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546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docx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docx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

高考地理【专题九】世界地理

【考情分析】

由于初中和高中地理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高考中也将考查有关初中地理的相关内容,其内容包括: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气温等降水的分布

3.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注、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六个国家(如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知识交汇】

一、七大洲地形特征及典型经纬线剖面示意

项目

大洲

地形特征

沿典型经纬线剖面示意图

地形复杂,中部1,四周2。

中部高原、山地面积广大,约占全洲面积的3/4。

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400N

1000E

地形单一,以3为主,被称为“4大陆”

赤道

200E

地形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三大地形区。

西部5系北段;中部6和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东部7高原和8山脉。

400N

900W

地形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三大地形区。

西部9山脉;中部是10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东部是11高原。

23026’S

600W

地形单一,是七大洲中平均海拔12的一洲,地面冰雪覆盖,有“冰雪高原”之称。

800S

600W~

1200E

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海拔13的大洲。

平原主要分布于中部地区;北部和南部山地分布较广。

500N

100E

地形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三大地形区。

西部14;中部是15;东部是16。

23026’S

1400E

二、各地理分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

要素

分区

地形

气候

河流和湖泊

资源

东亚

地势17;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海岸线曲折。

18气候显著:

东部以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西部以温不定期大陆性气候为主

大部分河流向东流入太平洋;黑龙江、黄河、长江等

种类多样,且储量丰富

东南亚

山地丘陵为主;19相间、纵列分布。

北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大部分为20气候;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

大河向南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红河、湄公河、湄南河、伊洛瓦底江

马来西亚的21,印尼和文莱的22

南亚

三大地形区:

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23平原,南部24高原。

旱雨季分明,全年高温;大部分地区属25气候

大河多源自喜马拉雅山,流入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恒河、印度河

印度的26、27、猛

中亚

地形以28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区为29气候

多为内流河和内流湖;锡尔河、阿姆河、额尔齐斯河;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

种类较多,储量较大;里海地区的30

西亚和北非

以31为主,边缘有山岭耸立;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尼罗河谷地、河口三角洲和两河流域

炎热干燥;北非和阿拉伯半岛大部分是32气候;西亚东北部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沿岸为典型地中海气候

河流较少,甚至出现“无流国”;泥罗河、阿拉伯河(两河);死海

世界上33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最多的地区;摩洛哥磷矿资源丰富

撒哈拉以南

的非洲

地形以34为主,东非大裂谷世界闻名;刚果盆地

气候炎热多雨,有“热带大陆”之称;气候带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35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向东流入印度洋和向西流入大西洋;刚果河、尼日尔河、赞比西河

矿产资源丰富;南非的36、几内亚的37、赞比亚的铜、尼日利亚的石油

欧洲西部

地形以38和39为主。

车站原分布于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即波德平原和西欧平原;山地分布于北部和南部。

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阿尔卑斯山脉

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的影响,德国以及西的地区为40气候;德国以东的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河网密布,水量充沛,大陆轮廓曲折,大河少,多瑙河、莱茵河、塞纳河、泰晤士河;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

北海的41,德、英、法国的煤铁资源

欧洲东部和

北亚(俄罗斯)

地形比较平坦,42和43面积大;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脉;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

冬季漫长而寒冷;东欧平原气候比较温和;西伯利亚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大部分为44气候

河流多而长,冬季结冰期长;伏尔加河、顿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贝加尔湖

资源丰富,80%分布于45_部分

北美

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

西部高山区,东部高原、山地区,中部平原区

气候类型多样,以46气候为主;地形对气候和天气影响很大

分属大西冰、太平洋和北冰洋水系;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

资源丰富,加拿大47、矿产、水能、渔业资源丰富

拉丁美洲

地形以高原、山地和平原为主。

西部是墨西哥高原和安第斯山组成的科迪勒拉山系;南美洲东部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

湿热为主的气候特点;世界最大的48气候分布区及面积广阔的热带草原分布区;气候受地形影响显著

亚马孙河是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河口地区有“河海”之称;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

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沿岸49;墨西哥的银、巴西的铁、智利和秘鲁的50;水能、森林资源丰富

大洋洲

(澳大利亚)

东部为大分水岭;中部是平原(澳大利亚盆地);西部是低矮的高原

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润,西部及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气候类型呈51状分布

墨累河向西南注入印度洋;北艾尔湖,湖面低于海平平16米,中部自流井

52、53铝土、锰等矿产资源丰富

南极洲

平均海拔2350米以上,海拔最高的大洲,有“冰雪高原”之称,冰山广布

极地气候(冰原气候);54是其特点

水体以固态形式存在;冰的体积占世界冰体积的90%以上,冰川广布

资源和科研的宝地,印度洋沿岸露天铁矿,维多利亚地的55,文森峰的铁矿

三、各地理分区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要素

分区

居民

经济

主 要 城 市

东亚

人口稠密;黄色人种

沿地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内际地区相对落后,以56业为主

乌兰巴托、平壤、汉城、东京、横滨、大阪、神户、名古屋、北九州、筑波

东南亚

人口稠密;黄色人种;华人、华侨集中

大部分国家以农业为主,种植57及热带经济作物;工业发展迅速,如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旅游业有一定发展,如“新马泰”地区

河内、金边、曼谷、仰光、新加坡、马尼拉、吉隆坡、雅加达

南亚

人口稠密;58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为主

经济以农业为主,相对落后,面临经济发展和巨大人口的双重压力

伊斯兰堡、加德满都、科伦坡、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班加罗尔

中亚

人口稀少,白色人种和黄色人种为主

农牧业国家

阿斯塔纳、阿拉木图

西亚和北非

白色人种;阿拉伯国家为主

大部分国家靠出口石油为经济收入;此外,畜牧业和59农业分布较广

利雅得、德黑兰、耶路撒冷、麦加、麦地那、开罗、亚历山大

撒哈拉以南

的非洲

人口增长率高;黑种人的故乡,有“黑非洲”之称

60为主的经济。

生产一两种工业发达国家需要的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作为经济支柱;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突出

约翰内斯堡、开普敦、比勒陀利亚

欧洲

西部

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世界白种人主要的分布区

经济发达地区,大部分为经济发达国家;工农业发达;61在农业中占较大比重;旅游业发达

伦敦、巴黎、伯明翰、曼彻斯特、维也纳、日内瓦、罗马、雅典、柏林、法兰克福、埃森、汉堡、慕尼黑

欧洲

东部

和北亚

欧洲东部人口稠密;北亚人口稀少;白色人种

俄罗斯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缓慢;农业生产62

莫斯科、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摩尔曼斯克

北美

外来移民大汇聚;土著人为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欧洲移民占80%以上,又以英、法为主

美国和加拿大都是工农业63国家。

美国工农业发达,加拿大工业和农牧矿业发达

纽约、休斯敦、芝加哥、底特律、圣弗朗西斯科、洛杉矶、渥太华、多伦多

拉丁

美洲

人口密度较小;增长快;混血种人占多数

64为主的经济;民族经济发展迅速;咖啡、甘蔗、香蕉王国;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

巴西利亚、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圣地亚哥、墨西哥城

大洋洲

地广人稀;白种人为主,英国后裔居多

经济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堪培拉、悉尼、珀斯、惠灵顿

四、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美国

俄罗斯

日本

面积

(平方

千米)

937.26万(世界第四位)

1707.54万(世界第一位)

37.78万

人口

2.71236亿(世界第三位)

1.4634亿

1.26亿

首都

65

66

67

位置

本土在北美洲南部

跨欧、亚两洲

亚洲东部的岛国

濒临的

海洋

东为大西洋,西为太平洋,南为墨西哥湾

北临北冰洋,东为太平洋,西靠波罗的海

西为日本海、东海,东为太平洋。

海岸线曲线,多良港

领土组成

除本土外还包括阿拉斯加(北美洲西北角)、夏威夷(太平洋中部)。

共分50个州和一个特区

在欧洲东部、亚洲北部(传统上是欧洲国家)

由北海道、本州(最大)、四国、九州四大岛及附近小岛组成

居民情况

欧洲移民后裔、黑人、印第安人、墨西哥人、波多黎各人等

多个民族,俄罗斯族为主

大和民族等

河流

和湖泊

68河(世界第四长河)、哥伦比亚河、科罗拉多河。

五大湖:

69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均属冰蚀湖)

70河(欧洲最长)、顿河、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71湖(世界最深),72(世界最大湖泊)

河流短急,水力丰富

地形

主要

地形

特点:

东西分三大地形区,纵贯南北。

西部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内华达、落基山脉及山间的高原)。

中部广大平原(高平原、中央低平原),地势平坦。

东部73山脉

西部平原:

西西伯利亚东原(低平、多沼泽),东欧平原(波状起伏)

东部多高原山地:

中西伯利亚高原等

多山(占3/4),平原狭小,多火山地震。

富士山(日本最高峰、活火山),关东平原(日本最大平原)

气候

主要气候类型与特点

东部:

74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西部: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

特点:

东西不同,受地形影响较大

大部分:

75气候。

北部:

极地气候。

黑海沿岸和外高加索:

地中海气候。

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温暖,各地气候差异明显

北部:

76气候。

南部: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海洋性。

冬季湿和,夏季冰爽,降水较丰富

自然资源

煤、铁、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等资源丰富

森林、水能和矿产都很丰富。

煤、铁、石油、天然气、锰、铜、铅、锌等储量居世界前列。

石油:

秋明、第二巴库;煤:

库兹巴斯;铁:

库尔斯克

77面积占2/3,水力资源丰富。

矿产除硫磺、铜外,很贫乏

经济特点

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工农业产值居世界78。

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国,许多工业位于世界前列。

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程度很高,实行作物专门化生产,依赖国际市场,经济危险连续发生(资源耗费量大)

工业基础较好,重工业发达,成为一个工业大国。

军事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缓慢

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

工业现代化程度很高,许多工业居世界前列。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精耕细作,渔业发达

主要工业部门(国际金融中心)

钢铁(世界第二位)、石油、电子、汽车、航空、宇航、化学居世界前列。

(纽约)

煤炭、钢铁、石油、机械、化工

钢铁、机械(以汽车、造船、电器、机床、仪表等最重要)、电子、化学、纺织等(东京)

分布

分北、南、西三大区

大多在欧洲部分,全国分大三区

79沿岸与80沿岸

主要工业城市和工业中心(区)

北部:

大西洋沿岸,纽约、费城、波士顿;五大湖区,芝加哥、底特律(汽车)、匹兹堡(钢铁)、布法罗(冶金)。

南部:

休斯敦、达拉斯、伯明翰、亚特兰大。

西部:

洛杉矶、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西雅图、硅谷(电子工业)

(1)莫斯科、圣彼得堡(造船)工业区。

(2)乌拉尔工业区:

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叶卡捷琳堡。

(3)中亚新兴工业区:

库兹巴斯、卡拉干达、新西伯利亚

东京区:

东京、横滨。

大阪区:

大阪、神户。

名古屋。

九州北部区:

北九州(电子工业)有“硅岛”之称

农业区、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小麦带:

中部和北部。

棉花带:

北纬350以南。

玉米带:

五大湖以南。

乳畜带:

玉米带以北的五大湖和东北地区。

大草原和大盆地为天然牧场和灌溉农业区。

特点:

农业生产的81专业化与现代化

春小麦:

伏尔加河流域

亚麻:

东欧西部、西北部

马铃薯:

东欧平原中部

水稻:

平原。

水果、茶和桑:

丘陵、山地。

北海道为世界大渔场之一

德国

澳大利亚

面积

(平方千米)

35.7万

768.23万(大洋洲最大)

人口

8197.9万

1876.5万

首都

82

83

位置

欧洲中部

澳大利亚大陆及附近岛屿

濒临的海洋

西北濒北海,东北临波罗的海

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领土组成

欧洲中部

由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岛屿组成

居民情况

日尔曼人等

英国移民后裔为主,少数华人、印度人

河流和湖泊

84河(世界上货运最繁忙的内河航道),多瑙河,威悉河,易北河。

基尔运河(北海—波罗的海)

墨累河

地形

主要地形区和特点

北部冰碛平原:

波德平原一部分。

中部:

中德山地。

内部:

巴伐利亚高原,阿尔卑斯山脉

地势比较平坦(世界上地势最和缓的大陆)。

东部:

大分水岭。

中部:

大自流盆地。

西部:

低缓的高地(沙漠)

气候

主要气候类型与特点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

东部热带雨林气候及亚热带湿润气候,向西热带草原气候,中西部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带呈半球状分布,沙漠、划原面积广大。

自然资源

除煤、钾盐外,都靠进口。

矿产以煤炭为主,85煤田,全国最大。

铁、煤、铝土、锰、铀等矿产资源丰富

经济特点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重工业比重大,部门较齐全,原料对外依赖性大。

农业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

南半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二战前,出口86、87著名(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二战后,工矿业产值超过农牧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工业

主要工业部门(国际金融中心)

重工业为主,部门齐全。

钢铁、机械、汽车、电器、化学、光学仪器、电子工业占世界重要地位。

(法兰克福)

采矿业发达,世界最大煤炭出口国,主要铁矿出口国,工业形成体系,有冶金、机械(汽车、飞机等)、化学、纺织

分布

莱茵河右岸和南部

东南沿海地区

主要工业城市和工业中心(区)

鲁尔区:

埃森。

科隆、法兰克福。

西部萨尔区。

西南部莱茵河谷地。

南部:

慕尼黑、斯图加特(电子)、汉堡(德国海港)

悉尼、墨尔本

农业区、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北部平原:

乳肉畜牧业、麦类、马铃薯、甜菜。

中部高原山地:

乳牛。

南部河谷:

葡萄、水果。

农业既重视机械化,又重视生物技术

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墨累—达令盆地)

印度

埃及

巴西

面积

(平方千米)

328.8万(南亚最大)

100.2万

854.74万

(南美最大、世界第五)

人口

10亿(世界第二)

6654万

1.62338亿

(拉美最多、世界第五)

首都

88

89

90

位置

南亚次大陆

跨亚非两洲,属非洲国家

南美洲东半部

濒临的海洋

东南临孟加拉湾,西南临阿拉伯海

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地处亚、非、欧三洲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

东临大西洋,地跨南北半球

领土组成

北:

喜马拉雅山脉南侧,中:

恒河—印度河平原,南:

印度半岛

非洲东北部,亚洲的西奈半岛

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

居民情况

民族众多,印度人为主,属白色人种

阿拉伯人,白色人种

欧洲移民后裔,混血人种、白种人、印第安人、黑人(多分布在东南沿海)

河流和湖泊

91河、布拉马普特拉河

92河(世界最长,上游分白尼罗河,青尼罗河),纳赛尔水库(阿斯旺高坝),苏伊士运河

93河及其支流(流域面积、径流量世界之最)。

巴拉好河(伊泰普水电站,与巴拉圭合建)

地形

主要地形区和特点

北:

喜马拉雅山脉,高峻,森林茂密。

中:

恒河—印度河平原,印度大沙漠。

东是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平原,南是德干高原,低缓

海拔300~500米的高原,间布洼地,领土位于北回归线300N之间,广布沙漠,尼罗河沿岸:

绿色长廓

北部:

亚马孙河平原,世界最大冲积平原,海拔150米以下,地势低平。

南部:

巴西高原:

世界最大高原,起伏和缓,海拔600~900米

气候

主要气候类型与特点

94气候为主,西南季风(6~9月)带来降水,东北季风(10月—次年5月)为干季,温暖干燥。

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

95气候,尼罗河三角洲:

地中海气候。

沙漠广布(撒哈拉沙漠一部分)

亚马孙平原:

热带雨林气候。

巴西高原,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纺锤树)。

气候差异受气压带、风带控制及地形影响

自然资源

铁、锰、铬、煤(德干高原)

石油(苏伊士湾),地下水资源

森林、草原,土地广阔,铁、锰、镍、铬、铝土多,铌、钽、铍(世界第一)

经济特点

独立后工业发展快,形成体系,重工业比重超过轻工业,高新科技居发展中国家领先地位,农业经“绿色革命”、“白色革命”,粮食、牛奶产量大增,热带企业化种植园经济

农业:

长绒棉种植业,工业:

棉纺织工业,石油采矿业,石油加工业,石油出口已超过棉花出口,居首位。

96、运河、桥汇、旅游收入已成为支柱产业。

工业形成体系:

轻重工业部门齐全,重工业比重大大超过轻工业制造业发达。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次之,热带企业化种植园经济

工业

主要工业部分(国际金融中心)

钢铁、机械(汽车、船舶)、化工及棉纺织、麻纺织。

新兴工业:

电子、核能、航天工业。

轻工业:

棉纺织。

重工业:

石油开采、石油加工、石油化工。

钢铁、机械(汽车、造船、飞机)、电子、化工、石化、核能、航天工业及纺织、食品工业

分布

高原东北部,南部及加尔各答、孟买及附近地区。

开罗、亚历山大

巴西东南部,97普水电站、(巴西、巴拉圭合建,目前世界之最)

主要工业城市和工业中心(区)

(1)高原东北部工业区:

煤炭、钢铁、电力、重型机械。

(2)加尔各答区:

98编织、机械。

(3)孟买区:

99纺织、石油、综合性工业。

(4)南部区:

高新工业如班加罗尔(电子)等

(1)开罗:

埃及最大工业中心,纺织、制糖、食品工业及重工业。

(2)亚历山大:

埃及最大海港、纺织中心、炼油、石化工业等

圣保罗——贝洛奥里藏特—里约热内卢工业三角区(铁矿、水电交通优越,消费市场),综合性工业基地

农业区、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水稻:

东北部。

小麦:

西北部(印度河平原及恒河平原上中游),黄麻(恒河平原下游)。

棉花:

德士高原西北部黑土。

茶叶:

布拉巴普特拉河的迎风坡。

灌溉农业,尼罗河沿岸盛产优质100,产量居世界首位。

农业不平衡,东南部发达,咖啡(咖啡王国)、101、102产量世界第一,可可(世界第二),大豆(世界第二),东部或东南部,畜牧业重要出口牛肉,小麦还需进口

五、世界重要航海运河和海峡略图

103运河104运河105海峡106海峡

107运河108海峡109海峡110海峡

111海峡112海峡113海峡

“你答对了吗?

1、高2、低3、高原4、高原5、科迪勒拉山6、大平原7、拉布拉多8、阿巴拉契亚9、安第斯10、亚马孙11、巴西12、最高13、最低14、低矮高原15、平原16、大分水岭17、西高东低18、季风19、山河20、热带季风21、锡22、石油23、恒河、印度河24、德干25、热带季风26、煤27、铁28、丘陵和平原29、温带大陆性30、石油31、高原32、热带沙漠33、石油34、高原35、热带草原36、黄金37、铝土38、平原39、山地40、温带海洋性41、石油42、平原43、高原44、温带大陆性45、亚洲46、温带大陆性47、森林48、热带雨林49、石油50、铜51、半环52、铁53、煤54、严寒、干燥和烈风55、煤田56、畜牧57、水稻58、白59、灌溉60、初级产品61、畜牧业62、不稳定63、发达64、初级产品65、华盛顿66、密西西比67、苏必利尔68、阿巴拉契亚69、温带大陆性70、首位71、区域72、莫斯科73、伏尔加74、贝加尔75、里海76、温带大陆性77、东京78、温带季风79、森林80、太平洋81、濑户内海82、柏林83、莱茵84、鲁尔85、堪培拉86、羊毛87、小麦88、新德里89、恒90、热带季风91、麻92、棉93、开罗94、尼罗95、热带沙漠96、石油97、长绒棉98、巴西利亚99、亚马孙100、伊泰普101、甘蔗102、香蕉103、苏伊士104、巴拿马105、霍尔木兹106、白令107、基尔108、朝鲜109、马六甲110、德雷克111、黑海及土耳其112、直布罗陀113、英吉利

【思想方法】

一、分析区域地理和国家地理特征的方法

区域或国家地理特征的学习,要从整体上把握。

首先,弄清位置、范围及其地理意义,并将重要的地理事物逐一落实在图上。

准确定位是掌握区域特征,分析地理事物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基础。

其次,进行区域内地理特征的综合分析。

地理特征一般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综合分析彼此间相互关系是形成地理思维能力的基础。

地形、气候、水文(河、湖)、典型植被、特殊土壤(如古巴肥沃的火山灰土)、资源、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人口、城市等共同组成了地理环境。

再次,加强区域间地理特征的比较和高、初中地理问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地理思维和地理综合能力。

区域间综合比较和区域间单一要素比较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与气候

对气候的影响

纬度因素

(太阳辐射)

气温:

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降水: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海陆因素

气温: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降水:

近海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就多;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就少

地形因素

气温:

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降水: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洋流因素

气温:

暖流经过海区气温高;寒流经过海区气温低

降水:

暖流经过海区降水较多;寒流经过海区降水少

三、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

位置

年降水量

成因

赤道附近

降水多(2000mm以上)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上升气流

两极附近

降水少(200mm以下)

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下沉气流

南北回归

线附近

大陆东岸

降水多(500mm以上)

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大陆西岸

降水少(500mm以下)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或受信风带控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中纬度内陆

降水少(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