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55216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x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部署和《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教职成〔2019〕6号)等文件精神,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形成可复制和推广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结合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推动1+X证书试点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部署,立足交通产业发展,服务粤港澳,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拓展就业创业本领,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书证融通原则:

落实学历教育和培训并举并重的法定职责,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促进书证融通。

质量为上原则:

严把证书标准和人才质量两个关口,规范培养培训过程。

稳步推进原则从试点专业做起用改革的办法稳步推进,总结经验、完善机制、防控风险。

二、建设目标

学校重点围绕交通产业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以1+X证书试点的专业(群)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通过试点,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促进校企合作;建好用好实训基地;探索建设'广东交通学分银行”,推进“'和"X”的有机衔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三、试点对象

我校被立项为建筑信息模型(BIM)、Web前端开发、物流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及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等1+X证书试点专业。

四、建设任务

(一)融入专业人才培养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统筹专业(群)资源,各专业(群)做好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对接。

按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对本专业(群)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毕业要求等专业人才培养关键要素进行全面梳理、科学定位,重构“与“X”深度融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重构“课证融合,课程体系。

在分析现有教学内容基础上,确定已经纳入教学的和将来能够在教学中完成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内容,然后将标准内容转化为若干门专业(核心)课程并纳入专业课程体系,或转化为若干教学模块纳入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每个专业需根据证书要求制定若干门专业课程标准。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采用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取得X证书。

一是通过培训、评价使学生获得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二是探索将相关专业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等级考核统筹安排,同步考试(评价),获得学历证书相应学分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各试点专业学生至少应取得一项与专业职业能力相对应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相应要求需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

各专业切实要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

(二)实施高质量职业培训

1.加强软硬件资源建设。

各试点专业结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要求改善实训条件渐建实验室实训设备采购纳入专业重点建设内容。

做好线上线下X培训教育教学资源开发,提高培训能力,积极开展高质量培训。

2.建立证书遴选和保障机制。

各专业要对新入学校证书进行严格遴选,已取消的职业资格证书不得再引入。

建立健全进入院校内的各类证书的质量保障机制,杜绝乱培训、滥发证,保障学生权益,有关工作另行安排。

(三)职业技能等级考核与证书发放

培训评价组织负责职业技能等级考核与证书发放,学校有关部门及试点专业配合做好教学培训、考场建设和证书发放工作。

1.建立培训考核机制。

从学校层面建立培训考核小组组织架构,以对接行业职业技能证书颁发机构。

由学校继续教育学院统筹安排校内校外各类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及考核各试点专业具体落实。

一是根据社会、市场和学生技能考证需要,对专业课程未涵盖的内容或需要特别强化的实训,组织开展专门培训。

二是在面向本校学生开展培训的同时,积极为社会成员提供培训服务。

定期发布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公告,组织社会成员培训报考。

2.强化考核内容的教学。

考核内容要反映典型岗位(群)所需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体现社会、市场、企业和学生个人发展需求。

考核方式要灵活多样,强化对完成典型工作任务能力的考核。

3.建立标准化考场。

加强考点(考场)和保密标准化建设。

要严格考核纪律,加强过程管理,推进考核工作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

要建立健全考核安全、保密制度,强化保障条件,

4.证书发放要求。

通过考核的学生和社会人员取得相应等级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各试点专业要培养培训一支能够准确把握1+X证书制度先进理念、深入研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做好专业教学整体设计,满足新技术、新技能培养培训需求的教学创新团队。

由人事处出台师资队伍建设细则,以专业为主体开展师资队伍培育工作。

1.加强专业带头人培养。

专业带头人要加强1+X证书制度新理念的学习,准确把握试点工作的背景与意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的内涵与要求,带领专业团队做好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等试点工作的顶层设计,并出台人才培养方案。

2.加强专业骨干教师培养。

组织教师参加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参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培训等形式,提高专业骨干教师实施教学、培训和考核评价能力。

各试点专业至少有1-2名教师获得1+X证书考评员资格证书。

3.加强校外兼职教师的聘任。

引进培训评价组织培训教师或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师资队伍结构,全面提高专业师资团队的教学与培训能力。

(五)探索建立“学分银行”

1.建立广东交通学分银行。

以搭建交通行业资历框架,统一学习成果认证标准为重点,开发信息化教育培训资源,推进网络学习模式,建成广东交通学分银行。

2.建设1+X证书信息系统。

与学校智慧校园对接,对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进行登记和存储,计入个人学习账号。

3.学习成果认定转换。

各试点专业尝试建立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与转换。

学生和社会成员在按规定程序在试点专业接受相关专业学历教育时,可按规定兑换学分,免修相应课程或模块,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

五、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

1.学校成立“1+X证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1+X证书试点工作重要制度措施的制定、协调和决策,全面领导1+X证书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2.1+X证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主要负责学校1+X证书试点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的拟定,组织、协调并督促试点工作的具体实施,保证1+X证书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3.1+X证书试点专业所在二级学院要成立以二级学院院

长为负责人的“1+X证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1+X证书试点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及试点工作的规划、指导、检查、评价,组织开展校内外人才培养和学员培训工作。

(二)资金保障

学校将对各试点专业提供建设启动费启动经费主要用于调研、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师考证培训、教学实训资源、培训考核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

学校将针对不同专业自身软硬件条件的差异,结合试点专业提交的建设方案和经费预算,组织专家对建设方案和经费预算进行论证,给予专业以适当的建设经费。

如国家下拨奖补专项资金,学校将按照国家制定的补贴标准对试点专业进行奖补。

各试点专业要提前规划好建设资金,按照要求进行资金预算规划。

(三)绩效奖励

相关工作任务纳入学校“创新强校工程”项目,将1+X证书改革成效作为部门绩效考核、领导班子绩效考核、教师个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六、进度安排

1.2019年4月起,确定试点专业,并开展试点申报工作;

2.2019年10月起,统筹专业群资源,深入研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将证书培训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选派教师参加有关技术提升培训。

3.2020年1月起,根据在校学生考证需要,对专业课程未涵盖的内容或者需要特别强化的实训,在培训评价组织支持下,组织开展专门培训,同时可面向社会成员开展培训。

4.2020年1月起学校按程序申请设立为证书考核站点,配合培训评价组织实施证书考核。

5.具体任务分解见下表。

工作任务

工作内容

统筹部门

实施部门

1.融入人才培养

1.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构建;

2.课程标准制定;

3.教学模式改革;

4.分层分类学分制改革

教务处

各二级学院、相关证书试点专业

2.实施高质量培训

1.确定社会培训招生计划;

2.落实社会培训具体事宜;

3.各试点专业实施培训。

教务处、继续教育学院

3.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小组

1.制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方案和实施细则;

2.规范化建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点(考场);

3.继续教育学院负责校内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评价与考核的具体工作的组织落实。

继续教育学院

4.师资队伍建设

1.专业带头人培养;

2.专业骨干教师培养;

3.兼职教师聘任。

人事处

5.建立学分银行

1.建立学分银行信息系统

2.建立学分银行相关制度

3.学分学习成果转换机制

信息中心、教务处

6.组织保障

相关组织保障,绩效考核、资金保障等工作

学校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