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2009).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6526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老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200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在老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200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在老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200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在老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200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在老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200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在老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2009).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老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2009).doc

《在老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200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老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2009).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在老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2009).doc

在老年大学老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淡泊宁静、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

在《庄子.大宗师》里有这样一句话: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就是说,能够安于时代潮流,遵循自然法则的人,悲哀和欢乐就不会占据他的内心,要顺其自然,顺其自然是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一种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活着的时候,把握现在,不要后悔过去,也不要对未来有过多的幻想和憧憬,看前看后意义不大,现在就是人生,现在就是价值,现在就是最美好的。

我给大家讲一个《老和尚, 小和尚与草籽》的故事,希望能有些许启迪。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

“快撒点草种子吧!

好难看哪!

”小和尚说。

“等天凉了。

”师父挥挥手:

“随时!

深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

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

“不好了!

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

”小和尚喊。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

”师父说:

“随性!

 撒完种子,跟著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

“要命了!

种子都被鸟吃了!

”小和尚急得跳脚。

“没关系!

种子多,吃不完!

”师父说:

“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

“师父!

这下真完了!

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

”师父说:

“随缘!

 一段时间过去。

原本光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

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

师父点头:

“随喜!

其实,保持顺其自然的心态,你会发现常常有意想不到的美好出现。

长寿之人最主要的秘诀之一就是:

心态平和,顺其自然,不苛求,不攀比,不埋怨。

当然,顺其自然并非是消极的等待,也并非是听从命运的摆布,更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在等待中通过努力,让最好的策略自动展现在自己的面前。

“官大官小,没完没了;钱多钱少,一样烦恼;有病没病,快乐就好。

”追寻生存的意义,摆脱名利的纠缠,平和心态,顺其自然。

记住一句话:

没有绝对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乐的心。

二、推己及人、包容大度的生活秘诀

《周易》中有这么一句话: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也就是说,做人要效法大地一样,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要效法大地之厚,要能包容,要能负担。

包容是一种气度,是一种胸襟,是一种修养。

安徽省桐城市西南有一条小巷叫六尺巷。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

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打油诗: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

六尺巷由此而来。

这种化干戈为玉帛的“六尺巷”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美谈。

包容是一种豁达,更是一种智慧。

要自觉树立相互包容的“融合观”。

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长寿之人最主要的秘诀之二就是:

心地善良,待人宽厚,乐于助人。

和谐是人创造的,人是和谐社会的轴心,和谐社会的所有活动都需要人的感知来起作用,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要做到心理和谐,就要温和处世,宽厚待人,以豁达的心胸和坦然的心态去看待一切。

友善沟通,心心相印,让情感沟通的渠道永远流畅。

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有了包容的气度,你就会感觉天更高更蓝,地更阔更平,水更清更秀,每个人脸上都会洋溢着笑容,一切事物都会是美好的。

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

心情好心境好,看什么都顺眼。

三、爱国爱家、忠恕履责的生活态度。

《论语·颜渊》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

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

《论语·雍也》篇: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立:

立于世间。

达:

通达。

要想自己站稳脚跟,在世间有自己的位置,也须给别人以位置;要想自己事事行得通,也得让别人行得通。

在自己谋求生存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发展,不能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了他人的存在,更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来谋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

损人并不利己,造福他人也是在造福自己,往往在立人、达人的同时,我们自己本身也在提高。

这两句话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

《论语》中提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何为忠?

何为恕?

宋代朱熹先生解释这两个字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尽自己的心是忠,用自己的心推及他人,就是恕。

他还说,你看这两个中国字,中心为忠,如心为恕。

真正看见自己内心的标准,良知在哪里?

是非在哪里?

自己心里装着的判断是什么?

这是忠。

如心,就是将他人之心比如自己心,用自己的心跟他人换位思考。

 

我曾经看过一个故事:

清朝末年,山东人丁龙与其他华人一道从中国大陆到美国去修筑铁路,结果他到美国去之后,被美国一位退役的将军卡宾特聘雇,到他家去当仆人。

因为卡宾特将军是一位性情非常暴躁的人,所以在他家里面的仆人一般都待不久,都会离开。

丁龙当然也难适应这个环境,后来也离开了。

  

但是没有过多久,卡宾特将军家里失火,烧得很厉害,将军在收拾残局的时候,丁龙回来了,回来帮助他重建家园。

卡宾特将军就觉得很奇怪说:

“我对你不好,为什么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你还回来帮我?

”丁龙就跟他讲:

“这是我们孔老夫子的教诲。

孔子教我们做人要讲仁义,要讲道义,这就是‘忠恕之道’,虽然你对我不好,但是我们曾经也是主仆关系,主仆一场,我应该对你讲道义。

”卡宾特将军听了很震撼:

孔老夫子的教诲,他听都没有听过。

他就说:

“那你的爸爸一定是个很有学问的人,是个饱学诗书的人,否则你怎么知道孔老夫子的教诲,有这么好的一个生活态度?

”丁龙说:

“没有,我爸爸是个农民,不识字,是个不识字的农民。

”将军又问:

“那你爷爷一定是个读书人。

”丁龙说:

“没有,我们家世代都是文盲,都是种田的文盲。

”将军听了之后觉得非常不可思议,这孔老夫子太伟大,怎么这么好的一个生活教诲,竟然能够在一个民族当中,经由不认识字的文盲家庭,一代一代的往下传,这太不容易。

  

后来更令卡宾特将军感动的是,丁龙在生病临终前跟将军讲:

“我感谢你照顾我后半生,我感恩你。

现在我要走了,我没有家庭子女在这里,所以我这一万多块钱就当是我感谢你对我的照顾,我把这些钱送给你。

”将军没有办法相信一个人竟然这么有道义,在丁龙过世之后,他一直在想,这个民族太伟大!

他一定要让美国人来学习这样的生活态度。

他自己拿出二十几万,加上丁龙的一万多块,到哥伦比亚大学设立了中文系,并用丁龙的名字来命名,叫“丁龙讲座”,这是美国第一个成立中文系的学校。

为的是什么?

为的是要研究这个民族如何透过孔老夫子的教诲,让整个民族连不认识字的文盲都这么有文化,都做出这么感天动地的事情。

“仁者爱人”为道德之质,“泛爱众”乃道德之量,大爱无疆,心界超越国界。

这就是“忠恕之道”。

这当中有许多道理,有包容心,同理心,同情心、赞美心,其中还有一点,做人必须要有责任心,必须有爱心。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因而,老年朋友们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推动作用;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参谋作用;要在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发挥带头作用;要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中发挥促进作用;要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要在创建平安家庭、和谐家庭中发挥示范作用。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