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机教材实训讲义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3536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2.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机教材实训讲义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电视机教材实训讲义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电视机教材实训讲义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电视机教材实训讲义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电视机教材实训讲义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电视机教材实训讲义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电视机教材实训讲义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电视机教材实训讲义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电视机教材实训讲义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电视机教材实训讲义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电视机教材实训讲义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电视机教材实训讲义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电视机教材实训讲义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电视机教材实训讲义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电视机教材实训讲义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电视机教材实训讲义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电视机教材实训讲义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电视机教材实训讲义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电视机教材实训讲义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电视机教材实训讲义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视机教材实训讲义2.docx

《电视机教材实训讲义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机教材实训讲义2.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视机教材实训讲义2.docx

电视机教材实训讲义2

第四章亮度通道实训

4.1亮度通道的组成与作用

亮度通道电路由4.43MHz陷波器和自动清晰度控制电路(ARC)、三级放大电路、勾边电路(轮廓补偿)、钳位电路、自动亮度限制电路(ABL)、射极跟随器等组成。

此电路还可实现对比度和亮度的控制,行、场消隐信号的加入等。

亮度通道的作用是从彩色全电视信号中取出亮度信号和辅助信号,进行放大(增益≥34dB,频带为0~6MHz)处理,以满足彩色显像管对激励电压的要求。

图4-1亮度通道电路组成框图

1、副载波吸收电路

彩色全电视信号由亮度信号Y和色度信号F组成,色度信号调制在4.43MHz的副载波上,以频谱交错方式插入到亮度信号频带的高频端。

为防止色度信号进入亮度通道,必须在亮度通道的前端设置一个4.43MHz彩色副载波吸收电路,以减小色度信号对屏幕图像构成的网状干扰。

一般普通彩电常采用LC串联谐振电路进行陷波,也有的采用桥T型陷波电路进行陷波,如图4-2所示。

图4-2副载波吸收电路输入输出波形

2、图像轮廓校正电路

在电视传送的图像中,常包含从白变黑或从黑变白的亮度突变部分,如图4-3(a)中二白一黑的竖条图像,其波形是个矩形脉冲波。

在彩色电视机的亮度通道中,由于加接了色度吸收回路,高频特性变差,输出波形如图4-3(b)所示,前沿和后沿都较倾斜,于是图像的黑白交界处就出现了过渡区,黑白分界不清,降低了清晰度。

轮廓校正电路能使图4-3(b)所示波形的前沿和后沿出现下冲和上冲,如图4-3(c)所示。

图4-3勾边原理

3、直流分量恢复电路

图4-4是一种典型的直流分量恢复电路。

它主要由箝位三极管V304等元件组成。

图4-4所示电路的作用是使经C304交流耦合后的亮度信号中的消隐电平重新一致,消隐电平重新一致也就是恢复了直流分量。

图4-4直流分量恢复电路

4、自动亮度限制(ABL)电路

当图像背景亮度太大时,显像管就会因束电流过大而太亮,这样不仅使显像管荧光粉过早老化,而且可能引起高压产生电路过载,造成高压输出不稳定,甚至元器件损坏等。

所以,在彩色电视机中一般都设置有自动亮度限制(ABL)电路,用来限制显像管束电流,使之不超过某一限定值。

图4-5是一种典型的自动亮度限制电路。

图4-5自动亮度限制电路

5、亮度信号延时电路

设某20英寸彩色电视机中的亮度信号超前色度信号0.6μs,若亮度通道未接入延时网络,那么荧光屏上呈现的景物轮廓和相应的彩色就不重合,形成所谓色彩镶边,如图4--6所示。

图4-6两通道延时差形成

4.2常见故障检修

亮度通道常见的故障现象为有声无光(光暗)或者是光栅很亮以及亮度、对比度失控、无图像等等。

有声无光(或光暗)的故障现象,与行扫描电路中某些元件损坏后的故障现象相似,检修时一定要找准故障的部位,以便顺利查出故障之所在。

1.有声音,无光栅(光栅暗)的故障检修

对于有声无光故障,先测XJ-F点的动静态电压或波形,如果XJ-F处的动静态电压或波形正常,再测N201的脚的动态电压或波形;若脚无电压变化或无波形,则为C202开路。

如果N201脚的电压或波形正常,再测脚的波形,正常波形如图3-55所示,波形正常则为R216、R222开路、R234开路或C226、C208、C210短路造成。

用直流电压测量法进一步确定故障之所在。

若N201的外围元件均正常,且有关引脚电压明显不正常时,则可能是PC4213CA本身损坏。

2.亮度失控的检修

屏幕亮度较亮,且调整亮度电位器时亮度又基本无变化,首先应检查帘栅电压调整电位器、副亮度电位器以及视放级偏置和激励电位器的位置是否恰当,若上述电位器的位置均正常,调整亮度电位器,亮度不随之而变化便为亮度失控。

确认为亮度失控故障后,可测N201的脚、脚和脚的电压值。

测得脚的电压值上升为2.7V后,再检测C202是否击穿短路;测得脚的电压上升为8.8V,且调整亮度电位器时脚的电压不变化,可检测R240是否开路;当脚电压由10V下降为8.5V时,可检查R207是否开路。

PC4213CA的电压和外围元件均正常,但屏幕亮度很亮,且有回扫线,调整帘栅压也不能将亮度关死,故障便可能与本级视放电路偏置和激励电位器的位置有关,否则亮度失控就可能由PC4213CA损坏而引起。

3.无图像、白光栅的故障检修

屏幕上出现无图像、白光栅的故障时,可将色饱和度电位器和对比度电位器调到最大位置,看屏幕上是否有朦胧的图像影子,若有此现象,则故障是由于亮度信号丢失造成的。

用示波器测脚的波形,看有无亮度信号输出。

 

第五章色度通道实训

5.1色度通道的组成与作用

色信号是色度信号和色同步信号的合称。

色度带通放大器的作用是从彩色全电视信号中选出色信号并放大,它的频带为2.6MHz,中心频率为4.43MHz。

自动色饱和度控制(ACC)电路的作用是根据色度信号的强弱控制带通放大器的增益,色度信号弱时增益高,色度信号强时增益低,以保证信号放大时不产生失真。

PAL制彩色电视机中的色度通道包括带通放大器、自动色度控制电路(ACC电路)、色同步信号分离电路、自动消色电路(ACK电路)、延时解调电路、副载波恢复电路、同步检波器和G-Y矩阵电路等,如图5-1所示。

图5-1色度通道组成方框图

 

5.2典型电路及元器件介绍

5.2.1典型电路

1.色度带通放大器

色度带通放大器的作用是从彩色全电视信号中分离出色度信号(包括色同步信号),并将其放大到延时解调电路所要求的电平。

由于色度信号在彩色全电视信号所占据的6MHz频带中仅占有以4.43MHz为中心的2.6MHz的带宽,即频率范围为3.13~5.73MHz,因此色度放大器是一种采用LC双调谐回路作为负载的带通放大器。

通常,在带通放大器的输出端还设有色饱和度调节电位器以调节彩色浓度。

带通放大器的典型电路如图5-2所示。

2.ACC电路

ACC电路又叫自动色度控制电路。

图5-2带通放大器典型电路

2.ACC电路

ACC电路又叫自动色度控制电路。

ACC电路实质上是带通放大器的AGC电路,它使色度信号与亮度信号应有的幅度比不受色度信号幅度波动的影响,并稳定色同步信号的幅度,这样就可以准确地重现所播放的彩色图像,并提高彩色电视机的工作稳定性;否则,重现图像的彩色将会发生浓淡的变化。

ACC电路的形式很多,但通常都是从基准副载波恢复电路中取出色同步信号或7.8kHz识别信号,再经过检波和滤波形成ACC直流控制电压,去直接或间接地控制色度信号带通放大器的增益。

3.梳状滤波器

梳状滤波器又叫延时解调器。

它由色度延时线、加法器、减法器等组成,如图5-3所示,其作用是从F中分离出FU、FV分量。

5-3梳状滤波器的组成

梳状滤波器的核心器件是色度延时线,又叫超声延时线。

其作用是将色度信号延时63.943μs并反相。

表5-1梳状滤波器分解FU与FV的原理

 

4.同步检波器

U同步检波器的作用是从平衡调幅波FU=Usinωst中解调出U信号,V同步检波器的作用是从平衡调幅波FV=±Vcosωst中解调出V信号。

因为U、V信号是压缩后的色差信号,对解调出的U、V信号进行放大才能还原。

 

第六章副载波恢复电路实训

6.1副载波恢复电路的组成与作用

副载波恢复电路由APC检测器(即鉴相器)、矩阵(即PAL开关)电路、VOC电路(晶体压控振荡器)、FF电路(触发器)、识别放大器等组成。

前二部分电路构成一个锁相环路,它产生与发送端同步同相的副载波。

由第一带通放大器分离出的色同步信号,通过色调控制电路(PAL制时,色调控制电路不起作用)后分两路,一路送至消色识别检测电路,另一种加至APC检测电路。

消色识别检测器既要识别色同步信号的大小,又要识别矩阵电路工作状态是否正确。

通过检测12脚外接滤波电容C514两端电压的大小,可以判断消色器的工作状态。

当接收黑白电视信号或PAL开关错误动作时,12脚电位约为8V,消色器工作;当接收幅度足够的彩色电视信号且PAL开关工作正常时,8脚电位约为9.2V,消色器不工作。

10脚外接的L552与C512组成色同步脉冲净化电路,它能衰减色同步脉冲之外的干扰信号,以提高色同步信号的信噪比。

4.43MHz副载波晶体压控振荡器由TA7698AP13、15脚内的电路与13、14、15脚外接的晶体X501及RC移相网络R514~R516、C515~C517、L503组成。

它们产生的振荡信号同第一带通放大器输出的色同步信号同进加至APC鉴相器,进行相位比较。

鉴相器输出相应的控制电压经16、18脚外接的低通滤波器滤波后,去控制压控振荡器,以校正其振荡频率与相位。

16、18脚处接C518、C519、C520、R520组成双时间常数低通滤波器。

RP552是色同步微调电位器,调节它,可调整APC电路的平衡,使从APC电路检出的直流控制电压作用于压控振荡器后,能使振荡器改变其振荡频率与相位,实现与发送端同步。

6.2典型电路及元器件介绍

6.2.1典型电路

1.色同步选通电路

色同步选通电路的作用是从色带通放大器送来的色信号中选出色同步信号并加以放大。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色同步信号与色度信号出现的时间不同而将色同步分离出来。

图6-1是色同步选通电路,VT1、L2、C2、R2、L3、C3等组成副载波选频放大电路。

在VT1基极加入色同步选通脉冲。

当色同步信号到来时,色同步选通脉冲也同时加至VT1基极使VT1进入放大状态,让色同步信号放大并输出;当色同步信号过后,色同步选通脉冲也同时消失,VT1进入截止状态,色度信号不能通过。

图6-1色同步选通电路

2.鉴相器

在这里鉴相器的作用是鉴别色同步信号和副载波振荡器产生的副载波之间的相位差。

当两者频率、相位相同时,鉴相器输出为0,当两者相位不同时,鉴相器输出的直流电压也随之变化。

鉴相器实质上是一个乘法器,输入信号有两个U1、U2,输出信号为Uo,如图2-7-5所示。

图6-2鉴相器

(a)鉴相器与低通滤波器方框图;(b)输入正弦波信号时的鉴相曲线;

(c)输入大信号时的鉴相曲线

3.90°移相电路

90°移相电路种类较多,常用RC、RL移相电路和失谐的LC并联放大电路组合获得,图6-3所示就是其中的一种。

 

图6-390°移相电路

4.副载波锁相环路的工作原理

副载波锁相环路由鉴频器,低通滤波器(2ωs滤波器)、副载波压控晶体振荡器和90°移相器电路组成,如图6-4所示。

它的作用有两个:

一个是产生与发送端副载波同频同相的副载波sinωst,另一个是产生与发送端半行频方波同频同相的半行频方波Uo。

图6-4副载波锁相环路组成方框图

5.PAL开关电路与PAL识别电路

(1)PAL开关电路

PAL开关电路是两个受半行频方波控制的开关二极管电路,如图6-5所示。

由图看出,NTSC行时(t1~t2期间),半行频方波U1使VD1导通,半行频方波U2使VD2截止,输出+sinωst;PAL行时(t2~t3期间),U1使VD1截止,U2使VD2导通,输出-sinωst。

±sinωst经90°移相后输出±cosωst供给V同步检波器。

图6-5PAL开关电路与±cosωst的产生

(2)PAL识别电路

PAL识别电路的作用是给PAL开关提供与发送端半行频方波同频同相的半行频方波。

它由双稳态电路、微分电路、二极管VD1等组成,如图6-6所示,工作原理如下:

鉴相器送来的半行频方波,经半行频方波选频放大后得半行频正弦波,)所示,经90°移相器后得到半行频余弦波,,经C0耦合加至C点。

与此同时,由行扫描输出引来的行逆程脉冲经微分电路(由C2、R2和VT2的rbe组成)后变成尖脉冲,,也加至C点,两者叠加波形,形成双稳电路的触发信号。

图6-6PAL识别电路

 

第七章基色解码矩阵电路兼末级视放电路实训

7.1基色解码矩阵电路兼末级视放电路的组成与作用

彩色电视机末级视放的技术要求与黑白电视机末级视放的技术要求基本相同。

1、要求有足够的增益,使视频信号电压能够放大到足以激励显像管正常工作的幅度。

2、要有足够的视频宽度(大于6MHZ),以保证图像的清晰度达到要求。

3、要求线性好、失真小,能够不失真地放大视频信号。

由于彩色电视机中的末级视频放大器不是一个,而是三个,分别放大三个极色信号或三个色差信号,因此涉及一个自平衡调整地问题,这是彩色电视中末级视放所特有的技术要求。

要求对三个放大器的直流电平和交流激励信号电压进行统调,使荧光屏在任何亮度和对比度的情况下都只呈现白色、灰色或黑色,而无其它颜色。

彩色电视机中末级视放电路的任务是激励显像管呈现彩色图像。

激励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称为基色激励方式,即向显像管的阴极注入基色激励信号;一种称为色差激励方式,即向显像管的阴极注入色差激励信号。

由于基色激励比色差激励的灵敏度要高30%,所以凡采用自会聚管的彩色电视机中都采用基色激励方式。

采用基色激励的末级视放电路又可以分成两类。

第一类为兼有矩阵变换功能的末级视放电路,在这一类电路中不仅要对基色信号进行放大,还需要在视放电路中完成矩阵变换,才能得到三基色信号。

其方法是向三个视放管的基极分别输入VR-Y、VG-Y和VB-Y色差信号,而在每个视放管的发射极都输入负极性的亮度信号VY。

第二类为不兼有矩阵变换功能的末级视放电路,在第二类电路中只是放大及色信号,它的矩阵变换功能设计在前面的集成电路中。

它的电路相对简单一些。

7.2典型电路及元器件介绍

7.2.1典型电路

图7-1为一种典型的共Y串联式基色矩阵和末级视放电路。

图7-1基色矩阵和末级视放电路

三个色差信号和亮度信号在它们的各自视放管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实现下列转换:

1.绿色差矩阵电路

(a)(b)

图7-2绿色差矩阵电路

因为

UY=0.30UR+0.59UG+0.11UB(7-1a)

UY=0.30UY+0.59UY+0.11UY(7-1b)

(7-1a)式-(7-1b)式:

0=0.30(UR-UY)+0.59(UG-UY)+0.11(UB-UY)

所以

两项系数比为

将图7-2(a)等效为图(b),VT3的输入电阻为

R入=R4∥(rbe+R5)=3kΩ∥(300+100)Ω=353Ω

B点电压为

两项系数比为

2.基色解码矩阵电路

图7-3绿基色解码矩阵电路

设VT1的增益为A1,VT2的增益A2,VT3的增益为A3,且K1=K2=K3,图7-3(a)中,VT1的输出电压为

u1=-K1[-(UG-UY)-K2UY]=K1UG

图7-3(b)中,VT3的输出电压为

u3=-K3UC=-K3[-K1UG-Y+(-K2UY)]=+K3K1UG=KUG

3.末级视放电路

末级视放电路由三对共发一共基晶体管组合V505-V506,V507-V508,V509-V510及其周围元件组成,它还承担了基色矩阵的任务,其电路如图7-4所示。

 

图7-4末级视放电路

TA7698AP20、21、22脚输出的ER-Y、EG-Y和EB-Y色差信号,分别经限流电阻R523,R525、R527加至共发接法的小功率管V506电路和亮度信号V506、V508、V510的基极,其发射极接有亮暗色白平衡的可调矩阵电路和亮度信号,V505、V507、V508为共基接法的功率管器件,三个色差信号从发射极输入,同时在发射极也输入来自CPU的红色、绿色字符,字符消稳信号通过V202加在亮度信号中,由于在小功率表V506、V508、V510的发射结上就已完成三个色差信号ER-Y、EB-Y、EG-Y和亮度信号EY的相加功率管V505、V507、V508仅对ER、EB、EG三个色度信号加以放大,由集成极输出加至显像管相应的阴极。

TA7698AP20、21、22、脚输出的ER-Y、EG-Y和EB-Y色差信号,分别经限流电阻R523,R525、R527,加至末级视放管V505、V507、V509的基极。

V202发射极输出的亮度信号EY分别经R265与R540、R252与R541、R253与R542加至V505、V507、V509的发射极。

ER-Y与EY在V505发射结相加形成红基色电信号ER,EG-Y与EY在Q507发射结相加形成绿基色电信号EG,EB-Y与EY在V509发射结相加形成蓝基色电信号。

EB、ER、EG三个基色电信号分别经V505、V507、V509放大后,由集电极输出加至显像管相应的阴极。

行输出变压器T461②脚输出的行逆程脉冲经R449、D406、C441、C447整流滤波后得到+180V直流电压,再经L595,分别经过集电极电阻R591、R592、R593加至V505、V507、V509的集电极。

R557、R558、R559是暗平衡调整电位器;R553、R554是亮平衡调整电位器;C531、C532、C553是高频旁路电容,可提高末极视放电路对信号高频成份的放大量,用以展宽放大器的频带。

7.3常见故障检修

1.彩色失真

彩色失真故障有三种情况:

一是画面中缺少红、绿、蓝中某一基色;二是在色饱和度电位器关闭后,画面仍带色;三是画面有局部彩色斑块,色饱和度电位器关闭后也不能消失。

彩色失真的第一种情况是红、绿、蓝三个电子枪中有一个电子枪截止,使三基色变成了二基色,这种彩色失真从图像画面上就可以看出来。

若是红枪截止,画面呈青绿色;若是绿枪截止,画面呈紫蓝色;若蓝枪截止,画面只有黄红色。

造成画面缺色的原因,大多是视放末级有一个视放管开路或b-e极击穿,使与之对应的阴极电压升高,当超过160V时,对应电子枪即截止;或者是隔离保护电阻R115、R116、R117有一个开路,使相应电子枪没有电流回路;在使用多年的彩电中,视放管的引脚焊锡会爆裂脱焊,造成视放管开路。

检修时,可测量显像管三个阴极和视放管引脚电压,调节亮度电位器使屏幕从最亮到无光,在正常情况下,阴极电压应在80~160V之间变化。

彩色失真的第二种情况说明该机的暗、亮平衡需要重新调整。

我们希望红、绿、蓝三条电子束电流相等,它们轰击荧光屏三个色点可得到白光。

色饱和度电位器关闭后,应只显示黑白图像,而无彩色。

由于彩色显像管三个电子枪的调制特性并不相同,三色荧光粉发光效率也不相等,所以要得到白光和黑白图像,还必须进行白平衡(即暗、亮平衡)校正。

一般彩电在出厂前已完成了这一校正,但彩电使用久了,或因外界影响以及元件的参数变化等,也会在色饱和度关闭时,使图像带色。

重调白平衡的具体方法是:

关闭饱和度电位器,调节R856、R857、R858三个暗平衡电位器,用以改变三个末级视放管的射极电压,控制三个阴极的直流电平,使图像在最暗时不带色。

R851、R852是亮平衡电位器,用来调节加至两个视放管的亮度信号的大小,以改变三个基色信号的幅度比,使三个阴极的信号激励电压匹配,达到发光亮度一致的目的,使图像最亮时也不带色。

这样反复调整,图像在最亮、最暗时都只呈现黑白画面,这样白平衡就调整好了。

彩色失真的第三种情况是显像管色纯不好引起的,需重新调。

2.无光栅、有伴音

基色矩阵和末级视放电路中造成束电流截止无光栅的原因有:

①无灯丝电压;

②三个视放管截止不工作,其集电极电压升到电源+190V,使显像管阴极电压上升;③使加速极电压跌落或加速极放电间隙对地漏电或短路。

基色矩阵和末级视放电路造成束电流过大的原因有:

①三个视放管中有一个击穿;

②+190V供电电路开路,使阴极电位过低;

③放电间隙短路,使阴极对地短路。

对于此故障的检修方法,可参照亮度通道造成无光栅无伴音故障的检修方法。

对于一开机就无光栅的故障,可先看显像管的灯丝是否点亮,用万用表测灯丝电压应为交流4.5V左右。

若灯丝不亮,则应检查灯丝电压的供电电路,从行输出变压器T602的⑧脚开始到显像管的管脚之间的电路元件。

如果显像管阴极电压过高(超过160V),引起束电流截止而无光栅,可测量视放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

若为零,要检查从主基板到管座板上的色差信号,查亮度信号连线插座是否松脱或接触不良;若基极电压正常而射极电压偏高,则要检查亮度通道。

第八章扫描电路实训

8.1扫描电路

8.1.1扫描电路的组成与作用

扫描电路的主要作用是:

1)向行、场偏转线圈提供符合要求的行、场锯齿电流,如图8-1和8-2所示,以保证显像管内电子束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扫描,为重现图像提供正常的光栅;

图8-1图8-2

2)向亮度输出级和解码电路提供行、场消隐脉冲信号;

3)产生显像管及其附属电路所需的高、中压电源。

由于行、场输出级工作电压较高,工作电流较大,所以,目前行输出级一般都采用分立元件电路,而场输出级有些采用分立元件电路,有些则采用集成电路,因此,通常把小信号工作的行、场扫描电路集成为一块集成电路。

图8-3同步扫描系统方框图

1、同步分离电路的作用

同步分离电路的作用是:

首先从接收到的全电视信号中分离出复合同步信号,然后从复合同步信号中分离出场同步信号,送到场振荡的频率和相位;再把复合同步信号送往AFC电路,自动控制行振荡的频率和相位。

最终实现收、发两端扫描的同步。

同步分离电路和宽度分离电路两部分组成。

2、行扫描电路的作用

1)向行偏转线圈提供线性良好、幅度足够且与行同步脉冲的行频锯齿波电流,产生垂直方向的磁场,使电子束做水平方向的扫描。

2)给视放管提供消隐信号,用以消除行回扫线。

3)给电视机提供除电源部分供电之外的其它电压。

4)给AFC电路提供行逆程脉冲,以便与行同步脉冲进行相位比较。

图8-4行扫描电路的组成

3、场扫描电路的作用

①供给场偏转线圈以线性良好、幅度足够的锯齿波电流,使显像管中的电子束在垂直方向作匀速扫描。

这个电流与电视台发出的场同步信号同步,它的频率为50Hz,周期为20ms,其中正程时间19ms,逆程时间1ms。

与行锯齿波电流相比,其扫描正程的线性要求一样,但幅度较少,频率较低,正程与逆程时间也不一样。

②给显像管提供场消隐信号,以消除逆程时电子束回扫时产生的回扫线。

③场扫描电路工作要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受温度和电源电压变化的影响。

与行扫描电路相似,场扫描电路包含场振荡、场激励和场输出三大部分。

如图8-5所示。

图8-5场扫描电路的组成

(三)场扫描线性失真的原因及补偿

场扫描电路由场振荡与锯齿波形成电路、场激励和场输出管组成。

锯齿波形成电路中的积分电路、场激励三极管的非线性、级与级之间的耦合电容等均会引起上凸形失真。

也存在偏转线圈几何失真等。

由于上述原因,引起场扫描非线性,使图像上面拉伸下面压缩或上面压缩下面拉伸或上、下面压缩中间拉伸等畸变,像个“哈哈镜”式的变形,必须补偿校正。

场扫描线性失真的补偿方法一般有两个:

一个是在场输出级与锯齿波形成电路之间加负反馈电路,另一个是采用“预失真”方法。

所谓“预失真”,就是输入场激励级的锯齿波不是线性的,而是下凹的锯齿波,经几种上凸失真,达到校正线性的目的。

一般从输出级取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