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有详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3920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己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有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自己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有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自己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有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自己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有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自己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有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自己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有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自己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有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自己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有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自己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有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自己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有详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自己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有详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自己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有详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自己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有详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自己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有详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自己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有详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自己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有详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自己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有详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己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有详解.docx

《自己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有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己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有详解.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己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有详解.docx

自己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有详解

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公式

质量m千克kgm=ρv

温度t摄氏度°C

速度v米/秒m/sv=s/t

密度p千克/米³kg/m³p=m/v

力(重力)F牛顿(牛)NG=mg

压强P帕斯卡(帕)PaP=F/S

功W焦耳(焦)JW=Fs

功率P瓦特(瓦)wP=W/t

电流I安培(安)AI=U/R

电压U伏特(伏)VU=IR

电阻R欧姆(欧)ΩR=U/I

电功W焦耳(焦)JW=UIt

电功率P瓦特(瓦)wP=W/t=UI

热量Q焦耳(焦)JQ=cm△t

比热c焦每千克摄氏度J/(kg•°C)c=Q/m△t

 

常用数据:

真空中光速3×10^8米/秒

g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340米/秒

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

初中物理公式汇编

【力学部分】

1、速度:

V=S/t

2、重力:

G=mg

3、密度:

ρ=m/V

4、压强:

p=F/S

5、液体压强:

p=ρgh

6、浮力:

(1)、F浮=F’-F(压力差)

(2)、F浮=G-F(视重力)

(3)、F浮=G(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8、理想斜面:

F/G=h/L

9、理想滑轮:

F=G/n

10、实际滑轮:

F=(G+G动)/n(竖直方向)

11、功:

W=FS=Gh(把物体举高)

12、功率:

P=W/t=FV

13、功的原理:

W手=W机

14、实际机械:

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nF(竖直方向)

(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nF(水平方向)

【热学部分】

1、吸热:

Q吸=Cm(t-t0)=CmΔt

2、放热:

Q放=Cm(t0-t)=CmΔt

3、热值:

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

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

T=t+273K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

I=Q电量/t

2、电阻:

R=ρL/S

3、欧姆定律:

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1)、W=UIt=Pt=UQ(普适公式)

(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普适公式)

(2)、P=I2R=U2/R(纯电阻公式)

【常用物理量】

1、光速:

C=3×108m/s(真空中)

2、声速:

V=340m/s(15℃)

3、人耳区分回声:

≥0.1s

4、重力加速度:

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

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

0℃

8、水的沸点:

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

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

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

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

≤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

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

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103kg/m3

(3)、1kw•h=3.6×106J

(4)、U1/U2=R1/R2(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相关内容

初中物理光学,电学,热学,声学,力学知识结构

急需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公式总结

需要达人帮忙整理物理公式等

初中物理力学、电学、功率、等公式及单位

初中物理中的电学,机械能,光学,力学需要掌握的公...

更多相关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

初中物理力学力学公式

其他回答    共1条

1、速度:

V=S/t

2、重力:

G=mg

3、密度:

ρ=m/V

4、压强:

p=F/S

5、液体压强:

p=ρgh

6、浮力:

(1)、F浮=F’-F(压力差)

(2)、F浮=G-F(视重力)

(3)、F浮=G(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8、理想斜面:

F/G=h/L

9、理想滑轮:

F=G/n

10、实际滑轮:

F=(G+G动)/n(竖直方向)

11、功:

W=FS=Gh(把物体举高)

12、功率:

P=W/t=FV

13、功的原理:

W手=W机

14、实际机械:

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nF(竖直方向)

(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nF(水平方向)

【热学部分】

1、吸热:

Q吸=Cm(t-t0)=CmΔt

2、放热:

Q放=Cm(t0-t)=CmΔt

3、热值:

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

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

T=t+273K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

I=Q电量/t

2、电阻:

R=ρL/S

3、欧姆定律:

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普适公式)

(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普适公式)

(2)、P=I2R=U2/R(纯电阻公式)

【常用物理量】

1、光速:

C=3×108m/s(真空中)

2、声速:

V=340m/s(15℃)

3、人耳区分回声:

≥0.1s

4、重力加速度:

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

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

0℃

8、水的沸点:

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

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

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

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

≤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

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

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103kg/m3

(3)、1kw•h=3.6×106J

单位换算:

1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s;1min=60s

速度公式:

公式变形:

求路程——

求时间——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mg

 

合力公式:

F=F1+F2[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F=F1-F2[F1>F2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单位换算:

1kg=103g1g/cm3=1×103kg/m3

1m3=106cm31L=1dm31mL=1cm3

密度公式:

浮力公式:

F浮=G–F

G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N

m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kg

 

F浮=G排=m排g

F浮=ρ水gV排

V排:

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提示:

[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F浮=G

 

面积单位换算:

1cm2=10--4m2

1mm2=10--6m2

注意:

S是受力面积,指有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积

压强公式:

注意:

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p=

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提示:

应用帕斯卡原理解题时,只要代入的单位相同,无须国际单位;

帕斯卡原理:

∵p1=p2∴

提示:

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L1、L2的单位只要相同即可,无须国际单位;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或写成:

滑轮组:

F=

G总

s=nh

 

对于定滑轮而言:

∵n=1∴F=Gs=h

对于动滑轮而言:

∵n=2∴F=

Gs=2h

机械功公式:

提示:

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

W=Gh

W=Fs

 

单位换算:

1W=1J/s1马力=735W

1kW=103W1MW=106W

功率公式:

提示:

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

W有=Gh[对于所有简单机械]

W总=Fs[对于杠杆和滑轮]

W总=Pt[对于起重机和抽水机]

P=

机械效率:

×100%

 

提示:

当物体吸热后,终温t2高于初温t1,△t=t2-t1

当物体放热后,终温t2低于初温t1。

△t=t1-t2

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或放热

Q=cm△t

(保证△t>0)

提示:

如果是气体燃料可应用Q放=Vq;

燃料燃烧时放热

Q放=mq

 

提示:

电流等于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电流定义式:

 

同一性:

I、U、R三量必须对应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

同时性:

I、U、R三量对应的是同一时刻。

欧姆定律:

提示:

(1)I、U、t必须对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而言。

(2)式中各量必须采用国际单位;

1度=1kWh=3.6×106J。

(3)普遍适用公式,对任何类型用电器都适用;

电功公式:

W=UIt

只能用于如电烙铁、电热器、白炽

灯等纯电阻电路(对含有电动机、

日光灯等非纯电阻电路不能用)

 

 

W=UIt结合U=IR→→W=I2Rt

W=UIt结合I=U/R→→W=

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

Q=W如电热器。

 

电功率公式:

 

P=W/t

 

 

只能用于:

纯电阻电路。

P=IU

 

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

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表达式:

I=I1=I2

电压:

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表达式:

U=U1+U2

分压原理: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表达式: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

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表达式:

I=I1+I2

分流原理:

电压:

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表达式:

U=U1=U2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表达式:

 

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

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

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

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

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

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

(3)替代法:

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

(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

(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

(4)估测法:

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物体的颜色:

1、  光的色散:

白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一条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色散现象表明:

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不同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2、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透过的色光的颜色所决定的,允许所有颜色的光都通过的物体,看上去就是无色透明的;而不透明的物体,它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的颜色所决定的。

3、  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

颜料三原色:

红、黄、蓝。

常见的光学仪器

1、  透镜:

玻璃、树脂或水晶等透明材料制成的放大镜、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都是透镜。

2、  凸透镜、凹透镜、主轴、光心、焦点和焦距等概念,还有三条特殊光线的画法。

3、  焦距越小的透镜,会聚(或发散)作用越明显;当物体沿主光轴方向移动时,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同,且物体越靠近焦点,成的像离焦点越远,像要变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