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笔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6224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13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中药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中药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中药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中药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中药学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2页
中药学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2页
中药学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2页
中药学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2页
中药学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2页
中药学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2页
中药学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2页
中药学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2页
中药学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2页
中药学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2页
中药学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2页
中药学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2页
中药学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2页
中药学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2页
中药学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2页
亲,该文档总共10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学笔记.docx

《中药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笔记.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学笔记.docx

中药学笔记

中医学

总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中药、本草、中药学的概念;

2.熟悉历代主要本草著作等内容;

3.了解中药的起源。

中药:

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一部分天然药及其加工品。

草药:

此词始见于宋代。

习惯上称在药书上没有记载的而为民间草药医所掌握使用的植物药。

本草:

中药的统称或原始称号,始见于《汉书·平帝纪》。

中药学:

专门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中药的来源、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西药:

又称化学药,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而制成的药物。

天然药:

在天然环境下而形成的,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

草药:

此词始见于宋代。

习惯上称在药书上没有记载的而为民间草药医所掌握使用的植物药。

本草:

中药的统称或原始称号,始见于《汉书·平帝纪》。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中药学略具规模,至迟在秦汉之际,这可从《山海经》、《周礼》、《五十二病方》等书所记载的大量动、植、矿物和药物名称的丰富知识中推断出来。

二、成书于东汉末期的《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此书简称《本经》。

全书共3卷。

载药365种,按有毒与无毒,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分为上品120种,中品120种,下品125种。

分类比《山海经》多人、米谷、菜、虫四类。

进一步充实了中药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等药学基本理论。

载有丸、散、膏、酒等多种剂型。

始创药物功效分类方法(三品分类)。

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

其缺点是略而不详。

3、《本草经集注》是对《本经》的补充和发挥

南朝梁人陶弘景所著,载药730种。

本书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和有名未用七类。

对药物的产地、采集与疗效的关系以及药物的性味、形态、鉴别、炮制方面的论述颇多补充和发挥。

如把药性分为大寒、寒、微寒、平、温、微温、大温、大热8种。

并创立了便于临床应用的诸病通用药物的分类法。

如治风通用药,治黄疸通用药等等。

此种分类法一直沿用了一千几百年,后世中药的分类方法基本上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该书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药学成就,并且标志着综合本草模式的初步确立。

四、《新修本草》即《唐本草》是最早的一部药典学著作,第一部由政府修订发行的本草书。

本书以《本草经集注》为蓝本,由公孙无忌主持,由苏敬、吕才、许敬宗等20余位名医担任编辑编著而成。

全书计53卷,分为本草学、药图、图经三部分,载药844种.本书的特点是:

图文对照法首创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

五、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证类本草》是集宋以前药物学之大成

本书共30卷,共载药物1558余种。

先后经官方修定过三次。

本书的特点是:

广收博引,内容丰富。

系统集录了上自《本经》,下迄唐宋各家医药名著,收集了《经史传记》、《佛家道藏》等书中有关药物学的资料,共选辑药物书目十七种,方书达九十七部,其它书目133种,共247种(部)。

本书是研究六朝唐宋亡佚方书的重要文献资料。

对药物的产地、采集、炮制等作了进一步的考订和补充。

其绘图精致清晰,堪称是集宋以前药物学之大成。

在《本草纲目》刊行前,上下五百年间,一直作为研究本草学的范本,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学术价值、实用价值。

六、《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药物学巨著

全书凡52卷,约200万字,绘图1092幅,载药1892种(其中新增374种),并附单方、验方11096个,分为16纲60类(目)。

其中植物药按自然属性分类,“从贱至贵”,具有进化论思想的萌芽。

是中古(秦、汉、唐、宋)本草学最完备的分类系统。

药物的性味以及生长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各种因素,综合分析,归纳比较而制定出来的。

瑞典著名植物学家林奈提出类似分类法较之要晚170多年。

对明及明前中药学进行了大总结。

七、《本草纲目拾遗》是对《纲目》的补充修正。

及文献保存价值,清▪杭州(钱塘)名医赵学敏参阅文献600余种,编纂成《纲目拾遗》一书。

全书共10卷。

载药921种,新增710种,分部较《纲目》多藤、花两部。

第二章中药产地与的采集

一、道地药材:

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二、采集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目的和要求:

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

了解其余炮制方法及炮制的概念。

所谓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第一节炮制的目的

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二、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三、改变药物的性味、功能,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四、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区分等级、贮存、制剂、使用。

五、 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及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及定向用药,即引药入经。

第二节炮制的方法

一、修治

1.纯净处理:

挑拣、颠簸、筛、刮、刷。

2.粉碎处理:

捣、碾、镑、锉。

3.切制处理:

切片、切丝、切块、铡段。

二、水制

用水或其它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

其目的是清洁、软化药材,调整药性。

常用清洗、淋、泡、润、漂、水飞等。

三、火制:

直接或间接用火加热,并投入所需辅料以处理药物的方法。

常用者有炒、炙、煅、煨等。

四、水火共制:

将药物通过水、火共同加热的处理方法。

目的是改变药材的形态、性能,降低毒性、刺激性,或矫味、矫臭。

常用者有蒸、煮、燀、淬等。

五、其它制法:

法制、制霜、发酵、发芽、提净。

 

第四章药性理论

目的和要求:

1.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2.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的药物作用,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3.掌握五味的概念,所表示的药物作用,及气与味的综合效应。

4.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升降与浮沉的不同作用,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5.掌握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6.掌握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基本概念

1、中药的药性理论:

即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配伍、禁忌等。

2、中药作用的基本原理-----以偏纠偏(以中药的寒热偏性,纠正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

中药的作用是指中药对机体的影响,亦即机体对药物的反应。

治疗作用(功效)

中药的作用副作用

不良作用

(不良反应)毒性反应

3、毒性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毒性

含义:

即药物的偏性,是药物的性能之一。

因病有阴阳之偏,故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病的阴阳之偏,以恢复重建机体的阴阳平衡而达愈疾之目的。

2、狭义的毒性

含义:

有二:

一是指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比较接近,应用时安全系数小。

二是指药物对机体组织器官损害性大,可产生严重的甚至不可逆转的后果。

四、副作用:

是指在常规剂量(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

治疗作用与副作用是相对的,通过配伍可以监制副作用的产生。

停药后可消失。

五、毒性反应:

是指用药后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常因剂量过大或用药过长或体质因素而引起。

广义:

指中药的偏性,狭义:

指中药的毒性反应,可产生严重不可逆的损害。

第一节四气

一、含义:

指“寒”、“凉”、“温”、“热”(平)四种不同的药性,寒、热偏性不明显,作用和缓的药物称为平性药

二、“四气”与“四性”

一年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不同的自然气候,古人以此作为说理工具,用以说明药物的四种不同药性、故有“四气”之名。

实际上,药物之性与四时气候有密切关系,即药物感四时之气而生成,故有寒凉温。

三、“四气”的论定和重要意义

“四气”是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步加以认定的。

如:

桑叶解表热—凉

石膏内服之后清里热—寒

紫苏通过机体解表寒—温

附子反应 温里寒—热

“四气”是中药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在临床用药治病中有重要意义,即

寒凉药治温热病----寒者热之

温热药治寒凉病----热者寒之

寒、热证皆可使用-----平性药

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用药原则。

第二节五味

一、含义:

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而“淡附于甘”,“涩为酸之变味”,故仍称五味。

二、“五味”的各自效能

散—散邪{寒、热、湿等}散结

1、“辛”宣—宣肺透疹“动”的特性

行—行气行血

通—通关通窍

“辛”还能润,特指能补肾壮火这类的药物。

如:

桂、附、菟丝子之类。

李时珍说:

“肉桂下行,益火之源,此东垣所谓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其气者也。

过食辛,损津耗气。

2、“甘”能:

补益:

补益气、血、阴、阳

和中:

调理中焦脾胃功能“甘先入脾”如炙甘草、大枣

药性缓和:

如防风、秦艽、天麻为“风中之润剂”

缓和 

缓和药性及解毒、缓急止痛:

如:

甘草能缓和附子之急猛

蜜能缓和硝、葶、遂之峻下

麻子仁丸中用白蜜意在缓下

甘草能缓急止痛

过食甘味,易导致甘壅,影响运化而减食。

3、“淡”能:

渗湿利水:

如茯苓、苡仁、猪苓、泽泻

4、“酸(涩)”能:

收敛:

收敛肺气,收涩止汗

固涩:

固涩肾精,涩肠止泻

    多食酸损骨坏齿

5、“苦”能

    清泄火热

泄通泄二便

降泄肺气

 

燥苦{温}燥湿散寒苦能抑制腺体分泌功能,使水之吸 

 苦{寒}燥湿清热收与排泄加快

坚坚阴(泻火存阴)——知、柏

过食“苦”易化燥败胃,但少量“苦”能增加食欲

三、“四气”与“五味”综合

正确认识药物作用,经将“四气”与“五味”综合起来。

如:

紫苏温——发散表寒味同性异

辛——发散作用同中有异

薄荷凉——发散表热

浮萍辛——发散表热性同味异

寒——清热作用同中有异

麦冬甘——养阴清热

黄芩、黄连、黄柏——苦寒——清热燥湿-性味相同作用相似

甘—补脾益气辛—祛风湿一性多味

白术—性温苦—燥湿利水苍术—性温苦—燥脾湿作用广泛

四、“四气”、“五味”的可变性

1.通过炮制改变:

干姜-辛热-炒炭-苦涩温-炮姜

生地-苦甘寒-蒸晒-甘温-熟地

2.通过配伍改变

     吴茱萸---苦寒之性减缓

黄连配入

升麻、柴胡---苦降之性减缓

五、“四气”、“五味”的阴阳属性

酸、苦、咸、涩味及寒凉——属阴

辛、甘、淡味及温、热——属阳

六、“四气”“五味”的综合应用

王好古《汤液本草》:

“药之辛、甘、酸、苦、咸,味也,寒、热、温、凉,气也。

味则五,气则四,五味之中,每一味有四气,有使气者,有使味者……所用不一也。

第三节升降浮沉

一、含义:

 指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升——上升,

 降——下降,

 浮——发散,

 沉——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

2、应用

1、顺着病势,使药达病所

风寒头痛——在上——选上升的药,如川芎

小便不利——在下——选下降的药,如茯苓

疹透不畅——在表——选外浮的药,如浮萍

遗精带下——在内——选内沉的药,如牡蛎

2、逆着病势,制止病势发展

肺气上逆——向上——选下降的药,如杏仁

内脏下垂——向下——选上升的药,如黄芪

邪热由气入营——向内——选取外透药,如银翘散

肺气耗散——向外——选内收药,如五味子

3、升降浮沉特性的转化

 1. 通过炮制转化:

如黄连酒炒则升,盐制则降,姜制则浮,醋制则沉。

2.通过配伍转化:

如《本草汇言》:

防风“与芎、芷上行,治头目之风;与羌、独下行,治腰膝之风;与当归治血风”;李时珍说:

陈皮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3.与药物质地轻重有关:

花、叶、皮、枝,味淡气薄者多为升浮,气重味厚质地重者多为沉降。

 总之药物的升降浮沉特性受到其四气、五味、气味厚薄、质地轻重、炮制、配伍等元素的影响。

其一般规律是:

辛甘温热药大多升浮,酸苦咸寒药大多沉降。

但李时珍所谓的“咸无升”,特指味咸气薄(寒凉)药物的作用趋向---沉降。

第四节归经

一、 含义:

  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

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

换句话说,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和特殊的适应范围。

二、 归经的基础、依据

 归经的基础:

脏腑经络学说。

 归经的依据:

药物所治具体病证。

3、归经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

水肿脾不运化水湿——选入脾有白术、茯苓等

小便肾不蒸化水湿——选入肾的泽泻、猪苓等

不利肺不通调水道——选入肺的麻黄、通草等

2.便于对功效近似的药进行鉴别

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

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

均治柴胡----善治少阳经头痛

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经头痛

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

川芎---善治一切头痛

第五章中药的配伍

掌握:

1、配伍的目的。

2、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配伍用药原则。

一、含义:

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或两味以上药物配合使用的用药形式。

二、目的:

(一)增强药效。

(二)减低副作用与毒性

如果一种药物有毒而又在所必用,可配伍他药以减其毒(如半夏配生姜),或牵制其偏胜的作用(如黄连配干姜)。

(三)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

(四)改变与影响药效

三、方法:

1、同类相须:

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增强原有疗效。

2、异类相使:

即在性能或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或功效虽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

3、相畏相杀:

这是一种配伍关系的两种说法。

一药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药减轻或消除称相畏。

反过来,一药能减轻或消除另一药的毒性或副作用称相杀。

4、相恶相反:

 相恶:

两药合用,一药能使另一药原有功能降低甚至丧失。

相反:

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第六章中药的用药禁忌

1、配伍禁忌

原则上禁止配伍,目前认可的有“十八反”和“十九畏”

1、十八反:

歌诀如下: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原则上禁止配伍,目前认可的有“十八反”和“十九畏”)

2、十九畏:

歌诀如下: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争。

二、证候禁忌

三、妊娠用药禁忌(妊娠禁止使用的药物)

慎用药:

通经去瘀、行气破滞、大辛大热药。

禁用药:

药性峻猛者、有毒性者。

但如在所必用,可斟酌使用。

《内经》云:

“有故无陨,亦无殒也。

4、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第七章用药剂量与用法

熟悉:

1、用药剂量与药效的关系及确定剂量大小的依据。

2、中药的煎煮时间与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等不同要求)。

第一节:

中药的用药剂量

一、含义:

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

也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

二、确定中药具体用量的因素:

主要有病情方面(轻缓急重)、药物和应用方面(作用强弱、毒性大小、单味或复方、剂型如何、质地轻重等)和三因(因时、因地、因人)等。

第二节中药的用法

一、给药途径:

二、应用形式:

1、煎煮方法:

火候与时间:

发散药、芳香药、武火速煎沸数分钟后改文火略煎。

补益滋腻药,大多文火久煎。

  

2、特殊煎法:

打碎先煎:

(矿、贝)后下:

(芳香)

 布包煎:

(粉末状、细小植物种子)

 不入煎:

胶质:

烊化;液态:

兑服;贵重:

散剂冲服。

三、服药方法:

1、服药时间:

空腹:

泻下、驱虫药饭前:

滋补药

饭后:

健胃药或对胃有刺激药睡前:

安神药

2、服药温度:

温服:

汤剂

冷服:

反佐,真寒假热时

热服:

反佐,真热假寒时

3、服药频度:

顿服:

每隔4小时左右一次,昼夜不停——病情紧急时

频服:

少量多次——呕吐者或药物中毒者

 

各论

第八章解表药

1.掌握:

解表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发散风寒药与发散风热药的性能特点、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

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2.掌握:

麻黄桂枝紫苏荆芥

3.熟悉:

羌活白芷细辛香薷防风

概述:

一、含义: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二、特点:

大多味辛,归肺经。

三、适应证:

1.表证:

寒、热、脉浮、苔薄等。

2.表邪犯肺之喘咳。

3.疮痈有表者。

《生气通天论》:

“营卫不从,逆于肉理乃为痈肿。

4.疹发不畅。

章虚谷:

“疹宜透发。

5.水肿兼表或腰以上水肿者。

《金匮要略》:

“腰以上肿当发其汗。

四、分类:

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

发散风热药---辛凉解表药

五、应用:

1、针对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的不同,分别选用发散风寒和疏散风热的解表药。

2、体虚而患表证者,应适当配伍补益药。

6、使用注意

1、发汗以“遍身微似有汗”为度,以免损耗阳气和津液。

2、发汗力强的解表药,忌用于汗家及热病后期津液亏耗者,慎用于疮家、淋家、亡血家。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辛温,发汗作用较强

---以发散风寒为主要作用

---适应于外感风寒表证、风寒喘咳、疮痈兼表、风湿痹证、水肿兼表者。

麻黄--桂枝

共性:

发汗解表——外感风寒表实证(无汗)  ——二者相须合用

麻黄:

辛温发汗之峻品

1、药性:

辛温、微苦;入肺膀胱经

2、特点:

辛散温通,上开肺气,下输膀胱,为辛温发汗之峻品,宣肺平喘利水之要药,尤适宜于风寒束肺,肺气不宣之喘证。

①发汗解表----外感风寒表实证,常配桂枝

②宣肺平喘----各种喘证(寒喘配杏仁;热喘配石膏;寒痰喘配细辛、半夏、干姜)

③利水消肿---善治风水、腰以上水肿

④温通辛散----风寒痹证、阴疽、痰核

3、用法:

宜先煎去沫,解表生用,平喘生用或炙用

4、使用注意:

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肾虚喘证均不宜用。

桂枝:

药性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

1、发汗解肌---风寒表证(表实配麻黄,表虚配芍药---调和营卫)

2、温通经脉---寒凝血滞诸证。

胸痹、寒湿痹痛、痛经、闭经、冻伤。

3、助阳化气---脾肾阳气虚,水湿不化---心悸、痰饮、蓄水证。

紫苏--生姜--香薷

共性:

——和中、解表散寒,和胃止呕

——胃肠型风寒表证,呕吐——寒热头痛与腹痛、胃痛、呕吐、泄泻同时出现者。

——常相须合用。

紫苏

1、散寒之力较缓和,为外感风寒灵药

2、长于行气宽中醒脾,为行气止呕之良药---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3、兼理气安胎,解鱼蟹毒。

生姜

1、发汗之力较弱

2、长于温中止呕,“呕吐家之圣药”---胃寒呕吐,脾胃虚寒证

3、温肺止咳---肺寒咳嗽。

荆芥--防风

共性:

辛、微温,归肝经

1、祛风解表——轻扬发散,微温不烈,性较平和,外感风寒、风热表证皆可用。

2、透疹止痒---风疹瘙痒,疹发不透,皆可使用。

----常相须合用,方如荆防败毒散。

荆芥:

1、消疮---疮疡初起有表证者。

2、炒炭苦涩止血---各种出血证。

故《本草纲目》云:

“风病、血病、疮病为要药。

防风:

甘缓不峻,质地柔润,胜湿(止泻)、止痉、止痛,为“风药中之润剂”长于祛在表、在经络、在关节之风。

常用治风痹、破伤风、肠风下血和脾虚湿胜、肝郁乘脾之痛泻。

《本草汇言》:

“与芎、芷上行,治头目之风;与羌、独下行,治腰膝之风;与当归治血风;与白术治脾风;与苏麻治寒风;与芩、连治热风;与乳、桂治痛风,及大人中风、小儿惊风,防风尽能去之。

羌活--白芷--藁本

共性

——皆辛温,祛风散寒解表,胜湿止痛

——适于风寒、风寒挟湿之表证和风寒湿痹。

羌活:

辛温气雄,发表散寒,胜湿止痛力强。

善治太阳头痛,后项头痛,腰以上风湿痹痛。

藁本:

辛温升浮力强,善治巅顶头痛(归膀胱、肝经)。

但血虚、肝阳上亢,火热内盛头痛忌服。

白芷:

辛香温通,辛香温燥,

1.善治头面诸痛,尤其阳明头痛;

2.善通鼻窍,治鼻渊头痛;

3.善燥湿止带,治白带和黄带;

4.通行气血,消肿排脓,无论疮痈初起还是脓已成皆可用。

5.香燥伤阴助热,故阴虚血热者忌服。

细辛--苍耳子--辛夷

共性:

辛燥温通

——发散风寒,通窍止痛

——均善治风寒头痛和鼻渊头痛。

苍耳子:

本品多硬刺,而“刺多祛风”,故有祛风除湿作用,治风湿痹痛。

辛夷:

1.为治鼻渊头痛的要药,故凡鼻渊,偏寒偏热皆可用。

细辛:

1.入肺肾,达表除在表之风寒,入里走肾,除在里之寒,尤其治阳虚外感。

2.长于止痛,治痹痛、头面诸风头痛:

偏正头痛、鼻渊头痛、三叉N痛、尤善治冷风牙痛。

3.温肺化饮---肺寒痰饮之喘咳、痰白清稀量多者。

4.用量:

研末吞服不可过半钱匕,煎汤可过钱。

5.使用注意:

反藜芦。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药性---大多辛凉,

作用---散风热为主。

发汗解表作用较缓和。

适用证---外感风热表证、风热所致的目赤多泪、咽喉肿痛、咳嗽和麻疹不透等。

----常配伍清热解毒药。

薄荷--蝉蜕--牛蒡子

共性:

——疏散风热,清热利咽,透疹(宣肺以利咽喉)

1、外感风热表证,风温、温病初起

2、风热上攻的头痛目赤

3、风热郁肺的咽喉肿痛

4、麻疹初期,疹发不畅

牛蒡子:

---外散内清,长于解毒利咽消肿,滑利通便

---咽喉肿痛,疮痈肿毒,丹毒、痄腮,兼便秘者尤宜。

 使用注意:

因其滑利通便,故气虚便溏者不宜。

薄荷:

1.长于清利头目---风热上攻的头痛目赤。

2.疏肝解郁---肝气郁滞的胸闷、胁肋胀痛,此时薄荷用量宜轻。

使用注意:

不宜久煎。

体虚多汗不宜。

蝉蜕:

1.长于息风止痉。

尤其善治小儿惊风夜啼,---小儿急惊风、惊痫、破伤风等

2.长于宣发肺热疗音哑---咽痛音哑

3.长于发散肝经风热,明目退翳--目赤肿痛

桑叶--菊花

——苦、甘、寒——归肺肝

——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1、外感风热,感冒头痛

2、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

3、肝火上攻或肝经风热或肝肾不足的目疾

——常相须合用。

桑叶:

1、长于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善治肺热或肺燥咳嗽(干咳少痰)

2、又可凉血止血(止上部出血)

菊花:

1.长于清肝平肝,明目---善治肝经虚实目疾,肝阳上亢的眩晕头痛。

2.长于清热解毒---善治疔疮肿毒。

用法:

外感风热用黄菊花(杭菊花);平肝明目用白菊花(滁菊花)。

《牧坚闲谈》:

“真菊延龄,野菊泄人。

葛根--升麻--柴胡

共性

1.辛凉解表——外感风热表证。

2.升发清阳---气虚下陷诸证。

——常相须使用。

升麻、柴胡---为升阳举陷之要药,但用量宜小。

葛根、升麻:

善于透疹,治疹发不畅。

柴胡---长于疏肝解郁,善治肝郁诸证,为治少阳证之要药。

柴胡:

1.善疏散少阳半表之邪,为治少阳证之要药,为治外感发热,退热之良药。

2.长于疏肝解郁,善治肝郁诸证。

为治肝郁胸胁胀痛或月经不调的主药。

使用注意:

和解退热宜生用,疏肝解郁宜醋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