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无机化学简答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6303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无机化学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完整版无机化学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完整版无机化学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完整版无机化学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完整版无机化学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完整版无机化学简答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完整版无机化学简答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完整版无机化学简答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完整版无机化学简答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完整版无机化学简答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完整版无机化学简答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完整版无机化学简答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完整版无机化学简答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完整版无机化学简答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完整版无机化学简答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完整版无机化学简答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完整版无机化学简答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完整版无机化学简答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完整版无机化学简答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无机化学简答题.docx

《完整版无机化学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无机化学简答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无机化学简答题.docx

完整版无机化学简答题

1物质的状态

2.1什么是理想气体?

实际气体在什么条件下可用理想气体模型处理?

2.1凡是在任何温度和压力下都严格遵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气体即为理想气体

在压力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实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2.2为什么家用加湿器都是在冬天使用,而不在夏天使用?

2.2

问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冬天天气干燥,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低于相应温度下水蒸气的饱和蒸汽压,故可采用加湿器调节室内湿度;而在夏天,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相应温度下水蒸气的饱和蒸汽压相差不多,采用加湿器会使得空气中水汽过饱和,从而凝结成水,起不到加湿效果。

2.6一密闭容器放有一杯纯水和一杯蔗糖水溶液,

2.6纯水杯的水全部转移入蔗糖溶液杯中

2化学热力学

3.1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Qp等于Qv?

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Qp大于Qv?

什么类型的化

学反应QP小于QV?

3.1当反应物中气体的物质的量比生成物中气体的量小时,QpQv;反之则QpQv;当

反应物与生成物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或反应物与生成物全是固体或液体时,

QpQv。

3.5金刚石和石墨的燃烧热是否相等?

为什么?

3.5不相等

C的同素异形体中,石墨最为稳定,即fHm0;金刚石fHm0;而石墨与金刚石

燃烧的产物完全相同,因此可得两者的燃烧热不同。

3.6试估计单质碘升华过程焓变和熵变的正负号。

3.6焓变为+;熵变亦为+。

3.25比较下列各组物质熵值的大小

⑴1molO2(298K,1x105Pa)

(2)1molH2O(s,273K,10x105Pa)

5

(3)1gH2(298K,1x105Pa)

(4)nmolC2H4(298K,1x105Pa)

(5)1molNa(s,298K,1x105Pa)

3.25

(1)303K的氧气的熵值大

(2)液态水熵值大

(3)1mol氢气的熵值大

(4)nmol乙烯熵值大

(5)1molMg熵值大

1molO2(303K,1x105Pa)

1molH2O(l,273K,10x105Pa)

5

1molH2(298K,1x105Pa)

2mol-(CH2)n-(298K,1x105Pa)

1molMg(s,298K,1x105Pa)

3.26试判断下列过程熵变的正负号

(1)溶解少量食盐于水中;

(2)水蒸气和炽热的碳反应生成CO和H2;

(3)冰熔化变为水;

(4)石灰水吸收CO2;

(5)石灰石高温分解。

3.26

(1)+

(2)+(3)+(4)-(5)+

2化学反应速率速率和化学平衡

4.2当温度不同而反应物起始浓度相同时,同一个反应的起始速率是否相同?

速率常数是否相同?

反应级数是否相同?

活化能是否相同?

4.2起始速率不同;速率常数不同;反应级数相同;活化能相同(严格说来活化能与温度有关)。

4.3当温度相同而反应物起始浓度不同时,同一个反应的起始速率是否相同?

速率常数

是否相同?

反应级数是否相同?

活化能是否相同?

4.3起始速率不同;速率常数相同;反应级数相同;活化能相同。

4.16回答下列问题:

(1)一反应体系中各组份的平衡浓度是否随时间变化?

是否随反应物起始浓度变化?

是否随温度变化?

(2)有气相和固相参加的反应,平衡常数是否与固相的存在量有关?

(3)有气相和溶液参加的反应,平衡常数是否与溶液中各组份的量有关?

(4)有气、液、固三相参加的反应,平衡常数是否与气相的压力有关?

(5)经验平衡常数与标准平衡常数有何区别和联系?

(6)在Kp=Kc(RT)n中R的取值和量纲如何?

(7)在厶rGm°=RTlnK中R的取值和量纲如何?

(8)平衡常数改变后,平衡位置是否移动?

平衡位置移动后,平衡常数是否改变?

(9)对厶rGm°0的反应,是否在任何条件下正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

(10)△rGm°=0,是否意味着反应一定处于平衡态?

4.16

(1)平衡浓度不随时间改变而变化;随反应物起始浓度变化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无关

(3)有关(稀溶液中溶剂的浓度为1)

(4)是

(5)经验平衡常数有单位,而标准平衡常数无单位;二者数值相等

(6)R=0.08206atmdm-3mol-1K-1

(7)R=8.314Jmol-1K-1

(8)平衡常数改变,平衡位置移动;但平衡位置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改变。

(9)否(如改变温度、压力等反应的条件使得G0即可)

(10)不一定(如果反应条件是在298.15K与标准压力下进行才可以判断处于平衡态)

4.17写出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2+

(1)

Zn(s)+2H(aq)===Zn2(aq)+H2(g)

+-

(2)AgCl(s)+2NH3(aq)===Ag(NH3)2+(aq)+Cl-(aq)

(3)CH4(g)+2O2(g)===CO2(g)+2H2O(l)

(4)HgI2(s)+2I-(aq)===HgI42-(aq)

(5)H2S(aq)+4H2O2(aq)===2H(aq)+SO42(aq)+4H2O(I)

CZn2

Ph2

4.17

(1)K

d)2

c

c

Ag(NH3)2?

cci

cc

(cNH3)2

c

pCO2

c

Hgj

仝?

工)2

(3)K

Pch4

P

PO2)2

(4)K

(5)K

cH2S

?

(叽。

2)4

 

PCl5(g)

4.29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dm3容器中PCl5(g)的分解率为50%。

若改变下列条件,的分解率如何变化?

(1)减小压强使容器的体积增大1倍;

(2)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加入氮气使体系总压强增大1倍;

(3)保持体系总压强不变,加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增大1倍;

(4)保持体系总压强不变,逐渐加入氯气使体系体积增大1倍;

(5)保持体积不变,逐渐加入氯气使体系总压强增大1倍。

4.29

(1)变大

(2)无(3)变大(4)变小(5)变小

4电解质溶液

5.1常压下,0.10mol•kg1的酒精、糖水和盐水的沸点是否相同?

5.1不同

5.2常压下,0.10mol•kg一1奈的苯溶液、尿素分水溶液、氯化钙的水溶液,凝固点下

降值是否相同?

5.2不同

5.3常压下,1.0mol•kg「1氯化钠水溶液的凝固点高于一3.72C,为什么?

5.3在1.0mol•kg1氯化钠水溶液中,氯离子与钠离子的活度均小于1.0mol•kg1

5.4pH=7.00的水溶液一定是中性水溶液吗?

请说明原因。

5.4不一定。

Kw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在常温下它的值为10-14,此时的中性溶液pH为7.00

5.6判断下列过程溶液pH的变化(假设溶液体积不变),说明原因。

(1)将NaNO2加入到HNO2溶液中;

(2)将NaNO3加入到HNO3溶液中;

(3)将NH4Cl加入到氨水中;

(4)将NaCl加入到HAc溶液中;

5.6

(1)变大。

同离子效应

(2)稍变大。

加入的盐使得氢离子活度变小

(3)变小。

铵离子加入使得氨水的‘水解'平衡左移。

(4)变小。

盐效应

5.7相同浓度的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pH是否相同?

pH相同的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浓度

是否相同?

若用烧碱中和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烧碱用量是否相同?

5.7不同;不同;不同。

0.200mol•

-dm3NaOH

0.100mol

-dm3H2SO4;

0.100mol•

-dm_3HCl

0.200mol-

dm3NaAc;

0.100mol•

-dm_3NaOH

0.200mol

-dm「3HNO2;

0.200mol•

-dm_3HCl

0.100mol-

dm3NaNO2;

0.200mol•

-dm_3NH4Cl

0.200mol

-dm3NaOH;

5.20通过计算说明当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时,下列哪组溶液可以用作缓冲溶液?

(1)反应产物为Na2SO4,故不能构成缓冲溶液

5.20

(2)[NaAc]=0.200_0.1000.050moldm3

2

此溶液为缓冲溶液

[HAc]=

01000.050moldm

2

(3)[NaN6]=O.200-0.100o.050mol

dm

[HNO2]=0;000.050mol

dm3

此溶液为缓冲溶液

(4)[HNO2]=0;000.050moldm3

此溶液不是缓冲溶液

[HCI]=

更也皿0.050moldm

(5)[NH3]=O;00.10moldm3

不是缓冲溶液

5.26根据酸碱质子理论,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下列各碱。

NO2「、SO42「、HCOO「、HSO4「、Ac「、CO32「、S2「、CIO4「。

5.26下列碱由强到弱的顺序:

S2「>CO32一>Ac>HCOO>NO2「>SO42一>HSO4一>ClO4

5.28写出下列各溶解平衡的Ksp表达式。

⑴Hg2C2O4Hg22+C2O42

(2)Ag2SO42Ag++SO42一

(3)Ca3(PO4)2—

3Ca

2++2PO4

⑷Fe(OH)3■

Fe3

+3OH

⑸CaHPO4—

Ca2

+H+

3—

PO43

5.28

(1)

(2)

(3)

(4)

(5)

Ksp=[Hg22+][C2O42—]

Ksp=[Ag+]2[SO42]

Ksp=[Ca2+]3[PO43了

Ksp=[Fe3+][OH一]3

Ksp=[Ca2+][H+][PO43「]

5.29根据粗略估计,按[Ag+]逐渐增大的次序排列下列饱和溶液。

Ag2SO4(Ksp=6.3X10-5)

AgCI(Ksp=1.8X10_10)

Ag2CrO4(Ksp=2.0X10「12)

AgI(Ksp=8.9x1017)

Ag2S(Ksp=2x1049)

AgNO3。

5.29Ag2SvAg2CrO4VAgCIvAgIvAg2SO4VAgNO3

5.30解释下列事实。

(1)AgCl在纯水中的溶解度比在盐酸中的溶解度大;

(2)BaSO4在硝酸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大;

(3)Ag3PO4在磷酸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大;

(4)PbS在盐酸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大;

(5)Ag2S易溶于硝酸但难溶于硫酸;

(6)HgS难溶于硝酸但易溶于王水;

5.30

(1)同离子效应

(2)盐效应(3)生成可溶的AgH2PO4

(4)由于盐酸的存在使得S2+H+—HSHS+H+—H2S向右移动,从而使得PbS的溶解度变大

(5)HNO3与H2SO4均具有酸性,可使(4)中的两个平衡式右移,对Ag2S而言,它

的Ksp°很小,单一的酸效应对其溶解度影响不明显,而HNO3同时具有氧化性,可将

S2「氧化到H2SO4,使得Ag2S—2Ag++S2一平衡向右移动

(6)王水除具有HNO3溶解平衡的影响(见(5))之外,Hg2+可与C「形成稳定的[HgCI]42一配离子,

5.31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沉淀完全”的含义是什么?

沉淀完全是否意味着溶液中该离子的浓度为零?

(2)两种离子完全分离的含义是什么?

欲实现两种离子的完全分离通常采取的方法有哪些?

5.31

(1)当某离子的浓度低于1.0x10-5moldm—3时,认为该离子已沉淀完全;因此沉淀

完全并不意味着离子浓度为0

(2)如果一种离子已经沉淀完全,而另一种离子还未沉淀,称两种离子完全分离。

实现离子完全分离的方法主要有:

1利用沉淀溶解平衡:

控制条件,加入适当的沉淀剂对离子进行分级沉淀

2利用电化学平衡:

控制条件,进行电解分离

3利用萃取

4利用离子交换

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

6.1什么是氧化数?

它与化合价有何异同点?

氧化数的实验依据是什么?

氧化数是化合物中某元素所带的形式电荷的数值。

化合价是表示元素能够化合或转换一价基团的数目。

在离子化合物中二者数值上可能相同,但在共价化合物中往往相差很大

6.3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氧化数:

Fe3O4PbO2Na2O2Na2S2O3NCI3NaHKO2KO3N2O4

Fe3O4

Fe

+8

3

O

-2

PbO2

Pb

+4

O

-2

Na2O2

Na

+1

O

-1

Na2S2O3

Na

+1

S

+2

O

-2

NCl3

N

+3

Cl

-1

NaH

Na

+1

H

-1

KO2

K

+1

O

1

-

2

6.6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1)Zn+HNO3(极稀)

Zn(N03)2+NH4NO3+H2O

(2)I2+HNO3

⑶Cu+HNO3(稀)

(4)P4+HNO3+H2O

(5)Mg+HNO3(稀)

(6)CuS+HNO3(浓)

HIO3+NO2+H2O

Cu(NO3)2+NO+H2O

H3PO4+NO

Mg(NO3)2+N2O+H2O

CuSO4+NO2+H2O

(8)P4+NaOH+H2O

NaH2PO2+PH3

(9)K2Cr2O7+KI+H2SO4

Cr2(SO4)3+K2SO4+I2+H2O

 

(10)Na2C2O4+KMnO4+H2SO4

MnSO4+K2SO4+Na2SO4+CO2+H2O

 

(11)H2O2+

KMnO4+H2SO4

MnSO4+K2SO4+O2+H2O

(12)H2O2+

Cr2(SO4)3+KOH

K2CrO4+K2SO4+H2O

 

(13)Na2S2O3+I2

Na2S4O6+NaI

 

(14)Na2S2O3

+Cl2+NaOH

NaCl+Na2SO4+H2O

(15)K2S2O8+MnSO4+H2O

Ag

H2SO4+KMnO4

(16)4Zn+10HNO3(极稀)

4Zn(NO3)2+

NH4NO3+3H2O

(17)I2+10HNO3

2HIO3+10NO2+4H2O

(18)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19)3P4+20HNO3+8H2O

(20)4Mg+10HNO3(稀)

(21)CuS+8HNO3(浓)

(22)As2S3+28HNO3(浓)

(23)P4+3NaOH+3H2O

(24)K2Cr2O7+6KI+7H2SO4(25)5Na2C2O4+2KMnO4+3H2SO4

(26)5H2O2+2KMnO4+3H2SO4(27)3H2O2+Cr2(SO4)3+10KOH

12H3PO4+20NO

4Mg(NO3)2+N2O+5H2O

CuSO4+4H2O

2H3AsO4+3H2SO4+28NO2+8

3NaH2PO2+PH3

Cr2(SO4)3+4K2SO4+3I2+7H2O

2MnSO4+K2SO4+5Na2SO4+10CO2+8H2O

2MnSO4+K2SO4+5O2+8H2O

2K2CrO4+3K2SO4+8H2O

 

(29)Na2S2O3+4Cl2+10NaOH

8NaCl+2Na2SO4+5H2O

Ag

(30)5K2S2O8+2MnSO4+8H2O

8H2SO4+2KMnO4+4K2SO4

 

6.7

配平下列离子反应式(酸性介质):

(1)

IO3+

I2

6.7

(2)

(3)

(4)

(5)

(6)

(7)

(8)

(9)

2+

Mn2++

Cr3++

NaBiO3

PbO2

C3H8O+MnO4

HClO+P4

IO3-+5I-+6H+

2Mn2++5NaBiO3

MnO4

CrO72-+

Cl

+Bi3+

Pb2+

2+

C3H6O2+Mn2

+H3PO4

3I2+3H2O

+14H+

2MnO4

+5Bi3++5Na++7H2O

2Cr3++3PbO2+H2O

5C3H8O+4MnO4-+12H+

CrO72-

+3Pb2++2H+

5C3H6O2+4Mn2++11H2O

 

(10)10HClO+3P4+18H2O

10Cl+12H3PO4+10H

 

6.8配平下列离子反应式(碱性介质):

(1)CrO42-+HSnO2-CrO2-+HSnO3

(2)H2O2+CrO2

(3)I2+H2AsO3-

(4)Si+OH-

(5)

CrO42-

AsO43-+I

SiO32-+H2

BrO3+Br

6.8

(6)2CrO42-+3HSnO2-+H2O

(7)3H2O2+2CrO2+2OH

2CrO2-+3HSnO3-+2OH

2CrO42-+4H2O

Br2+OH-

 

(8)I2+H2AsO3-+4OH-AsO43-+2I-+3H2O

(9)Si+2OH-+H2OSiO32-+2H2

(10)3Br2+6OH

BrO3+5Br+3H2O

6.9根据电极电势判断在水溶液中下列各反应的产物,并配平反应方程式。

(1)Fe+Cl2

(2)Fe+Br2

(3)Fe+I2

(4)Fe+HCl

(5)FeCl3+Cu

(6)FeCl3+KI

6.9

(1)2Fe+3Cl2

2FeCl3

(2)2Fe+3Br2

2FeBr3

(3)Fe+I2

FeI2

(4)Fe+2HCl

FeCb+H2f

(5)2FeCl3+Cu

2FeCl2+CuCl2

(6)2FeCl3+2KI

2FeCl2+2KCl+I2

 

6.24在下列四种条件下电解

CuS04溶液,写出阴极和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并指出溶液

组成如何变化。

(1)阴极、阳极均为铜电极;

(2)阴极为铜电极,阳极为铂电极;

(3)阴极为铂电极,阳极为铜电极;

(4)阴极、阳极均为铂电极。

a)CuS04水溶液,因Cu2+的部分水解而显弱酸性,有关的电极反应及电极电势为:

Cu2++2e===CuE°(Cu2+/Cu)=0.34V

2H++2e-===H2E°(H+/H2)=0.00V

02+4H++4e-===2H20E°(02/H20)=1.23V

S2082-+2e-===2S042-E°(S2082-/S042-)=2.00V

(1)两电极都是铜电极,电极反应为:

阴极:

Cu2++2e-===Cu阳极:

Cu===Cu2++2e溶液组成保持不变。

(2)阴极为铜电极,阳极为铂电极,电极反应为:

阴极:

Cu2++2e-===Cu

阳极:

2H2O===O2+4H+4e

溶液中Cu2+逐渐减少,H+逐渐增多

(3)阴极为铂电极,阳极为铜电极,电极反应为:

阴极:

Cu2++2e-===Cu

阳极:

Cu===Cu2++2e溶液组成保持不变。

(4)阴极、阳极均为铂电极,电极反应为:

阴极:

Cu2++2e-===Cu

阳极:

2H2O===O2+4H+4e

溶液中Cu2+逐渐减少,H+逐渐增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