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3862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6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德州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

1.(2分)(2013•德州)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是38℃

B.

台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2A

 

C.

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是5m/s

D.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是50cm

考点:

温度;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电流的大小.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

解:

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台灯的额定功率一般不超过40W,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不超过

≈0.18A.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在18km/h=18×

m/s=5m/s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D、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物理课本的长度比20cm大一些,在25c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C.

点评: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2分)(2013•德州)下列成语涉及的光现象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

凿壁偷光﹣﹣光的反射

B.

一叶障目﹣﹣光的折射

 

C.

猴子捞月﹣﹣光的折射

D.

杯弓蛇影﹣﹣光的反射

考点:

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对三种光现象的理解如下: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

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

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就会发生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就是光的反射,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也是由于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解答:

解:

A、凿壁偷光,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故A错误;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指一片叶子挡在眼前就看不见东西了,这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B错误;

C、水中捞月,水中的月亮是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故C错误;

D、杯弓蛇影是弓在液面形成的倒影,利用了光的反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成语、诗词、歌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要从字面去理解其含义,是一种创新的题型.

 

3.(2分)(2013•德州)2013年1月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中,如图所示.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德州市环保局也提出要进一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创造更加适宜的人居环境.以下措施与改善空气质量无关的是(  )

 

A.

加大煤改电、煤改气力度,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B.

加大老旧机动车更新力度,提高尾气排放标椎

 

C.

减少学生户外运动时间,避免呼吸道疾病

 

D.

限制节日爆竹燃放,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考点:

能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危害.

专题:

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

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节日爆竹燃放的有害气体排放也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解答:

解:

A、加大煤改电、煤改气力度,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B、加大老旧机动车更新力度,提高尾气排放标准,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C、减少学生户外运动时间,避免呼吸道疾病,与改善空气质量无关;

D、限制节日爆竹燃放,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故选C.

点评:

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与之相关的问题也就成为了中考的重点.

 

4.(2分)(2013•德州)2013年4月16日,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如图所示,“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声波具有能量

 

B.

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C.

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声与能量.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1)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

(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4)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的范围是20Hz~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超声波.

解答:

解:

A、声音具有能量,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高达150dB,是人耳能够听到的,而超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声现象在高科技设备上的应用,体现了物理知识和科技的联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5.(2分)(2013•德州)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滑板车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增大摩擦

 

B.

手拍桌子感到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汽车内部配有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少碰撞时人的惯性

 

D.

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静止时对杠铃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考点: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

运动和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1)摩擦力是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了相对运动时,在接触表面产生的一种阻碍其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摩擦力;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状态不变的性质,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给司机和乘客带来的危害;

(4)平衡状态:

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解答:

解:

A、铅笔是靠滑动摩擦在纸上留下痕迹的,如果没有摩擦力,用铅笔就无法写字,故A错误;

B、拍桌子感到疼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给桌子一个力的同时,桌子也会给手一个作用力,故B正确;

C、驾驶员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给行驶中人的危害,不会减小惯性,故C错误;

D、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静止时受平衡力,故对杠铃的支持力等于重力,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有摩擦力的知识,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知识等问题,属于中考常见题型,需要同学们认真把握.

 

6.(2分)(2013•德州)下列说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三孔插座中有一个孔是用来连接地线的

 

B.

开关安装在电灯和零线之间

 

C.

家庭电路中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D.

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考点:

安全用电原则.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A、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

B、控制电灯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与灯之间;

C、D、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一是短路;二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解答:

解:

A、三孔插痤中有一个孔是用来连接地线的,让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的外壳接地,可以防止因漏电导致金属外壳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此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B、电灯的开关接在了零线上时,断开开关后,灯还与火线相连,更换灯泡时易发生触电事故,此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C、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工作,会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大,容易造成火灾.故C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D、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可能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也可能是电路中发生了短路.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安全用电的常识,属于基础知识.

 

7.(2分)(2013•德州)风力测定仪是由风叶和改装的电流表构成,风力越大,枫叶转动越快,电流表读数也越大.图中与这一过程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考点: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电磁感应.

专题:

电和磁.

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改装后的风速计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以及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转速有关.

解答:

解:

A、该图验证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装置,不合题意;

B、该图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不合题意;

C、该图是电磁感应实验,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与风速计的原理相同,符合题意;

D、是探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了解,以及影响感应电流强弱的因素的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8.(2分)(2013•德州)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B.

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

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考点: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①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方式:

做功和热传递.

②汽油机只有在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④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与热值,燃料的质量,燃料是否完全燃烧有关.

解答:

解:

A、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不符合题意;

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不符合题意;

C、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符合题意;

D、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仅仅跟燃料的热值有关,跟燃料的多少及燃烧情况等都有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热学的相关知识,简单但较综合.影响某个物理量变化的因素往往不止一个,要全面分析.

 

9.(2分)(2013•德州)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省力,机械效率甲图大

B.

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C.

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D.

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乙图大

考点: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专题:

简单机械.

分析:

由滑轮组的结构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相同;不计绳重及摩擦,利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提升相同的高度,做额外功相同;而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知利用滑轮组做的总功相同,再根据效率公式判断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小关系.

解答:

解:

不计绳重及摩擦,

∵拉力F=(G物+G轮),n1=2,n2=3,

∴绳子受的拉力:

F1=(G物+G轮),F2=(G物+G轮),

∴F1>F2,乙图省力;

∵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W额=G轮h,W有用=G物h,

∴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

∵η=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n的确定方法,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计算方法,不计摩擦和绳重时拉力的求法;本题关键在于确定额外功相等.

 

10.(2分)(2013•德州)2013年5月,德州市教育局利用如图所示的“坐位体前屈测试仪”对初中毕业生进行了身体柔韧性测试.测试者向前推动滑块,滑块被推动的距离越大,仪器的示数就越大.吴月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表示数增大的电路是(  )

 

A.

B.

C.

D.

考点: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专题:

图像综合题.

分析:

先识别电路,然后判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的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压表或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解答:

解:

A、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测量干路上的电流,当滑片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根据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总电阻增大,则电流表的示数减小,故A选项错误;

B、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测量定值电阻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故B错误;

C、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当滑片向右滑动时,电压表示数不变,故C错误.

D、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滑片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所以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明确电表的测量对象是解题的基础,熟练应用欧姆定律、串联分压原理来分析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11.(2分)(2013•德州)LED灯带在装饰材料中被广泛应用.芳芳同学在研究其内部结构时发现,灯带中的LED灯串联后经电流适配器接入照明电路,如图所示.她取下一只LED灯接在电池两端,灯不亮,对调电池正负极后灯亮了,但用手触摸几乎不发热.以下推断符合上述事实的是(  )

 

A.

一只LED正常工作的电压是220V

 

B.

灯带中一只LED灯断路后其它灯还亮

 

C.

LED灯工作时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D.

LE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

考点:

半导体的特点.

专题:

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

(1)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灯带中的LED灯是串联后接入电路的,所以一只LED灯的工作电压小于220V;

(2)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元件相互影响;

(3)LED灯工作时不发热,说明电能没有转化成内能;

(4)LED灯的材料是半导体,半导体具有单向导电性.

解答:

解:

A、LED灯是串联后通过电源适配器接入照明电路的,所以一只LED灯的工作电压小于220V,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于灯带中的LED灯是串联的,所以灯带中一只LED灯断路后其它灯也不能工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于用手试摸,点亮的灯几乎不发热,说明电能没有转化成内能,而是转化成了光能,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取下一只LED灯接在电池两端,灯不亮,对调电池正负极后灯亮了,说明LE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以LED灯为题,考查了物理知识的运用,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是中考的常见题型.

 

12.(2分)(2013•德州)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F1>F2W1>W2

B.

F1=F2W1>W2

C.

F1=F2W1<W2

D.

F1<F2W1<W2

考点:

功的大小比较.

专题:

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1)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2)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3)根据P=FS判断拉力做的功.

解答:

解:

(1)根据图象可知,物体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因此滑动摩擦力相等,拉力也相等,即F1=F2.

(2)从图象中可以判断出,相同时间内第②次通过的距离小,根据公式W=FS,当拉力相等时,通过的距离越大,拉力做的功就越大,即W1>W2.

故选B.

点评:

本题通过图象可以判断木块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判断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关系,根据P=FS判断做功的大小.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满分10分)

13.(2分)(2013•德州)如图所示,将小纸条自然下垂,靠近水龙头流下的水流,小纸条将 偏向 (选填“偏向”或“偏离”)水流,这一现象说明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 压强越小 .

考点: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专题:

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解答:

解:

小纸条靠近水龙头流下的水流时,水流带动周围空气流动,使水流与纸条间的空气流动速度较快,压强较小,所以纸条被压向水流.这一现象能说明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故答案为:

偏向;压强越小.

点评:

掌握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能用流体压强解释有关的问题.

 

14.(3分)(2013•德州)20112年6月24日,飞行在太空的我国“神舟九号”航天员与深潜在海面下7000米处的“蛟龙号”潜水员进行了人类最远的“海天对话”,如图所示,“海天对话”是靠 电磁波 传递信息的.“神舟九号”发射时加速上升的过程机械能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蛟龙号”潜水器逐渐浸没于水中的过程浮力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考点:

电磁波的传播;阿基米德原理;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专题:

应用题;信息的传递;浮力;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1)现代的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

(3)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可判断“蛟龙号”潜水器所受浮力大小.

解答:

解:

(1)现代的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海天对话”靠是也是电磁波;

(2)“神舟九号”发射时加速上升的过程中,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所以机械能增大;

(3)“蛟龙号”潜水器逐渐浸没于水中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所以排开水的重力增大,所以浮力增大.

故答案为:

电磁波;增大;增大.

点评:

知道影响动能大小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并能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对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进行判断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5.(2分)(2013•德州)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若电阻R1、R2并联,则甲表是 电压 表,乙表是 电流 表.

考点:

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

分析:

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在电路中的作用以及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分析,即电压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开路,电流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

解答:

解:

开关S闭合后,要使电阻R1、R2并联,因此电流必须从正极出发,分别流入电阻R1和R2中,故甲相当于开路的电压表;又因为电流从电阻R2流出后需要流回负极,因此乙相当于导线的电流表.

故答案为:

电压;电流.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确连接方法以及各自在电路中的作用.

 

16.(1分)(2013•德州)某养鸡场新购进一台电热孵卵器,其电阻为110Ω不变,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通过孵卵器的电压是2A,则该孵卵器正常工作10s所产生的热量为 4400 J.

考点:

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根据Q=W=I2Rt求出孵化器产生的热量.

解答:

解:

该孵卵器正常工作10s所产生的热量:

Q=W=I2Rt=(2A)2×110Ω×10s=4400J.

故答案为:

4400.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焦耳定律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17.(2分)(2013•德州)星期天小明和小慧到德州开发区减河湿地去玩,他们踩在软绵绵的沙滩上,留下一串串脚印.小明突然奇想对小慧说:

“我的体重是50kg,每只脚与沙滩的接触面积是200cm2,当我在水平沙滩上行走时,对沙滩的压力是 500 N,压强是 2.5×104 Pa(g取10N/kg)

考点:

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已知人的质量,根据公式G=mg可求人的重力;此时他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还知道每只脚与沙滩的接触面积,根据公式p=求出他对沙滩的压强.

解答:

解:

人对地面压力:

F=G=mg=50kg×10N/kg=500N;

当在水平沙滩上行走时,受力面积:

S=200×10﹣4m2=2×10﹣2m2.

他对沙滩的压强:

p==

=2.5×104Pa.

故答案为:

500;2.5×104.

点评:

本题考查重力、压力、压强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要知道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21分)

18.(2分)(2013•德州)如图所示,有一束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B的方向射出,请在图中找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平面镜.

考点: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专题:

图像综合题.

分析:

法线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形成夹角的角平分线,而平面镜与法线垂直而且过反射点,从而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解答:

解:

由题知,OB为反射光线,过入射点作入射光线AO与反射光线OB夹角的平分线(即法线),再过入射点作垂直于法线的平面镜.如图所示: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要注意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法线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法线与平面镜垂直.

 

19.(2分)(2013•德州)如图所示,请画出杠杆AB在图示位置静止时作用在B点的最小力F及其力臂L.

考点:

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力臂的画法.

专题:

图像综合题.

分析:

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在杠杆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而在通常情况下,连接杠杆中支点和动力作用点这两点所得到的线段最长,据此可解决此题.

解答:

解:

OB就是最长的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要使杠杆平衡动力方向向下,据此可画出最小的动力;如图所示: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最小动力和力臂的作法.作力臂关键是要画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要知道力和力臂成反比的关系.

 

20.(3分)(2013•德州)彤彤过生日时,妈妈送给她一个内有“生日快乐”字样的小水晶球.彤彤想知道小水晶球的密度,于是她找来量筒、小玻璃杯和水,用如图所示的步骤测量出小水晶球的密度.由图可知:

水晶球的体积是 10 cm2,水晶球的质量是 30 g,水晶球的密度是 3 g/cm2.

考点:

固体密度的测量.

专题: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小水晶球的体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