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兽医之微生免疫第01部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5487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3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兽医之微生免疫第01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执业兽医之微生免疫第01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执业兽医之微生免疫第01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执业兽医之微生免疫第01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执业兽医之微生免疫第01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执业兽医之微生免疫第01部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执业兽医之微生免疫第01部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执业兽医之微生免疫第01部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执业兽医之微生免疫第01部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执业兽医之微生免疫第01部分.docx

《执业兽医之微生免疫第01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兽医之微生免疫第01部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执业兽医之微生免疫第01部分.docx

执业兽医之微生免疫第01部分

 

执业兽医之【微生免疫】【第01部分】

 

姓名:

__________

指导:

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

 

一细菌的结构与生理

【01】细菌形态:

具有细胞壁和核质的单细胞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完整的细胞器。

以微米为测量单位。

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肉眼可见菌体集落。

【02】细菌结构

(一)细胞壁:

1、肽聚糖:

为聚糖骨架;原核生物细胞特有。

2、磷壁酸:

G+菌特有;其抗原性较强:

黏附宿主细胞。

3、外膜:

外膜蛋白:

脂蛋白、微孔蛋白。

脂质双层:

脂多糖:

类脂A:

内毒素成分。

核心多糖:

具有属特异性。

特异性多糖:

具有种型特异性。

4、周浆间隙:

外膜与细胞膜之间,可获得营养,解除病毒。

(二)细胞膜:

定义:

为脂质双层,并镶嵌有特殊功能的载体蛋白酶类;不含胆固醇。

功能:

物质交换、分泌胞外酶、产生与利用能量有关、细胞生物合成的场所。

(三)细胞质:

成分:

水、蛋白质、脂类、核酸、少量无机盐、核糖体、质粒。

(为超微结构)

核糖体:

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是蛋白质合成场所。

质粒:

定义:

细胞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DNA分子。

包括:

F质粒:

决定细菌的致育性。

R质粒:

决定耐药性。

毒力质粒:

决定致病性。

(四)核体:

染色体(裸露的双链DNA)

【03】G+菌:

革兰氏染色为紫色;G-菌:

革兰氏染色为红色。

【04】细胞壁的功能:

维持固有形态、物质交换、携带有抗原决定簇与致病性有关。

【05】细菌特殊结构:

⑴荚膜:

①为黏液样物质;

②为多糖或多肽或透明质酸奶;

③在营养品丰富时才形成;

④能抵抗吞噬;

⑤有特异性抗氧。

⑵鞭毛:

①细长波浪状物业;

②成分为蛋白质;

③能运行(沙门菌);

④有特异的H抗氧;

⑤与黏附有关。

⑶菌毛:

①普通菌毛:

有黏附功能的;

②性菌毛:

F菌毛。

成分为菌毛蛋白(pillin);有良好的抗生素抗性。

⑷芽孢:

定义:

一定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形成;有多层膜包裹;通透性低;有完整核质和酶系统;代谢静止;不能分裂繁殖。

是抵抗不良环境的特殊形成。

灭活方法:

160℃干热灭菌或高压蒸气灭菌。

【06】细菌染色方法

①革兰氏染色法的程序:

草酸铵结晶紫染色1min→碘液染1min→95%醇脱色30s→碳酸复红1min、

意义:

鉴别细菌、选择抗菌药物。

②瑞氏染色法:

l【09】细菌的生长曲线分为四个时期:

①迟缓期:

菌体增大,代谢活跃;分裂迟缓,细菌数增加不显著。

②对数期:

活菌数对数直线上升;生物活性典型;对抗生素敏感。

③稳定期:

新繁殖的活菌数与死菌数平衡;产生芽孢,外毒素等。

④衰亡期:

死菌数超过活菌数;菌体形态改变。

【10】细菌新成代谢的能量由ATP供给。

【11】细菌生物氧化的类型

①发酵:

以有机物为受氢体。

②有氧呼吸:

以氧气为受氢体。

③厌氧呼吸:

以无机物硝酸盐为受氢体。

【12】细菌合成的代谢产物:

①致热源:

(操作时严格注意无菌操作)。

②毒素:

内毒素为G-菌死后释放,外毒素为G+菌分泌的蛋白质。

③侵袭性酶类:

透明质酸酶(促使细菌扩散)。

④色素:

铜绿假单胞菌产绿色色素。

⑤细菌素:

仅对近缘菌株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如:

绿脓菌素。

⑥抗生素:

多有放线菌和真菌产生。

⑦维生素:

大肠杆菌能合成维生素B维生素K。

【13】细菌的分解代谢试验:

①氧化发酵试验:

大肠杆菌产酸产气;沙门菌产酸不产气。

②氧化酶试验:

阳性者为什么紫色。

(阳性菌有假单胞菌、气单胞菌;阴性菌有:

肠科杆菌)

③过氧化氢酶试验:

阳性者产生气泡。

(阳性:

葡萄球菌、微球菌。

阴性:

链球菌。

④硫化氢试验:

产生黑色为阳性(阳性:

变形杆菌;阴性:

大肠杆菌)

⑤尿素酶试验:

阳性者呈红紫色(阳性:

变形杆菌;阴性:

沙门菌)

⑥吲哚试验:

阳性呈红色(阳性:

大肝杆菌、变形杆菌)

⑦甲基红试验(MR):

红色反应为阳性(阳性:

大肠杆;阴性:

产气杆)

⑧VP试验:

阳性呈红色(阳性:

产气杆菌;阴性:

大肠杆菌)

⑨枸橼酸盐利用试验(C):

培养基变深兰为阳性(阳性:

产气杆菌;阴性:

大肠杆菌)

⑩IMVC试验:

大肠杆菌++--;产气杆菌--++

【14】固体培养基中琼脂含义2%;半固体培养基中琼脂含量0.5%。

【15】基础培养基:

常用普通肉汤培养基,含蛋白胨、牛肉浸膏、NaCl、水等;常用于糖发酵试验。

【16】营养培养基:

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葡萄糖、血液、血清、酵母浸膏等;常用血琼脂平板(链球菌)。

【17】选择培养基:

麦康凯培养基抑制G+生长,利于用大肠杆菌、沙门菌生长。

【18】鉴别培养基:

另加入底物及指示剂,而鉴别细菌。

【19】厌氧培养基:

常用疱肉培养基;即在肉浸液中加入煮过的肉渣,用凡士林封口。

【20】液体培养基生长现象:

①混浊生长(葡萄球菌);②沉淀生长(链球菌);③菌膜生长(枯草杆菌)。

【21】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沿穿刺线生长或穿刺线向四周扩散呈放射状生长。

【22】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平板上划线后形成菌落;斜面上划线重叠形成菌苔。

二细菌的感染

【01】正常菌体的分布:

①口腔:

球菌、乳杆菌、棒状杆菌;

②胃:

乳杆菌、幽门螺杆菌;

③反刍前胃:

无芽孢厌氧菌;

④大肠:

双歧,拟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乳杆菌;

⑤鼻、咽:

葡萄酒球菌;

⑥喉、扁桃体:

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

⑦阴道:

乳杆菌;

⑧尿道口:

葡萄球菌,棒状杆菌;

⑨支气管、肺:

无菌;

【02】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生物颉颃作用,营养作用,免疫作用。

【03】柯赫法则:

是确定某种细菌是否有具有致病性的主要依据。

①特定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可见,在健康者不存在;

②此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而得到纯种;

③此病原菌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导致同样病症;

④自实验感染的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原菌的纯培养物。

【04】细菌的毒力因子:

⑴侵袭力

①黏附因子

F1菌毛:

无特异性;

F4菌毛K88:

黏附猪小肠前段;

F6菌毛987P:

黏附猪小肠后段。

②侵袭性酶

透明质酸酶、链激酶:

链球菌产生;

胶原酶:

梭菌、气单胞菌产生;

血液凝固酶:

致病葡萄菌产生。

③Ⅱ型分泌系统

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具有。

④干扰防御

荚膜:

抵抗吞噬;

细菌表面蛋白:

抗吞噬、避免抗体补体作用;

蛋白酶;

细胞内逃逸:

如产生过氧化氢,中和吞噬细胞中的氧自由基。

⑵毒素

①外毒素

由G+及少量G-(如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产生;

0、3%甲醛刺激机体

外毒素→→→→类毒素→→→产生抗毒素;

神经毒素:

包括破伤风毒素,肉毒毒素。

②内毒素

是G-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当细菌死亡后才游离出来;

产生症状:

发热、毒血症、休克、内凝血、出血。

【05】破伤风梭菌及其芽孢必须侵入缺氧的深部创口才能致病。

【06】几种血症的区别

①菌血症:

病原菌侵入血统,但不繁殖。

②毒血症:

病原菌不的入血,但其产生内毒素入血,引起症状。

③败血症:

病原菌入血,并繁殖产生毒性物质,引起中毒症状(高热、皮肤黏膜淤斑、肝脾肿大)。

④脓毒血症:

化脓性细菌入血并繁殖,产生新的化脓灶。

【07】药敏试验结果判定标准:

①敏感:

用常用剂量时,该抗菌药物治疗有效。

②中介:

指被测菌株的MIC与该抗菌药物常用剂量所能达到的血清和组织浓度相近。

③耐药:

指被测菌株不能被该抗菌药物常用剂量达到的血液浓度所抑制,临床治疗无效。

三细菌感染的诊断

【01】采集样本的原则:

①严格无菌操作;

②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不同时期采集不同的标本;

③应在使用抗菌药前采集,且采集时不得使用消毒剂;

④样本须新鲜,尽快送检;

⑤多数可冷藏运输,粪便样本常加入甘油缓冲盐水保存液;

⑥按规定包装、冷藏、专人递送;做好标记。

【02】抗体检测:

最好检测急性期和恢复双份血清样本,后者为前者4倍以上才具诊断价值。

【03】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4种主要材料:

DNA模板、引物、耐热DNA聚合酶、脱氧核苷酸。

【04】核酸杂交技术的设计原理:

DNA双螺旋分子的碱基互补原理。

【05】利用生化反应对肠道杆菌进行鉴定是必不可少的。

四消毒与灭菌

【01】消毒:

指杀灭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芽孢。

【02】灭菌:

指杀灭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

【03】高压蒸汽灭菌法:

应用最广、灭菌效果最好的方法。

其条件为103、4kp、121、3℃、维持15-30min、

【04】煮沸法:

100℃时5min可杀死细菌的繁殖体,1-3h杀死芽孢,加入2%碳酸钠则沸点升至少105℃

【05】流通蒸汽法:

100℃30min杀死细菌的繁殖体,不可杀死芽孢。

【06】巴氏消毒法:

主要用于食品消毒,如下65℃维持30min、

【07】热空气灭菌法:

160℃,2h可杀死芽孢。

用于玻璃器皿消毒。

【08】紫外线灭菌:

265nm波长的紫外线杀菌能力最强。

用于实验室,养殖场入口的消毒室、手术室、种蛋等的空气消毒。

【09】电离辐射灭菌:

称“冷灭菌”,用于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消毒。

【10】滤过除菌法:

所器具为滤菌器,其孔径为0、22-0、45um即细菌不能通过,但病毒、支原体可通过。

【11】紫外线消毒:

有效距离不超过2-3m、

【12】消毒剂作用机制:

①使菌体蛋白变性、凝固(醇、酚、醛);

②干扰细菌代谢(酚类);

③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新洁尔灭)。

【13】能杀灭芽孢的消毒剂:

氯制剂、过氧化化物、醛类。

【14】影响消毒药作用的因素:

①浓度、性质、作用时间;

②温度和酸碱度;

③细菌种类、数量状态;

④有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