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专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4076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建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党建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党建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党建专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党建专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党建专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党建专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党建专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党建专题.doc

《党建专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建专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党建专题.doc

新时代的党建新风

摘要: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7月成立至今,走过风风雨雨的90多年,我党90余年的光辉历史,就是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历史。

关键字:

党建;与时俱进;理论与实践结合

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宣告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亊,她以一个全新的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历经艰辛,走过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发展道路,伴随这条道路的,也是党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是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复兴,也是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和扬眉吐气,而指导这条道路的,还是不断创新的党的理论建设。

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

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不断开拓,我们党的事业的每一个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

与时俱进作为党的理论创新之魂,充分体现在它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事业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这也正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所在和力量源泉。

实践呼唤理论,理论指导实践。

要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这就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提出走不同于十月革命城市武装起义的、由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道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他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政治、军事、文艺和其他领域,都有创造性的见解。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本身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探索,反复比较,独立自主,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牺牲了三千五百万同胞,这是用血的代价而换来的。

只有不断开创党建新风,才能不断取得党的建设和党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从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到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再到中共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就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国情和实际,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理论。

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则更高度重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领导和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并在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冷静思考,及时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失败教训,拨乱反正,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逐步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个新概念。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科学发展观,不但给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而且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又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所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理论观点,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这些思想都是理论上的卓越创造,都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了全面而深刻地阐述: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和第一要务,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基本原则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有机统一起来,实行有重点的发展,实行以人为本的发展,实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是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就是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的科学。

科学发展观提出后,很快运用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就是“十一五”规划的制定。

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指出: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这是在党的中央全会上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的十年情况,并在这一部分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十年来,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国民经济连续10年保持了10%以上的年均实际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连续超过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由世界第六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民主法治持续进步,人民依法享有越来越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发挥,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富有活力。

文化改革发展全面推进,人民享有愈来愈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社会主义文化空前繁荣发展。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我国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生活持续显著改善。

成功举办大事、要事,从容应对急事、难事,经受住一次又一次重大考验,中国优势在国际比较中集中彰显。

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发展道路吸引力增强,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党的建设与时俱进,党的先进性进一步彰显,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实现历史性进步。

特别是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全党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大为提高。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正是根植于当今中国的基本国情,直面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问题,体现了强烈的问题意识。

理论创新必须建立在社会实践的深厚沃土中,实践的需求和呼唤是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同时理论创新必须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洞察世界发展大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是理论创新的基本特征。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

“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站立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建也紧跟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和世界潮流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孙中山先生的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告诫全党要顺应世界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

在当今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和互动空前紧密的情况下,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

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既熟知国情又洞悉世情,贯穿在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过程中。

如在讲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

正因为我们没有拄着别人的拐棍,坚持独立自主选择自己的道路,我们才能始终站稳脚跟,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发展道路,形成了一套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制度体系。

所以,我国国家治理体系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

同时他也指出,“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

党的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是我们党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的根本所在,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的根本所在,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根本所在。

中国共产党人根据现实条件的变化,不断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勇于创新,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就没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

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不断开拓,我们党的事业的每一个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

与时俱进作为党的理论创新之魂,充分体现在它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事业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这也正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所在和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人根据现实条件的变化,不断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勇于创新,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就没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时代在进步,实践在发展,理论在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延续,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深化,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党的创新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必将不断开出绚丽的创新之花,结出丰硕的理论之果。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3]向继桂.创新党建工作理念加强基层组织建设[J].恩施州党校学报,2006,(01)。

[4]巨世卓.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S1)。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6]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

学习出版社,2014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