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基本知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5768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docx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震减灾基本知识.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docx

防震减灾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防震减灾基本知识

地震类型及原因

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人工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

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的90%以上。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构造地震的主要原因。

多数大地震发生在岩石层(圈)板块边缘的断层上,但也有不少地震发生在板块内部,叫做板内地震。

由于陆地人口稠密,板内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往往十分巨大。

1556年中国陕西关中大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均属于板内地震。

地下岩石长期受到构造作用,积累了应变能,当积累和能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地下岩层就会突然破裂,形成断层;或者是沿已有的断层突然的错动,释放出很大的能量,其中一小部分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形成地震。

我国地震灾害严重

1900年有仪器记录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7.5级以上地震24次,其中8级以上地震9次。

7.5级以上地震平均约每4年半发生一次,8级以上地震平均约14年发生一次。

另外,我国台湾地区1900年以来发生7.5级以上地震共10次,其中1920年6月台湾大港口呼1972年1月新港地震都达到8.0级。

因此,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强烈地震多发国家。

我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发生过6级以上强烈地震。

根据20世纪全球资料统计,我国国土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7%,7级以上大陆地震却占全世界的35%,我国大陆平均每年发生20次5级以上地震。

历史上我国发生过多次强烈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伤亡。

如1920年宁夏海原8.6级地震,死亡23.4万人;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死亡24.2万人。

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8.0级地震造成近9万人的死亡或失踪。

我国在欧亚板块的东南缘,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夹持、挤压和冲撞,新构造运动强烈,特别是四千万年以来青藏高原的隆起、抬升,不仅形成了我国的地理地貌的总体构架,也决定了我国大陆大地构造的基本格局,它支配着我国大陆地壳的应力分布状况。

我国地震频繁,主要就是由这种基本大地构造和地壳应力分布所决定的。

地震次生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是指强烈地震发生后,以震动的破坏效果为导因而引起的一系列其他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源是指易燃、易爆物品中,有毒物质的贮存设施等。

有些工程遭地震破坏后也可能引发严重次生灾害:

如水库大坝、河湖堤防等。

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火灾、水灾、山崩、滑坡、泥石流、核泄漏或毒气泄漏、瘟疫以及海啸等。

地震预报

地震预报是指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对未来地震(主要指强烈地震)的发震时间、地点和强度(震级)作出预报。

地震预报分为“长、中、短、临”四个不同时期的预报。

其中长期预报是对十年左右甚至更长时期地震危险及其他地震强度的预测;中期预报是对一年至数年内地震危险区及其地震强度的预测;短期预报是指震前半个月的地震预报;临震预报则是几天至十几天的地震预报。

地震是大地构造活动的结果,所以地震的发生必然和一定的构造环境有关。

同时,地震不是孤立发生的,它只是整个构造活动过程中的一个事件,在这个事件之前,还会发生其他相关联的事件。

如果能确认地震前所发生的事件,就可以利用它作为前兆来预测地震。

另外,地震的发生又带有随机性。

在构造应力积累作用下,岩石在何时、何处发生破裂,取决于局部构造中的薄弱点及其性质,而对这些薄弱点的分布和性质我们常常不是很清楚;此外,地震还可能受一些未知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就有可能改变最后睥结果。

因此预测地震有时就归结为估计地震发生的概率问题。

地震预报的目的就是减轻地震灾害,特别是解除地震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

因此,它应当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虚报会引起社会不必要地恐慌,同样会带来损失。

但可靠的地震预测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人类至今对地震的成因和规律认识得不够。

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只能做出很粗略的估计。

地震预报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上天有路,入地无门”,地震发生在岩石圈内部,科学家不能直接观测地球内部,至今为止,人们还没有能力直接探测地球深部发生的、可能与地震孕育有关的变化,而只能通过地表进行各种间接的观测进行分析判断,如地震波方法。

现在的地球圈层结构,就是通过观测和记录地震波,通过数学反演推算而得。

观察地球内部较为直接的方法是钻孔打井,但人类现在打出的最深的井也不过13千米。

与地球岩石圈XX相比肤浅得很,更何况是“一孔之见”。

而地壳内部构造非常复杂,它是非均质的,此地与彼地不一样。

即使以间接手段观测的现有监测点又相对稀疏。

所以对地震孕育过程的种种因此缺乏观测数据和第一手资料。

地震是时空尺度巨大的地质现象,不但难以用经典物理学简单地加以讨论,而且也难以在实验室或野外进行模拟。

关于促成地震发和的力源,地震的物理、化学过程等理论问题也众说纷纭,远未解决。

地震是小概率的偶发事件。

大地震活动周期远比人类历史长,强烈地震并不经常发生,这就使有关地震预报理论及方法的检验受到限制,难以在短时间内积累起丰富的资料与经验,因而总结规律。

在实践中,存在着地震前兆的异地性,即某一地区的地震前兆规律完全不同于另一地区。

另外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异常变化与地震关系的不唯一性。

“有地震,无异常”,或“有异常,无地震”。

人们所观测到的可能与地震有关的现象,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征。

1975年海城地震前,作出中期估计后不到八个月,便获得了短临预报的成功;而与之相距不到一年半的唐山地震,预报却陷入困境。

海城成功的经验是,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短期、临震前兆,如宏观异常几起几落,记录到大量前震等。

而唐山地震前没有记录到哪怕是很小的前震,而且宏观前兆也出现甚晚。

地震前兆异常和背景噪声混在一起,难以区别。

大地震的孕育都会带来或伴随着地壳内物理的和化学的一系列变化。

这些变化就叫地震异常。

如果能探知这些变化,无疑会对地震的预测有好处,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异常往往与背景的干扰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物理化学变化混在一起,难以辨识。

地震是一种非线性的复杂现象,其孕育、发生的过程是不稳定的。

外界的稍许干扰或随机因素的扰动就会使结果大相径庭。

地震预报不但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有重大的社会影响。

成功的预报会带来减少伤亡和损失的良好社会效益,错误的预报则可能给社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在地震预报尚不过关的情况下,要作出地震预报的决策,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特别像我国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这样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十分重要,城镇密集,人口集中,经济发达,一次错误的预报将带来难以估量的社会、经济影响。

上述情况表明,地震预报,无论从科学技术上还是从社会实践上,都存在许多困难。

就前者而言,目前还处于经验性预报的阶段,因而有很大的局限性。

对于一部分前兆现象比较明显、前兆特征比较典型的地震,有可能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而对于那些为数更多,前兆不明显或不典型的地震,还很难作出准确预报。

这种成功少而失败多的局面,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地震预报这个世界性科学难题的解决,还要经历较长的路程。

地震预报是当今世界性科学难题。

我国正式开始进行地震预报的探索,还仅仅是40多年前的事。

我们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有所认识,但还远远没有完全认识;我们能够对某些类型的较少部分地震作出了一定程度的预测,但不能预测绝大部分地震,尤其是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很低。

特别是对一些灾难性的大地震我们还显得无能为力。

地震前兆及类别

地震是有前兆的。

岩石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在应力应变逐渐积累和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其附近物质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和气象等一系列异常变化,这些大地震发生前的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蛛丝马迹”或提前释放出的信号我们称之为“地震前兆”。

它们表现为直接或不直接和地震过程相联系的各种现象。

它是我们地震预测的根据。

已知的地震前兆包括四大类,第一类是地震学前兆,即以地震活动的参数和特征值为指标的前兆;第二类是地形变前兆,如地倾斜、地应变、地应力、重力变化等前兆;第三类为电磁学前兆,如地磁、地电变化等;第四类是地下流体异常,如地下水位、地下水化学变化等。

这些现象需用精密仪器观测才能捕捉得到,我们称之为微观异常。

宏观异常指人的感官可直接感觉到的自然界各类异常现象。

例如有些花在冬季盛开,冬季蛇出洞,鱼浮出水面或乱蹦,老鼠大白天群体搬家,鸡鹅乱飞,狗不进舍,马不进圈等各类生物异常;井水翻花、冒泡、变色、变味,泉水断流或喷涌,地面上冒水冒砂等地下水异常;地声、地光、地雾、地动、地鼓等地面异常;收音机失灵,日光灯自明,电子闹钟走得忽快忽慢,罗盘的指南针强烈扰动等电磁异常等。

有些地震之前有动物异常现象,但很多动物宏观异常与地震没有任何关系,即各类宏观异常出现之后,并没有发生地震。

这些事实说明引起宏观异常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地震活动只是其中原因之一。

例如季节、气候、生理活动、疾病、生存生活环境的改变等都有可能引起动物的异常反应。

利用宏观异常预测地震,如同用其他精密仪器测得微观异常预测地震一样,都处在科学探索阶段。

发布地震预报的程序

2009年5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二十九条规定:

“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全国范围内的地震长期中期预报由国务院发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预报意见,由省级、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

除发表本人或者本单位对长期、中期地震活动趋势的研究成果及进行相关学术交流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意见。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报意见及其评审结果。

凡未经政府认可的地震预报信息,均属地震谣传,不可轻信。

1、地震谣言的辨别

地震容易产生谣言,是由地震灾害“小概率、突发性、严重性”的特点和人们的地震社会心理共同决定的。

我国虽然地震频发,但对于生活在某一地区的人们来说,所能经历到的地震还是相当有限的,尤其是经历破坏性地震的机会更少,这就是地震灾害的小概率的含义。

但是,由于科学认识和技术手段的限制,人类还不能对绝大多数地震作出准确的预报,因此,地震的孕育过程不为人所感知,地震灾害的突然降临,使人们猝不及防,这就是地震灾害的突发性。

而大地震往往又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生命和物质损失,形成极大的灾害,这就是地震灾害的严重性。

地震灾害的突发性和严重性使得社会公众对地震灾害比对其他灾害更为恐惧,会产生诸如担心、焦虑、恐惧等恐震心理。

而人们对地震预报期望值往往过高。

寄希望于地震预报,希望地震预报能够消除他们的恐震心理,给他们带来安全。

在地震灾害的特点和恐震心理的共同作用下,任何渠道传出的所谓“地震预报”消息就会不胫而走,广为流传。

其实,知道了目前地震预报的真实水平,就不难判断所听到的地震消息是否是地震谣言。

一是,从流传的地震消息本身特征来判断。

首先地震谣言中的震级足够大,这样的地震才能造成破坏,社会公众才能重视;再者,“预报”地地震震级很精确,发震时间、地点非常具体。

如:

震级起码在6级以上,且精确到几点几级,时间精确到某日甚至某时某分,地点也具体到范围非常小。

二是,地震谣言往往是以某某专家、某某教授的预测意见为源头,这样才能在公众中有可信度。

这种个人预测意见的非法散布,就形成了地震谣言。

如前所述,我国法律鼓励组织和个人进行地震预测研究,但严格禁止向社会上扩散地震预测意见,因为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绝对的把握作出精确的地震预测。

2、地震速报

人们在感觉到地震的第一反应就是想知道地震发生在何处、有多大。

这也是政府迫切关心的问题。

对已经发生的地震的三要素作出快速而准确的测定与报告,我们称其为“地震速报”。

在强烈地震发生后,地震速报可以确保政府迅速作出科学的救灾决策,及时调配力量对灾区提供快速而有效的救援。

对于挽救生命,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都着重大的意义。

目前,我国首都圈地区可以监测1—1.5级以上地震,速报时间是5—10分钟;省会城市和东部地区可以监测1.5—2级以上地震,速报时间是10—15分钟;其他地区可以监测4级以上地震,速报时间是20—25分钟。

地震基本烈度和抗震设防烈度

地震基本烈度是指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

超越概率的含义是,在给定的50年时间段内,本地区遭遇到超过给定烈度的地震原概率为10%。

例如,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北京城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其超越概率为10%,则北京城区未来50年受到大于Ⅷ度地震袭击的可能性为10%。

抗震设防烈度是一个地区抗震设防所依据的地震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是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基本烈度以及对建筑物的重要性程度等综合考虑后,进行设计时采用的烈度。

由于目前还不能预测绝大数的破坏性地震,工程性防御措施就是最主要的预防地震破坏和损失的措施。

因此,建设工程依法按照抗震设防烈度要求进行搞垮设防。

用句形象的话说,就是“把地上搞结实、地下搞清楚”。

“把地上搞结实”就是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能力。

对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主要是根据全国地震动参确数区划图确定的基本烈度作为抗震设防烈度来进行抗震设防。

对于重大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如核电站等,就不能按上面说的区划图的要求土里土气抗震设防了,而必须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深入评估地震危险,按照更高的要求确定抗震设防标准,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地下搞清楚”就是要查明地下地质结构,包括地基情况、活断层分布等,使建筑工程避开这些不利地段。

这也是抗震设防的基础工作。

抗震设防标准

抗震设防标准是指国家对建设工程制定的、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技术指标。

它是在综合考虑地震环境、工程的重要程度、允许的风险水平和要达到的安全目标以及国家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的。

现行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就是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最低的抗震设防要求。

由于地震的发生在时间、地点和强度上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人们对建筑物在地震时的破坏机理和过程的认识也不全面。

因此,在逐渐加深认识的基础上,目前采用多级的设防标准,即要求建筑物在使用期限内,对不同频度和不同强度的地震,应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

可简单概括为: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三个不同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

第一水准:

“小震不坏”。

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小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第二水准:

“中震可修”,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地震的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有破坏,但经一般修理或不经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第三水准:

“大震不倒”,当遭受高于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大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受到严重破坏,但一般矗立不倒。

只要建筑物不倒,就能大大减轻人员的伤亡。

决定房屋抗震能力的主要因素

决定房子抗震能力的主要因素有以下方面:

房屋的基础:

房子的基础要牢固、稳定,整体性好。

房子的体形:

体形规则、均匀、对称的房子抗震能力强。

不规则的建筑抗震能力较差,如竖向不规则的上大下小、头重脚轻的房屋体形,平面不规则的局部凸表面出的L形、“丁”字形体形,扭转不规则的一头沉一头轻的房子。

房子的结构形式:

砖混结构的抗震能力要比钢筋混凝土框架、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弱。

底层框架上部砖混、带转换层的房子,底层空旷的房子、板柱体系的的房子抗震能力都比较差。

房子的施工质量:

照图施工、技术到位,房屋质量就好。

否则设计再好,施工质量差也会出问题。

房子的建筑材料:

混凝土标号不够、钢筋不合格、偷工减料等都会影响质量。

房子的建设年代:

较早的房子依据的抗震设防标准相对较低,而后建的房子抗震能力相对较强。

对于一些重要工程,通过采取隔震设计或消能减震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物的防抗震能力。

隔震设计指在房屋底部设置隔震层,减少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达到预期防震要求。

消能减震设计指在房屋结构中设置消能装置,以消耗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达到预期防震要求。

非工程性防御措施

非工程性防御措施,是指全社会进行的旨在增强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应对地震灾害能力的活动。

如充分利用各咱媒体,广泛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防震避震常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的活动,不断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求能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制订各级地震预案并根据预案的要求开展不同规模的地震应急演练等

地震应急预案

地震应急,是指地震发生前所做的各种应急准备以及地震发生后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行动。

为了保障地震应急工作“快速、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降低社会影响,首先要做好地震预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科学有效的预案对我们实施应急救援工作非常重要。

有效的地震应急措施对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制订地震应急预案是采取正确地震应急措施的基础。

在地震前制定破坏性地震应急反应预案,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政府防灾职能的重要对策。

一旦发生震情,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做到有备无患,能够有条不紊地按“预案”实施减灾行动。

“预案”主要包括四方面:

第一要明确组织队伍,建立组织领导系统,明确人员的责任分工;第二要明确任务,在震情紧急时,能各负其责地去履行职责;第三要有物资准备,做到有备无患;第四要有防御和救灾措施。

总的说,就是组织、任务、物资、措施“四落实”。

无论国家、单位还是家庭都应制订有效应急预案,并经常根据预案进行演练,从中发现问题,不断修改完善,提高熟练程度,做到成竹在胸、有备无患,就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家庭地震应急准备

家庭地震应急准备主要有:

学习地震应急知识,制订家庭应急预案,准备好防震应急包,包内配齐应急物品,开展家庭紧急避险、撤离与疏散的演练活动。

合理摆放家具和物品,清理杂物,使门口、庭院通道畅通,震后便于人员撤离。

将有毒、易燃、易爆物品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熟悉周围环境,了解避难场所,地震时可沿指定路线及时疏散。

地震应急包

平时家庭应准备应急包,以备紧急情况下使用。

应急包内应该备有下列物品:

应急类物品:

哨子、手电筒、矿泉水、方便食品、便携式收音机、雨衣、口罩、电池、火柴或打火机、手纸、卫生巾等。

哨子的主要用途是:

万一被埋或被困,可用吹哨子的方式呼救或对外联络,既节省体力,声音又可传播得较远。

地震时,电力供应往往会中断,当震后转移时,特别在夜晚发生地震时,手电筒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口罩可用于地震造成灰尘或烟雾弥漫的场合,以阻隔烟尘的熏呛,保护口鼻和呼吸系统。

在各外界通讯受阻时,通过收音机可及时收听关于灾情和救援的情况,以稳定心情。

医药品:

止血药、止疼药、止痢药、感冒药、消毒液、急救袋、抗生素、抗破伤风等急救药品,以及消毒酒精、绷带等。

另外,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还应准备下列物品:

安全帽、强化手套、硬底鞋、野炊炉具、应急灯、刀或开罐头器、内衣、笔和本、帐篷或睡袋。

佩戴安全帽,可在危险场合中保护头部。

强化手套是在手套正面涂了一层橡胶层,以增强手套的强度,可用于自救和互救扒刨埋压物体时保护手部。

硬底鞋是在地震现场活动时,保护脚部不被碎玻璃、裸露的钢筋等坚硬锐器伤害。

应急避难场所

一旦发生重大灾害,大量被疏散人员要有相应的空间进行就近安置,并且给予最基本的生活和物资的保障。

因此,建立紧急避难场所是应对灾害的重要措施。

按照要求,紧急避难场所要距离住宅区较近,它们一般都建立在公园、绿地、广场和空地。

长期固定的避难场所主要为城市公园、区级公园、大型体育场、学校操场等。

紧急避难场所应易于搭建帐篷及临时建筑,并配套建设应急供水、应急供电、应急医疗救护、应急物资供应用房、应急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并配备消防器材等,有条件的还要建设洗浴设施,设置应急停机坪。

设置一些特殊设施,如在绿地适当的地方预先设置排污管道,用于搭建临时厕所;设置底脚平台用于搭建帐篷等,以备紧急时使用。

2003年北京市在元大都遗址公园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

目前,我国各主要城市均把紧急避难场所建设列为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在大的地震灾害中,钢筋混凝土建筑一旦发生破坏和倒塌,靠传统的办法对埋压人员进行施救是非常困难的,一支反应迅速、机动性高、突出力强的专业地震灾害救援队伍,在大地震应急救援中是非常必要的。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施以来,我国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迅速发展,应急救援能力快速提升。

一支“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于2001年正式成立。

该队主要由部队官兵、地震技术专家、急救医疗专家和搜救犬组成,具有反应迅速、机动性高、突击力强的特点,能随时执行地震紧急救援任务。

国家地震救援队的主要任务是对因地震灾害或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建(构)筑物倒塌而被压埋的人员实施紧急搜索与营救。

其目标是确立以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为主,兼顾其他灾害救援或应急行动的“一专多能、一队多用”。

自组建以来,已多次参加国内外的重大地震灾害救援,并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同时,全国已有26个省(区、市)相继组建了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在2008年四川5.12汶川特大地震应急救援行动中,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和19支省级地震救援队相继奔赴灾区,实施救援行动,共营救出371名幸存者。

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

对于地震紧急救援而言,虽然地震灾害专业救援队专业性强、效率高,但数量有限;灾区外的其他抢险队伍如部队等,可以实施大规律的救援,但到达震区仍需要一定时间,且人员搜救装备和所掌握的技术的针对性不是很强。

当上述救援力量未赶到时,遭受震灾的群众要靠自救、互救行动拯救生命,而获救时间越短救活率越高。

若能培养和训练当地的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工配备一定的装备,使他们在震后及时、有序地实施自救、互救行动;在专业救援力量到达之后,还可与其配合开展进一步的人员搜救、抢救等工作,就能将人员伤亡减到最低。

这就是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的重要作用。

因此,我国很多城市都建立了城市社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

城市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工作是地震应急救援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地震应急救援工作面向社会的新尝试和拓展。

第二部分 地震避震知识

地震预警信号

即使地震已经发生,但由于在一定震中距范围内存在着纵波和横波的到时差,纵波先到达地表,人们会先感到上下颠簸,随后才感到横波到来时的左右晃动。

我们可以把这种提前到达的纵波视为地震预警信号民。

如果在短暂的预警时间内,根据地震预警现象,赶在破坏性更强的横波到来之前采取合理的避震方法,就可以保护自己避免伤害。

地震时的避震原则

“伏而待定”:

“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

”这是我国古人总结出来的经验。

就是说当面临大地震进,人们不要盲目跑出,最好就近寻个安全角落伏在地上,即使房倒屋塌,也可以保证安全。

简单说,就是伏而待定,注意保护自己,等待震动过去再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古人这个方法很有效,在历次地震中也得到了验证。

就是在现代化的城市,如果您住在高层,遇到地震进不要盲目下楼,采取这种保持镇定就近避险的方法,是最好的应急之策。

就近躲避:

地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地震应急防护的原则。

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选择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和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在室外应选择开阔、安全的地方。

应特别指出的是,只要采取正确的避震措施,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降低伤亡的可能性。

如何避震才更安全

地震时,应躲在安全三角区

提倡避震时在小开间房、桌下或桌旁的主要理由就是利用支撑物与塌落物形成的安全三角区提供庇护。

以桌为例,如果塌落物与桌子搭成安全三角区,那么桌下与桌旁的空间都是安全三角区的一部分。

但桌下和桌旁形成安全三角区是有条件的,即支撑物是坚固的,如果桌都被砸塌,那以桌作为支撑物的安全三角区不存在了,桌下和桌旁的安全空间也同时不存在了;如果真有大块物体砸垮桌子,躲在下面的人不能幸免的话,躲在旁边的人恐怕也要遇难。

但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