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乡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3641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桐乡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桐乡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桐乡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桐乡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桐乡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浙江省桐乡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浙江省桐乡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浙江省桐乡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浙江省桐乡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浙江省桐乡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浙江省桐乡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浙江省桐乡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浙江省桐乡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桐乡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浙江省桐乡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桐乡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桐乡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浙江省桐乡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桐乡一中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范围:

“科学之光”“此情可待成追忆”“直面人生”

2、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8题,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龟裂(jūn)剔除(tī)强求(qiáng)悄无声息(qiǎo)

B.垣墙(yuán)间断(jiān)祈祷(qí)徘徊不前(huái)

C.船坞(wù)妊娠(rèn)解剖(pōu)开花结果(jiē)

D.谂知(rěn)惩罚(chéng)镌刻(juān)气息奄奄(yǎ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像火焰,像钱币,像玫瑰,像河流,像死神玄虚的印符……那些图案,始终受到造物主的亲睐,被无比耐心地绘制。

B.譬如粘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么弯曲,他们能把铜丝恰如其分地剪好曲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稠的白芨浆里蘸一下,粘到铜胎上去。

C.作为工厂,它不足称道,但几十年间,粤中造船厂历经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苍桑,特定年代和那代人艰苦的创业历程,沉淀为真实并且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

D.我极抱歉的是,由于篇辐的限制,我不能对于那些慷慨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其中有些是不相识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是不同凡响了。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她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B.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91家大小银行,只有7家未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

C.天津市“五大道首届文化创意节”日前开幕,主办方推出的新颖、独特的系列活动,受到市民和四方游客的热捧。

D.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暗夜将尽,每一棵树都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着晨曦。

②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一滴眼泪也能出人性世界的多彩光辉。

③艺术家能领悟平凡事件中的微妙之处,也能人生中细微的感情变化。

A.顾盼折射领受B.企盼放射领受

C.企盼折射领略D.顾盼放射领略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昨天,看见好朋友赵曼丽独自在操场一角哭泣,王婷婷连忙跑过去问怎么回事。

B.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海外侨胞,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C.他最要好的朋友,——一个房地产商——告诉他,市场正在调整,眼下买房要慎重。

D.有人认为:

儿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不可能发生心理异常,心理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近期我国在高油价的压力下,航空运输主营业务需要探索新的发展空间。

此外,加强收益管理也是航空公司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

①进一步提高服务档次,以吸收高端旅客

②短期来看,铁路运输并不会给航空运输带来很大的冲击

③但是,长远来看,航空运输必须加强高端服务以发挥其优势

④航空运输快捷、舒适

⑤但在节能环保上、运输量上较铁路运输处于劣势

A.③②④①⑤B.④⑤②③①

C.③②①⑤④D.④⑤③①②

8.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漫画的主题。

(不超过40字)(3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7题,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6分)

“微”是一种平等的力量

微博的本质是什么?

是一种不超过140个字符的片断式言说,是一种无时无地不在的即时通讯,还是一种人际交流的崭新模式?

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微博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其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征。

一条信息随着微博用户“滚雪球”式转发,一传十,十传百,可以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获得千万次的阅读,这是传统媒体难以比拟的。

然而,微博的意义远不止于“快速”。

不同于传统媒体环境中“传”者与“受”者的显著分野,微博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方式。

传统互联网时代,有这样一句名言:

“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而在Web2.0时代,我们借用这句话说:

“在微博上,没有人在乎你是机构还是个人。

”在微博上,无论你是机构,还是名人,都同普通用户拥有完全平等的发言权,“人人都有麦克风”,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平等也意味着选择的空间。

在微博上,一条留言被阅读的次数,决定于发言者被关注的程度。

微博允许用户自由选择发言者予以关注,“听”与“不听”,“听”谁说的权利,全在于每位网民自己手中。

诚然,作为政府和社会组织,有着吸引更多“粉丝”的天然资本,然而,从长远来看,能否取得更多公众的稳定关注,本质上取决于政府的发言质量,是否坦诚,是否贴近,是否有用。

“微”是一种琐碎的表达。

140个字的容量限制,意味着寥寥数语即可成篇。

这使不善言者增添自信,也决定了这个平台拒绝宏大叙事,拒绝长篇大论,拒绝高高在上。

对于政府和机构而言,要在这个平台上更有效地发言,更有效地影响公众,就必须抛弃“公文式语言”,适应这种平实的、人性化的交流,精思慎言,依靠有效的信息、坦诚的交流来吸引关注,留住“粉丝”。

“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这是国内某微博的广告语。

对于普通网民而言,当原本需要“仰望”而略显“遥远”的政府机关化身为自己关注的列表中的一个普通的ID,“政府机关”便也具备了如同面对面朋友般的亲近与亲和感。

政府微博上,一条条柴米油盐的信息可能显得细微甚至平淡,但在这种细微和平淡的交流背后,正是执政理念的不断进步,政治文明的点滴彰显。

(选自2010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9.下列对“微博的本质”的理解,符合作者所要强调的意思的一项是()

A.微博是一种琐碎的表达,是有140个字符容量限制的片段式言说。

B.微博是一种无时无地不在的即时通讯,具有及时性和互动性特征。

C.微博是一种人际交流新模式,以平等的交流方式区别于传统媒体。

D.微博是一种为人津津乐道的全新的媒体形态,传统媒体难以比拟。

10.下列对文中四句引文作用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是说传统互联网具有匿名性特点。

B.“在微博上,没有人在乎你是机构还是个人”,是说在微博上人人平等。

C.“人人都有麦克风”,是说在机构、名人之后,普通用户才拥有发言权。

D.“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点明微博具有平等交流的实质。

11.下列对“‘微’是一种平等的力量”的理解,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在微博上,每个人、每个机构或组织都拥有完全平等的发言权。

B.每位网民都有选择的空间,有自由选择发言者并予以关注的权利。

C.政府机关与普通网民细微和平淡的交流拉近了两者之间的距离。

D.政府和机构能在微博平台上更有效地发言,更有效地影响公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16分)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张锐锋

①我来到一个古老的村庄,帝舜耕作过的地方。

从早上开始,我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一天的生活。

②鸡叫声是一天生活的起点。

不到早上六点钟,鸡鸣响起,几千年来,这样的永不毁坏的大自然的钟表,精确无比。

它总是将人的生活正点代入一个不朽的方程式,只是得出的答案日日常新。

林一家人开始起床,林的老父亲年过古稀,照常起来做第一件事情:

劈柴。

锋利的斧头,在暗淡的天光里发出黑蓝的光。

一个还未来得及被完全照亮的人的轮廓,用有点笨拙的姿势,预备一天的炊火之薪。

斧头上下挥动,从高过头顶的地方,借取了这一高度上的自然能量,猛烈地越过空间。

这一动作,这一被压缩了的短暂时间,以及啪的一声闷响,劈木开裂,舜的以前或舜的以后,从未改变。

③林的妻子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鸡栅,一群鸡涌到院子里。

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激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

然后她开始拿起扫帚打扫庭院,就像每天洗脸一样,对生活的敬畏含于其中。

村庄的独特声息渐渐大了起来,那种类似于琴瑟的音乐之声,优雅,古老,节奏鲜明。

这与城市庞大、庞杂的噪音能量不同,它代表着清淡、恬淡、恬静的基本秩序。

林和大儿子一起,到院外的柿树上采摘柿子。

邻居们做各自的事情,狭窄街道旁边的一块空地上,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

一切劳动几乎没有语言的参与,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交谈。

然而,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

④秋天就要过去,天气仍很暖和。

地里的活儿已经做完,再有一场雨,就可以把冬小麦种好,那时的庄稼人就可以享受一年中最安逸的季节了。

林这些天的习惯性动作,就是仰望天空,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蓝。

趁着这样的间隙,邻居开始盖房,林和妻儿前去帮工。

他的老父亲则挑着柿子到河边的石头上晾晒,顺手用小刀将柿子皮削掉,以利于它的水分很快蒸发,以便在冬天贮存。

河边的大石头献出了自己的平面,供老人坐下。

他眯起眼睛发呆地望着远方,他在想什么?

我们谁也不可能猜到。

也许他所想的仅仅是眼前的一片蓝,天边的蓝。

⑤天很快就黑了下来。

一天的光阴就像几千年的光阴,简单而迅忽。

林的一家人陆续回到家中,林对着墙壁上挂着的日历,沉思了好久,好像想起了什么,又好像忘掉了什么,总之,他犹豫了一会儿,然后用老茧坚硬的大手,粗暴地撕下了一页。

用大大的黑体字标着阿拉伯数字的日历,和造币厂刚刚印制的崭新纸币一样,挺括,坚韧,在黑夜到来前的最后时刻闪着光,它用每一个唯一的日子作为自己的防伪标志,一个日子根本不会与另一个日子混淆,只是在撕下它的一瞬,发出嗤的一声,尖锐,迅疾,刺激,不容置疑。

一天的终结,多少年的终结,嗤的一声嘶裂。

⑥晚饭后才开了灯,一盏15瓦的灯泡,将并不明亮的光射向每一个角落,人们的脸庞现出明暗的分界,夸张的塑像都坐在小板凳上,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屏幕,在一片雪花斑点里推出了清晰度很差的人影,繁忙喧嚣的城市场景,豪华汽车和别墅,高架公路和人行天桥……奢华的生活只露出冰山一角,已经足够让人震惊。

对于林一家人来说,电视剧中讲述的不过是一个传说,一个神话,和远去的舜的故事几无区别,甚至他们更相信后者。

⑦这个古老村落里的人们,几千年来恪守自己的寂静生活,按部就班,连步履也是那样从容、谨慎、不慌不忙,完全符合自然的悠悠节奏。

但是其中仍然藏着神奇,平凡比非凡可能更有价值,或者说,平凡乃是非凡的极限。

12.本文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

有何好处?

(4分)

13.如何理解文中画线部分的含意?

(4分)

14.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

(4分)

15.你认为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7题,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7分)

项脊轩志

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予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

‘儿寒乎?

欲食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一日,大母过余曰: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迨:

等到

B.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周:

周围

C.后五年,吾妻来归归:

旧时指女子出嫁

D.某所,而母立于兹而: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B.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故为之文以志

C.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D.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18.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A.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B.而刘夙婴疾病

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D.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1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

“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慨的一种文体。

B.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抒发了人亡物在的感慨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怀念之情。

C.第二段中,作者用平实、朴素和淡雅的笔触,略加渲染,勾勒出人物的音容笑貌,自然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悲喜之情。

D.归有光的散文以清淡朴素之笔写身边琐事,感情抒发真切自然,所以,用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话说,其文“不事雕琢而自然有风味”。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2)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3)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

(8分)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

樱桃的一种。

②昼门关:

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2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分)

2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

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

请简要分析。

(4分)

四、名言名句默写。

(本题共6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6分)

(1),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

(2)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长亭送别》)

(3)《诗》三百篇,。

(《报任安书》)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陈情表》)

(5)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报任安书》)

(6)惨象,,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记念刘和珍君》)

五、作文(本题共1题,共3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30分)

嗅梅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是一首很有意蕴的诗,不同的人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不同的感受。

请根据你读这首诗的体会,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③不少于800字。

桐乡一中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语文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命题:

田忠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