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美格式.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5354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36 大小:3.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美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美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美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美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美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美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6页
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美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6页
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美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6页
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美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6页
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美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6页
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美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6页
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美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6页
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美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6页
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美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6页
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美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6页
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美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6页
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美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6页
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美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6页
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美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6页
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美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6页
亲,该文档总共1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美格式.doc

《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美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美格式.doc(1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美格式.doc

目录

目录 1

一、编制依据 2

1.1.编制主要依据 2

1.2.施工采用的主要规范、标准 2

二、工程概况 3

三、总体施工部署 4

3.1.施工准备 4

3.2.施工区段划分 11

四、施工进度计划 13

4.1.施工总体网络计划图 13

4.2.工期保证措施 14

五、施工总平面布置 18

5.1.施工总平面布置依据 18

5.2.施工总平面图绘制及布置原则 18

5.3.施工总平面图的内容 19

六、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23

6.1.测量放线 23

6.2.土方工程 25

6.3.地下室防水 28

6.4.模板工程 30

6.5.地下室支撑体系选择及计算 39

6.6.钢筋工程 44

6.7.混凝土工程 57

6.8.砌体工程 66

6.9.装饰工程 68

6.10.人防门安装 72

6.11.给排水工程安装 74

6.12.电气强电工程 79

6.13.电气弱电工程 89

6.14.通风及防排烟工程安装 89

6.15.防火设备安装 95

七、各项管理及保证措施 97

7.1.质量保证措施 97

7.2.安全消防保证措施 107

7.3.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111

7.4.文明施工与CI 114

7.5.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措施 119

八、成品保护措施 121

九、质量通病及保证措施 124

十、对总包管理的配合对其他专业穿插施工的配合、协调方案 128

一、编制依据

1.1.编制主要依据

业主提供的唐山市南湖西北片区震后危旧平房改造安置小区D组团人防工程施工图纸。

国家、部颁、地方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

现行的安全施工以及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

1.2.施工采用的主要规范、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04G101-3)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设计规范》RFJ1-97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2005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209-20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电器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未列举的其它与本工程有关的现行工程技术与施工验收标准及规范如有变化,以最新发布的为准。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唐山市南湖西北片区震后危旧平房改造安置小区D组团人防工程,位于唐山市南湖生态城,西至西电路,东至光明西路,南至将军坨道,北至赵各庄道。

基地总体上北高南低,地势基本平坦。

地下总建筑面积36978.07平方米,工程划分为12个防护单元,1-6防护单元为人员掩蔽部,7-12防护单元为物资库。

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烈度为8度,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人防抗力等级核5常5级(人掩);核6常6级(物资库),框架抗震等级三级,基础形式独立基础。

结构形式为板柱结构及框架结构。

防火等级为一级,防水等级为一级。

本工程±0.00相对绝对高程为16.70m。

地下层层高:

汽车库3.5米;热力站4.1米;变电室净高3.7米。

共计可停926车辆。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

三、总体施工部署

3.1.施工准备

3.1.1.施工准备内容

1、配合业主完成政府部门相关手续的办理、备案及取证;

2、施工现场规划;

3、人员、机械、物资调配;

4、施工技术准备;

5、施工计划准备包括劳动力计划、主要设备物资计划、方案编制计划等;

6、临时设施施工准备。

3.1.2.现场交接准备

根据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修建临时生产设施,敷设现场供水、供电等管线。

根据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在施工场地内设置临时性排水系统,使场地内雨水、施工及生活污水有组织地排入市政排水系统。

按照企业形象设计实施标准、施工总平面布置和本施工组织设计关于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的要求,对现场进行CI策划和设计,在进场后一个月内完成CI相关标识等的实施。

配合业主办理施工许可证等法定手续,并与质量安全监督部门、交通、市政、电力、自来水、电讯、城管、公安部门建立联系,办理必要的登记和监督手续,为工程的顺利开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1.3.施工技术准备

3.1.3.1.施工图纸会审

进场后,项目部将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认真学习和熟悉图纸,及时将设计和图纸疑问以书面形式提交监理转业主、设计单位处理,协助业主组织好图纸会审工作。

3.1.3.2.进行技术交底

工程开工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人员、质安人员、班组长进行交底,针对施工的关键部位、施工难点、质量和安全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全面的交底,各个班组长接受交底后组织操作工人认真学习,并要求落实到各个施工环节之上,对参与重点工程项目施工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充分掌握施工重点,为搞好施工质量打好基础。

3.1.3.3.测量控制网建立

根据业主给定的基准点建立适合本工程的测量控制网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做好定位轴线的控制测量和校核。

控制网要避开建筑物、机械操作及运输线路并有保护标志其中重要的控制坐标要做成相对永久性的坐标点。

3.1.3.4.试验工作准备

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编制试验工作计划包括混凝土强度试验及抗渗试验、钢筋原材料与接头试验、防水材料试验、钢筋原材与接头连接试验、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等试验与检验计划提前进行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设计申请与试验并完成现场试验室必需的试验工具、器材的准备。

3.1.3.5.施工技术交底

进场后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和熟悉施工图纸严格按照企业标准精心准备和组织“三级”技术交底即项目技术负责人——管理层——作业班组——操作工人。

交底的内容包括主要设计内容和各项技术要求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和文明施工等要求施工程序和各专业工序间的配合关系等。

3.1.4.主要机械设备准备

人防地下室施工阶段拟采用6台塔吊进行场内机具、大宗材料的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

附表一:

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序号

机械或设备名称

型号

规格

数量

国别

产地

制造

年份

额定功率(kW)

生产能力

所在地

1

反铲挖掘机

1.2m3

12

江苏

2015

2

蛙式打夯机

20

山东

2016

10

3

千斤顶

8

天津

2015

4

装载机

ZL40

3

合肥

2014

5

自卸汽车

S2000

50

沈阳

2015

6

尼康全站仪

DTM530E

3

日本

2013

7

经纬仪

TDJ2E

6

天津

2013

8

水准仪

S3

6

天津

2015

9

砼汽车泵

HBT70

3

潍柴

2014

70m3/h

10

塔吊

QTZ80

6

山东

2012

40

8T

11

钢筋弯曲机

GW40

12

天津

2013

3

12

钢筋切断机

GQ40-1

12

天津

2014

3

13

钢筋调直机

GT4-14

12

天津

2015

12.6

14

无齿锯

MJ225

10

唐山

2015

2.3

15

平板振动器

ZW-5

6

河南

2014

4

16

振捣棒

HZ50

30

沈阳

2016

4

17

砂浆搅拌机

6

河南

2015

2.5

18

交流电焊机

BX-500

12

唐山

2015

38.6

19

木工电锯

MJJ-3

6

山东

2015

5.5

20

木工压刨

6

唐山

2016

2.2

21

电锤

15

天津

2016

0.8

22

磨光机

8

常州

2016

0.5

23

切管机

6

天津

2007

0.25

24

空气压缩机

2.85m3

6

杭州

2014

3

25

压接钳

2

天津

2016

26

镝灯

30

天津

2016

3.5

27

加压泵

4

天津

2016

7.5

3.1.5.劳动力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们将通过招标确定具备相应资质、业绩优秀、作风过硬、服务意识强、人员素质高的专业工程分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签订分包施工合同。

施工人员进场后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入场教育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进行严格审查。

具体人员配备如下:

附表三:

劳动力计划表

劳动力需用计划表(单位:

人)

工种

基础阶段

主体阶段

装修阶段段

扫尾阶段

备注

壮工

40

40

40

20

钢筋工

120

120

0

0

木工

90

90

10

0

混凝土工

30

30

10

5

架子工

30

30

10

4

瓦工

120

60

60

0

抹灰工

30

0

30

12

机械工

20

20

5

2

电工

6

6

3

2

水暖工

12

24

60

0

防水油工

40

60

0

0

电焊工

6

9

5

2

油工

0

0

60

20

总计

544

489

293

67

3.1.6.主要物资准备

根据设计图纸和实际情况编制不同施工阶段的主要材料的需用计划根据总体需用计划编制每月、周需用计划由我公司物资部组织采购进场。

材料的进场将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企业标准和业主及监理单位要求进行原材料的检验和试验确保质量。

3.1.7.机构设置及人员安排

3.1.7.1项目组织机构设置(见附表)

建立从项目经理部到作业层三个层次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即:

第一层次——现场工程项目经理部领导层:

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分区经理、安全经理、项目总经、项目总会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在公司的指导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分工负责,代表公司全权组织本工程的实施工作,圆满实现对业主的承诺。

第二层次——项目部:

项目部设立工程部、技术部、质量管理部、安全管理部、计划经营部、物质采购部、财务管理部、综合办公室等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现场项目管理各个要素的全过程管理工作。

第三层次——作业层:

各专业施工队主要负责各专业项目实施作业及管理。

3.1.7.2管理人员、部门职责权限

根据管理体系图,项目经理部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职责,落实责任,各岗位各部门各行其职。

3.1.7.2.1项目经理岗位职责权限

项目经理是公司法人在项目上的授权代理,是本项目的质量第一责任人,代表公司履行与业主合同及分包合同相关的责任。

执行公司质量方针、质量体系文件;项目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贯彻实施。

依据项目管理手册进行组织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质量职能分配及制定项目人员留置计划。

领导项目经理部全面管理工作。

领导编制项目制造成本实施计划,对项目成本支出审核签字。

领导与组织项目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质量阶段预控计划、质量管理文件。

领导项目安全生产与质量管理工作,是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负责项目各类经济合同的审核签字。

3.1.7.2.2总工程师岗位职责权限

贯彻执行质量方针、项目质量计划与科技发展规划的引进及推广应用工作,负责审核项目物资计划及工程物资需要计划,对工程质量负有第一技术责任。

具体负责组织相关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质量阶段预控计划、质量管理文件;组织编制并审核专项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负责分包提交技术方案的审批。

领导项目计量设备管理工作。

领导材料的选型、报批与控制。

负责引进有实用价值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参加工程主体结构验收及竣工验收工作;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贯彻执行技术法规、规程、规范和涉及工程质量方面的有关规定。

负责组织图纸会审及各专业问题技术处理,审定设计洽商和变更工作。

领导作好各项施工技术总结工作;参与项目制造成本实施计划的编制与分析工作。

领导与组织质量体系的运行,通过加强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确保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3.1.7.2.3安全经理

对所承包项目工程在施工全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负主要领导责任;

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结合项目特点及施工全过程的情况,制定本项目工程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和具体要求,并督促其实施;

在组织项目工程业务承包,聘用班组及管理人员时,必须本着安全工作人员只能加强的原则。

根据工程特点确定安全工作的管理体制,明确各管理人员及班组的安全责任和考核目标,支持、指导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

严格择优用工管理,提高队伍综合素质,适时组织职工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强化全员安全意识,要对职工的健康与安全负责,加强劳动保护工作,保证安全防护措施费的足够投入;

组织落实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并监督项目工程施工中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和设备、设施验收制度的实施;

领导组织施工现场定期的安全检查,发现施工生产中不安全问题,组织制定整改措施,及时解决。

对上级提出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方面的问题,要定时、定人、定措施落实整改;

发生事故要做好现场保护及抢救工作,及时上报,组织、配合事故的调查,认真落实制定的防范措施,吸取事故教训。

3.1.7.2.4专业副经理

专业副经理是施工生产的指挥者,对各分项、分部的施工质量负直接领导责任。

组织责任工程师认真贯彻执行项目的各类生产计划、施工方案,并定期进行检查;负责落实项目的质量计划和质量目标的执行。

负责协调各工程专业、各分包单位在施工生产中工序交叉及相配合工作,负责对公司内部专业公司的机械调配工作。

领导组织工程各阶段的验收工作,具体领导与落实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领导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

负责安排和指导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及CI形象管理工作。

负责与安全管理部配合,做好现场临时设施标准化工作。

监督试验站工作。

对施工工期负直接领导责任,负责与建设方确定总工期计划,编制月进度计划,监督落实项目工程进度计划的执行和完成情况,负责审定、考核分包单位月、周计划。

参与项目制造成本实施计划的编制与分析工作。

“一案三工序”的监督、落实。

3.1.7.2.5劳动力资源管理

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加强企业内部劳动力结构的调整,组建适合本工程施工需要的各种专业队伍,劳动力进场情况见劳动力需用计划。

对进场的劳动力进行技能考核,施工组织、施工方案交底,确保施工队伍的高效投入。

建立健全各施工项目的劳动组织、规章制度,形成“交底-过程-验收”的组织监控体系。

加强各专业工种的穿插流水,使施工队伍能够及时进入最佳操作状态。

施工现场严禁住人,现场施工人员全部居住在场外。

3.2.施工区段划分

3.2.1.平面分区

根据工程结构特点,人防地下室按照地上主楼划分为A、B、C、D、E、F六个施工区段,A区为第一、第五防火分区;B区为第二、第三、第六、第七防火分区;C区为第四、第八防火分区;D区为第五、第九防火分区;E区为第六、第七、第十、第十一防火分区;F区为第八、第十一、第十二防火分区;各分区内单独组织施工,错开混凝土浇筑时间,材料按全面同步投入考虑,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劳动力、材料投入的影响。

地下室施工平面分区详见以下插图所示。

六个区施工时分别独立组织土方开挖、清底及垫层、防水及钢筋、模板工程的施工错开混凝土浇筑时间各工种作业人员穿插流水施工材料按全面同步投入考虑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劳动力、材料投入的影响。

3.2.2.竖向分段

人防地下室竖向结构分为两段进行浇注:

第一段浇筑地下室底板混凝土;

第二段浇筑地下墙柱及地下车库顶板。

地下室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共留设一道水平施工缝,具体留设位置留设在底板表面上500mm高处,室内墙、柱施工缝留设在底板面处。

3.2.3.施工组织及施工顺序

一、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施工放线——基坑大开挖、边坡支护(根据现场情况)——地下室垫层、防水、保护层——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墙板、顶板——外墙防水施工——外墙保护层——室外回填——室外工程——墙体砌筑——室内装饰——室内地坪——地下室(人防)验收——竣工收尾、验收。

注水电消防安装工程前期预留、预埋配合土建进度穿插施工,进入后期安装时土建与安装穿插进行。

二、验收安排

整体施工分五步进行验收,分别为基槽为第一次;地下室底板钢筋、墙柱钢筋及防护门为第二次;顶板结构为第三次人;防验收第四次;整体竣工验收为第五次;每次验收合格后及时插入下道工序施工。

三、拟采用的主要施工技术

1、基坑采用机械大开挖,人工清边、修坡。

2、基坑排水采用管井降水方法施工。

3、边坡采用土钉墙支护(针对现场具体情况待定)。

4、钢筋

1)、钢筋连接直径大于等于22的钢筋采用机械直螺纹连接,小于22的钢筋采用焊接或搭接连接。

2)、钢筋的锚固按设计详图及规范要求。

3)、钢筋的加工钢筋加工车间设在现场,采用现场制安。

5、混凝土

采用商品商品混凝土、泵送工艺,以振动棒与平板振动器相结合振捣方法现场配备坍落度桶检查采用梁、板、柱、墙一次性浇筑。

6、模板结构施工采用木板+木枋+钢管+对拉螺杆组成的散装散拆施工工艺。

7、垂直运输地下室施工前每栋主楼位置安装塔吊一台,塔吊基础在土方开挖时开始施工,塔吊待塔吊基础达到设计值后即可进行塔吊安装。

地下室施工阶段人员上下基坑采用搭设钢管临时人行爬梯,基底清土方及材料上下由塔吊输送。

8、装饰作业原则先湿作业,后装饰,先顶面后墙面、地面,确保后道工序不致损坏前道工序。

9、防水卷材根据施工工艺选用具体粘结方法。

10、轴线标高引测采用外控法引测轴线,标高以钢卷尺丈量,水平仪转点。

11、本工程进度控制采用网络技术,网络计划不仅考虑各工序的主次关系,且综合考虑机械设备,材料供应,劳动力的相关联系,各工序协作配合交叉流水作业。

12、砂浆采用现场自拌,水平运输至施工作业面。

四、施工进度计划

4.1.施工总体网络计划图

本人防地下室工程计划工期为90日历天。

具体开工日期以业主方下达开工令为准,工程进度计划见附表四。

针对本人防工程工期紧的特点,我项目从影响工期的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逐一进行分析,并富有针对性地拟定出相应的对策,确保总工期及各节点工期目标按时完成。

4.2.工期保证措施

4.2.1.识别潜在的工期影响因素

根据本工程工期紧的这一特点,从人员、机械、物资、工法、施工环境五大方面识别潜在的工期影响因素主要有:

1、人员方面:

本工程由12个防护单元组成,工程量大,工期紧,劳动力的有效组织是确保工期的关键。

2、机具方面:

本工程属群体工程,保证场地内的物资流转通畅将是施工重点,塔吊等设备管理将是管理重点。

3、材料方面:

工程同时施工面积大,周转架料等材料投入大,要求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

4、施工方法方面:

各工序交叉施工多,各工种同时施工协调难度大,施工进度计划控制复杂,易造成窝工。

4.2.2.制订重要影响因素的应对措施

4.2.2.1.组织措施

1、项目部将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和设计方密切配合,统一领导施工,统一指挥协调,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全面负责,从组织形式上保证总进度的实现。

2、公司加强对项目施工生产的监控与指导,保证各种生产资源及时、足量的供给。

3、加强同项目管理人、设计人及现场监理工程师的交流与沟通,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达成共识。

4、加大资源配备与资金支持,确保劳动力、施工机械、材料、运输车辆的充足配备和及时进场。

保证各种生产资源及时、足量的供给。

5、项目进行全盘策划、高效组织、管理、协调和有效控制,加强同各分包商的协调与合作,根据工程进展及时通知分包商进场,并为分包商的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6、主要和重要工序组织多班连续作业。

4.2.2.2.资金保证措施

资金保证本工程执行专款专用。

既能充分保证劳动力、施工机械的充足配备、材料及时采购进场,又可以随着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