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睿全自动录播系统软件调试指导手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6294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致睿全自动录播系统软件调试指导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致睿全自动录播系统软件调试指导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致睿全自动录播系统软件调试指导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致睿全自动录播系统软件调试指导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致睿全自动录播系统软件调试指导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致睿全自动录播系统软件调试指导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致睿全自动录播系统软件调试指导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致睿全自动录播系统软件调试指导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致睿全自动录播系统软件调试指导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致睿全自动录播系统软件调试指导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致睿全自动录播系统软件调试指导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致睿全自动录播系统软件调试指导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致睿全自动录播系统软件调试指导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致睿全自动录播系统软件调试指导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致睿全自动录播系统软件调试指导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致睿全自动录播系统软件调试指导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致睿全自动录播系统软件调试指导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致睿全自动录播系统软件调试指导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致睿全自动录播系统软件调试指导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致睿全自动录播系统软件调试指导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致睿全自动录播系统软件调试指导手册.docx

《致睿全自动录播系统软件调试指导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致睿全自动录播系统软件调试指导手册.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致睿全自动录播系统软件调试指导手册.docx

致睿全自动录播系统软件调试指导手册

 

致睿全自动录播系统工程安装指导手册

 

南京高盛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目的

本手册主要描述了全自动录播系统的调试及优化方法,可帮助技术人员更好的完成系统调试工作,也可作为技术人员的培训手册。

适用范围

技术支持人员、技术调试人员、工程人员。

第一节摄像机调试

摄像机的调试主要包括白平衡、亮度、色彩以及教师摄像机跟踪、学生摄像机定位相关参数的设置。

通过调试,教师摄像机应跟踪准确、平稳,跟踪丢失率及误跟踪率小;学生摄像机及板书摄像机定位准确同时所有摄像机色彩无明显差异。

(一)教师摄像机调试

1.跟踪时ZOOM大小的设定

大全景:

设定时摄像机拍摄区域应覆盖教室整个前半部分。

如果一定要设,与全景一致即可

全景:

设定时摄像机拍摄区域应覆盖教室整个讲台。

中景:

设定时摄像机拍摄区域以教师为中心,以对教师进行特写拍摄的画面要求为准。

提示:

为保证跟踪效果,中景中教师图像在画面中不可过大,一般以占整个画面的1/2为佳;调试时,可让调试人员站在讲台中央,双臂侧平举,使画面将目标及双臂全部包含并在左右两端各留20cm。

2.跟踪范围设定:

教师跟踪范围应对上、下、左、右分别设定

提示:

设定范围时,跟踪摄像机应选定在中景位置。

上:

画面上沿不超过黑板上沿。

下:

范围原则上不低于讲桌1/3高度为准。

左:

根据实际环境以尽量避开干扰物并根据讲课的实际需要为准进行设定。

右:

根据实际环境以尽量避开干扰物并根据讲课的实际需要为准进行设定。

3.跟踪参数的设定及调整

中景跟踪最长时间:

指在自动跟踪时,对被跟踪对象进行特写拍摄的最长时间。

(在达到最长时间后,系统将切换为全景进行拍摄,并在达到全景最长时长后重新切回中景)系统默认为240S,调试时需对此参数重新设定,一般应保持10分钟(即600s)左右。

启动跟踪ZOOM速度调整:

指摄像机锁定跟踪对象时ZOOM变化的速度。

一般不需设定。

通过调高此参数可在锁定跟踪对象时快速变化摄像机ZOOM至中景位置。

摄像机跟踪参数中水平速度系数调整:

通过调整此参数控制摄像机水平跟踪的速度及平滑度。

一般设置在0.70~0.80之间。

如果此值过高,则摄像机水平跟踪时会出现不平滑的情况。

摄像机跟踪参数中垂直速度调整:

摄像机跟踪参数中水平速度系数调整:

通过调整此参数确保摄像机崔直跟踪的速度。

一般为0.65左右。

如果此值过高,则摄像机垂直跟踪时会出现不平滑的情况。

水平跟踪速度范围:

通过调整此参数决定摄像机水平跟踪时最慢和最快的速度范围。

一般为5~23左右。

垂直跟踪速度范围:

通过调整此参数决定摄像机垂直跟踪时最慢和最快的速度范围。

一般为5~16左右。

人脸控制范围调整:

通过调整此参数改变系统对人像小范围移动的敏感度。

如果范围过小,则人像轻微移动也会导致摄像机产生跟踪移动,一般为保证画面的稳定性,应适当调高此范围。

上:

35下:

50左:

40右:

60。

若摄像机与讲桌中心连线不与黑板平面垂直,则应适当调整左右边界数值。

4.摄像机图像的设定

亮度模式:

分为自动和手动两种模式。

教师摄像机采用手动亮度模式。

亮度值:

在手动亮度模式下,摄像机的亮度值。

在教室标准光照下,一般为13左右,可根据现场图像情况进行适度调整。

白平衡模式:

分为自动和手动两种模式。

在教室环境采用白色光源时,一般采用自动白平衡方式。

如果教室环境为暖色,则可使用手动白平衡方式。

注意:

在设定手动白平衡时,需保证设定时光源全部打开以保证设定时的色彩环境与正常使用时基本一致。

设定时需将所有灯源打开,并将摄像机亮度值调整为欠曝一至两档(白平衡调整结束后调回正常值),然后将摄像机对准白色区域(白纸或专门的白平衡测试卡)进行白平衡校准。

5.跟踪效果及图像的检测

上述步骤设定完成后,需对摄像机的跟踪效果进行进一步测试,如果跟踪不平稳或以稍快的速度移动容易丢失时则需要对跟踪参数进行进一步调整。

通过MBOX编码主机监视窗口观察摄像机的图像,整个图像应真实自然,拍摄位于讲台上的人物时无曝光过度、发暗、偏色的情况。

(二)学生摄像机调试

1.摄像机图像的设定

亮度模式:

分为自动和手动两种模式。

学生摄像机一般采用自动亮度模式。

白平衡模式:

分为自动和手动两种模式。

学生摄像机一般采用自动白平衡方式。

2.图像的检测

通过MBOX编码主机监视窗口观察摄像机的图像,整个图像应真实自然,与教师摄像机图像应无明显偏差。

3.摄像机定位位置的设定

在采用遥控器或无线话筒等方式定位学生时,还需对学生摄像机预置位进行设定。

(三)板书摄像机调试

1.图像的设定

亮度模式:

板书摄像机采用手动亮度模式。

一般不采用自动方式。

白平衡模式:

板书摄像机白平衡方式需根据色温调试,当环境光源(黑板附近)为3200K色温时,白平衡模式为“ATW”,当环境光源为自然光、荧光灯及5400K以上色温时,白平衡模式为“ATW-PRO”。

2.图像的检测

通过MBOX编码主机监视窗口观察摄像机的图像,整个图像应真实自然,与教师摄像机、学生摄像机图像应无明显偏差。

3.传感器的安位置及测试

A、板书传感器是以垂直扇形面为感应区,传感器有效垂直感应高度为9米。

因此可以根据传感器所要感应的黑板面积范围,调整安装高度。

感应面积越大,安装相应也高,反之越低。

B、板书感应器离黑板所在的墙应保持一定的安装间隙,一般感应头应比黑板面在垂直线上更向外。

以提高感应灵敏度。

C、教师讲桌与黑板应至少有1.2M的距离,以减少误感应。

D、检测方法:

在教室讲台上走动不应触发感应,当靠近黑板书进行书写时应触发。

注意,走动时应与黑板保持正常距离。

4.灵敏度过高或过低的解决

灵敏度过高,可将感应头向墙面位置进行向下倾斜,如灵敏度过低,则可向上倾斜。

如果感应面积过大,则可将感应头向左或右倾斜,也可以用黑胶对感应头进行适度遮挡。

(四)教师、学生、板书摄像机图像一致性调整

通过对教师摄像机、学生摄像机、板书摄像机的分别调试,在MBOX画面监视中,三个摄像机的图像应无明显差异。

如果无法达到一致性,还可以通过MBOX对每个摄像机的视频输入进行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的细微调整,以确保图像能达到基本一致的状态。

 

第二节导播调试

(一)教师摄像机导播参数调试

与跟踪相关的参数设定

主要包括有跟踪最长时间、全景最长时间、全景最短时间、大全景保持时间、跟踪丢失确认时长、全景确认时间等。

1.跟踪最长时间

是指教师摄像机跟踪时最长的时间,如果超过这个时间,系统自控制跟踪摄像机切回全景进行跟踪。

一般设定为10分钟(600s)左右。

2.全景最短时间

指教师摄像机以全景跟踪时最短的时间。

在这个时间内,摄像机不会切换为大全景或中景。

一般设定为5s。

3.全景最长时间

指教师摄像机以全景跟踪时的最长时间。

如果以全景跟踪超过这个时间,摄像机将可能切回到大全景进行跟踪。

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这个值。

一般保持默认值。

4.跟踪丢失确认时长

指系统在确认跟踪丢失时所需经历的时间。

一般保持默认值。

如果在实际调试时,环境较为复杂,跟踪丢失易发生,则可适当调此此值,以避免系统产生因跟踪丢失的所产生切换动作过于频繁。

5.全景确认时间

指系统以全景状态下确认跟踪对像并完成跟踪所经历的时长。

一般保持默认值。

与场景切换相关导播参数设定

1.教师场景最长时间

指系统以教师场景为主画面场景的最长时间。

超过这个时长,系统将根据‘跟踪丢失时/最长时间切出动作’中的设定进行切换。

一般这个值设定为10分钟(600s),也可根据需要灵活设定。

2.教师场景最短时间

指系统以教师场景为主画面场景的最短时间。

在最短时间内,系统不会将主画面切到其它任何场景。

一般这值设定为30s。

3.跟踪丢失时/最长时间切出动作

指系统在跟踪丢失时或者超过‘教师场景最长时间’中设定的值时,所执行的切出动作。

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一般选择切为学生场景,比例为100%。

(二)板书感应器导播参数调试

主要包括板书感应器的确认时间、容错时间、板书场景最长时间、板书场景最短时间以及板书与课件的优先级。

1.板书感应器确认时间

指系统确认板书触发所经历的时长。

一般不需要修改,为1s。

2.板书感应器容错时间

指系统在确认板书感应器由触发状态变为未触发状态时所经历的时长。

如果在这个时长内,感应器的由触发变为未触发,然后再变为触发状态,则系统不会认为板书感应状态有变化。

一般保持默认值,为5s。

3.板书场景最长时间

指系统以板书场景作为主场景的最长时间。

超过这个时长,系统将切换教师场景为主场景。

一般设定为30S。

4.板书场景最短时间

指系统以板书场景为主场景的最短时间。

在最短时间内,系统不会将主画面切到其它任何场景。

一般这个值设定为10s。

(三)学生摄像机导播参数调试

主要包括学生场景最长时间、学生场景最短时间。

1.学生场景最长时间

指系统以学生场景作为主场景的最长时间。

超过这个时长,系统将切换教师场景为主场景。

一般设定为30S。

2.学生场景最短时间

指系统以学生场景为主场景的最短时间。

在最短时间内,系统不会将主画面切到其它任何场景。

一般这个值设定为10s。

注意:

由于学生摄像机可能采用不同的定位方式,因此在调试过程中,还要根据不同的定位方式,对相应的参数进行设定,以达到更好的定位效果。

(设备配置-学生设备-定位模式高级)。

(四)特效调度参数调试

特效场景调度参数主要是设定系统在各个场景调度时选用的特效类型。

一般对所有场景的切换均选择交叉淡化,帧速为25帧。

比例为100%。

(五)录播精灵参数调试

录播精灵分为有电子白板应用和无电子白板应用两种设置。

1.无电子白板

在无电子白板应用环境下,一般应将事件类型中所有类型选中。

并适当调高鼠标移动感应灵敏度。

以保证鼠标移动即可触发课件场景切换。

2.有电子白板

在有电子白板应用环境下,一般只选择鼠标移动、鼠标滚轮、键盘输入三个选项。

并适当降低鼠标移动感应灵敏度。

以保证用电子白板书写笔进行点、线快速标注时,不会触发课件场景切换。

(六)教师计算机场景调度及参数调试

主要包括课件场景最长时间、课件场景最短时间。

1.课件场景最长时间

指系统以课件场景作为主场景的最长时间。

超过这个时长,系统将切换教师场景为主场景。

一般设定为300s。

2.课件场景最短时间

指系统以课件场景为主画面场景的最短时间。

在最短时间内,系统不会将主画面切到其它任何场景。

一般这个值设定为10s。

(七)无线激光教鞭导播参数调试

无线激光教鞭调试主要包括学生摄像机定位设定、遥控器按键设定两部分。

1.学生摄像机定位设定

进入学生摄像机配置中,分别对学生机需拍摄的学生位进行设定,并保存为遥控器ID号。

2.遥控器与位置关联

在教学设备配置中,将遥控器按钮与刚才设定的遥控器ID进行关联。

第三节音频处理器CAM780调试

(一)线路连接

CAM780音频处理器的音频线路连接主要包括话筒与780的连接以及780与功放、780与MBOX主机连接三部分。

1.前端话筒与780的音频连接

(图1)

(图2)

其中:

红色为线路2脚(+)

白色为线路1脚

(一)

金属屏弊线为3脚(地)

如果话筒输出为非平衡方式,则悬空负端子不接。

即只接+和地端子。

2.780与功放的音频连接

(图3)

(图4)

其中输出1、输出2为输出至功放的左、右声道。

输出3、输出4为输出至MBOX的左、右声道。

3.780与MBOX录播主机的音频连接

接线方法与780与功放的连接相同。

(见上图)

(二)780及MBOX录音初始设定

1.780的初始设定

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在第一次对780加电调试时,应通过780应用程序导入相应的初始化配置文件。

2.MBOX主机的初始设定

780音频输出至MBOX主机,MBOX主机录音音频的设定对整个音频的录制产生关重要的影响。

MBOX录音音频的设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录音音量的设定:

如图所示,将VOL、BAL、BASS、TRE均设为中间值。

(三)教师机音频扩声及录音调试

教师机音频以双声道线路接入780线路输入通道,一般接入780线路通道1。

接入通道后,打开780调施软件,打开现场扩声功放,将功放音量调至合适位置。

对教师机音频的调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现场扩声音频调试

A.将除教师机音频以外的所有音频输入MUTE。

B.打开教师机,并按正常音量(播放器默认音量)播放音乐,此时780在LINE1和LINE2上实时显示音量状态。

C.确认在未选择任何输出通道的情况下,所有音频推子都在0号位置。

D.分别选择输出1号通道和2号通道,确定OUT1和OUT2音频推子位置都位于0。

E.选择OUT1通道,OUT2MUTE,关闭LINE1左声道,调整LINE1右声道推子,直至现场扩声音频至合适大小。

F.选择OUT2通道,OUT1MUTE。

关闭LINE2右声道,调整LINE2左声道推子,直到现场扩声音频至合适大小。

G.取消OUT1和OUT2的MUTE,完成教师机音频的调试。

2.录音音频的调试

A.将OUT1通道和OUT2以及OUT3通道同时MUTE,选择OUT4通道,并确认OUT4通道当前音频推子处于0位置。

B.选择OUT4通道,将LINE2音频推至OFF位置,并确认LINE1位于音频推至0号位置。

C.教师机播放音乐,通过监听录播主机声音并调整LINE1音频大小,确认音量大小合适。

(可将MBOX进行实时编码,再利用客户端播放来进行对音量的检测)

D.选择OUT3通道并MUTEOUT4通道,将LINE1音频推至OFF位置,并确认LINE2位于音频推至0号位置。

E.教师机播放音乐,通过监听录播主机声音并调整LINE2音频大小,确认音量大小合适。

(可将MBOX进行实时编码,再利用客户端播放来进行对音量的检测)

F.取消OUT3和OUT4的MUTE,完成调试。

(四)教师话筒音频扩声及录音调试

教师话筒一般以非平衡(或平衡)线路接入MIC/INPUT第8通道。

接入后,打开780调试软件,打开现场扩声功放,将功放音量调至合适位置。

对教师话筒调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相关操作可参见教师机音频的方法)

1.现场扩声部分调试

A.将除教师话筒音频以外的所有音频输入MUTE。

B.打开教师机话筒,将话筒接收主机音量调至最大,此时如果对着教师机话筒讲话,780MIC8通道上有音量显示。

C.确认在未选择任何输出通道的情况下,所有音频推子都在0号位置。

D.分别选择输出1号通道和2号通道,确定OUT1和OUT2音频推子位置都位于0。

E.选择OUT1通道,OUT2MUTE,对着教师机话筒讲话,适当调整MIC8通道音量大小,直至现场扩声音量合适。

F.选择OUT2通道,OUT1MUTE,对着教师机话筒讲话,适当调整MIC8通道音量大小,直至现场扩声音量合适。

G.取消OUT1和OUT2输出通道的MUTE,完成教师话筒现场扩声音频的调试。

2.教师机话筒录音部分的调试

A.将OUT1通道和OUT2以及OUT3通道同时MUTE,选择OUT4通道,并确认OUT4通道当前音频推子处于0位置。

B.选择OUT4通道,对着教师话筒讲话,通过监听录播主机声音并调整MIC8音频大小,确认音量大小合适。

(可将MBOX进行实时编码,再利用客户端播放来进行对音量的检测)

C.对着教师话筒讲话,通过监听录播主机声音并调整MIC8音频大小,确认音量大小合适。

(可将MBOX进行实时编码,再利用客户端播放来进行对音量的检测)

D.取消OUT3和OUT4的MUTE,以及其它所有输入的MUTE完成调试。

(五)学生音频扩声及录音调试

学生音频主要有学生手持话筒、有线手拉手话筒、枪式定向话筒三种。

对于手持话筒、有线手拉手话筒的调式可参见教师话筒的调试方法。

下面主要就枪式定向话筒的调试方法进行介绍。

1.基本参数设定

模式选择PRIORITY,NOMLimit一般设定为2(同时打开的话筒数),Sensitivity设定为高灵敏(12),NOMAtten设定为0。

OFFGain(关闭阀值)绝对值应大于ONGain(开启阀值);例如,若OnGain设为-50,则OFFGain可设为-53

2.将MIC话筒分别接入780MIC输入通道(1~8),并启用EQ和AU-TO。

3.分别选择所有的MIC通道,打开幻相供电功能(PHANTOM),并确保话筒音频位于0号位置。

(注意:

为了加以区分,此处的音频后面都称话筒DIGITAL音频)

4.除第1路MIC输入通道外,MUTE其它所有话筒和线路输入通道。

5.MUTE除OUT3以外所有输出通道并选择OUT3输出通道,将所有MIC音频推至OFF位置。

以正常距离正常语速对着打开的枪式话筒讲话,并监听MBOX录音输出,如果输出音量较小,以如下优先顺序调整,直至大小合适。

A.调整MIX音频推子。

B.调整MICDIGIT音频

C.调整对应的OUT音频。

6.MUTE除OUT4以外所有输出通道并选择OUT4输出通道,将所以MIC音频推至OFF位置。

以正常距离正常语速对着打开的枪式话筒讲话,并监听MBOX录音输出,如果输出音量较小,用第5步同样的顺序进行调整,直至大小合适。

7.将所有输入MIC启用,启用OUT3,OUT4输出通道,并确认AU-TO,EQ均启用。

以正常语速在教室环境不同的位置讲话,通过780控制件软件观察,是否有话筒开启指示灯(应同时有两支话筒开启),否则,应通过调整ONGAIN值,直至正常声音能打开话筒为止。

8.结束讲话时,话筒指示灯关闭。

否则应通过调整OFFGAIN值大小。

(注意:

在使用定向话筒的环境,为了避免出现吃字的现象,需将OFFGAIN和ONGAIN值调至-60以下,以将话筒始终开启。

9.在环境中以正常语速讲话,通过MBOX进行监听,根据话筒的开启状态调整HOLDTIME时间值。

讲话过程中,如话筒出现关闭现象,则应增加HOLDTIME时间,以避免话筒出现吃字、频繁开关的现象。

(注意:

如果调整HOLDTIME时间仍然不能有效解决吃字现象,则可以适当增加话筒同时打开数)。

10.确认OUT1、OUT2、OUT3、OUT4以及相应输入通道均已经开启,完成调试。

(六)录音音频总体检测及进一步调整

经过上述步骤调试后,根据需要对整个音频进行进一步的确认。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确定录音音频中,学生话筒、教师话筒、课件声音音量大小正常且大小基本一致。

2.通过学生话筒讲话时,MBOX录音没有明显的断续、吃字现象。

整个声音呈现自然。

3.教师话筒、课件声音现声扩声音量大小正常,声音饱满、自然。

根据确认的情况,可根据前述的调试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注意:

除上述步骤外,还可对音频各个频段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调整。

调整方法可参考780调试手册)。

第四节手动导播功能调试

(一)预置位的调整

整个系统具备手动导播、切换的功能。

在调试中,最后需要对学生摄像机、教师摄像机常用的预置位通过摄像机控制软件进行设定,以方便在手动导播时快速的调动摄像机位置。

 

结束语

本手册主要针对整个系统重要的调试方法和参数进行了总结和说明,对于手册中未提及的参数,请参考相应的手册。

由于产品的变化,本手册不确保其具有始终的准确性并不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