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线切割软件说明书解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6851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2.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HF线切割软件说明书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HF线切割软件说明书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HF线切割软件说明书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HF线切割软件说明书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HF线切割软件说明书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HF线切割软件说明书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6页
HF线切割软件说明书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6页
HF线切割软件说明书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6页
HF线切割软件说明书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6页
HF线切割软件说明书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6页
HF线切割软件说明书解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6页
HF线切割软件说明书解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6页
HF线切割软件说明书解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6页
HF线切割软件说明书解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6页
HF线切割软件说明书解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6页
HF线切割软件说明书解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6页
HF线切割软件说明书解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6页
HF线切割软件说明书解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6页
HF线切割软件说明书解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6页
HF线切割软件说明书解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HF线切割软件说明书解读.docx

《HF线切割软件说明书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F线切割软件说明书解读.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HF线切割软件说明书解读.docx

HF线切割软件说明书解读

HF系统全绘编程软件的操作

HF线切割数控自动编程软件系统,是一个高智能化的图形交互式软件系统。

通过简单、直观的绘图工具,将所要进行切割的零件形状描绘出来;按照工艺的要求,将描绘出来的图形进行编排等处理。

再通过系统处理成一定格式的加工程序。

现简述如下:

全绘图方式编程:

辅助点、辅助直线、辅助圆——统称为辅助线

轨迹线、轨迹圆弧(包含圆)——统称为轨迹线

一、全绘图方式编程,是为生成加工所需的轨迹线,形成轨迹线的方式有两种:

1、通过作辅助线形成轨迹线,一般步骤为:

[作点]或[作直线]或[作圆]→取交点→再用“取轨迹”将两节点间的辅助线变成轨迹线。

2、直接用[绘直线]、[绘圆弧]、[常用曲线]等模块作出轨迹线。

二、形成轨迹线后,一般需加引入引出线。

如加引线后,图形作了修改,必须对图形进行[排序]。

初级篇

通过本篇的学习,我们将了解该软件系统的一些基本述语和约定;并掌握基本图形(直线段、圆弧段所构成图形)的编程方法。

第一章基本述语和约定

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应用此软件,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该软件中的一些基本述语和它的一些约定。

1、辅助线:

用于求解和产生轨迹线(也称切割线)几何元素。

它包括点、直线、圆。

在软件中将点用红色表示,直线用白色表示,圆用高亮度白色表示。

2、轨迹线:

是具有起点和终点的曲线段。

软件中将轨迹线是直线段的用淡蓝色表示,是圆弧段的用绿色表示。

3、切割线方向:

切割线的起点到终点的方向。

4、引入线和引出线:

是一种特殊的切割线,用黄色表示。

它们应该是成对出现的。

5、约定:

1)在全绘图方式编程中,用鼠标确定了一个点或一条线后,可使用鼠标或键盘再输入一个点的参数或一条线的参数;但使用键盘输入一个点的参数或一条线的参数后,就不能用鼠标来确定下一个点或下一条线。

2)为了在以后的绘图中能精确的指定一个点、一条线、一个圆、或某一个确定的值,软件中可对这些点、线、圆、数值作上标记。

此软件规定:

Pn(point)表示点,并默认P0为坐标系的原点。

Ln(line)表示线,并默认L1、L2分别为坐标系的X轴、Y轴。

Cn(cycle)表示圆。

Vn(value)表示某一确定的值。

软件中用PI表示圆周率(π=3.1415926……);

V2=π/180,V3=180/π

第二章界面及功能模块的介绍

第一节界面

在主菜单下,点击“全绘编程”按钮就出示下列界面:

 

 

图形显示框------是所画图形显示的区域,在整个“全绘编程”过程中这个区域始终存在。

功能选择框------是功能选择区域,一共有两个。

在整个“全绘编程”过程中这两个区域随着功能的选择而变化,其中“功能选择框1”变成了该功能的说明框,“功能选择框2”变成了对话提示框和热键提示框。

如下图:

此图为选择了“作圆”功能中“心径圆”子功能后出现的界面,此界面中“图形显示框”与上图一样;“功能说明框”将功能的说明和图例显示出来,供您操作参考;“对话提示框”提示您输入“圆心和半径”,当您根据要求输入后,“回车”一个按照您的要求的圆就显示在“图形显示框”内;“热键提示框”提示了该子功能中您可以使用的热键内容。

以上两个界面为全绘编程中常常出现的界面,作为第二个界面只是随着子功能的不同所显示的内容不同。

第二节本篇所用功能的介绍

因为本篇为初级篇,所以在众多的功能中我们先介绍这篇所要使用到的一些功能。

而其它功能我们将在后面的篇幅中介绍。

 

 

 

 

 

以上各图中的“全绘式编程”功能框的划分如下,本篇将用到的部分功能以及子功能所在位置以上各图中都已表明。

我们将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它们的使用。

 

 

屏幕中下部是另一个功能选择对话框,此对话框是单一功能的选择对话框,如下图:

取交点:

是在图形显示区内,定义两条线的相交点。

取轨迹:

是在某一曲线上两个点之间选取该曲线的这一部分作为切割的路径;取轨迹时这两个点必须同时出现在绘图区域内。

消轨迹:

是上一步的反操作;也就是删除轨迹线。

消多线:

是对首尾相接的多条轨迹线的删除。

删辅线:

删除辅助的点、线、圆功能。

清屏:

是对图形显示区域的所有几何元素的清除。

返主:

是返回主菜单的操作。

显轨迹:

在图形显示区域内只显示轨迹线,将辅助自动线隐藏起来。

全显:

显示全部几何元素(辅助线、轨迹线)。

显向:

预览轨迹线的方向。

移图:

移动图形显示区域内的图形。

满屏:

将图形自动充满整个屏幕。

缩放:

将图形的某一部分进行放大或缩小。

显图:

此功能模块是由一些子功能所组成,其中包含了以上的一些功能,见“显图”功能框。

此功能框中“显轨迹线”、“全显”、“图形移动”与上面介绍的“显轨迹”、“全显”、“移图”是相同的功能。

“全消辅线”和“全删辅线”有所不同,“全消辅线”功能是将辅助线完全删去,删去后不能通过恢复功能恢复;而“全删辅线”是可通过恢复功能将删去的辅助线恢复到图形显示区域内。

其它的功能名称对功能的描述很清楚,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第三节例子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该软件的基本应用。

下图为我们将进行编程的图形。

现在我们开始对右图进行编程。

首先进入软件系统的主采单,点击“全绘编程”按钮进入全绘图编程环境。

第一步:

点击“功能选择框”中的[作线]按钮,再在“定义辅助直线”对话框中点击“平行线”按钮。

我们将定义一系列平行线。

平行于X轴、距离分别为20、80、100的三条平行线和平行于Y轴、距离分别20、121两条平行线;图中“对话提示框”中显示“已知直线(x3,y3,x4,y4){Ln+-*/}?

”此时可用鼠标直接选取X轴或Y轴;也可在此框中输入L1或L2来选取X轴或Y轴;选取后出现右侧画面:

注:

图中“对话提示框”中显示“平移距L={Vn+-*/}”,此时输入平行线间的距离值(如20)后回车;图中“对话提示框”中显示“取平行线所处的一侧”,此时用鼠标点一下平行线所处的一侧,这样第一条平行线就形成了。

此时画面回到继续定义平行线的画面,您可接着再定义其它平行线。

当以上几条线都定义完后,按一下键盘上的“ESC”键退出平行线的定义,画面回到“定义辅助直线”。

点击“退出……回车”按钮可退出定义直线功能模块。

此时可能有一条直线在“图形显示区”中看不到,您可通过“热键提示框”中的“满屏”子功能将它们显示出来。

也可通过“显图”功能中的“图形渐缩”子功能来完成。

]

第二步:

我们准备作两个圆,φ80、φ40和45°、-60°的两条斜线。

从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知道这两个圆的参数,您可以直接输入这些参数来定义这两个圆。

而我们将用另外一种方式来确定这两个圆。

首先,我们确定两个圆的圆心,点击“取交点”按钮,此时画面变成了取交点的画面。

我们将鼠标移到平行于X轴的第三条线与Y轴相交处点一下,这就是φ80的圆心。

用同样的方法来确定另一圆的圆心。

此时两个圆心处均有一个红点。

按ESC键退出。

接下来,我们点击[作圆]按钮,进入“定义辅助圆”功能,再点击“心径圆”按钮,进入“心径式”子功能。

按照提示选取一圆心点,此时可拖动鼠标来确定一个圆,也可在对话提示框中输入一确定的半径值来确定一个准确的圆。

图中φ80、φ40两个圆。

用取交点的方法来确定圆心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作45°、-60°两条直线着准备。

退回到“全绘式编界面”。

点击[作线]按钮,进入“定义辅助直线”功能,点击“点角线”按钮,进入“点角式”子功能。

此时在对话提示框中显示“已知直线(x3,y3,x4,y4){Ln+-*/}?

”您可用鼠标去选择一条水平线,也可在此提示框中输入L1表示已知直线为X轴所在直线。

对话提示框中显示的是“过点(x1,y1){Pn+-*/}?

”此时您可输入点的坐标,也可用

鼠标去选取图中右边的圆心点;再下一个画面的对话提示框中显示的是“角(度)w={Vn+-*/}”此时输入一个角度值如45°回车。

屏幕中就产生一条过小圆圆心且与水平线成45°的直线。

用同样的方法去定义与X轴成-60°的直线,退出“点角式”。

再进入定义“平行线”子功能,去定义分别与这两条线平行且距离为20的另外两条线。

退出“作线”功能;用“取交点”功能来定义这两条线与圆的相切点并退出此功能界面。

如上图。

下面我们将通过[三切圆]功能来定义图标注为R的圆。

点击[三切圆]按钮后进入[三切圆]功能。

按图中三个椭圆标示的位置分别选取三个几何元素,此时“图形显示框”中就有满足与这三个几何元素相切的,并且不断闪动的虚线圆出现,您可通过鼠标来确定一个您所希望的那一个圆,如右图。

第三步:

我们将通过[作线]、[作圆]功能中的“轴对称”子功能来定义Y轴左边的图形部分。

点击[作线]按钮,进入[作线]功能;点出“轴对称”按钮,进入“轴对称”子功能。

按照“对话提示框”中所提示内容进行操作,将所要对称的直线对称的定义到Y轴左边。

退回“全绘式编程”界面。

点击[作圆]按钮,进入[作圆]功能;点出“轴对称”按钮,进入“轴对称”子功能。

按照“对话提示框”中所提示内容进行操作,将所要对称的圆对称的定义到Y轴左边。

退回“全绘式编程”界面。

(注:

如学了后面提高篇后,则可用图块的方法将右边整个图形对称到左边。

非常方便、简单)。

再用[取交点]的功能来定义下一步[取轨迹]所需要的点。

如右图。

此时图中仍有两个R10的圆还没有定义,这两个圆将采用[倒圆边]功能来解决。

[倒圆边]只对轨迹线起作用。

第四步:

按照图形的轮廓形状,在上图中每两个交点间的连线上进行取轨迹操作,得到轨迹线。

退出[取轨迹]功能。

点击[倒圆边]按钮,进入[倒圆或倒边]功能,用鼠标点取需要倒圆或倒边的尖点,按提示输入半径或边长的值,就完成了倒圆和倒边的操作如下图。

退回到“全绘式编程”界面。

到此这一例子的作图过程就算完成了。

当然这个例子的作图方法并不只这一种。

在熟悉了各种功能后,可灵活应用这些功能来作图,也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在进行下一步操作之前,我们再对上图作一个合并轨迹线操作,以便了解合并轨迹线的应用。

上图中Y轴右边、例图中标注为R的圆弧,是由两段圆弧轨迹线所组成。

此两段圆弧是同心、同半径的,可通过[排序]中“合并轨迹线”功能将它们合并为一条轨迹线。

点击[排序]按钮,进入排序功能,再点击“合并轨迹线”按钮,进入合并轨迹线子功能,此时对话提示框中显示“要合并吗?

(y)/(n)”,当按一下Y键并回车后,系统自己进行合并处理。

点击“回车…退出”按钮,回到“全绘式编程”界面。

再点击[显向]按钮,这时可看出那两条轨迹线已合并为一条轨迹线。

如上图:

第五步:

当我们完成了上步操作后,零件的理论轮廓线的切割轨迹线就已形成。

在我们实际加工中,还需要考虑钼丝的补偿值以及从哪一点切入加工。

关于这些问题,系统应用引入线引出线功能来实现。

系统所提供的[引入线引出线]功能是相当齐全的,如下图所显示的内容。

 

作一般引线

(1)------用端点来确定引线的位置、方向;

作一般引线

(2)------用长度加上系统的判断来确定引线的位置、方向;

作一般引线(3)------用长度加上与X轴的夹角来确定引线的位置、方向;

将直线变成引线------选择某直线轨迹线作为引线;

自动消一般引线------自动将我们所设定的一般引线删除;

修改补偿方向------为任意修改引线方向。

修改补偿系数------不同的封闭图形需要有不同的补偿值时,可用不同的补偿系数来调整。

现在我们继续完成我们的例子。

在“全绘式编程”界面中,点击[引入线引出线]按钮,进入[引入线引出线]功能;再点击“作一般引线

(1)”按钮,进入此功能;对话提示框中显示“引入线的起点(Ax,Ay)?

”,此时可直接输入一点的坐标或用鼠标拾取一点,如在“显向画面”图中小椭圆处点一下;对话提示框中显示“引入线的终点(Bx,By)?

”,此时可直接输入点的坐标(0,20)或用鼠标去选取这一点;对话提示框中显示“引线括号内自动进行尖角修圆的半径sr=?

(不修圆回车)”,这一功能对于一个图形中没有尖角且有很多相同半径的圆角时非常有用;此时我们输入5作为修圆半径,回车后,对话提示框中显示“指定补偿方向:

确定该方向(鼠右键)/另换方向(鼠左键)”,如下图:

图中箭头是我们希望的方向,点鼠标右键完成引线的操作。

(注:

在作引入线时会自动排序。

点击“退……回”按钮,回到“全绘式编程”界面。

点击[显向]按钮出现右图:

图中有一白色移动的图示,表明钼丝的行走方向和钼丝偏离理论轨迹线的方向。

第六步:

存图操作。

在完成以上操作后,将我们所作的工作进行保存,以便以后调用。

此系统的[存图]功能包括“存轨迹线图”、“存辅助线图”、“存DXF文件”、“存AUTOP文件”子功能。

按照这些子功能的提示进行存图操作即可。

 

第七步:

执行和后置处理:

该系统的执行部分有两个,即[执行1]和[执行2]。

这两个执行的区别是:

[执行1]是对我们所作的所有轨迹线进行执行和后置处理;而[执行2]只对含有引入线和引出线的轨迹线进行执行和后置处理。

对于我们这个例子来说采用任何一种执行处理都可。

现点击[执行1],屏幕显示为:

(执行全部轨迹)

(ESC:

退出本步)

文件名:

Noname

间隙补偿值f=(单边,通常>=0,也可<0)

现我们输入f值,回车确认后,出现的界面如下:

 

 

下图界面为产生加工程序前的检测界面,在这一界面中我们可以对零件图形作最后的确认操作。

 

确认图形完全正确后,通过[后置]按钮进入[后置处理]。

进入[后置处理功能后,界面如右图:

0.返回主菜单------退回到最开始的界面,则可转到加工界面。

1.生成平面G代码加工单------生成两轴G代码加工程序单,数据文件后缀为2NC。

2.生成3B代码加工单-------生成两轴3B代码加工程序单,数据文件后缀为2NC。

3.生成一般锥度加工程序单------数据文

件后缀为3NC。

如右图:

请确定基准面,确定是正锥或到锥,填入锥体的角度和厚度。

4.生成变锥锥度加工单------数据文件后缀为4NC如右图:

选择基准图形的位置;

输入锥体工件的厚度;

标出锥度:

必须在引线上标出通用锥度,在某一线段上标出的则为该段锥度。

最后加工单存盘,数据文件后缀为4NC。

5.切割次数------如右图:

切割次数通常为1次,如为了提高光洁度可设置多次切割。

我们要注意的是,必须G代码加工单存盘或3B加工单存盘。

为加工作好准备。

(我们建议用G代码,因为G代码精度高)至此这个例子就全部做完了。

在上面的例子中,绘图部分我们所采用的基本步骤是:

定义辅助线、取交点、取轨迹。

并不是所有绘图部分都要采用此步骤,对于一些非常直观的图形,如果仍采用此方法会使编程变得复杂。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使用[绘直线]、[绘圆弧]、[常用线]等功能。

我们通过下面的例子来说明[绘直线]、[绘圆弧]这两个功能的使用。

左图中根据图纸的标注,各个点的坐标可以很明确的知道。

对于这样的图形,我们在绘图时就可以不用定义辅助线了,而直接用[绘直线]、[绘圆弧]的功能将轨迹线描述出来。

方法如下:

进入“全绘式编程”界面后(见右图),点击[绘直线],进入绘直线功能,在这一功能表中有一个功能为“取轨迹新起点”,在本篇的约定中对轨迹线的定义是:

是具有起点和终点的曲线段。

在绘直线前先要确定一个起点,用这个子功能就是来确定起点的。

系统开始的默认起点为(0,0)。

在左图这个例子中我们先用此功能定义起点为(-40,-20);再点击“直线:

终点”按钮,在“对话提示框”中输入40,-20回车便绘出了平行X轴一条轨迹线如图,此轨迹的起点已变为(40,-20);点击“退出…回车”按钮,退出绘直线功能。

点击[绘圆弧]按钮,进入绘圆弧功能。

再点出“逆圆:

终点+圆心”或“逆圆:

终点+半径”按钮,进入其子功能。

在这里我们用“逆圆:

终点+半径”子功能,在“对话提示框”中依次输入:

40,20回车,再输入R20回车便出现右图。

然后退出此子功能。

再进入[绘直线]功能中,用“直线:

终点”子功能接着绘出剩下的两条轨迹线。

从而完成此图形的绘制工作。

最后再进行[引入线引出线]等操作。

以上是通过[绘直线]、[绘圆弧]这两个功能来绘图的方法。

在实际的编程应用中,这一方法可以和前一例子所用的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会使编程速度大大提高。

 

提高篇

通过上一篇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常规图形的编程。

在这一篇中我们将对还没有介绍的功能进行说明。

以下是这一篇将要介绍的功能所对应的子功能图表:

 

 

 

在这篇中我们将以功能模块为单位,分别对上述各子功能进行说明。

 

第一章[常用曲线]功能

曲线在我们的产品零件中随处可见,对于曲线的加工,是线切割工艺中经常遇到的工作。

该软件系统对于曲线的编程提供了强大的功能。

点击[常用线]按钮,便出现右图所示的功能选择框。

从框中我们可看出,该软件系统的曲线功能。

此功能中共有十九个定义曲线的子功能。

以下我们将对这些功能的操作方法逐一说明:

第一节取曲线逼近精度

点击[取曲线逼近精度],进入设置功能。

对话提示框中显示:

取点精度。

这是让我们确定描述曲线所要用的点数。

精度值越小,精度越高,用于描述曲线的点数就越多,同时描述曲线的线段数也越多;系统中的默认精度为0.002。

通常情况下此值不需修改。

因系统所设定的精度值是比较适中的。

如果我们重新设定了精度值,那么我们退回到全绘图方式后,精度值又恢复到系统的默认值。

第二节常用几何曲线

在我们的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要用到的一些曲线,我们称它为[常用几何曲线]。

该软件将下列曲线的定义进行了简化,我们只需输入有关数据,曲线就被定义出来。

该软件将下列七种曲线的定义方法进行了简化:

对数螺旋线、椭圆、抛物线、摆线、正弦线、渐开线、阿基米德螺旋线。

这七种曲线如下:

 

 

第三节机械零件中的常用曲线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常用的几何曲线。

本软件还提供了如下一些[机械零件中的常用曲线]。

这些零件是:

标准渐开线齿轮、变位渐开线齿轮、渐开线花键齿轮、滚子链链轮齿、摆线齿轮、摆杆滚子凸轮、分度凸轮、三角花键或齿条、非圆节曲线凸轮等。

它们的操作方法简单、直观,只需我们按照这些零件的标准参数,填写这些零件所对应的表格,就完成了这些零件的编程操作。

这些零件编程的操作界面如下图所示。

在编程时,用鼠标点所需的功能。

如[变位渐开线齿轮]如上图:

我们这时填入有关数据(填入数据的项需回车)并点击“有效确定”按钮就完成了操作。

得到如右图形:

 

第四节用公式来定义曲线

现在我们通过公式来定义一条曲线。

该软件系统提供了二种用公式来定义曲线的按钮。

一个是[公式曲线(单行)]、另一个是[公式曲线(多行)]。

这两个按钮的作用是:

对于单行公式是:

曲线的参数方程只是关于t为参数,也就是说,X、Y都是t的函数。

而多行公式是:

X、Y不能直接表示成参数t的函数,在X、Y与t之间还有一个或多个参变量。

在公式(表达式)中可以使用的运算符号如下:

符号

名称

说明

+

加法运算

-

减法运算

*

乘法运算

/

除法运算

^

某一个数的几次方。

如2^5表示2的5次方

左括号

这两个符号是成对出现的,它决定运算的优先级。

右括号

Sin()

正弦函数

括号内是弧度表示的角度值。

括号是成对的

Cos()

余弦函数

括号内是弧度表示的角度值。

括号是成对的

Tan()

正切函数

括号内是弧度表示的角度值。

括号是成对的

Asn()

反正弦函数

括号内是某角度的正弦值,计算结果为角度的弧度值。

括号是成对的

Acs()

反余弦函数

括号内是某角度的余弦值,计算结果为角度的弧度值。

括号是成对的

Atn()

反正切函数

括号内是某角度的正切值,计算结果为角度的弧度值。

括号是成对的

Abs()

绝对值函数

某一个数的绝对值,无论括号内的数是正还是负,计算结果为正值。

EXP()

返回e的X次方幂

SQR()

数的开方

某一个数的开方,如

可写成SQR(234)

LOG()

对数函数

某一个数的自然对数

PI/Vn

常数或标记

常数如:

π或某一个数的标记符号。

一、公式曲线(单行)

点击[公式曲线(单行)]按钮,进入此功能。

对话提示框中显示x(t),y(t):

[Fn]?

在此处输入公式表达式。

比如我们要定义一条星形线,由于星形线的参数方程式为:

x=a*cos3t(其中a取20)

y=a*sin3t

我们将参数方程中等式右边的内容输入在提示行内,X和Y的两个等式用逗号隔开,如:

20*(cos(t*v2))^3,20*(sin(t*v2))^3并回车,此时提示内容改为:

变量的变化范围从t1={Vn+-*/}?

——我们输入一个初始值如0并回车。

此时提示内容改为

变量的变化范围到t2={Vn+-*/}?

——我们再输入一个终止值如360并回车。

这时在图形显示区内将显示由这个方程式确定的星形线。

二、公式曲线(多行)

有一条曲线是由下列一组方程式确定的:

H0=cos(t+

H1=1+0.8H0

H2=

Xt=H2cos(t)

Yt=H2sin(t)

其中变量的变化范围是0~2π

要用该软件来定义这样一条曲线,需用[公式曲线(多行)]这一功能。

点击[公式曲线(多行)]按钮,进入此功能,对话提示框中显示:

变量的变化范围

从t1={Vn+-*/}?

——我们输入一个初始值0并回车。

到t2={Vn+-*/}?

——我们再输入一个终止值2*PI并回车。

取已有曲线名(y)/取新曲线名(回车)—我们现在回车,为曲线指定一个名称。

曲线名=——我们输入一个名称如F,并回车,此时提示行将加宽,并提示显示为:

请输入多行曲线公式(在新行开始处回车则结束输公式)——我们将上面的方程式逐一输入,输入完一个式子便回车一次。

当输入完最后一个式子时回车两次便完成了此功能的操作。

此时图形显示框内便显示出这条曲线。

如上图:

 

第二章[列表线]功能

前一章我们所谈到的都是一些由公式来定义的曲线,在实际的生产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只知道点的坐标值,而不知道由这些点构成的曲线的方程式。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用列表曲线解决。

点击[列表线]按钮,进入此功能,屏幕右边的功能说明框中显示了该功能的所有子功能。

这些子功能中,前四项子功能是为后九项子功能,做准备工作的。

首先要输入列表点,如列表已经存有文件,则可通过调列表文件,将列表点坐标调入;在我们输入好一系列的列表点后,为了以后的调用,我们也可通过存列表点文件,将这些点的坐标存入盘中。

另外在使用后九项子功能之前还应当确认逼近精度,通常情况下我们不用去设定这一精度,因为系统已设定了一个默认值。

这一章中各个子功能的操作都很简单,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对话提示框中的提示很清楚。

下图是采用相同规律的列表点,用九种逼近方式形成的图形,从左至右,与子功能的编号一一对应。

 

第三章[变图形]功能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轨迹线是这个软件系统最重要的线段。

那么,对于轨迹线的编辑将是这个软件系统中最重要的操作步骤。

这一章以及以下两章将讲述对轨迹线的编辑。

这一章主要是对连续图形的编辑。

那么,什么是连续图形呢?

连续图形就是若干轨迹线首尾相连的一串轨迹线。

点击[变图形]进入此功能;屏幕右边的功能说明框中将显示此功能的所有子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