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无线通信系统.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6282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9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线无线通信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有线无线通信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有线无线通信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有线无线通信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有线无线通信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有线无线通信系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有线无线通信系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有线无线通信系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有线无线通信系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有线无线通信系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有线无线通信系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有线无线通信系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有线无线通信系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有线无线通信系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有线无线通信系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有线无线通信系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有线无线通信系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有线无线通信系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有线无线通信系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有线无线通信系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线无线通信系统.docx

《有线无线通信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线无线通信系统.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线无线通信系统.docx

有线无线通信系统

1.有线通信系统

有线通信网是抢险救援指挥通信的基础设施之一,主要用来承载各级消防部门的语音通信业务,实现总队、支队、大(中)队三级灭火救援指挥有线通信系统。

系统主要由软交换调度平台、专网电话、录音录时设备、VoIP网关、网守、接入设备等组成。

消防有线通讯系统是消防总队指挥调度基础通讯平台,系统主要实现行政受理、重特大灾害事故受理、指挥调度等功能,内部用户群呼、急呼、监听、会议、强拆、摘机直通等功能。

该系统的核心设备是软交换调度平台,它应该是根据公安、消防、急救、城市应急通信指挥调度系统特点和业务需求量身定做的语音调度交换平台,而且能与各类交换机、调度机汇接组网。

一般讲,它是基于NGN架构和TCP/IP技术,能够集成语音、坐席、自动呼叫分配(ACD)服务、IP电话等多种服务方式的先进的智能调度交换平台,主要具有话务交换、呼叫建立、坐席受理、ACD服务、录放音处理、CTI信息等功能。

软交换调度系统组网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见:

(1)调度机将和总队行政交换机通过数字中继连接,由总队行政交换机为排队调度交换机提供呼入呼出路由。

(2)调度机与无线调度系统通过EM中继连接。

(3)调度机通过用户线与多路传真系统连接。

(4)配置公用交换网接入模块,分别实现与移动、联通、电信等3G网的互通

软交换调度系统和行政交换机采用两条PRI数据中继连接,能够针对行政交换机内部用户和公网用户同时发起120方会议。

同时由于采用了负载均衡的两条数字中继,系统具备了线路上的冗余性,防止了由于数字中继失效而造成的有线指挥调度系统停止工作。

软交换调度系统主设备采用主备冗余配置,并支持异地容灾备份组网,系统的各种接入设备均可双归属注册到主备软交换平台,保证主用系统出现故障时,通过备用系统可使相应的业务不受影响。

软交换调度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1)话务交换功能

a)系统具备完备的中继接口:

数字中继、环路中继。

b)数字中继的信令方式主要有:

中国一号、七号、ISDN30B+D,均可接收主被叫信息。

c)模拟市话中继指普通市话方式联入电信交换网,并采用FSK、DTMF两种方式接收主、被叫信息。

d)数字中继具有被叫锁定功能。

e)具有中继告警功能,如果中继检测到故障可通过计算机网向外发送。

外部系统可设置声、光报警。

f)具有汇接功能,从一个中继呼入后根据需要可汇接到另一个中继。

g)系统内任意两个用户之间可以互相拨打呼叫。

h)用户能够与中继互通互联。

i)对用户可以进行分组管理。

j)系统具备话务跟踪功能(包含主叫、被叫、开始时间、结束时间、通话类别等)。

(2)呼叫建立功能

a)系统能够向电信局发送数字中继的假应答信号功能,便于系统对话务进行分析、排队操作。

b)系统通过参数设置具备被叫号码拦截功能。

当系统设置参数开通此功能时,当中继被叫号码不在系统指定范围内,系统对中继播放语音,完毕后挂机。

c)缺省状况下,如果中继的被叫号码不在被叫号码范围内,为了表示友好,系统给出缺省应答位置。

d)系统具备主叫号码转移功能。

当系统中继话务呼入时,系统根据接收到的主叫号码,查询系统参数,如果系统对指定的主叫号码进行了主叫转移参数设置,则将话务直接转接到指定位置(如果指定位置为语音信箱则就实现了教育语音播放功能)。

e)外部计算机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动态调整系统主叫号码转移参数。

f)系统具备被叫号码转移功能。

g)系统根据被叫号码,分析被叫号码需要转移的应答位置,根据参数转接到指定分机、录音、放音(如:

报时、通知、查询)。

(3)自动呼叫分配(ACD)功能

a)呼叫进入ACD后,系统按照先进先出的处理顺序,如果没有空闲坐席受理,呼叫进入排队状态,系统对排队的呼叫循环播放排队语音。

b)外部系统能够通过网络控制排队中的话务顺序及控制某个话务转接到指定位置。

c)ACD能够根据呼叫的主、被叫信息自动调节呼叫排队顺序,实现报警电话优先。

d)ACD话务分配中具备调度优先的原则,当是一个调度电话和报警电话同时到达时,调度电话将被优先分配给坐席。

e)系统按照特服号码可以设置多个受理ACD排队组,并且ACD队列有优先级别。

f)ACD组可以同时有多个受理成员,一个受理成员可以同时登入到多个受理ACD排队组。

g)多成员忙功能,如果某个受理成员处于忙态,那么所有呼叫ACD排队组均表示该成员忙。

h)免打扰功能,如果接收到免打扰指令后,受理ACD排队组中所有的受理成员无效,应答位置改为溢出受理位置。

i)成员、队列显示,可以输出当前有效受理成员数和滞留在队列中的呼叫数。

j)事务时间,可以设定呼叫ACD排队组的事务时间,用来延缓刚完成呼叫受理的受理成员有一定时间进行处理前一个呼叫。

k)事务暂停,如果受理成员在事务时间内,可以发送一个事务停止命令,结束事务处理时间,接听滞留的呼叫。

l)空闲受理成员选择的原则:

对所有坐席发起群振铃呼叫;依规则对空闲坐席振铃(空闲时间最长、话务最少、平均受理次数最少)。

m)ACD具有溢出处理机制:

所有坐席离席(话务转到溢出应答位置);排队数量大于指定数量(话务转到溢出应答位置)。

n)无应答离席功能。

当分配到某个坐席一个话务后,在指定时间内坐席没有应答该话务,系统自动设置该坐席离席,并将该离席信息发送到外部计算机网络(离席状态,原因是不应答),同时将该话务放回到排队队列的最前面优先分配。

o)ACD具有向计算机网络广播ACD状态信息功能,每隔一定时间广播:

队列数量、在席席位。

p)计算机网络能够问讯某个话务信息,包括主、被叫信息,呼叫通道、排队时间、排队位置。

q)计算机网络能够问讯队列中的话务数据功能,ACD接收到该指令时将队列中的话务信息传送给计算机网络。

r)系统设置一个公共ACD受理所有的话务,当有坐席在席时,系统所有话务均由该ACD成员处理,当该ACD所有坐席离席时,系统话务按一定的规则溢出到相应的ACD,如果系统没有给出规则,则溢出到溢出应答位置。

s)系统号码分析原则:

根据主叫号码信息分析应答位置;

根据被叫号码信息分析应答位置;

分析内部字冠和内部局号直接呼叫应答;

系统默认应答位置;

通知无效呼叫,释放中继;

(4)电脑话务集成(CTI)功能

a)计算机网络能够通过该接口与系统进行双向数据通讯。

b)系统通过提供CTI接口实现计算机集成电话功能。

c)计算机通过CTI接口能够获取话务信息,并对话务进行控制。

d)系统具备网络连接故障检测和自动恢复功能。

e)系统在该接口连接故障时,能够正常工作,同时所有的话务流程能够自动按默认方式完成整个话务处理。

数字录音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1)对指挥中心所有的有无线通话可设置或取消录音,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对值班全过程进行录音,每次录音产生1个录音流水号。

2)可以后期手动关联录音到相应的某个事件。

3)系统管理员可对数字录音系统进行全面管理维护。

4)指挥调度坐席可按各自权限查询、监听、回放有关录音记录。

5)数字录音系统应有规范可靠的自动备份功能,提供多种备份策略。

备份文件应便于检索、查询。

6)数字录音设备可选以太网接口或El接口和调度系统对接。

配置32路并发录音,具备本地磁盘存储,可以存储至少5000小时的录音数据

7)可设置自动或者手动对电话录音。

录音可进行远程电话播放,下载播放等多种模式。

短信系统的具体要求有:

短信系统用于实现和手机、小灵通的短信互通;采用模块化设计,与有线调度系统可通过SOCKET接口互联,在有线调度台上,内嵌短信功能。

通过调度台实现的功能有:

短信发送(群发、单发);

收短信(短信提示、接收、存储);

查询短信记录等。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序号

货物名称

技术参数及性能配置要求

1

有线调度系统

1、采用两台交换机既独立又联系的工作方式并行运行。

任何一台交换机的运行都不受另外一台交换机状态的影响,支持容灾备份,一旦一套交换机发生故障,呼入电话可经由电话网到达另一套正常运行的交换机,将呼叫分配接续到全部座席中任何一个空闲的座席。

2、系统容量

内部分机最大数量:

352部(含坐席话机)。

话机类别:

脉冲拨号或双音频拨号。

坐席话机最大数量:

128部(与DS11平台配合);250部(与DS21平台配合)。

话机类别:

不能拨号。

数字中继最大数量:

16条。

环路中继最大数量:

32条。

E/M中继最大数量:

32条。

NO.7链路最大数量:

6条。

REC接收器最大数量:

30套(含高频和低频)。

PBR接收器最大数量:

30套。

WCDMA/TD-SCDMA/CDMA20003G网关:

各一套,分别支持中国联通WCDMA/移动TD-SCDMA/电信CDMA2000网络;技术要求包括:

信号灵敏度≤-104dBm;通道数≥8;支持与程控交换机相连;具有RJ-11接口;具有自动二次拨号功能;具有锁机、锁卡功能;提供DTMF制式来电显示功能。

短信服务器:

一套。

3、系统响应时间

当电话用户数据库查询时间≤700MS、采用中国七号信令时,从主叫用户拨完最后一位号码开始,由交换机提取主叫用户号码、到座席话机铃响的系统响应时间≤1秒。

当电话用户数据库查询时间≤700MS、采用中国一号信令时,从主叫用户拨完最后一位号码开始,由交换机提取主叫用户号码、到座席话机铃响的系统响应时间≤5秒。

4、主叫号码截取失败率

中国一号信令:

<万分之5

中国七号信令:

<万分之3

5、正常情况的话务量下,呼损率<0.01%

6、系统可靠性

由于系统故障,造成用户不能发出、完成或接收呼叫时间大于30s称为中断。

指标:

①单个用户中断指标(每年中断时间的长期平均值):

每年30分钟

②用户同时中断指标(每年中断时间的长期平均值):

每年20分钟

③系统中断:

20年内不得超过1小时

7、处理能力BHCA≥50K

8、系统能处理呼入量:

50000次以上/天

忙时呼入量:

8000次以上/时

9、符合信息产业部相关规定

①用户线条件与参数

②接口电气特性

③信号方式

④信号音和铃流

⑤传输指标

⑥过压过流保护

10、多方通话的电平值为2-7dB

11、内外ACD切换

当通信故障时,进行CTI服务器外部ACD和交换机内部ACD切换的时间指标:

≤25秒(其间的呼入除用户早释外,其余不受损失)

12、交换机请求外部路由最长尝试时间:

15秒

注:

上述设备须提供原厂家项目授权函。

普通IP话机要求

配置10台

线路

2线

显示

高分辨率背景光、图形化LCD

功能键

上下文关联软键,菜单导航键,线路键,音量控制键,静音按键,免提按键,耳机按键,通话保持键

语音效果

全双工,支持免提,声音清晰

语音特性

自动增益控制,动态噪音消除,舒适背景噪音生成,回声消除,自适应抖动缓冲,包丢失隐藏

时间日期显示

支持SNTP协议,可以显示日期和时间

号码显示

支持主叫号码显示

协议

支持SIP协议

编解码

支持G.711U/A,G.729A,

QoS

支持DSCP,支持Layer3TOS、IEEE802.1p/Q标记(VLAN)

配置管理

支持多种方式软件升级(ftp/tftp),通过WEB管理

网络

2口10/100M自适应网口,支持DHCP和静态地址,支持NAT,支持RTCP

电源

支持IEEE802.3afPoE供电

语言

话机配置界面支持中文

日志

话机可提供LOG日志

安全性

重要配置支持密码认证,加密配置文件、摘要鉴权、TLS支持、HTTPS安全设置、支持URL语法,引导服务区需要密码和支持签名的软件可执行文件

XHTML

支持XHTML浏览器可以从服务器获取WEB内容

会议功能

本地可实现三方会议,可以加入会议桥会议

高级IP话机要求

配置20台

线路

4线

显示

高分辨率背景光、图形化LCD

功能键

上下文关联软键,菜单导航键,线路键,音量控制键,静音按键,免提按键,耳机按键,通话保持键

语音效果

高清语音,全双工,支持免提,声音清晰

语音特性

自动增益控制,动态噪音消除,舒适背景噪音生成,回声消除,自适应抖动缓冲,包丢失隐藏

时间日期显示

支持SNTP协议,可以显示日期和时间

号码显示

支持主叫号码显示

协议

支持SIP协议

编解码

支持G.711U/A,G.729A,G.722

QoS

支持DSCP,支持Layer3TOS、IEEE802.1p/Q标记(VLAN)

配置管理

支持多种方式软件升级(ftp/tftp),通过WEB管理

网络

2口10/100M自适应网口,支持DHCP和静态地址,支持NAT,支持RTCP

电源

支持IEEE802.3afPoE供电

语言

话机配置界面支持中文

日志

话机可提供LOG日志

安全性

重要配置支持密码认证,加密配置文件、摘要鉴权、TLS支持、HTTPS安全设置、支持URL语法,引导服务区需要密码和支持签名的软件可执行文件

XHTML

支持XHTML浏览器可以从服务器获取WEB内容

会议功能

本地可实现三方会议,可以加入会议桥会议

2.无线通信系统

构建用于全省范围内突发重大消防事件实施跨区域联合作战的消防无线及语音通信网,保证总队消防调度指挥中心的指挥调度通信和总队火场指挥通信。

系统建设应参照《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和《消防部队通信指挥系统“十一五”建设规划》要求,按照应急指挥体制,重点建设大队灭火战斗行动通信、中队灭火战斗行动通信、支队灭火指挥通信、总队灭火指挥通信等四个通信层次的现场消防通信体系结构。

系统的构建是对消防现有的通信设施和网络进行改造和扩展,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新技术的应用,使消防通信指挥能力得到提升。

无线通信系统中所需基站台、车载台、手持设备另立项目进行建设,不在本项目的设计范围,本次建设只实现无线接入接口。

1、总队语音通信组网控制管理平台(ZTPT-A)

各级指挥中心语音通信的核心部分是通信组网控制管理平台,即ZTPT,分为总队平台ZTPT-A和支队平台ZTPT-B两级,除交换通道数量和硬件结构有所不同外,其功能基本相同。

ZTPT可接入UHF无线、无线常规/集群、GSM/CDMA公网、PSTN、PBX、卫星电话等各语音通信单元,形成一个综合的语音交换控制平台。

总队语音通信指挥调度平台PT-A系统结构如下图:

PT-A由系统音频交换模块、通信单元接入控制模块、指挥调度管理模块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1)系统音频交换模块

系统音频交换模块功能如下:

a)在调度管理终端的控制下完成各种语音话路的交换。

b)在调度管理终端的控制下完成语音话路会议式组合交换。

c)直接提供FXS接口,连接指挥调度电话和内部热线电话。

d)直接提供FXO接口,连接PSTN公网和PBX专用交换机。

e)提供无线系统专用音频接口,经专用无线接入控制模块连接无线系统话路。

f)对各语音话路进行独立录音。

系统音频交换模块技术参数:

a)FXS接口16个,暂定调度电话2个,作战电话6,8条PBX录音专线

b)FXO接口16个

c)无线接口8个,暂定UHF/集群8个、移动公网2个。

d)会议资源8组,可同时提供8个会议组通话

e)录音资源8组双向录音,与会议组对应。

48线单向监听录音,与交换音频端口对应。

(2)通信单元接入控制模块

通信单元接入控制模块功能:

a)提供RD接口:

直接连接各类常规无线中继台、基地台和集群调度电台(简称无线信道机),为PT提供无线系统的空中通道接入。

b)提供Tele接口:

直接连接PT中交换机的无线音频接口,将无线系统的空中信号转变成模拟语音信号汇接到PT的交换机。

c)提供232串口:

直接连接PT中主控机的多串口服务器上,通过串口PT可实现对通信单元接入控制模块、无线中继台、基地台和集群调度电台的控制。

d)信道机状态控制:

根据PT的串口指令,可实现对信道机收/发状态控制、接收通道音频与发射通道通/断控制、差转与基地工作模式控制、信道频率和功率切换控制、VOX(语音激活)PTT开启与关闭控制。

e)无线信令收发:

可在一个无线信道上支持无线数字信令和DTMF模拟信令2套信令同时工作。

并内置第三方无线信令模块接口。

f)GSM接入模块:

专用的通信单元接入控制模块,插入SIM卡后可直接登录GSM移动公网,并通过模块的Tele接口和232串口实现ZTPT对GSM移动公网的话音接入和短信息的收发。

g)CDMA接入模块:

专用的通信单元接入控制模块,插入SIM卡后可直接登录CDMA移动公网,并通过模块的Tele接口和232串口实现PT对CDMA移动公网的话音接入和短信息的收发。

通信单元接入控制模块的技术参数:

a)3块UHF无线信道接入控制模块,可连接3台UHF常规无线信道机。

b)3块集群信道接入控制模块,可连接3台350兆集群系统电台。

c)2套GSM/CDMA接入模块,可同时提供2路GSM/CDMA话音通道。

(3)指挥调度管理模块

指挥调度管理模块是由主控机(工业级计算机)、系统交换机、调度管理终端构成的C/S主从式的局域网络和主控、交换、调度指挥3个模块组成。

如下图:

指挥调度管理模块的功能如下

a)系统运行技术参数、系统设备和线路参数配置。

b)系统业务数据包括系统用户资料管理、通信记录、通话录音、GPS数据、短信信息、告警数据等数据存储与管理。

c)通信指挥预案的编制和调用,包括;呼叫用户对象、通信端口指定、通话会议组号、无线信道频率等。

d)在调度终端的操作下实现各种语音话路的呼叫与交换。

e)在调度终端的操作下实现会议通话的组合与拆分。

f)在调度终端的操作下实现对无线用户的呼叫与控制管理。

g)嵌入式GIS,对配置了GPS的无线用户(车载台、手持台)可实施定位与跟踪。

h)本地无线信道机频率/功率切换控制。

i)远端无线中继台无线遥控开启与关闭、信道频率切换控制。

j)通信记录查询。

k)GPS跟踪轨迹查询和回放。

l)通话录音查询回放。

m)指挥调度管理模块的容量和规模

n)调度终端接口:

2个,可支持2个调度管理终端并席操作。

o)串口服务器接口:

1个,最多可提供16个232串口,用于UHF无线信道、集群信道、GSM/CDMA通道的接入与控制。

p)扩展业务接口:

1个,用于第三方系统或业务平台的接口。

q)指挥调度管理模块的性能和标准

r)主机:

由一台工业级计算机和专用交换控制软件组成,双硬盘冷备份。

s)交换主机:

由一台工业级计算机、多块专用电信级语音交换卡和专用交换控制软件组成,采用双硬盘冷备份。

t)调度终端:

由2台普通商用计算机和专用调度指挥管理软件组成。

u)串口服务器:

工业级16串口,IP连接。

v)操作系统:

Window2000或WindowXP,Mapx5.0

2、火场指挥网技术方案

参照公安部颁发的《智能无线通信组网管理平台》规范,火场指挥网的核心是移动的通信组网控制管理平台(下简称XPT),其功能结构如下图所示:

XPT由无线接入功能模块、通信交换功能模块和系统控制管理功能模块组成,主要完成系统接入、通信交换和控制管理三大功能。

(1)无线接入功能模块

完成平台与各种通信网络的硬件接入,通过各类专用接口模块和常规无线网、标准集群网、GSM/CDMA/PHS移动公网等其它无线系统结合,形成综合的跨网络、跨频段的汇接,完成智能化管理控制平台与各类无线移动终端设备的互连互通。

U/VHF专用接口模块还通过SPI(串行设备接口)与基地台内部CPU联接,通过上层软件直接控制基地台的信道切换、静躁控制等基地台操作,实现软件无线功能。

U/VHF专用接口模块具备无线调制解调和信令协议转换双重功能,可通过U/VHF专用接口模块,完成对U/VHF无线设备的控制指令的收/发。

(2)通信交换功能模块

完成无线与指挥中心、无线与有线、常规无线与集群、常规无线与GSM、集群与GSM等不同通信网络的多方向交互式通信,并对各交换通道的通话自动录音。

(3)系统控制功能模块

完成无线通话信道控制、移动用户通话管理、网络通话交换控制、信令收发信令转换、无线基台收发控制、数据资料管理等。

现场通信管理平台XPT主要功能:

(1)基本功能(支持任何型号设备)

a)跨频段U/VHF常规无线信道接入

b)标准制式集群、GSM/CDMA移动卫星通信接入

c)有线PSTN或PBX方式接入(包括卫星电话、VOIP话等)

d)有线、跨段无线、集群、GSM/CDMA移动等话音交换和多方通

e)GSM/CDMA短信息收/发

f)U/VHF常规无线信道频率/功率软件切换

g)通信预案编制和自动调用

h)通话自动录音/查询回放

i)无线扩音播放控制

j)特定紧急信号播放控制

k)用户资料管理、通信记录查询和统计

(2)增强功能(用户设备需加装专用信令控制板)

a)常规无线信道空中动态分配管理

b)常规无线用户的动态分组管理

c)PTT-ID通话发射/接收标志显示、用户呼叫申请显示、紧急状态上报显示

d)4种U/VHF信道用户终端工作方式控制管理;收发全开放(默认)、收发全禁止、禁收不禁发、禁发不禁收。

e)单呼、组呼、群呼、全网呼叫

f)无线用户的空中遥毙/解毙管理

g)无线用户的空中遥控监听

h)嵌入式GIS,对配备GPS终端的无线用户实现定位与跟踪,3种GPS方式;PTT-ID方式、轮询方式、定时方式

i)用户救援自动信标发送

j)支持带LCD终端的文本数据传输(终端为选件)

k)支持U/VHF设备语音合成文本传输(需加语音合成附件)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序号

货物名称

技术参数及性能配置要求

1

无线通信调度系统

CPU-Intel-2.8GB、2G内存、160G硬盘、含显卡、网卡、声卡,-2U机箱

6个独立无线通道(U/VHF网络或集群网络)

1个GSM移动通道、1个CDMA移动通道(或2个GMS、2个CDMA)2个有线中继接口(FXO)

3个调度电话接口(FXS)

2组独立的有/无线通话会议资源

3组独立无线交换中继会议资源

2个会议通话扩音接口

1个无线信道监听扩音接口

1个外置人工PTT发射键接口

兼容标准DTMF模拟信令,采用标准DTMF模拟信令,可适用标准25/25、50/50、75/75、100/100四种速率比、和非标25/50、25/75、5075、50/100、75/100四种速率比的DTMF码。

可兼容所有带DTMF信令的无线用户终端设备。

同时可接入6个U/VFH频段的常规无线网络和标准集群系统信道,并集成了GSM、CDMA、有线、卫星电话等多种通信模式和的延伸通信机制,确保系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与陆基通信网的有效沟通,增强系统的综合通信保障和抗毁能力。

系统用户采用常规开放式通话工作模式,可通过用户前/后置PTT-ID判断其发射和接收状态,无需改变用户的原来操作模式和使用习惯,不增加用户终端设备任何成本。

采用软件定义无线(SDR)参数自动配置技术,可通过选择预事先设置好指挥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