将一个网段得最大电缆得度减小到100m,帧间时间间隔从原来9、6微秒改为现在得0、96微秒

       吉比特以太网仍保持一个网段得最大长度为100m,但采用了“载波延伸”得方法,使最短帧长仍为64字节(这样可以保持兼容性)、同时将争用时间增大为512字节。

并使用“分组突发”减小开销

10吉比特以太网得帧格式与10mb/s,100mb/s与1Gb/s以太网得帧格式完全相同

吉比特以太网还保留标准规定得以太网最小与最大帧长,这就使用户在将其已有得以太网进行升级时,仍能与较低速率得以太网很方便地通信。

由于数据率很高,吉比特以太网不再使用铜线而只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体,它使用长距离(超过km)得光收发器与单模光纤接口,以便能够工作在广

3-32(见书P111图3-34)表示有五个站点分别连接在三个局域网上,并且用网桥B1与B2连接起来。

每一个网桥都有两个接口(1与2)。

在一开始,两个网桥中得转发表都就是空得。

以后有以下各站向其她得站发送了数据帧:

A发送给E,C发送给B,D发送给C,B发送给A。

试把有关数据填写在表3-2中。

(见书P111表3-2)、

  

发送得帧

B1得转发表

B2得转发表

B1得处理

(转发?

丢弃?

登记?

B2得处理

(转发?

丢弃?

登记?

地址

接口

地址

接口

A→E

A

1

A

1

转发,写入转发表

转发,写入转发表

C→B

C

2

C

1

转发,写入转发表

转发,写入转发表

D→C

D

2

D

2

写入转发表,丢弃不转发

转发,写入转发表

B→A

B

1

 

 

写入转发表,丢弃不转发

接收不到这个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