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60华诞献礼小小邮票新中国历史的见证p.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6479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祖国60华诞献礼小小邮票新中国历史的见证p.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祖国60华诞献礼小小邮票新中国历史的见证p.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祖国60华诞献礼小小邮票新中国历史的见证p.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祖国60华诞献礼小小邮票新中国历史的见证p.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祖国60华诞献礼小小邮票新中国历史的见证p.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祖国60华诞献礼小小邮票新中国历史的见证p.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祖国60华诞献礼小小邮票新中国历史的见证p.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祖国60华诞献礼小小邮票新中国历史的见证p.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祖国60华诞献礼小小邮票新中国历史的见证p.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祖国60华诞献礼小小邮票新中国历史的见证p.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祖国60华诞献礼小小邮票新中国历史的见证p.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祖国60华诞献礼小小邮票新中国历史的见证p.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祖国60华诞献礼小小邮票新中国历史的见证p.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祖国60华诞献礼小小邮票新中国历史的见证p.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祖国60华诞献礼小小邮票新中国历史的见证p.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祖国60华诞献礼小小邮票新中国历史的见证p.docx

《祖国60华诞献礼小小邮票新中国历史的见证p.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祖国60华诞献礼小小邮票新中国历史的见证p.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祖国60华诞献礼小小邮票新中国历史的见证p.docx

祖国60华诞献礼小小邮票新中国历史的见证p

【祖国60华诞献礼】小小邮票——新中国历史的见证(2045P)

本楼介绍邮票的知识新中国邮票的特点和它代表的历史背景它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1——2楼下载

3——37楼欣赏

新中国邮票五十年

  50年来,新中国邮票以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艺术效果、丰厚的文化底蕴受到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广泛喜爱。

邮票的怡情、益智、陶冶情操的功能和其社会、经济、文化价值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以邮票为主要对象的集邮活动蓬勃展开,集邮文化不断发展,邮票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不仅如此,新中国邮票还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丰富的内涵走向世界,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喜爱,成为世界人民认识我国的一个重要窗口。

  解放前,邮票在社会上不受重视,邮票的社会影响、邮票发行工作者的社会地位都很低,美术工作者不愿意设计邮票,一般人不乐于从事邮票发行工作。

解放以后,邮票发行主管部门在满足邮政业务需要的同时,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状况,扩大邮票的社会影响。

  首先,以组建邮票发行专门队伍为契机,在短短几年中,邮票主管部门摸索出了一套较为科学的邮票发行管理体制,使邮票发行工作的选题、设计、雕刻、联系运输、分发、售卖各环节联成一体,集中管理,大大提高了邮票发行工作的效率;同时,邮票发行主管部门逐渐组建起了本部门专职的邮票设计、雕刻、管理队伍。

这对提高新中国邮票的质量、扩大新中国邮票的影响以及繁荣新中国邮票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在选题上进行积极探索,使邮票题材不断丰富。

新中国成立时邮票选题内容是围绕宣传新中国的光辉形象而选择的。

随后,为了适应宣传的需要,我国开始发行特种邮票系列,它的发行扩大了邮票选题的范围,奠定了新中国邮票选题内容的基本模式。

  再次是提高邮票印刷质量。

解放前,我国的邮票一般是在国外印刷,质量较低。

解放后,我国邮票印刷使用的是胶版和雕刻版,印制水平较高,但印刷手段单调,无法满足邮票对色彩的需要,特别是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不少邮票不能及时印制。

为了提高邮票的印刷质量,1959年北京邮票厂建成投产。

它采用国内外先进的邮票印刷技术设备,印刷手段齐全,是以雕刻版、影写版、胶版和影雕套印为主要特色的邮票专业印刷厂,它为我国邮票事业的发展、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至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现了新中国邮票的第一个繁荣期,具体体现在邮票发行管理体制顺畅、高效,邮票发行工作者热情高、干劲大;邮票内容丰富多彩,设计风格多样,出现了如“林业建设、金鱼、菊花、唐三彩、丹顶鹤、蝴蝶、黄山风景、熊猫、牡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运动会”等大量精品邮票;邮票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集邮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集邮杂志创刊,邮展形式多样,我国邮票事业呈现勃勃生机。

  “文革”十年是新中国邮票事业遭受挫折的十年,1969年在国内还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销票行动,我国历史上发行的各种邮票以及各地收藏的外国邮票,除少量留存外,一律销毁,新中国邮票事业蒙受巨大灾难。

到“文革”后期,一些被打乱、被取缔的制度、措施因迫于形势的需要,进行了有限的恢复。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我国邮票事业得到发展,并出现了新中国邮票的第二个繁荣期。

邮票发行满足了邮政、集邮业务的需要,邮票的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集邮事业呈现勃勃生机,集邮杂志复刊,集邮出版社成立,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并成为国际集邮联成员;以邮票为媒介的对外交往日益增多;邮票设计风格、印刷方式多样,涌现了如“云南山茶花、东北虎、台湾风光、益鸟、峨眉风光、梅花、中国女排获第三届世界杯冠军、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等大量精品邮票;从1980年起,每年进行最佳邮票评选,佳邮评选成为全国规模的评选活动之一。

  80年代末以来,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邮票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中介作用日益明显,每年,不少地方以发行本地区题材的邮票为契机,举办各式各样的邮票展览、邮文化节、邮票首发式,以邮票搭台,大唱经济戏。

同时,邮品交换、集邮品市场、邮品拍卖也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不断发展起来。

  在短短的几十年中,新中国的邮票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

  1、重视宣传。

宣传中国人民的光荣革命斗争史;宣传我国悠久的历史,介绍光辉灿烂的文化;宣传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介绍伟大祖国的自然风光、丰富物产、珍稀动植物以及天文、原子能、航空航天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内容十分广泛。

  2、富于时代感。

在新中国成立时,邮政主管部门及时地发行了三套纪念邮票,将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伟大盛况浓缩在方寸中;随后又以天安门、国徽、五星红旗、毛泽东主席像等国家的象征为题材,以突出宣传新中国的光辉形象,宣扬100年来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的豪迈气概,成为中国人民结束旧时代、迎接新时代的真实写照;此后,与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相适应,邮票上出现了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和平运动、一五计划、中苏友好、农业合作化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围绕思想大解放、向科学进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选题,突出对经济建设的宣传。

  3、坚持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在邮票发行过程中,邮票发行主管部门及邮票发行工作者对邮票发行的特点、规律进行研究、总结,力求使邮票发行工作科学化。

为此,他们创立了邮票志号制度、计划发行制度,并培养了一批设计、评审邮票的专家认伍。

  不仅如此,邮票主管部门还将邮票设计、印制等环节联系在一起,便于邮票设计印制人员相互研究、共同配合,提高邮票设计印制质量。

  50年间,新中国邮票形成了有特色的发行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纪严特宽。

纪念、特种邮票是我国邮票的两大类别,纪念邮票是为纪念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而专门发行的邮票,特种邮票是为宣传特定事物而发行的邮票。

在50年的邮票发行实践中,一直把握着这样的原则,要求纪念邮票的发行要严格选题内容,而特种邮票的选题内容范围则应广泛。

因为纪念邮票的选题内容更严肃,政治性更强,往往涉及国际、国内重要的、有巨大影响的事件和人物,因而在纪念邮票选题内容、报审、设计、发行日期等方面都应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对纪念邮票的选题更为慎重;而特种邮票的发行在邮票的选题、内容安排及发行时间上相对自由得多。

这一原则是五十年来新中国邮票发行实践中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则。

  2、始终坚持正面宣传,突出宣传成就。

新中国成立前1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饱受灾难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反抗内外敌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许多动人事迹。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南昌起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第一次出现在新中国邮票上,犹如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是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进行革命传统、革命理想教育的好材料。

我国邮票从古代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古代文物、古代名人等多角度向世人介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明成就,帮助人们认识伟大祖国的历史,以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我国邮票还对伟大祖国的优秀民族文化、优良传统、革命斗争精神进行宣传,介绍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物产等;介绍世界其他国家地区民族创造的文明成就;十分重视从正面宣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就。

总之,我国邮票内容总是积极、乐观向上的,总是用美好的事物去教育、陶冶、感染人,以激发人们的斗志、催人奋进。

  3、纪念著名人物的原则。

著名人物是邮票选题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发行的纪念人物邮票中,凡是在某一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都可以成为纪念邮票选题内容,在邮票发行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下要求:

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袖,遵循1949年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作出的“全国解放后,不以领袖名字命名街道,不为个人祝寿”等决议规定,也不为在位的领袖发行邮票;不发行在世的著名人物的纪念邮票,而发行已故的著名人物的纪念邮票;在对名人的纪念中,一般按照我国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只纪念诞辰日。

  4、名画家的题名、印章不出现在邮票上。

邮票虽然也是美术作品,但邮票的设计有别于个人的创作,是设计者按照邮票发行主管部门的意志进行的艺术创作活动,邮票发行是国家主权的行为,不是某一人或几人的行为。

  纵观新中国邮票的50年历程,可以看到,一张小小的邮票,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邮资或个人收藏,它反映了新中国邮票发展的面貌、规律与特色,更反映出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与进步。

根据国家邮政局邮票分类办法,邮票有以下几类:

一、普通邮票:

没有特定的题材,图案较为简单,票面无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

如:

普29《长城》邮票一套4枚。

二、“纪”字头纪念邮票:

从纪1编至纪124,于1949年10月至1967年3月发行。

采用纪念题材设计的邮票,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

如“纪1”表示为纪念邮票第一套,表示该套4枚邮票中的第一枚,等等。

如:

发行志号为纪1的《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邮票一套4枚。

三、“特”字头特种邮票:

从特1编至特75,于1951年10月至1966年5月发行。

采用特别题材设计的邮票,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

如“特1”表示为特种邮票第一套,表示该套5枚邮票中的第二枚,等等。

如:

发行志号为特1的《国徽》特种邮票一套5枚。

四、“文”字邮票:

“文革”期间(1967年4月-1970年1月)发行的邮票,票面无发行志号、无印刷年份、无排列序号等。

如:

发行志号为文1的《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邮票一套11枚。

文”字邮票由于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因而成为收藏的热点。

五、编号邮票:

“文革”后期(1970年8月-1974年12月)发行的邮票,票面有发行编号、印刷年份、无排列序号等。

如:

编号为1-6的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邮票。

见下图。

编号邮票由于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因而成为收藏的热点。

六、“J”字头纪念邮票:

以“纪”字的汉语拼音“J”开头,采用纪念题材设计的邮票,从J1编至J185,于1974年5月至1991年11月发行。

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

如“J1”表示为纪念邮票第一套,如:

发行志号为J1的《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纪念》纪念邮票一套3枚。

七、“T”字头特种邮票:

以“特”字的汉语拼音“T”开头,采用特别题材设计的邮票,从T1编至T168,于1974年1月至1991年9月发行。

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

如“T1”表示为特种邮票第一套,如:

发行志号为T1的《体操运动》特种邮票一套6枚。

八、按年份编号:

从1992年起,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按年度统一编排顺序号。

票面有发行志号、印刷年份、排列序号等。

如:

1992-1的《壬申年》(T)特种邮票一套2枚和1992-5的《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J)纪念邮票一套1枚。

九、其他类邮票:

航空邮票是专供寄递航空邮件贴用的邮票(已取消)。

加字改值邮票,是新中国建立初期,邮票尚不能满足邮政事业发展而采取的临时措施(已取消)。

包裹邮票是专寄包裹用的邮票(已取消)。

军人邮票是给予现役军人用邮的免资费的凭证(已取消)。

欠资邮票是指未按实际用邮资费付钱而告知用户的邮票(已取消)。

上述各类由于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因而成为收藏的热点。

第一套传说故事邮票——《民间传说——许仙与白娘子》特种邮票

传说故事是民间长期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有的以特定历史事件为基础,有的则纯属幻想的产物。

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

我国第一套民间传说故事邮票《民间传说——许仙与白娘子》邮票(志号:

2001-26),2001年12月5日发行,共4枚,戴敦邦设计。

邮票图案选取游湖借伞、盗仙草、水漫金山寺和断桥相会四个情节,是白蛇传故事的最精彩片段。

第一套体育邮票——《广播体操》特种邮票1952年6月20日,为了宣传、推广新中国颁布的第一套广播体操,我国发行了《广播体操》邮票1套(志号:

特4),共40枚,以4枚为一组,分别介绍了这套广播体操的下肢运动、胸部运动、体侧运动、转体运动、腹背运动、平衡运动、跳跃运动、呼吸运动十节体操的分解动作。

广播体操是基础体操的一种,简便易行,功效显著。

第一套体育运动会邮票——《全国第一届工人体育运动大会》纪念邮票1955年10月2日至10月9日,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第一届工人体育运动会,17个产业系统的17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10名运动员打破了4项田径、2项自行车和5项举重全国纪录,取得好成绩。

为纪念这届运动会的召开,1957年3月20日,我国发行了《全国第一届工人体育运动大会》邮票(志号:

纪39),共5枚,画面反映了径赛、铅球、足球、自行车、举重五个项目的比赛镜头。

第一套国际体育比赛邮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纪念邮票1959年3月27日至4月5日,第25届世界乒乓球运动员第一次获得世乒赛冠军,1959年8月30日,我国发行了《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邮票(志号:

纪66),共2枚,同图,万维生设计。

邮票图案是一名正在进行比赛的男乒乓球运动员的形象。

T”字邮票上的百科知识  1.在新中国邮票的纪.72、J.103和T.1中都出现过体操这项运动。

体操是一种徒手或在特定条件与形式下人体各部分按一定规律和一定规格进行操练的运动项目,现代体操单指竞技体操,简称体操,国际比赛中,男子全能共有6个项目:

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单杠;女子4个项目:

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体操。

  2.我国于1975年发行了一套《武术》邮票,编号为T.7。

武术主要有拳术、器械、对练三种形式。

江苏省的沛县被誉为“武术之乡”。

  3.T.12《医疗卫生科学新成就》邮票第二枚是“断肢再植”。

1963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陈中伟医生为青年工人王存柏进行“断手再植”手术获得成功,这在世界上是第一例,陈中伟被国际医学界誉为“断手再植的奠基人”。

  4.T.12《医疗卫生科学新成就》邮票中,反映了治骨折和治白内障两种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

  5.T.12《医疗卫生科学新成就》邮票,第四枚图案是中西结合的治疗白内障,这种治疗方法的名称是金针拨障术。

  6.T.15是《中国登山队再次上珠穆朗玛峰》邮票。

我国9名男、女登山队员再次登上珠峰,创造了到达顶峰人数最多的世界记录。

其中一名女队员是藏族的潘多。

  7.T.25是《化学纤维》邮票。

化学纤维的原料是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纤维有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

  8.《化学纤维》邮票是由吴建坤设计的五横连形式的邮票,图案分别是原料、抽丝、纺织、印染、成品。

  9.T.26第一枚邮票图案是炼焦。

炼焦是把烟煤炼制成冶金焦炭,方法是高温干馏。

  10.我国曾发行艺术大师徐悲鸿作品《奔马》邮票,其中小型张邮票所选原画是作者于1942年画于重庆;原画题款为“壬午大暑悲鸿居良风垭杨兄德纯斋中”。

  11.新中国邮票上曾两次出现工艺美术景泰蓝。

景泰蓝又称奇宝烧,其制作工序包括设计、打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七种程序。

  12.在我国发行的《工艺美术》邮票中有一枚“木雕.飞跃”。

这件黄扬木雕是上海工艺美术工厂候志飞在1978年创作的,一条腾空而起的蛟龙,5个顽皮的孩子扳龙角、按龙尾、骑上龙背,妙趣横生;但是邮票图案却将原物印反了。

  13.我国在1978年发行的一套《工艺美术》邮票中,有一枚是“刺乡小猫头”。

我国织绣工艺品种繁多,制作精美,主要有刺绣、织绵、花边、挑边、地毯等,刺绣有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名绣,各有风格。

  14.新中国发行的不少邮票题材是绘画作品。

绘画包括中国画和西洋画两大体系。

中国画原称国画,它是运用毛笔、墨和中国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在题材上有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在技法上又可分为工笔和写意两种。

  15.T.35是《金鸡》邮票。

金鸡又名锦鸡,属鸟纲雉科,产于我国西南地区,是第二类保护动物。

  16.T.36《铁路建设》邮票的第一枚为“电气化铁路”。

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诞生于1916年9月,即宝成线的宝鸡至凤州段,全长93公里。

  17.我国于1979年发行T.37《云南山荼花》邮票。

山荼花是昆明市的市花,它与其它花卉的最大区别是有色无香。

明代担当和尚有诗赞山荼花:

“树头万朵齐吞火,残云烧红半个天”。

  18.“万里长城”小型张的主图山海关原名榆关,经徐达在此重建后改为今名。

  19.T.38M、J.41均是小型张《万里长城.山海关》。

山海关东、南、西、北四面分设镇东、望洋、迎恩、威远四门。

  20.万里长城曾多次出现在我国邮票上。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工程之一。

秦始皇于公元前214年交秦、赵、燕三国的北边的长城修缮连贯为一体,当时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东至辽东。

  21.T.40为《东北虎》特种邮票。

虎在世界上只有一种,产在亚洲。

东北虎又称朝鲜虎、西伯利亚虎、乌苏里虎、黑龙江虎、阿尔泰虎。

  22.T.41《从小爱科学》邮票第三枚上出现了天文望远镜。

在各类望远镜中,按物理结构的不同可分为折射、反射、折反射三类;本世纪三十年代起,天文学家又开始使用射电望远镜。

  23.我国于1979年发行了一套《台湾风光》邮票,共6枚,图案是玉山、日月潭、赤嵌楼、苏花沿海公路、天祥大瀑布、半屏山月夜。

  24.T.42《台湾风光》邮票中“半屏山月夜”图案上的一对建筑是春阁和秋阁,位于高雄市莲花潭湖畔。

  25.T.43为《西游记》特种邮票。

中国名著《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1942年,英国人阿瑟.韦雷首先将其译为英文出版。

  26.我国曾发行《齐白石作品》邮票。

齐白石被人称为“三绝”的是画虾、画蟹、画鸡。

  27.T.44《齐白石作品》第四枚邮票上的这幅画是齐白石根据清代诗人查慎行(号初白)的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写意之作。

  28.“稻谷既收田如野,稻草尚为谁留下,田鸡田鸡去复来,巢窠熟处尤难舍。

”这是齐白石先生为他所作《小鸡》一画的描述。

此画被收入《齐白石作品选》(T.44)  29.新中国T.45是《京剧脸谱》邮票。

京剧脸谱是中国戏曲中独具风格的勾脸艺术,由颜色、线条、谱式三部分组成,主要用于净角(俗称大花脸)、丑角、部分武生和老生行当;脸谱体现人物性格特征,不同性格不同人物有不同的勾画方法,京剧脸谱主要夸张眉、眼、嘴、鼻、脑门五部分。

  30.我国于1980年1月25日发行了一套《京剧脸谱》邮票,孙悟空——《大闹天宫》、鲁智深——《野猪林》、廉颇——《将相和》、窦尔敦——《盗御马》、孟良——《洪羊洞》、李逵——《黑旋风》、黄盖——《群英会》、张飞——《芦花荡》。

  31.我国于1980年发行T.45《京剧脸谱》特种邮票。

京剧脸谱构图样式分整脸、三块瓦脸、十字脸、六分碎花脸等;谱式以不同人物的形貌特征为依据。

  32.T.45是《京剧脸谱》邮票。

京剧脸谱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从象征看,红为忠勇、白为奸诈、黄为骠悍、黑为浑厚。

  33.新中国从1980年即农历庚申年开始发行生肖邮票。

干支纪年是以“天干”、“地支”组合而成,所谓“天干”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34.我国1980年开始发行生肖邮票,第一套是T.46《庚申年》,下一个庚申年将是公元2040年。

  35.我国自1980年起发行生肖邮票。

我国最早明确叙述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对应关系的书是东汉王充写的《论衡》一书。

  36.3月12日,是我国“植树节”,建国后发行过十几枚有关林业建设的邮票。

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2.7%,列世界第120位。

  37.T.48第二枚邮票的主题是“四旁绿化”,意思是在宅旁、村旁、路旁、水旁有计划的种植适宜的树木。

  38.1我国曾发行《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纪念邮票一套,其中“望江亭”一枚曾被1958年英的《集邮者年鉴》评为该年度的最佳设计邮票。

  39.风筝相传是公输般做木鸢以窥宋城,后来以纸代木便为风筝。

风筝的结构分硬膀型和软翅型。

我国发行的第一套风筝邮票上的风筝属硬膀型。

  40.新中国发行了不少有关少年儿童的邮票。

1925年,党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革命儿童组织劳动童子团;解放后,于1949年10月13日建立了中国少年儿童队,1953年又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

  41.1980年发行的《桂林山水》邮票中第二枚是“三山远眺”。

“三山”是指的是象山、穿山、宝塔山。

  42.T.53是《桂林山水》邮票。

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四大特点为山青、水秀、洞奇、石美。

  43.T.54是《荷花》邮票。

人们常把荷花当作神圣和圣洁的象征,北宋周敦颐留下了传世名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44.T.57是《白暨豚》邮票。

白暨豚是哺乳或鲸类动物。

它的眼睛已基本退化,是靠发出的声响来确定位置的。

《聊斋志异》中的人物白秋练即是白暨豚的化身。

  45.1981年我国发行一套五枚《寓言——刻舟求剑》特种邮票,其内容依次为“刻舟求剑”、“楚人涉江”、“剑坠于水”、“遽刻其舟”、“入水求之”。

  46.T.61是《盆景艺术》邮票。

盆景在我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我国盆景可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邮票上的盆景属于树桩盆景。

  47.我国发行过《石林》邮票。

云南路南石林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在地理学上属喀斯特(或岩溶)地形。

  48.T.69《红楼梦》(小型张)的图案是“双玉读曲”。

“双玉”是指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读的书是《西湘记》。

  49.我国于1981年、1982年分别发行的两套《古代钱币》邮票,内容选自中国货币的先秦部分。

分布币、刀币、鬼脸钱、环钱四大类。

  50.我国已发行2组《药用植物》邮票,其中桔梗是草本双子叶植物,药用部分为根。

  51.T.73《矿物》邮票第三枚辰砂,它的化学名称叫硫化汞。

  52.《西周青铜器》特种邮票中的何尊、伯矩禹、燕候盂分别为酒器、炊器、食器。

  53.T.76是《消防》邮票。

周总理说:

“以防为主,以消为辅。

”防火和灭火必须了解物质燃烧的基本条件:

可燃物质、助燃物质、火源。

  54.1982年发行《九星会聚》邮票,两次会聚的时间是1982年3月10日和5月16日,这种天象179年才能出现一次。

  55.T.79是《益鸟》邮票。

我国定于每年4月初至5月初举行“爱鸟周”活动。

目前国内已知的鸟类有1183种。

  56.我国于1983年发行一套《民族乐器——拨弦乐器》邮票。

近百年来,我国乐器多按照演奏形式分为吹、打、弹、拉四类;近年来有按乐器发音体的不同而分为体鸣、膜鸣、气鸣、弦鸣乐器四大类。

这套邮票所选的五种民族乐器都是弹拨弦鸣乐器。

  57.T.81《民族乐器——拨弦乐器》邮票中反映了五种乐器,其中阮、琴、三弦是我国原有的古老乐器,而箜篌和琵琶则是在古代传入我国的。

  58.T.82《西厢记》邮票上描述的故事发生在山西省永济县。

崔莺莺的故事最早流传于唐朝。

  59.《西厢记》邮票的原画作者是王淑晖先生。

原书作者是元代剧作家王实甫,原剧分5本21折,邮票上选取了“惊艳”、“听琴”、“佳期”、“长亭”四折。

  60.自1979年以来,我国以6部古曲名著为题材,发行了邮票,这6部古曲名著是《西游记》、《红楼梦》、《西厢记》、《牡丹亭》、《水浒》、《三国演义》。

  61.全世界目前有天鹅5种,其中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分布在北半球。

我国于1983年发行了一套《天鹅》邮票,每枚的名称分别为“嬉水”、“情侣”、“漫游”、“飞翔”。

  62.我国于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