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5899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docx

《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docx

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

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

辨析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多动症儿童就是多动的儿童。

(×)

理由:

孩子顽皮好动与多动症有本质的区别,区别在于以下几点:

(1)注意力能否集中。

多动症儿童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而正常多动儿童无此症状。

(2)多动行为的目的性。

正常多动儿童的行为常具确定的目的性,做事有计划,活动内容可理解。

而多动症儿童却无此特点,他们的行动常呈冲动性、破坏性,没有明确目的,经常让人感到讨厌,令人头痛。

(3)自控能力。

正常多动儿童在陌生和严肃的环境中,父母要其集中注意时,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胡乱吵闹。

而多动症儿童却无此能力,常被人指责为“不识相”“不懂事”,行为唐突、冒失,自己不能控制,有始无终,缺乏考虑,做事不顾后果。

(4)智力活动的表现。

当要求思维专注时,正常儿童可以很快地集中思想,而多动症儿童虽努力控制也难达到所要求的标准。

(5)药物诊断试验结果。

小剂量巴比妥类药物,正常多动儿童服用后即镇静欲睡,多动症儿童服后却更加兴奋。

多动症儿童服用利他林后效果显著,很快安静下来,正常多动儿童却没有这种现象。

2、逃学的儿童害怕及拒绝去学校,要求与家里人在一起而不愿与老师或同学在一起。

(√)

理由:

逃学的儿童害怕及拒绝去学校,要求与家里人在一起而不愿与老师或同学在一起。

3、任性是指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表现出与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

理由:

任性是指儿童经常不顾一切后果而仅仅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随意行事。

如果他们某方面的不合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表现出不合作行为。

4、儿童问题行为的一般特征包括行为不足、行为过度。

(√)

理由:

儿童问题行为的一般特征:

行为不足、行为过度、行为不恰当。

5、儿童缄默症的实质是语言障碍,而非社交功能障碍。

(×)

理由:

缄默症的实质是社交功能障碍,而非语言障碍。

6、针对偏食的儿童,改变他们对某些食物的偏见或认知偏差,此治疗方法叫做厌恶疗法。

(×)

理由:

针对偏食的儿童,改变孩子对某些食物的偏见或认知偏差,此方法叫做认知改变法。

7、孤独症儿童都是弱智儿童。

(×)

理由:

儿童孤独症,是一组以交流语言障碍和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

多数孤独症儿童可以在某些方面显得有较强能力,主要在音乐能力和记忆力方面,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数字、路线、车牌、年代等方面,部分这类患者可能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却在某方面能力超常,被称为智障天才。

8、学习困难学生一般智力不正常,而且在学校的学习中有严重困难。

(×)

理由:

学习困难学生指的是智力水平正常,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教育等因素影响,致使正在正常教育情形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教育大纲要求水平,而需要采用特殊教育的学生。

9、行为只包括指人们所做的,不包括人们所说的。

(×)

理由:

行为就是人们说的和做的。

10、斯金纳认为,消极强化等同于惩罚。

(×)

理由:

消极强化不同于惩罚。

消极强化是为了增强行为、激励行为,而惩罚是为了消除行为,两者目的完全不同。

11、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在6岁以前出现发育异常或受损。

(×)

理由: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在3岁以前出现发育异常或受损。

12、神经性厌食患者一开始就存在食欲不振现象。

(×)

理由:

神经性厌食是一种多见于青少年女性的进食行为异常,特征为故意**饮食,使体重降至明显低于正常的标准,为此采取过度运动、引吐、导泻等方法以减轻体重。

13、咬指甲一般与吮吸手指同时存在,但二者无明显区别,只是咬的部位不同而已。

(×)

理由:

咬指甲一般与吮吸手指同时存在,但二者有区别。

吮吸手指一般是不慌不忙,从容不迫,而咬指甲则动作较快,显得有些神经质和具有攻击性。

另外,吮手指一般在睡前、寂寞无聊时发生,而咬指甲则是在十分紧张,比如遭到严厉斥责或在众人面前不安时出现。

从年龄上看,吮手指大约从6个月~1岁时开始,2~3岁可能消除。

而咬指甲则较晚,一般发生在5~10岁之间。

咬指甲有缓和情绪的作用,所以会经常反复,久而久之成了习惯。

14、行为是有机体在各种外部刺激影响下产生的反应,包括内在的心理变化。

(√)

理由:

《心理学大辞典》告诉我们:

行为(behavior)是有机体在各种内外部刺激影响下产生的反应,包括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15、尿频一般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症状也很难消失。

(×)

理由:

尿频一般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大脑皮层发育逐渐完善,症状可自行消失。

16、年龄在7周岁以上,不能自控排尿而尿床就可称为遗尿。

(×)

理由:

遗尿,指的是儿童在5岁以后仍然不能自己控制排尿,经常在夜晚入睡后尿床或白天尿湿裤子。

17、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问题行为,其突出表现为注意障碍、活动过多及冲动任性等。

(√)

理由:

多动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活动过多与注意障碍等。

18、逃学指的是未成年的儿童脱离家庭外出游荡不归,或在社会上流浪和谋生。

(×)

理由:

入学以后,有一些儿童却不愿再上学校。

他们或以“肚子痛”,或以“有人要打我”“老师要批评我”等等为理由,要求家长允许他们留在家中。

在家长不同意或估计家长不会同意的情况下,他们也不去学校,而是徘徊于大街小巷,留连于书摊、电子游艺室等处,到放学时才回家,也有少数儿童数日不归家。

19、行为只能是公开的,不能是隐蔽的。

(×)

理由:

行为可以是公开的或隐蔽的。

20、继发性强化物包括三种:

活动性强化物,如游戏;社会性强化物,如赞扬;一般性强化物,如食物、饮料等。

(√)

理由:

继发性强化物。

指通过学习得来的强化物,包括以下3种:

①活动性强化物,如玩球、看画册、绘画、游戏、过生日等;②社会性强化物,如赞扬、拥抱、微笑、抚摸等;③一般性强化物,如钱、代币等。

第二次作业

论述题。

1、结合具体实例,谈谈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

答:

学校不同于家庭,在学校里儿童有机会与许多成人和同龄人发生关系,因此

学校对于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学校教育主要的影响体现在教师

、同伴和学校环境。

(1)教师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

教师作为儿童重要的学习与模仿对象,作

为儿童的指导者、促进者、帮助者,是影响其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研究认

为教师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①教师对儿童行为指导的意识:

教师是否具有对儿童行为指导的意识是影响儿童

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

儿童的良好行为不会自发形成,而是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

培养。

②教师对儿童行为指导的观念。

这也是影响儿童行为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很多

情况下,教师对儿童行为造成消极影响,往往是由于他们观念不正确所致。

③教师的榜样。

教师的榜样是一种"无声的教材”,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着儿童

④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和教育方式。

教师本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直接影响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可分为**式、**式和放任式三大类型。

三种教育方式中,

**式对学生人格的心理发展和情绪健康最为有利,其他两种类型都不利于学生的

心理行为发展。

(2)同学或同伴的影响。

同伴不仅是奖惩的施予者,而且也是儿童相互模仿的对

象。

(3)学校教育和校园环境。

学习压力过大、频繁应付考试或考试失败、学校教育

目标不适当、学校管理缺乏科学性或管理混乱等可造成中小学生问题行为产生。

校园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心理社会环境,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潜移默化

的熏陶作用,不可忽视。

(4)教材和课外读物。

生动有趣、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读物,如童话、故事

、诗歌等对于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等是极为重要的。

2、结合具体实例,论述儿童问题行为产生和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

儿童的问题行为形成和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共同影

响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1)心理因素:

包括自控能力差,动机

冲突,认识障碍,挫折承受能力低,不良习惯;

(2)生理因素:

包括遗传,脑伤,生物化

学失衡,神经系统功能失调;(3)社会因素:

包括社会文化生活条件的变化,养育环境

变化;(4)家庭因素:

包括过分宠爱与保护,过高期望和过度教育,家庭不和或父母离

异,家庭变故或疾病,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教养方式,父母的不良榜样作用;(5)学校

因素:

教育思想问题,教育方法问题,教师师德师风问题.

3、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什么样的儿童属于多动症儿童?

答:

多动症儿童儿童的主要特征:

概括而言,多动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活动过多与注意障碍。

其他还有一些常见症状虽不能作为诊断依据,但对于诊断本症有一定帮助。

(1)注意障碍,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

(2)活动过多,婴幼儿期就表现不安宁、过分哭闹、活动增多,上课时坐立不安,小动作不停,或在椅子上扭动等。

(3)冲动任性,遇事易冲动,不计后果;(4)情绪和行为问题,情绪波动大,易怒、易哭,个性倔强,固执,急躁,(5)学习困难,约有60%的人会发生学习困难。

(6)神经发育障碍或延迟症状,大部分多动症儿童神经系统无明显异常,但有可能存在运动功能异常、脑电图异常等

4、结合实际,谈谈儿童肥胖的原因和矫治。

答:

肥胖症是一种热能代谢障碍,摄入热能超过消耗的热能,引起体内脂肪积聚过

多所致.一般认为,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即可称肥胖;若超过50%则成为重度肥胖

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肥胖儿童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儿童肥胖的原因:

(1)饮食

过量;

(2)运动过少;(3)遗传因素;(4)心理障碍;(5)与父母的抚育方式有关.

儿童肥胖的矫治:

(1)注意婴儿期的肥胖.

(2)控制饮食.(3)增加活动量.(4)睡眠适

当.(5)父母不要过分关注孩子的饮食.(6)保持膳食平衡,全面摄入营养.(7)要注意

孩子的心理调适.

5、结合实际谈谈,儿童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干预和防治。

答:

(1)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做好防范工作:

家长要定期给家里的电脑网络"清

洗”并"过滤”。

制订在网上操作时间方面的制约。

要丰富家庭生活的内容。

上网

有成人在场监督,严禁儿童少年涉足网吧等。

(2)分析成瘾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指导:

对于网络成瘾患者的治疗,最好是心理

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心理医生可以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双管齐下,帮助来

访者从对网络的沉迷中自拔出来,改善上网的心态。

(3)增强自我管理,矫正成瘾行为:

自我管理法表现在行为者要使用控制行为去

影响目标行为将来的表现。

自我管理法主要包括:

前提操纵法、行为契约、安排

强化和惩罚、自我指令和自我鼓励、目标建立和自我监督。

(4)必要时应住院,采取综合治疗:

如果发现青少年已患网络成瘾症,要尽快借助家长、亲友和社会的力量来帮助矫正,戒除网瘾,恢复身心健康。

首先是阶段性地强制和电脑网络分离。

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逐步摆脱对网络的依赖

6、案例分析:

材料:

乐乐今天刚上2年级,他可真是一个捣蛋鬼。

上课时坐立不安,小动作不停,不是要么东张张、西望望,就是摆弄铅笔和橡皮,或者和同学讲悄悄话。

他说自己老是分不清楚b、d,觉得语文、数学、英语太难了不喜欢上,而在美术、自然常识等课程上表现却特别积极,常常老师问题还没说完,他就站起来脱口而出。

回到家,乐乐也是一个麻烦人物,他喝水时也没看看杯子里的水是凉是烫,拿起来就喝,结果被烫了,他就发脾气、大哭大闹,妈妈怎么哄也没办法。

请根据材料判断,乐乐的表现属于何种问题行为?

为什么属于这种问题行为?

请给教师提出一些矫治的建议。

6、案例分析

答:

乐乐的表现属于任性。

任性是指儿童经常不顾一切后果而仅仅按照自已的主观愿望随意行事。

如果他们某方面的不合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表现出不合作行为。

教师可用以下方法解决儿童的任性:

1、让儿童形成对教师的依赖关系,这是指导任性儿童的基础。

2、使任性儿童体验到助人的快乐,逐步形成助人为乐的性格。

3、让儿童在班级中担任一定的角色,学会为大家服务。

4、让儿童多加集体活动。

任性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较差,通过参加集体活动,可以抑制其非社会性的任性行为。

7、案例分析:

材料:

文文,男,6岁。

爷爷带文文到老朋友家做客,却一直怯生生地躲在爷爷的身后。

爷爷说他胆子太小,比女孩子还小,见了虫子就跑,更不用说猫呀、狗呀的了;晚上睡觉不准关灯,必须有人陪,夜里醒来如果没有家人在身边就会低声抽泣(文文说"大声哭会引来大灰狼”);打闪、打雷时是一定要躲在储藏室里的;看到电视里的那些反面人物、血腥斗杀总是躲起来;在幼儿园里一定要绕开吊扇灯下方走(文文解释"要是它掉下来,我小命就没了”)。

请根据材料判断,文文的表现属于何种问题行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行为?

父母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有效地矫治?

7、案例分析

答:

文文的行为表现属于情绪问题中的惧怕。

惧怕是指儿童对某些事物或特殊环境产生的恐惧、害怕的情绪反应,如对黑暗、动物、社交或某种危险感到害怕。

文文是由性格原因引起的惧怕,父母要引起重视,要帮助孩子有效地进行矫治:

1、鼓励文文多参加体育活动和集体活动,培养其勇敢的精神。

2、一旦文文有所进步,家长就要不断的表扬孩子,促进孩子树立起信心。

3、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平时父母要注意不要强刺激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用"你不听话,大灰狼就会来把你吃掉”"你不吃饭,就把你关到黑屋子里去”等等的话来吓唬孩子;不要嘲笑孩子的胆小。

4、文文的父母还要丰富他的知识,扩大他的眼界。

父母可以讲授有关知识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如文文害怕雷电,父母可以给他讲解有关雷电的知识,使他减少恐惧。

5、利用文文的愉快情感来克服恐惧心理,应经常让他参加游戏、去公园玩等活动,产生愉快情感克服惧怕心理。

6、鼓励文文用讲故事、绘画等活动,讲出或画出自已最害怕的东西,把内心的恐惧表达出来,从而解除惧怕心理。

8、案例分析:

材料:

一名6岁女孩,有厌食行为,从婴儿时起胃口就不大好,体质较弱,易生病,性格内向,做事动作偏慢,智力一般。

该女孩大多数时间寄住在外公、外婆家,父母、外祖父母对孩子过于宠爱,要求不高,使孩子独立性差,依赖性强。

该女孩对进餐不感兴趣,食欲差,进餐时常将饭菜含在嘴中,不咽下去;咀嚼吞咽慢,进餐量少,进餐时间长。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采用何种方法矫治这种厌食行为?

8、案例分析

答:

女孩的表现属于厌食,产生这种问题行为既有病理性原因,也有非病理性原因。

病理性原因:

6岁女孩经常生病,体质弱,往往会出现食欲减退,厌食的症状。

非病理性原因:

她住在外婆家,总是和大人一起吃饭,缺乏同龄伙伴的刺激。

外祖父的宠爱,孩子**性差,依赖性强。

家长在矫治儿童的厌食行为时应注意:

1、创造愉快融洽的进餐气氛。

2、给孩子讲清道理。

3、吃饭要定时定量。

4、控制零食,注意饭菜质量。

5、增加孩子的活动量。

6、冷淡孩子的厌食行为。

9、案例分析:

材料:

5岁的佳佳是个胆小、羞涩的女孩,不愿意到陌生环境中去,也不愿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甚至不愿随爸爸妈妈去亲友家作客。

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她就会躲开不肯相见,宁愿一个人独自与玩具作伴。

平时不肯去幼儿园,到幼儿园后,一人躲在角落里,不参加集体游戏,显得很被动。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佳佳怎么了?

她为什么会这样?

该如何进行矫治?

佳佳的这种表现属于退缩行为,儿童产生退缩行为的原因,一是先天适应能力差。

二是后天抚养教育不当。

三是家庭环境气氛不正常。

对于佳佳这样的孩子,家长和老师要正确看待他们,热情地对待他们,要尽力改变他们适应能力差的先天素质,帮助他们适应外界环境;要改进教育方法,不溺爱,不粗暴,不冷淡,不急躁,鼓励孩子和小朋友游玩,培养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养成热情,活泼开朗的性格。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经常参加集体活动,社会见识增长,退缩行为便会逐渐消失。

10、案例分析:

材料:

刘×,女,小学二年级学生。

父亲是一名工人,母亲从事幼教工作。

大约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认识了高年级的一个女孩。

她开始不时用自己偷来的钱买好东西给刘×吃,然后逐渐鼓动刘×从家里弄钱。

刘×一向馋,好吃零食,于是开始从家里偷拿父母的钱,从3-5元发展到20-50元;从偶尔逐渐发展到主动搜寻妈妈的钱包。

刘×的行为终于被母亲察觉。

母亲把孩子的毛病告诉了父亲。

父亲大发雷霆,用皮带狠狠地抽了女儿一顿。

但好景不长,没过几日,父亲发现自己的钱也被孩子"弄”走。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刘×偷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父母发现以后应该如何对待女儿的这种行为呢?

为什么父亲的这种处理方式没有起到效果?

10、在上述案例中,刘×偷窃行为主要同那个高年级女孩儿的引诱、唆使有关;她本人嘴贪、物质贪欲强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因。

但是,刘×偷窃的对象还仅限于父母或亲戚,尚未发展到公共场所,父母发现问题以后及时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教育,效果应该是不错的。

而打骂的教育方式并不能有效地促使孩子改掉偷窃行为,有时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刘×被打后还偷窃父亲的钱就说明了这一点。

建议刘×的父母尽快设法切断外界不良诱因对孩子的影响。

迅速同学校取得联系,搞清那位高年级女生的品行状况,由学校出面和同其家长共同对她进行教育;同时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要再同那位高年级女生接触,要选择品行好的同学作为自己交往的友伴。

刘×的家长还应该注意:

要加强孩子意志力的锻炼,使其明白懒、馋、贪、沾、变的道理;引导孩子向勤奋、节俭的同学看齐,激励孩子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用孩子在学习上的成功事例教育孩子,帮助其战胜挫折感,重新增强上进的信心。

倘若那位高年级女生积恶成习,教育情况不见好转,自己的孩子又控制不住自己,继续同其暗中来往,这时可考虑采取转学或迁居这一万不得已的措施。

转学或迁居虽非良策,而且办起来困难颇多,但从改善外部环境、促进孩子弃恶扬善的角度来看,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第三次作业

1、儿童心理行为发展具有哪些共同特点?

(1)儿童心理行为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不断发展过程。

(2)发展的定向性与严格的顺序性。

(3)发展的不平衡性。

(4)儿童行为发展的年龄特征。

(5)发展的差异性。

2、正强化物的分类

答:

正强化物一般分为两大类:

(1)原发性强化物。

包括食物、饮料及其他实物等,很容易产生增强效果。

但这类强化物简单,容易使人厌腻,行为很快消退。

(2)继发性强化物。

指通过学习得来的强化物,包括以下3种:

①活动性强化物,如玩球、看画册、绘画、游戏、过生日等;②社会性强化物,如赞扬、拥抱、微笑、抚摸等;③一般性强化物,如钱、代币等。

3、感觉统合失调的矫治。

(1)尽可能让孩子自然出生,注重孩子全身协调性及大肌肉平衡能力的锻炼。

(2)对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家长要多关心、爱护,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3)运动疗法。

让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有计划地参加体育锻炼和嬉戏活动,如走平衡木、摆积木、大龙球、球池、吊缆、跳床活动,尤其是滑板运动

4、常用心理行为测验的种类。

答:

心理测验方法很多,分类也不统一,通常按测验的功能进行分类,常用的测验种类有:

1.发育量表,用于评估婴幼儿心理发育水平;2.智力测验,包括适应行为量表,评估儿童智力水平和能力特点;3.人格测验,了解儿童人格特征;4.神经心理测验,评估大脑功能状况;5.临床评定量表,评估临床行为障碍和心理症状。

5、行为具有哪些特征?

答:

1、行为就是人们说的和做的。

2、行为具有多种测量尺度。

3、行为可以由别人或者行为人自己进行观察、描述和记录。

4、行为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别人或我们自己)。

5、行为具有可塑性。

6、行为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

6、分析儿童说谎的主要原因。

答:

(1)想象与现实相混淆;

(2)记忆错误;(3)逃避惩罚;(4)害怕失去信任;(5)为了维护自尊;(6)炫耀自己;(7)蓄意报复;(8)满足好奇;(9)达成愿望;(10)家长的不良教育。

7、简要说明如何矫治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答:

1.鼓励合作行为。

2.冷处理。

3.让孩子听”攻击受罚,合作得**”的故事,或这一类内容的影视片、连环画等等,然后讨论或谈感想,使孩子从中受到具体形象的品德教育。

4.消除攻击行为的**励物。

5向孩子指明怎样防止再犯相同的错误。

6.提供非攻击的环境。

8、分析神经性厌食的主要原因。

答:

导致神经性厌食的原因,有人认为与内分泌失调、染色体缺陷等有关,但主要还是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所致。

有些人盲目追求苗条美,担心自己太胖而有意识地节制饮食。

在进食的时候,总伴随有对进食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害怕吃了之后会发胖。

久而久之,这种不良情绪同进食之间建立了稳固的联系,一进食,便引起不良情绪体验,从而使机体形成对食物的病态反应,即使饿得四肢无力也不肯进食,身体已经十分瘦弱了,还觉得自己不够苗条。

  另外,神经性厌食与性格因素也有关系,如任性、急躁、拘谨、刻板、情绪不稳定等。

有的人自幼就偏食、挑食,还表现有自我中心的特点。

一些患者的家庭气氛紧张,或自己有认真谨慎、什么事都要尽善尽美、坚持己见的性格特点。

9、儿童问题行为的一般特征?

答:

问题行为是指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生理机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冲突等导致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及不适当行为。

儿童问题行为的一般特征:

儿童的心理问题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不同表现,但它们又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如果对此加以概括,可以将其归为三个方面:

(1)行为不足,指人们所期望的行为很少发生或从不发生。

如幼儿很少讲话或不愿意和同伴接触、交往,智力发展迟滞,不会自己穿衣服和吃饭等,都是行为不足的表现。

(2)行为过度,是指某一类行为出现得太多。

如儿童上课时思想不集中,做小动作,扰乱别人;经常咬指甲等,都是行为过度的表现。

有些正常行为如果发生次数太多,也是有问题的表现。

(3)行为不恰当,指某些心理表现或行为在不适宜的情境中产生,但在适宜的条件下却又不发生。

如儿童将喜爱的玩具放在垃圾堆里,或在悲伤时大笑,在欢乐时大哭等。

10、简述学习障碍儿童入学后的表现。

答:

主要在一般认知和特殊学习技能方面表现困难。

(1)语言理解困难,常表现“听而不闻”,对文章理解低劣,不合时宜地使用语词,喋喋不休用词联想奔逸却又使人难懂。

(2)语言表达障碍,会说话较迟,开始说话常省略辅音,语句里少用关系词。

(3)阅读障碍,读字遗漏或增字、阅读时出现“语塞”或太急、字节顺序混乱、漏行、阅读和书写时视觉倒翻、不能逐字阅读、计算时位数混乱和颠倒。

(4)视空间障碍,特征是手指触觉辨别困难,精细协调动作困难,顺序和左右认知障碍,计算和书写障碍。

(5)书写困难,缺乏主动书写,手技巧笨拙。

(6)多伴有多动、冲动、注意集中困难

11、儿童攻击行为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11、儿童攻击行为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答:

(1)取乐性攻击。

以言语、身体或工具直接或间接地向他人施以攻击,以取得心理快乐、精神愉悦的攻击行为。

(2)手段性攻击。

试图获得某一目的物而产生的攻击行为。

(3)敌意性攻击。

以故意伤害他人为目的而产生的攻击行为。

①迁怒性攻击;②报复性攻击;③嫉妒性攻击;④义气性攻击;⑤需求性攻击。

(4)模仿性攻击。

儿童看了武打作品后,会马上效仿其中榜样人物的攻击行为。

(5)习惯性攻击。

有的儿童多次出现攻击行为又没有得到有效矫治,因而养成某种习惯,攻击行为频频发生。

12、儿童吐字不清如何矫治?

答:

(1)、当儿童开始学习语言时,就应该教以口齿清晰的发音,最好能教给标准的普通话,不要让孩子跟着语音不清的儿童学习语言。

(2)、如果是因为家长常用婴儿语言同孩子对话而造成孩子的发音问题,家长就得注意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对周围物品的称谓和同孩子的对话都要按照正确的语言要求进行。

这样,大约用4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改变孩子的错误发音。

(3)、如果发现孩子的发音方法不正确,口形、舌形等活动不流利,这时,家长和孩子要共同对着镜子练习发音。

这种方法既有趣生动,又能比较快地解决问题。

(4)、有时候孩子因为着急,会出现口齿不清、发音不准的情况,这时家长不要急于纠正,而要鼓励孩子说完整的话,然后再慢慢纠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