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6670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全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全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全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全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安全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安全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安全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安全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安全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安全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安全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安全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安全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安全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安全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doc

《安全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doc

关于下发“安全大检查”专项整治行动

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2015年7月31日全国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结合国务院安委会2015年第2号和第3号明电要求,深刻吸取“8.12”天津瑞海物流危险化学品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教训,经公司领导班子研究决定自2015年8月20日到11月底,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预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我公司下半年安全形势稳定,现将《赤峰远联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各单位收到后认真组织落实,由于本次大检查的检查表内容较多,请各部门安排具体负责本项工作的职能科室到安全处拷贝电子版安全检查表。

赤峰远联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二零一五年八月二十日

2015年赤峰远联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2015年7月31日全国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结合国务院安委会2015年第2号和第3号明电要求,深刻吸取“8.12”天津瑞海物流危险化学品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教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安全理念,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经公司领导班子研究决定自2015年8月20日到2015年11月底在全公司范围内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突破重点难点,促进全面规范,特制订如下“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

组长:

佟国山、宋元江

副组长:

佟希山、李正宝、刘杰、邱延军

成员:

翟春满、王志振、郑新春、武海学、郭聪华、赵冬颖、徐顺林、李欣

本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常设办事机构安全处,安全处处长金鑫负责本次大检查的方案制定和监督检查工作。

各分厂安全科全力做好相关工作的协调与配合。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本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坚决堵塞漏洞。

预防和减少一般事故,有效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升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推进公司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保持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三、检查范围

全公司范围内的各单位。

四、检查重点

(一)基础部分

1.安全生产承诺书层层签订及相应的保障承诺内容落实情况;

2.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制定和实施情况;

3.专项整治方案制定实施及各阶段工作进展情况;

4.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及落实情况;

5.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管理人员配备情况(重点检查安全管理机构设置是否符合要求,安全管理人员数量是否符合规定);

6.安全生产管理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特别是涉及煤气作业岗位人员),以及其他从业人员进行全员培训考核情况;

7.公司对所属各单位实施有效安全管理情况;

8.安全费用提取、管理、使用情况;

9.是否为职工配备符合国家以及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

10.对各类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实行分级管理,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和定期检测、评估和监控以及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情况;

11.企业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现场带班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12.安全设备设施是否齐全、完善、有效,是否建立管理登记表、逐级检查台账和按规定进行检测检验;

13.是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整改和排查制度,对查出的隐患是否做到措施、资金、责任、时限和预案“五到位”,是否建立和实施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

14.各单位各类安全生产会议召开及分析情况;

15.是否与外包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有无明确双方安全生产责任,是否将工程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公司统一管理,是否将劳务工视同本单位的正式职工进行安全管理;

16.是否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器材和装备以及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17.是否对高位料仓、半地下料仓及各种料仓进行全面排查摸底,了解装置布局、掌握基本情况,建立基础台账;

18.起重吊运等特种设备是否满足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的要求,是否进行定期检查、检验;

19.检修作业是否制定专项方案,明确组织指挥机构、检修内容、涉及范围、检修程序、安全措施,是否有应急处置等内容,并严格办理有关作业的许可证,做好安全确认,进行严格检测、记录;

20.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21.规范有限空间作业作业票证执行情况及作业现场安全监护制度执行情况;

22.对皮带岗位工进行安规的培训,依据安规的内容,对本岗位、本区域内的皮带及通廊进行认真排查。

(二)现场检查重点

烧结部分

1.烧结厂必须确保消防供水;

2.主抽风机室高压带电体周围必须设护栏,地面设绝缘垫;

3.起重机械必须是冶金专业专用设备,须标明吨位,设卷扬限位器和启动、事故、超载信号装置;应有灯光、声音报警装置;

4.燃气管道在入厂口处,应设总管切断阀,燃气管道严禁与电缆同沟敷设;

5.严禁吊物从人员或重要设备上空通过,运行中的吊物距障碍物应在0.5m以上。

6.点火器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设置备用的冷却水源;b.应设置空气、煤气比例调节装置和煤气低压自动切断装置;c.烧咀的空气支管应采取防爆措施;

7.烧结平台上严禁乱堆乱放杂物和备品备件,每个烧结厂房烧结平台上存放的备用台车,不得超过5台,载人电梯不得用作检修起重工具;

8.所有产尘设备和尘源点,必须严格密闭,并设除尘系统。

9.对所有高位料仓、半地下料仓及各种料仓,除尘设备及配套设施检查(主要检查铁质料仓壁厚、焊缝、支撑物、与主要设备连接处);

10.检查通风、检测设备和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情况;

11.规范有限空间作业作业票证执行情况及作业现场安全监护制度执行情况;

12.皮带输送机是否设有防胶带打滑、跑偏及溜槽堵塞和倾斜胶带防逆转装置;

13.落红料皮带机是否设置测温、降温装置;机头、机尾是否设自动清扫装置;

14.是否设置紧急拉线停机装置(两侧通行时,两侧均应安装)和事故警铃;首轮上缘、尾轮及拉紧装置是否有安全防护设施。

15.通廊是否有完整、可靠的通讯联系设备和足够照明;

16.需人工清扫的溜槽,上部是否设平台等。

炼铁部分

1.炼铁系统不能漏水;

2.上料斜桥下面应设防护板或防护网,斜桥一侧应设走梯通往炉顶;

3.铁水沟、渣沟的过跨平桥护栏(板)必须齐全可靠,沟内严禁积水、潮湿,严禁潮湿出铁;

4.煤气监测设备装置是否齐全完好,一氧化碳报警装置是否定期检测;

5.煤气作业区必须悬挂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6.炼铁主控室必须有固定式、便携式煤气检测设施,并定期检测以保证设备完好;

7.炼铁主控室必须有不少于两台套的救生设备,作业人员应熟练操作;

8.炼铁操作平台安全防护栏杆不得低于1.05米;

9.起重机械必须是冶金专业专用设备,须标明吨位,设卷扬限位器和启动、事故、超载信号装置;应有灯光、声音报警装置;

10.检修前,应有专人对电、煤气、蒸汽、氧气、氮气等要害部位及安全设施进行确认,并办理检修、动火审批手续;

11.炼铁企业应建立火灾、爆炸、触电和毒物逸散等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并配备必要的器材与设施,定期演练;

12.带式输送机运输应有防打滑、防跑偏和防纵向撕裂的措施以及能随时停机的事故开关和事故警铃;头部应设置遇物料阻塞能自动停车的装置;首轮上缘、尾轮及拉紧装置应有防护装置;

13.车辆出入的道口,应设立警示牌或安装警报装置;

14.处理炉顶设备故障,应有专人携带一氧化碳和氧含量检测仪同行监护,以防止煤气中毒和氮气窒息。

到炉顶作业时,应注意风向及氮气阀门和均压阀门是否有泄漏现象;

15.为防止停电时断水,高炉应有事故供水设施;

16.发生停电事故时,应将电源闸刀断开,挂上停电牌;恢复供电,应确认线路上无人工作并取下停电牌后,方可按操作规程送电;

17.煤粉仓、储煤罐、喷吹罐、仓式泵等设备的泄爆孔,应按GB16543的规定进行设计;泄爆片的安装和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泄爆孔的朝向应不致危害人员及设备,泄爆片安装应牢固,法兰压垫安装应均匀;

18.热风炉炉顶温度和废气温度,以及烟气换热器的烟气入口温度,不应超过设计限值;

19. 除尘器应设带旋塞的蒸汽或氮气管头,其蒸汽管或氮气管应与炉台蒸汽包相联接,且不应堵塞或冻结。

用氮气吹扫煤气后,应采取强制通风措施,直至除尘器内残余氮气符合安全要求,方可进入除尘器内作业;

20.渣、铁沟和撇渣器,应定期铺垫并加强日常维修。

活动撒渣器、活动主沟和摆动溜嘴的接头,应认真铺垫,经常检查,严防漏渣、漏铁;

21.使用的铁水包应烘干;

22.渣沟内应有沉铁坑,渣中不应带铁。

水冲渣发生故障时,应有改向渣罐放渣或向干渣坑放渣的备用设施;

23.系统运转中出现危及人身、设备安全的现象时,应立即停止系统运行,并将热渣倒入干渣坑或渣罐;

24.铸铁机操作室,应能清楚地观察到翻罐、铁水溜槽及前半部铸模的工作情况。

操作室应采取隔热措施,室内应有空调及通讯、信号装置。

操作室窗户应采用耐热玻璃,并设有两个方向相对、通往安全地点的出人口;

25.检修铸铁机,应事先取得“铸铁机操作牌”;检修完毕,铸铁机司机应收回操作牌,确认人员全部撤离、杂物已清完,并发出开车信号,方可重新开车;

26.检修除尘器时,应处理煤气并执行操作牌制度,至少由2人进行;应有煤气防护人员在现场监护。

27.对所有高位料仓、半地下料仓及各种料仓,除尘设备及配套设施检查,(主要检查铁质料仓壁厚、焊缝、支撑物、与主要设备连接处)。

28.规范有限空间作业作业票证执行情况及作业现场安全监护制度执行情况;

29.检查通风、检测设备和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情况;

30.皮带输送机是否设有防胶带打滑、跑偏及溜槽堵塞和倾斜胶带防逆转装置;

31.机头、机尾是否设自动清扫装置;

32.是否设置紧急拉线停机装置(两侧通行时,两侧均应安装)和事故警铃;首轮上缘、尾轮及拉紧装置是否有安全防护设施。

33.通廊是否有完整、可靠的通讯联系设备和足够照明;

34.需人工清扫的溜槽,上部是否设平台等。

炼钢部分

1.烘烤器区域应悬挂“禁止烟火”、“当心煤气中毒”等警示牌;

2.炉下钢水罐车、出钢线及渣车轨道区域,炉坑不能有积水、堆积物或潮湿物;

3.铁水罐、钢水罐耳轴部位应定期进行探伤检测。

凡耳轴出现内裂纹、焊缝开裂、耳轴磨损大于直径的10%、机械失灵,均应报修或报废;

4.主控室应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连铸主控室不应正对中间罐,炉旁操作室应采取隔热放喷溅措施,主控室应设置紧急出口,室内应有两台逃生设备;

5.起重机械必须是冶金专业专用设备,须标明吨位,设卷扬限位器和启动、事故、超载信号装置;吊运钢水包时,起重机移动和启动,应发出声音和灯光警示;

6.转炉烟罩不能漏水;

7.不能用吊物撞击其他物体或设备,吊物上不能有人;

8.转炉煤气放散口上部应设置点火装置;

9.连铸主平台以下各层,不应设置油罐、气瓶等易燃、易爆品仓库或存放点;

10.采用乙炔和氧气切割铸坯时,应设快速切断阀,阀站附近应配备消防器材;

11.炼钢厂内,应按消防规定设置必要的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设置消防设施的地点,应有明显的标志牌。

12.转炉主控室的布置,应注意在出现大喷事故时确保安全,并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连铸主控室不应正对中间罐;转炉炉旁操作室应采取隔热防喷溅措施;

13.炼钢厂应设废钢配料间与废钢堆场,废钢配料作业直接在废钢堆场进行的,废钢堆场应部分带有房盖,以供雨,雪天配料。

混有冰雪与积水的废钢,不应入炉。

14.用于铁水预处理的铁水罐与用于炉外精炼的钢水罐,应经常维护罐口;罐口严重结壳,应停止使用。

15.吊运重罐铁水,钢水,液渣,应确认挂钩挂牢,方可通知起重机司机起吊;起吊时,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并尽量远离起吊地点。

16.吊运满包钢水,应有专人指挥;吊放钢包应检查确认挂钩,脱钩可靠,方可通知司机起吊。

17.结晶器,二次喷淋冷却装置,应配备事故供水系统;一旦正常供水中断,即发出警报,停止浇注,事故供水系统启动,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证铸机的安全;应定期检查事故供水系统的可靠性。

18.车间内氧气管道进口,应设中央回火防止器;每个使用管头应设岗位回火防止器。

室内管道,应每隔25m接地一次。

19.对所有高位料仓、半地下料仓及各种料仓,除尘设备及配套设施检查(主要检查铁质料仓壁厚、焊缝、支撑物、与主要设备连接处)。

21.规范有限空间作业作业票证执行情况及作业现场安全监护制度执行情况。

22.检查通风、检测设备和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情况。

23.机头、机尾是否设自动清扫装置;

24.是否设置紧急拉线停机装置(两侧通行时,两侧均应安装)和事故警铃;首轮上缘、尾轮及拉紧装置是否有安全防护设施。

25.通廊是否有完整、可靠的通讯联系设备和足够照明;

26.需人工清扫的溜槽,上部是否设平台等。

轧钢部分

1.轧线上安全过桥防护栏杆要安全可靠;

2.开机、停机要有声光报警装置;

3.轧辊旁应有防护栏、板;

4.作业区域内不能有缺少安全防护的部位;

5.轧钢区域应设有安全通道;

6.危险场所设备的操作应严格实行工作牌制度;

7.轧钢厂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配备消防设施、设备和人员;

8.轧钢厂区内的坑、沟、池、井应设置安全盖板或安全护栏;

9.设备裸漏的转动或快速移动部位,应设有结构可靠的安全防护罩、防护栏杆或防护挡板;

10.在煤气区域作业和巡检时,必须佩戴煤气监测仪器和煤气防护设备,应两人以上进行,并携带一氧化碳检测仪;

11.电气室(包括计算机房),电缆夹层,应设有火灾自动报警器,烟雾火警信号器,监视装置,灭火装置和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还应设防火墙和遇火能自动封闭的防火门,电缆穿线孔等应用防火材料进行封堵;

12.轧机,加热设备及其他距地面1m以上需要经常操作,检测,检修或运输的设备,均应设置带上下扶梯的固定平台或安全通道,并设有不低于1.05m的防护栏杆,栏杆下部应有不小于0.1m的护脚板。

重要的工作平台或安全通道,应至少设两个出入口;

13.车间主要危险源或危险场所,应有禁止接近,禁止通行,禁火或其他警告标志;各种高压供电设施,易于泄漏煤气等可燃气体,以及其他严重危险的区域,应设有色灯或声响警告信号;吊车易于碰撞的设备,高处作业坠物区,易燃易爆场所以及其他事故多发地段,均应用易于辨认的安全色标明或设置醒目的警告标志牌;

14.规范有限空间作业作业票证执行情况及作业现场安全监护制度执行情况;

15.检查通风、检测设备和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情况。

煤气部分

1.煤防站应挂有煤气工艺流程图;

2.各主要煤气设备、阀门、放散管等应编号统一管理;

3.煤防站应设急救专用电话、空气呼吸器、充填泵装置自动苏生器和其他防护救护设备;

4.厂区主要煤气管道应标有明显的流向、限高和种类标识,同时管道要涂上色标,主要路段应有警示标志牌;

5.煤气管道壁厚每年要重点检查一次,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备查;

6. 煤气危险区域的关键部位必须设置一氧化碳检测仪(<30mg/m3(24ppm));

7. 煤气排水器应设有明显标志,编号统一管理;

8.  排水器水封应装在其他隔断装置之后并用;排水器上水应有逆止装置或水封,排水器溢流水与漏斗应有适当间隙,溢流水下水管禁止直接入地下管道防止煤气窜入下水系统;

9.值班室应配备空气呼吸器(不少于2部)等必要的防护救护设备,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气瓶压力应不低于250bar,要有两条以上逃生路线,逃生门应向外开启;均应安装防爆电器,防爆电器的安装应符合防爆要求;

10.煤粉制备系统应采用惰化气体做干燥介质,且应设氧含量和一氧化碳浓度在线监测装置,并实现超限报警和自动充氮保护措施;

11.进入煤粉制备和喷吹系统容器、高炉布袋除尘器等箱体时要进行有害气体检测和氧含量分析,防止造成中毒和窒息。

12.高炉重力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放灰应有防止煤气泄漏的安全措施(应有上下两道阀门)。

13.TRT的煤气进出口应有可靠的切断装置;TRT透平机室应有CO监测仪表、要定期进行校验,并灵敏可靠;TRT透平机室应有换气设备,换气设备应与CO监测仪表联锁;TRT主控室应配备空气呼吸器(不少于2部),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压力应不低于250bar。

14.煤气管道下方常有炽热物停留时应采取隔热措施;煤气管道应定期测壁厚,并做好记录;煤气管道应采取消除静电和防雷措施;煤气进入车间前的管道,应装设可靠的隔断装置;在管道隔断装置前、管道的最高处及管道的末端,应设置放散管;放散管口应高出煤气管道、设备和走台及人员巡检点4m以上,且应引出厂房外;

15.排水器投入使用前补水时应打开放气孔,防止充不满水;排水器应加设安全警示标识,严禁在排水器附近停留、取水等;

16.进行停、送煤气作业,必须制定相应停煤气、引煤气、煤气吹扫置换方案,必须制定具体的安全措施,必须有具体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方案应包括组织指挥机构,检修内容和涉及范围,检修程序,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等内容;应办理有关作业的许可证,做好安全确认,并进行严格检测并记录,做到统一指挥,令行禁止;

17.外委施工单位进行检修作业时必须与业主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协议,同时经各有关部门认可并办理相关手续。

施工单位应按有关定,组织好安全培训和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检修安全;

18.进入煤气设备或管道内作业,必须配备便携式CO检测仪和便携式氧气检测仪,并采取联系呼叫措施予以安全确认;

19.带煤气危险作业,如带煤气抽堵盲板、带煤气接管、高炉换探料尺、操作插板等,不应在雷雨天进行,不宜在夜间进行。

20.规范有限空间作业作业票证执行情况及作业现场安全监护制度执行情况;

21.检查通风、检测设备和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情况。

重大危险源部分(制氧厂、煤气柜、发电厂)

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单位,根据公司制定的检查表结合实际逐项落实本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

白灰制备部分

根据检查表落实本次安全大检查工作。

公辅部分

1.总降、电气室等重要部位,其出入口应不少于两个(室内面积小于6m2而无人值班的,可设一个),门应向外开;

2.总降、电气室、中控室、主电缆和电缆夹层,应设有火灾自动报警器、烟雾火警信号装置、监视装置、灭火装置和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还应设防火墙和遇火能自动封闭的防火门,电缆穿线孔等应用防火材料进行封堵;

3.生产现场的机、电、操控设备应有安全连锁、快停、急停等本质安全设计与装置;规范有限空间作业作业票证执行情况及作业现场安全监护制度执行情况。

4.检查通风、检测设备和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情况。

五、检查方式

(一)动员部署阶段(8月30日前)

各单位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研究制定本单位隐患排查工作方案。

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自查自改工作方案,成立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安全、生产、设备、技术、环保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员为成员的隐患排查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单位隐患排查工作的组织实施,于9月1日前将本单位的工作方案及责任落实表文字版加盖本部门公章后报公司安全处备案。

(二)自查自改阶段(9月1日至10月15日)

各单位按照本方案要求和相关法规、标准的规定,逐条逐项进行自查自改。

要建立健全隐患排查责任制,明确排查的任务、责任、完成时限和具体工作要求,细化分解到各部门、岗位和个人,组织开展全面系统的隐患排查。

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按照隐患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要求认真组织整改。

自查结束后,要进行认真梳理、汇总、分析,归档管理,并将检查结果和整改结果于10月15日前报公司安全处备案。

(三)现场核查阶段(10月16日至10月31日)

安全处配合检查组成员,以每个单位大约两天的时间进度逐个单位就检查项目进行现场核查和文审,确保本次大检查工作落到实处,对虚报、谎报,存在走过场的单位和责任人严格追究相关责任。

(四)总结提高阶段(12月1日前)

各单位要对隐患排查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梳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好的管理经验,制定下步工作对策措施。

书面总结于12月1日前报公司安全处。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当前冶金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增强做好隐患排查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对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逐级落实责任,把隐患排查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开展自查自改,做到全员、全过程、全覆盖的隐患排查,不留死角盲区。

(二)精心安排,力求实效。

各单位要根据本方案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查工作方案,周密安排,细化任务,落实责任。

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建立台账,按照隐患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到位”要求及时整改。

确保隐患排查全面彻底,务求实效。

(三)严格标准,依法依规。

各单位要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安全标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在隐患排查过程中要从严过细、坚持原则、严格落实。

对发现的重大隐患和重大问题,要制定并落实防范措施,跟踪落实,限期整改到位;对拒不执行整改指令或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加大处罚力度。

附件:

《安全大检查排查隐患汇总表》

《炼铁单元安全隐患排查表》

《炼钢单元安全隐患排查表》

《轧钢单元安全隐患排查表》

《烧结、球团单元安全隐患排查表》

《煤气单元安全隐患排查表》

《氧气单元安全隐患排查表》

《发电厂安全隐患排查表》

《白灰厂安全隐患排查表》

赤峰远联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二零一五年八月二十日

“安全大检查”排查隐患汇总表

检查时间:

检查单位:

(盖章)

序号

项目名称

隐患描述(具体到位置)

整改

措施

整改

负责人

整改

时限

完成

情况

整改

验收人

1

2

3

4

5

6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