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6577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doc

《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doc

园冶论坛:

朱建宁演讲“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  在12月26日召开的“首届园冶论坛暨园冶杯国际竞赛”颁奖活动上,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建宁以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的网师园和罗马三大名园之一兰特庄园分别作为东、西方园林的代表,剖析了中西方园林文化的差异,并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园林该怎么发展,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朱建宁演讲:

东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

     中、西方的自然环境与文化特征之差异

   朱建宁教授讲到,中西方园林文化之差异可以从两方面探源,即自然环境和语言文化。

  从自然环境上看,中国幅员辽阔,腹地纵深,地形多样,以高山大河为标志,其大部分地处亚洲内陆,只有东南面向大海,造就了中国多样性的自然环境风貌;而欧洲的43个国家中有33个面海,整个欧洲大陆就是一个半岛,整个美洲就像浮在海上的大小船只,而大洋洲就更像漂在海上的浮萍。

不同的气候使得中西方农耕文明产生了差异。

   中国强调人为核心,信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应该顺其自然,并提倡人格精神。

古代皇帝重视天文历法,每年要举行隆重的祭天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教条、仪式和组织。

西方的基督教就是一种典型的宗教,它主导着西方人的人生观,认为人生只应该是灵魂不断趋向上帝,积德行善,才能从上帝那里看到人生的积极意义和价值,才有希望在末日审判时获得上帝垂怜,回归天堂乐土。

这是基督教的教义。

西方人把崇拜的对象归之于外在的人格化的神,以基督为代表,是绝对的权威,人类只是他的羊群,神职人员被称为“牧师”,老百姓都归他们放牧。

中国人对宇宙的认识可就大不一样。

宇宙本体对我们来说,基本上是一个自我感性的本体。

意思是说,中华民族对待客观世界重感性,爱把客观世界纳入主观世界之中,以感性认识为起点,用社会性和哲学的观点来理解自然,注重伦常之理,着重于人的主观内省。

我们的先祖非常富有人文情怀,爱把客观事物都赋予伦理道德和人性的色彩。

一句话:

重伦理道德、重感情、重人性、以人为本。

西方人讲自然也讲社会,但主要是自然科学化的社会;中国人讲社会也讲自然,但却是感性化、社会伦理化的自然。

   我们因为用社会伦理化和人性化的感情眼光来看待自然,所以大自然无不打上人的思想感情的烙印,山水花鸟皆写意,落花流水都是情。

这个差别引起了东方和西方在哲学思想上、道德观念上、艺术思想上一系列的差异。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中国的自然环境

西方的自然环境

西方的自然环境

中、西方文化之差异

  中国的语言文字使用意音文字,注重形意关系,汉字的构成形式削弱了语音的作用,并不利于直接交流,但是汉字包含的释义更有利于后人释读,以能够更好的延续前人经验,可以说中国的文字是相对语言作用而言,而更加注重了书面的交流。

而西方的文字,采用音义文字,语音直接交流,和中国文字相反,西方文字更加便于语言的交流,也更有利于文明传递,但由于西方的字母文字和语言思维则在一定程度上割断了与原始经验的联系,也会导致不利后人释读的缺憾,在西方人们重视语言地位,同样也强调对语言的研究。

  汉语书写符号是方块汉字,它注重形象联想,适合艺术创作,而且还具模糊性特点,突出具象比喻。

优点在于表达的直观快捷,但难以刻画内心,汉语文学有时需要一番领会,才能得其背后的真谛,而有的时候也会存在一些玄之又玄的概念,制约思想的传承。

汉字为形象思维提供了方便的工具,使中国人长于形象思维。

  西方语言的书写形式是仅仅表音字母文字,它完全割断了与形象的直接联系,是一种纯粹的记录语言的符号。

这种纯粹记录语言的字母文字频繁地、广泛地刺激人们的大脑,使得西方人形成抽象思维形式,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的习惯,强调追求事物本质和客观发展过程,相较直接感知事物更偏爱于抽象认识活动,以摸清事物本质,并提出明晰深刻的概念,并习惯把握事物局部,分析利于精确,精确性的思维,利于科学理论。

这样就逐渐地形成了西方人擅长于语言思维的特点,使之语言思维特别发达。

  文字影响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又影响文化的发展特点。

中西文字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使中西文化表现出各自的独特风貌。

 

中国的文化

 

西方文化

 

     正是中、西方不同的自然环境和语言文化造就了中、西方迥异的园林文化。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揭示出中国的园林文化该向哪个方面发展”朱建宁教授表示。

 

中国园林文化的代表--网师园

   网师园概况

  网师园原为南宋吏部侍郎史正志之万卷堂旧址,亦称渔隐。

清时由光禄寺少卿宋宗元于1770年购其地筑园。

因园毗邻王思巷,谐其间喻渔隐之义,称为网师园。

乾隆末年园归瞿远村,按原规模修复并增建亭宇,俗称瞿园。

今网师园规模、景物建筑是瞿园遗物。

  网师园占地约5400平米,以建筑精巧和空间尺度比例协调而着称。

园分三部分,东部为住宅,中部为主园。

网师园按石质分区使用,主园池区用黄石,其他庭用湖石,不相混杂。

  网师园突出以水为中心,环池亭阁环山水错落映衬,疏朗雅适,廊庑回环,移步换景,诗意天成。

古树花卉以古、奇、雅、色、香、姿见着,与建筑、山池相映成趣,构成主园的闭合式水院。

水池东、南、北方向的射鸭廊、濯缨水阁、月到风来亭及看松读画轩、竹外一枝轩,集中了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及朝、午、夕、晚一日中的景色变化。

 

网师园

网师园

网师园

网师园

网师园

网师园

     网师园的立意 

   朱建宁教授分析认为,网师园虽然也有自然的要素,如水体、植物、光影等,但是这些并不是园林的主体,不是园林主人最关心的内容,这些自然的东西仅是一些客观存在。

拥有这些自然要素的目的并不是研究自然、阐释自然,而是为了阐释一种内心感受、心理感受,自然环境并不是最主要关注的。

 

西方园林文化的代表--兰特庄园

   兰特庄园位于罗马以北96公里的维特尔博城附近的巴涅亚小镇,是保存最完整的16世纪中期庄园之一。

1566年,维尼奥拉接受红衣主教甘巴拉邀请,设计了这座夏季别墅,前后用了20年时间才大体建成,维尼奥拉因此一举成名。

   庄园建在朝北的缓坡上,用地规整,呈76米x244米的矩形,面积1.85公顷。

全园高差近5米,设有四个台层。

兰特庄园以水景序列构成中轴线上的焦点,将山泉汇聚成河、流入大海的过程加以提炼,艺术性地再现于园中。

从全园制高点上的洞府开始,汇集的山泉从八角形泉池中喷出,顺水阶梯急下,在第三台层上以溢流式水盘形式出现,流进半圆形水池;餐园中的水渠在第三台层边缘呈帘式瀑布跌落,再出现在第二层台地的圆形水池中;最后在底层台底上以大海的形式出现,圆岛上的喷泉做为高潮而结束。

各种形态的水景动静有致、变化多端,相互呼应,结合阶梯及坡道的变化,使得中轴线上的景色既丰富多采,又和谐统一。

 

兰特庄园

兰特庄园

兰特庄园

兰特庄园

兰特庄园

兰特庄园

     西方园林的文化立意

   朱建宁教授表示,西方园林和中国园林相反,一般不太去强调从整体上表现自然,而是习惯分解成各种要素,从各个要素的角度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如兰特庄园,园林是从自然山林地里面分出来的人工空间,人工空间营造的目的不是和自然空间完全一样,而是通过人工空间来认识自然空间。

 

结语

   朱建宁教授谈到,我们研究中、西方园林文化差异的目的不在于关注西方园林怎么发展,而在于探求我们的园林应该如何发展。

现如今,自然环境日益受到重视,我们要利用这个的机会,学习西方园林的科学精神,学会如何保护和利用自然,通过改变对自然的认识,确定风景园林的发展方向。

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尽管中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分,且呈现出诸多差异,而西方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

但从整体上看,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还是十分鲜明的。

尤其是15-17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和法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之间的差异更为显著。

人工美/自然美

    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

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

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人化自然/自然拟人化

既然是造园,便离不开自然,但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却很不相同

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也就是说自然美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曾专门论述过自然美的缺陷,因为任何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自在的,没有自觉的心灵灌注生命和主题的观念性的统一于一些差异并立的部分,因而便见不到理想美的特征。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自然美必然存在缺陷,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

而园林是人工创造的,他理应按照认得意志加以改造,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

   中国人对自然美的发现和探求所循的是另一种途径。

中国人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中能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方面。

中国人的自然审美观的确立大约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定的历史条件迫使士大夫阶层淡漠政治而邀游山林并寄情山水见,于是便借“情”作为中介而体会湖光山色中蕴涵的极其丰富的自然美。

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园,但决非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萃取、抽象、概括、典型化。

这种创造却不违背蔼然的天性,恰恰相反,是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

中国人看来审美不是按人的理念去改变自然,而是强调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点,即“畅神”。

它可以起到沟通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作用。

从更高的层次上看,还可以通过“移情”的作用把客体对象人格化。

庄子提出“乘物以游心”就是认为物我之间可以相互交融,以致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因此西方造园的美学思想是人化自然而中国则是自然拟人化。

 

形式美与意境美 

    由于对自然美的态度不同,反映在造园艺术上追求便各有侧重。

西方造园虽不乏诗意,但刻意追求的却是形式美;中国造园虽也重视形式,但倾心追求的却是意境美。

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

也就是一种形式美。

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并提出了黄金率。

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在他的《建筑十书》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题,提出“比例是美的外貌,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

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论证形式美的法则。

而黑格尔则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为命题,对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和谐等形式美法则作抽象、概括。

于是形式美的法则就有了相当的普遍性。

它不仅支配着建筑、绘画、雕刻等视觉艺术,甚至对音乐、诗歌等听觉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与建筑有密切关系的园林更是奉之为金科玉律。

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中国造园则”,景自然也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

但其衡量的标准则要看能否借它来触发人的情思,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

这显然不同于西方造园追求的形式美,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造园的文化背景。

古代中国没有专门的造园家,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文人、画家的介入使中国造园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

而诗和画都十分注重于意境的追求,致使中国造园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清人王国维说:

“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意境是要靠“悟”才能获取,而“悟”是一种心智活动,“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

因此造园的经营要旨就是追求意境。

     一个好的园林,无论是中国或西方的,都必然会令人赏心悦目,但由于侧重不同,西方园林给我们的感觉是悦目,而中国园林则意在赏心。

 

必然性/偶然性

     西方造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刻意追求几何图案美,必然呈现出一种几何制的关系,诸如轴线对称、均衡以及确定的几何形状,如直线、正方形、圆、三角形等的广泛应用。

尽管组合变化可以多种多样前变万化,仍有规律可循。

西方造园既然刻意追求形式美,就不可能违反形式美的法则,因此园内的各组成要素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必须以某种确定的形状和大小镶嵌在某个确定的部位,于是便显现出一种符合规律的必然性。

    中国造园走的是自然山水远的路子,所追求的是诗画一样的境界。

如果说它也十分注重于造景的话,那么它的素材、原形、源泉、灵感……等就只能到大自然中去发掘。

越是符合自然天性的东西便越包含丰富的意蕴。

因此中国的造园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不但布局千变万化,整体和局部之间却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结构松散,以致没有什么规律性。

正所谓“造园无成法”。

甚至许多景观却有意识的藏而不露,“曲径通幽处,禅房草木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峰会路转,有亭翼然”,这都是极富诗意的境界。

    西相比,西方园林以精心设计的图案构成显现出他的必然性,而中国园林中许多幽深曲折的景观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充满了偶然性。

 

唯理/重情 

    中西园林间形成如此大的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这只能从文化背景,特别是哲学、美学思想上来分析。

造园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要受到美学思想的影响,而美学又是在一定的哲学思想体系下成长的。

从历史上看,不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

公元前六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试图从数量的关系上来寻找美的因素,著名的“黄金分割”最早就是由他们提出的。

这种美学思想一直顽强的统治了欧洲几千年之久。

她强调整一、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等。

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

 

    与西方不同,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中,并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

由于诗人、画家的直接参与和经营,中国园林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感情色彩。

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为直接、深刻。

可以说中国园林一直是循者绘画的脉络发展起来的。

中国古代没有什么造园理论专著,但绘画理论著作则十分浩瀚。

这些绘画理论对于造园起了很多指导作用。

画论所遵循的原则莫过于“外师造化,内发心源”。

外师造化是指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楷模,而内发心源则是强调并非科班的抄袭自然山水,而要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以粹取其精华。

    除绘画外,诗词也对中国造园艺术影响至深。

自古就有诗画同源之说,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

诗对于造园的影响也是体现在“缘情”的一面。

中国古代园林多由文人画家所营造,不免要反映这些人的气质和情操。

这些人作为士大夫阶层无疑反映着当时社会的哲学和伦理道德观念。

中国古代哲学“儒、道、佛”的重情义,尊崇自然、逃避现实和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汇合一起形成一种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的气质和情操,这也就决定了中国造园的“重情”的美学思想。

    总之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园林史学习后,经过阅读大量的有关资料,我觉得中、西方传统文化思想的差异是造成中、西方园林形式、理念以及审美角度的不同。

中国古典园林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

这四大特点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理以及重整体观照、重直觉感知、重综合推衍的思维方式的具体表现。

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哲学观,使西方人不仅重视世俗彼岸神的生活境界,历来更重视现实生活,崇尚世俗生活和自我个性的展示,城市社会活动丰富。

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

主要原因是西方园林追求的形式美,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但凡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

另外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西方园林的的特点正是这种审美习惯和观念的具体表现。

     通过对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古今中外,园林是反映人们审美情趣的实质体现,是精神的物化,它终究是服务于人,受益于人。

要做好景观设计不是简单的平面构图,也不是简单的叠山理水,它应以人为本从空间考虑人的具体感受,应该是一种精神的物质体现。

探究中西园林的特点与差异

所谓园林艺术,是指在园林中运用典型的形象反映社会现实,以表达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感情。

中西方园林艺术由于中西文化的结构、形态,或是文化形成的哲学基础、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类型,但是,它们都是世界园林文化的一部分,同属于世界园林艺术。

以下几个模块就是关于“探讨中西园林的特色与差异”这个主题所展开的。

㈠中西园林艺术的起源

⑴中国园林艺术的起源

中国园林起源于公元11世纪的“苑囿”,所谓“苑囿”,就是“筑垣以设境界而于其中饲养禽兽”的场所,供人类进行狩猎、通神、求仙、生产等活动,后逐步转化为游憩、观赏为主。

在“天人合一”、“天人谐和”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山林川泽等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君子比德”、“人化自然”的哲理更直接地导致了人们对山水的尊重,因此要求园林以自然为审美对象,从而明确了园林的风景式发展方向,形成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整体布局。

它还常与诗、画等相结合,楹联碑刻、雕梁画栋,给人以情景交融、遐想无穷之趣。

中国园林的特点是将山、水、植物、建筑用绘画的法则进行设计布局,给人以含蓄典雅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自然相处的关系。

⑵西方园林艺术的起源

西方园林起源于“菜圃”或“药圃”。

为了农事的便利,将一块长方形平地划成若干方格,将蔬菜、药草等整整齐齐地种植于这些格子形的畦里,并在此基础上植上灌木或绿篱,这就是西方园林的雏形。

受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人们本能地将人与自然区别开来,他们喜欢一些具体的事实,并将所见所闻的事物清清楚楚地表达出来。

赫拉克利曾说:

“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

”这一思想逐步发展,形成了西方注重个性,提倡人的尊严,强调人的价值的观念,从而导致了西方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必须要使人临驾于自然之上,体现在园林设计方面时就表现为以规则式为主体,用规则的几何形状表现人工的自然,中轴对称,整齐划一。

花木、草坪、水池、道路、雕塑、喷泉等构景要素按建筑的法则来设计安排,显示出园林整体的人工图案美,从而表现出人对自然的奴役和改造的关系,其特点是气势磅礴、色彩绚丽、图案精美、空间开朗,给人以宏伟华丽的艺术感。

其中16世纪的意大利台地式园林、17世纪的法国巴洛克式园林和18世纪的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为西方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

㈡中西方古典园林特点

 ⑴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源远流长。

园林效法自然,凿池开山,栽种花木,用人工仿造自然山水风景,常以假山、漏窗为屏障分割视线,有移步换景之妙,成为“虽由人作,宛如天成”的自然式山水风光。

1.园林的空间布局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主旨是表现自然美,追求意的优雅和境的深邃。

她将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再现在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通过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艺术景观效果,表现出具有中国传统特点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让山水风光、自然气息渗透入园林建筑,使人们在建筑环境中能尽情领略大自然的天趣。

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上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将形成空间的各要素糅合在一起,分别表现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使人们看到了空间局部的交错,以有限的面积,创造无限空间,形成丰富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景观,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假自然之景,创造真山水之趣。

2.园林的景观配置

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山水式园林,园中多以自然山水为主体。

这些自然山水虽通过叠山理水、植物配置等人工模拟而成,却浓缩了自然界美好的山水风光,在园林中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体现着自然天成之美、自然天成之理和自然天成之趣。

  中国古典园林多以山水取胜,配以适当的植物,其山石采自太湖流域的太湖石。

山体自然,神似真山,一些山石还具有“透、漏、瘦、皱”等特点。

园林中花木的品种繁多,具有季节性、地方性、艺术性和民族性的特色,如拙政园的紫藤,留园的银杏,网师园的桧柏等有着数百年树龄的古木,尤为珍贵。

园林通过亭、台、楼、榭、轩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和花草树木的映衬,体现出近景远景的层次。

3.园林的建筑群体

中国古代园林除了有自然的趣味,还有密集的建筑。

为了使园林成为可望、可行、可游、可居之地,园林中必须建造各种相应的建筑,如厅、堂、轩、馆、楼、阁、榭、舫、亭、廊等。

园林中的建筑不但不能压倒或破坏主体,而且应该突出山水的自然,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的有机融合。

在使山、石、水、植物和建筑之间协调融合时,应顺其自然、追求大趣,使人与自然十分和谐地溶入建筑环境之中,让人们虽然身处有限的人造环境中,却能够感受到一种天然环境的无限情趣。

4.淳厚丰富的园林文化

人们常常用山水诗、山水画寄情山水,表达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和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大量的楹联、匾额、雕刻、碑石、文学、书画、音乐等不仅表达着中国古代哲学理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还承载着淳厚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是综合性地历史文化艺术宝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

典型例子:

苏州古典园林

从宋代起经元、明、清的千余年来,苏州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仍保存着许多独树一帜的私家园林。

所有这些古典园林,其建筑布局、结构、造型及风格,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对景、借景遗迹尺度变换、层次配合和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等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在城市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

构成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总体特色。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

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

据《苏州府志》统计,苏州在周代有园林6处,汉代4处,南北朝14处,唐代7处,宋代118处,元代48处,明代271处,清代130处。

现存的苏州园林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包括大大小小几百座古典园林。

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

在16~18世纪的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它们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沧浪亭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内,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

占地面积10800平方米。

园内有一泓清水贯穿,波光倒影,景象万千。

“沧浪亭”始为五代吴越王钱缪之子钱元亮的池馆。

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

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

自此,“沧浪亭”名声大振。

苏氏之后,沧浪亭几度荒废,南宋初年(12世纪初)一度为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宅第,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巡抚宋荦重建此园,把傍水亭子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