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第1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依据.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603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第1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依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第1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依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第1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依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第1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依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第1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依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第1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依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第1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依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第1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依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第1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依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第1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依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第1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依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第1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依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第1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依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第1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依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第1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依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第1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依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第1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依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第1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依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第1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依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第1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依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第1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依据.docx

《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第1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依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第1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依据.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第1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依据.docx

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若干问题研究第1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依据

 

第1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才工作的基本依据

 

在长期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者对人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为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人才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这不仅为许多国家的发展实践所印证,也得到了西方经济学上的理论解释。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指导下,对我国的人才工作进行了探索,既有宝贵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人才工作提供了直接的借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不断深化,开放持续扩大,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人才问题日益成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加强人才工作,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现实需要,也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还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途径。

1.1理论渊源: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才问题的基本观点

人才问题是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和马克思主义者十分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者对人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人才观。

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观是建立在人民根本利益基础之上的与时俱进的人才观,其根本宗旨是培养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人才队伍。

这一人才观,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人才工作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基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共领导人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指导下,不断推进我国的人才工作,并在理论与实践的动态统一中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

1.1.1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才观

马克思、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了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本质、地位、作用和成长规律,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

这些观点集中反映了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和社会主义工人运动开始阶段对人才问题的理论概括。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才观从根本上摆脱了传统人才观限于“纯粹思想的领域”的缺陷,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提供了人才理论方面的指导。

(1)人是生产要素理论。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个实体性要素,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主体性要素,能支配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马克思还提出了“人本身的生产力”的概念,他指出:

所谓“人本身的生产力”就是指人的智力、知识、科学、技能、技巧等等体现在生产过程中的人力,它不仅主要体现在人本身,而且还可以渗透、体现在物质生产力的各个方面,通过改善生产工具或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等途径提高物质生产力。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本身生产力的上述论断告诉我们,通过人的能力建设,通过对人才的培养,可以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2)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在揭示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者支出的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

同时,马克思又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并指出在同一劳动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等于加倍的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之所以等于加倍的简单劳动,正是由于对劳动者进行教育和训练的结果。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工资理论的时候,认为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产品的价值,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其中之一就是劳动者的教育培训费用。

马克思关于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论述以及关于资本主义工资的理论告诉我们:

对工人的进行的教育培训投资,不仅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提高工人的工资水平。

这和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某些观点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3)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

把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看成是人类的全面发展和达到自由王国的前提,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复强调的重要思想。

马克思认为,人不仅是劳动者,而且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与人本身的发展应是统一进行的,在物质财富增长的背后更应看到人的发展。

在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的变革实践中,人自身也获得改造、发展和进步,并克服各种异己力量,最终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人不但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而且成为自己的主人,实现“全面而自由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论述,对于实现由崇物到重人,在更高境界上审视人类、真正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发展,无疑具有深刻的启示。

(4)时代造就人才论。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揭示了人才与时代的关系,认为人才的产生和成长、人才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人才的创造和贡献,都要受特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

任何杰出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的客观需要,是时势造就了英雄,造就了人才。

马克思指出:

“如爱尔维修所说的,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

”马克思还认为,人才的标准也必须要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社会现实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5)实践成才论。

马克思在重视时代和环境对人的影响的同时,更加强调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人才。

他推翻了唯心主义“生而知之”的天才观,第一次把人才观建立在科学的实践观基础上,全面地、科学地论证了实践及其在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只能从现实的社会关系,从现实的人及其实践去考察;世界上没有生而知之的天才,人才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成长;马克思把“认识世界”与在此基础上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看作是人才发展和使用必须具备的两个方面;强调个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人们实践水平的提高为基础;主张人才只有积极参加“革命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使自己锻炼提高并发挥作用。

(6)人才与群众关系论。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占统治地位。

在唯心主义者看来,历史是少数英雄人才(杰出人才)创造的,而人民只是“盲目的追随者”。

马克思则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杰出人物和各类人才的作用,是以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为基础的。

人才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过程。

离开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总过程,任何人才的作用都是不能发挥的。

人才是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和精华部分,他们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善于总结和集中人民群众的经验和智慧,这是人才之所以能发挥重要作用的最深厚的群众基础,没有这样的基础,即使是天才人物,也将一事无成。

1.1.2列宁、斯大林的人才观

在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列宁、斯大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从社会主义建设和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角度出发,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对各种人才的素质要求及其培养和管理措施,从而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社会主义人才观。

列宁、斯大林的人才观对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产生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并为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所证实。

(1)人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革命的过程中,列宁深切体会到无产阶级人才特别是组织人才和领袖人才的重要性。

他认为无产阶级要想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最后胜利,关键就在于大量培养人才、正确发现人才和恰当使用人才。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认为,发展生产力是无产阶级在革命胜利后的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链条上的主要环节,而做好人才工作,则是这一主要环节的重中之重。

他强调要把大量培养和选拔各类人才,特别是培养和选拔大量懂管理和经营的人才,作为苏维埃的重要事情来抓。

(2)充分利用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

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应该怎样对待旧社会的知识分子呢?

列宁明确指出:

“应该珍视每一个专家,把他们看作技术和文化的唯一财富,没有这份财富,什么共产主义也不可能实现。

”“以前的历次革命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工人靠强硬的专政不能坚持下去,工人不懂得单靠专政、暴力、强制是坚持不住的;唯有掌握了文明的、技术先进的、进步的资本主义的全部经验,使用一切有这种经验的人,才能坚持得住。

”“这些专家不是剥削者的仆役,而是文化工作者,他们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为资产阶级服务,全世界的社会主义者都说过,这些人在无产阶级社会里是会为我们服务的。

”为此,列宁制定了一系列对待知识分子的切实可行的政策:

在思想政治上关心他们,在工作上使他们有比资本主义制度下更好的工作条件,同时,在工作上要信任和爱护他们,列宁提出要“像爱护眼珠那样爱护一切勤恳工作、精通和热爱本行业务的专家。

(3)大力发展国民教育,培养工人阶级人才队伍。

列宁强调发展国民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人才、保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他反复指出:

“不识字的人实现不了电气化”,更不可能“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建成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应该吸收数百万有用的人才来为共产主义教育服务”。

列宁认为只有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才能尽可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逐步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为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主观条件。

另外,列宁还对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

不仅要进行共产主义的理想道德教育,而且要进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教育普及必须与提高相结合;教育必须同无产阶级政治相联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发展教育必须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素养;政府必须加大教育投资等。

(4)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关于人才所应具备的条件,列宁主要从德、才即思想品质和才能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无限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要懂业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精明能干、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坚忍不拔的毅力。

对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列宁强调坚持宁要少些、但要质量高些的原则。

他从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人民群众中存在不尽人才,把人民群众看作是人才的后备库,强调从人民群众中选拔人才。

此外,列宁还重视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和在青年中选拔人才。

斯大林作为继列宁后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人,对列宁的人才理论进行了深化和拓展,特别是在干部和知识分子问题上,他提出了“干部决定一切”和“技术决定一切”的论断。

斯大林强调:

“人才、干部是世界上所有宝贵的资本中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

”没有大量的社会主义人才,就谈不上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就谈不上社会主义国家赶上并超过先进资本主义国家。

对于社会主义人才的要求,斯大林强调两点,一是政治水平高,二是业务素质好。

此外,斯大林还对社会主义干部的培养、选拔、实践锻炼、新老结合、对外交流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对知识分子的培养、选拔和使用也进行了探索。

但是,斯大林又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运用于人才工作领域,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使大量的人才蒙受不白之冤,受到严重的摧残和迫害。

1.1.3毛泽东的人才思想

在中国的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吸取古今中外的人才工作优秀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符合中国实际的关于人才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人才思想。

毛泽东的人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和有机组成部分。

毛泽东人才思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人才保证为根本目的,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1)人才是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保证。

毛泽东从本质上看到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巨大作用,肯定了人才资源决定一切的首要地位和所蕴含的无穷力量,他曾深刻指出: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

”毛泽东尤其重视干部队伍和知识分子在革命斗争和建设中所起的决定作用、骨干作用和先锋作用。

他认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参加,是不能成功的”。

在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指出:

“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

”他强调,“一切知识分子,只要是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卓有成绩的,应该受到尊重,把他们看作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

”革命胜利后,毛泽东强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要充分团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并提出了“团结、利用、改造”的知识分子的政策方针。

(2)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人才标准。

毛泽东历来倡导和一贯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他在吸取和借鉴历代政治家“德才兼备”用人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干部的德才的具体要求,即“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将人才标准从“才德兼备”发展到“又红又专”。

他指出:

“政治和业务是对立统一的,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但是,专搞政治,不懂技术,不懂业务,也不行。

我们的同志,不论搞工业的,搞农业的,搞商业的,搞文教的,都要学一点技术和业务……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

”1960年代初,鉴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毛泽东将“德才兼备”的标准贯彻到无产阶级接班人的选拔中去,向全党提出了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条具体标准,即一要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二要全心全意为中国和世界的绝大多数人服务;三要能团结绝大多数人一道工作;四要模范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五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富于自我批评精神,勇于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3)任人唯贤、五湖四海的用人路线。

毛泽东一贯坚持正确的用人路线,即任人唯贤、五湖四海。

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毛泽东指出:

“在这个使用干部的问题上,我们民族历史中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

一个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

前者是正派的路线,后者是不正派的路线。

共产党的干部政策……这就是‘任人唯贤’的路线。

”毛泽东认为坚持五湖四海是实行任人唯贤路线的基本要求,他说,“我们都是从五湖四海汇集拢来的,我们不仅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同志,而且要善于团结和自己已经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

”他把坚持五湖四海,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党的一项基本方针,提出“不但要关心党的干部,还要关心非党的干部。

党外存在着很多的人才,共产党人不能把他们置之度外。

(4)知人善任,人尽其才,不拘一格用人才。

毛泽东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

”领导者要用好干部,首先,必须善于识别干部,做到知人善任。

“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

”其次,是要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善于抓住干部的品质、个性和能力特点,根据干部的素质和专长,安排适当的工作,作到人尽其才。

同时,毛泽东反对论资排辈的陈腐用才观,主张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5)正确培养和造就人才。

毛泽东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并在人才的教育培养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思想。

他提出社会主义的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他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育人工作的首位,强调培养人才应该政治和业务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他提倡知识分子工农化和工农干部知识化;他重视在残酷的战斗和艰苦的环境中培育人才,在他看来,“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6)对人才应该爱而教之。

毛泽东既反对以“工作”为借口,对热忱的同志进行迫害,也反对以“关心”为由,溺爱、纵容、包庇干部的错误做法。

他强调对人才应该爱而教之。

其基本方法是:

第一,指导他们。

“让他们放手工作,使他们敢于负责;同时,又适时地给以指示,使他们能在党的政治路线下发挥其创造性。

”第二,提高他们。

就是给以学习的机会,教育他们,使他们在理论上在工作能力上提高一步。

第三,检查他们的工作,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纠正错误。

第四,对于犯错误的干部,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和批评以前的错误,区别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帮助其改正错误。

1.2历史依据: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由“以物为本”逐渐转变到“以人为本”的过程。

当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这不仅为二战后许多国家的发展实践所证实,也得到了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在经济学上的解释。

1949-1976年中国共产党的人才工作实践告诉我们:

人才工作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休戚相关,当党的人才政策正确或比较正确的时候,党和国家的事业就顺利发展;反之,当党和国家的事业遭受挫折时,往往也是人才政策偏离了正确轨道的时候。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历史和现实决定了我国必须加强人才资源开发,走人才强国之路,把庞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

1.2.1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人才资源

人类社会的发展取决于对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开发程度,两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对社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由“以物为本”逐渐转变到“以人为本”的过程。

人类最初的财富创造主要是依靠对物质资源的开发来完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进步,社会财富的创造越来越依赖对人自身尤其是人的智力的开发,并且,这种依托人力资源自身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

正如英国经济学家哈比森所指出的那样:

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

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力,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或者可以从更广义的角度上说,只要有工作能力或将会有工作能力的人都可以视为人力资源。

在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中,有一部分人力资源由于先天的禀赋或后天的投资等原因,使凝结在他们身上的人力资本存量比一般的人多,因而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国家和社会作出较大贡献。

国外把这部分人力资源叫做战略性人力资源,我国则赋予他们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名称——人才资源。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第一资源。

首先,人才资源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决定性资源。

人类社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农牧经济、工业经济等阶段,目前正朝着知识经济前进。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起基础性、决定性作用的资源各不相同。

农牧经济中起基础性、决定性作用的是土地,土地是财富的象征,也是财富的源泉;工业社会中起基础性、决定性作用的是资本,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投资规模的大小。

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作为科学技术和知识载体的人才资源逐渐取代传统的土地和资本而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决定性资源。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所说:

影响人类前途和命运的不是石油,也不是其他矿藏,而是通过人类智慧的开发来更好地利用这些矿藏。

其次,人才资源是开发其他资源的基础。

人才资源与其它资源相比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

我们所熟知的各种物质资源都是由人才资源所开发或创造的,并受其支配和决定。

物质资源再丰富,如果没有人才去开发,只能是一种潜在的资源优势。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才资源是开发其他资源的基础。

人才资源不仅能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自然资源,以缓解资源的短缺。

例如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生产资源消耗少、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创汇,然后在他国购买其所需的资源,这就意味着人才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某种相对稀缺的自然资源。

第三,对人才资源的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

中国科学院与美国耶鲁大学合作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

对于体能、技能与智能的获得,社会需要支付的成本之比分别为1:

3:

9,而人的体能、技能与智能对社会财富的贡献之比则分别是1:

10:

10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一份研究报告中也指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劳动者的素质、文化程度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报告认为,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生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43℅,初中毕业生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108℅,而大学毕业生可达300℅。

因此,对人才资源的投资可以达到经济增长的倍增效应。

第四,人才资源还可以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优势。

经济学家分析指出:

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的转移,总是与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密切相关。

我国清华大学学者胡鞍钢在考察了19世纪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先后出现的三次现代化后进国追赶先行国的范例(注:

第一次是从19世纪后半期到1913年美国对英国的追赶;第二次是20世纪后半期日本对美国的追赶;第三次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对欧洲的追赶),得出的结论是:

每一次成功的经济追赶都同时伴随着人力资本的追赶;国运兴衰系于人力资本强弱,人力资本兴废取决于国力强弱。

总之,正如江泽民2001年5月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的讲话指出的那样:

“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自身能力不断发展,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力量。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物质资源作基础,更需要人的知识和能力作支撑”。

1.2.2二战后的实践例证和理论证明

二战后,人才资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得到了进一步印证。

日本、德国等国家的迅速发展从实践上证明了人才资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1960年代出现的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则从经济学上对这一问题做出了解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日本作为战败国,经济都处于崩溃的边缘。

但是在战争结束短短的20年时间里,他们又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行列,并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这种用传统经济理论无法阐述清楚的现象,自然引起了经济学家的浓厚兴趣:

这些国家为什么发展速度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其中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这里有外资援助因素。

但是,同样也有大量外国物资和财政援助的其他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却发展缓慢、不尽人意呢?

他们研究发现:

这两类国家在人才资源的开发上存在着重大差异,是人才资源的开发状况决定了他们的发展水平。

德国、日本在战火中被毁坏的只是物质设备,他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高文化和技术、技能与创新能力的人才资源却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而且这两个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把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放在首要地位。

正因为拥有为数众多的人才,加上国民的文化水平较高,使他们能很快吸收先进技术,并加以利用和发展,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而另一些二战后独立的国家的情况则完全不同。

由于原来是殖民地国家,教育文化落后,劳动者素质低下,虽有物资援助,却因缺乏吸收、消化与整和能力,结果整个经济仍不能摆脱低水平循环的落后状态。

同时,在发展方式上,这些国家选择了重视物质资本而忽视人才资源开发的道路,导致国家人均GDP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劳动成本优势已经丧失,产业结构调整面临人才资源短缺的困境,难以上台阶。

战后两类国家的不同经济发展模式告诉我们:

必须摈弃单纯重视物力资本而忽视人力资本的观念和做法,大力开发人才资源。

与此同时,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经济学上的解释。

人力资本理论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威廉·配弟在《政治算数》一书中,就提出过“人口的价值”这样一个概念,并用数量对比的分析方法,说明了劳动者的技能高低与生产效率的关系。

他还指出,要使一国的财富增加,必须提高人口的质量,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有关自然的知识”。

亚当·斯密在他的代表作《国富论》中,把人的知识和技能看作是固定资本,并且和物质资本一样,可以获取利润。

他说:

“一种费去许多工夫和时间才学会的需要特殊技巧和熟练的职业,可以说等于一台高价机器。

”19世纪4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也研究了才能在生产中的作用,提出了物质与精神资本的概念。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发表了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标志着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

舒尔茨指出,人的知识、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