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湾中心校2014-2016年区域教育资源优化和整合年度推进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6941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查湾中心校2014-2016年区域教育资源优化和整合年度推进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查湾中心校2014-2016年区域教育资源优化和整合年度推进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查湾中心校2014-2016年区域教育资源优化和整合年度推进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查湾中心校2014-2016年区域教育资源优化和整合年度推进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查湾中心校2014-2016年区域教育资源优化和整合年度推进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查湾中心校2014-2016年区域教育资源优化和整合年度推进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查湾中心校2014-2016年区域教育资源优化和整合年度推进方案.doc

《查湾中心校2014-2016年区域教育资源优化和整合年度推进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查湾中心校2014-2016年区域教育资源优化和整合年度推进方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查湾中心校2014-2016年区域教育资源优化和整合年度推进方案.doc

查湾中心学校2014—2016年区域教育资源优化和整合年度推进方案

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做好“区域教育资源优化和整合调研”的相关准备工作的通知》(舒教基[2014]80号)文件精神,中心校在全面摸清本地各校的生源状况、教学设备、学校建设、师资配置等情况下,结合地域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区域内学校基本情况

我地7个行政村,近8000人口,面积62平方公里。

学校布局为:

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1所(中心校),乡村小学3所,小学教学点5所。

总计:

教职工50人,在校学生274人。

其中:

中心校教职工36人,在校学生231人(初中部学生80人,小学部学生151人),寄宿在校学生79人(初中部49人,小学部30人);3所小学及5所教学点教师计14人,在校学生计43人。

中心校附设幼儿园1所;3所小学及5所教学点各附设幼教点1所,计8所。

在园幼儿总计34人。

二、学校现状分析及资源整合具体目标

鉴于我地农民工进城务工多,农民工子女就读本县私立学校及随父母在外地就读儿童近几年占50%左右,3所小学和5所教学点将长期存在学生数少的状况,加上短时间内难以配齐各学科教师,即使配齐教师,由于学生太少,也造成教师资源极大浪费。

在经过充分调研、征求多方意见、取得民意的基础上,现准备将这些学校办学规模于近三年分年度予以缩小,只保留一、二年级,扩大中心校小学部的办学规模。

三、学校整合年度操作计划

2014年:

石河、槐花、花坪3所教学点保留一、二年级,三年级以上学生调整到中心校小学部就读。

远道学生动员一部分家长陪读,安排一部分学生在校住宿。

进一步办好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新建学生浴室,增加学生生活设施设备,增加生活老师,增加服务项目。

在中心校内改扩建1所公办幼儿园,全面配置好幼儿园设施设备及儿童玩具等;在3所教学点分别改扩建1所公办幼教点,全面配置好幼教点设施设备及儿童玩具等。

2015年:

大马、桃李两个教学点保留一、二年级,三年级以上学生调整到中心校小学部就读。

在两所教学点分别改扩建1所公办幼教点,全面配置好幼教点设施设备及儿童玩具等。

2016年:

将独山、褚河、龙井3所小学保留一、二年级,三年级以上学生调整到中心校小学部就读。

在3所学校分别改扩建1所公办幼教点,全面配置好幼教点设施设备及儿童玩具等。

四、具体实施思路

(一)继续进行学校标准化建设

中心校初中部和小学部及龙井小学标准化建设已通过县教育局初步达标验收。

今后两年将实施2所小学的标准化建设。

不断改善各教学点的办学条件,优化各教学点的教育资源,确保网络教育资源畅通。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配足配齐中心校初中部及小学部各学科教师,严格资质,按编配备,学科配套,学历达标。

年龄结构调控在老年教师10%左右,中年教师20%左右,青年教师70%左右的比例。

由于3所村小、5所教学点教师严重老化,多数是老民师转正的,现已临近退休,所以我们计划每年将调配一定数量的优秀青年教师到小学和教学点任教,确保小学教师队伍年轻化、专业化,顺利实现小学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

注重吸收、培养、培训、关心教师。

加强对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他们的正能量作用。

加强全面培训教师,不断提高教师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水平与能力。

加强关心教师,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改善教师待遇,落实教师绩效工资。

注重师德建设,培养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抓好学生发展

学校齐心协力动员我地6—11周岁、12—14周岁少年儿童全部入学,并做好学额巩固工作。

根据今年统计资料显示:

我地6—11周岁人口388人,12—14周岁人口185人,有50%左右学生流出本地,在外地就读。

学校高度关注每位儿童,准确掌握内在外学生就读情况,做到底子清,情况明,确保我地少年儿童入学率达100%,确保在校学生学额巩固率达100%。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共同发展。

要求各校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课程方案,落实课程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培养优秀的小学生,合格的初中毕业生,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创建平安校园,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四)强化教育教学管理

学校做到科学、规范管理教育教学工作。

工作有计划,有制度。

计划定位准确,目标明确;制度科学合理,措施得力有效。

学校规范办学行为、规范教学行为、规范教师行为。

教师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课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中心校将根据制度,建立考核体系,制定考核细则,定期与不定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督查考核,强化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管理。

(五)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中心校负责联络镇、村两级做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宣传工作,不断优化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中心校主动向镇党委、政府汇报工作,村小及教学点主动向村两委汇报工作,多请示,多联系,争取镇、村两级领导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在我地形成镇、村、校上下联动、统筹协调、齐抓共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好机制,全面落实好我地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大计。

(六)抓好几项具体工作

我地各校分年度将办学规模调整后,基本适度、合理。

如何扩大优质的教育资源,缩小地方发展差距,促进我地教育均衡发展,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我们将采取用龙头带活龙身的办法,让中心校所属的小学、教学点、幼儿园、幼教点同步发展,真正实现我地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真正缩小地方差距。

今后,中心校将长期性经常性做好下列几项具体工作:

1.让学校之间管理与科研均衡发展——加大中心校与所属小学及教学点挂钩力度。

充分发挥中心校学校管理及教育改革中的辐射、管理和指导作用。

加强校际之间横向联动活动,即联合组织研究课题、联合组织观课议课、联合组织校本培训等,帮助各校寻找教育改革的支撑平台和发展抓手。

2.让教师群体之间成长与进步均衡发展——中心校骨干教师下村小及教学点支教。

结对指导教师的备课、上课、科研等,自己上一节示范课,作一次专题讲座,参与一个课题研究,指导一次中心活动,从而展示自己的成功经验,凸显自己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特色,带动挂钩学校骨干苗子共同发展。

3.让学科之间教学质量提升均衡发展——让优秀教师针对薄弱学科进行“巡回送教”。

为了有效解决校际之间学科教学的不平衡性,一方面倡导集体备课、观课、议课,另一方面中心校安排本部的优秀教师去小学及教学点兼课,同时进行教学指导,从切身的教学实践中找出症结所在,并及时调整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弥补教学漏洞。

从而使辖区内学校薄弱学科同步提升教学质量。

4.让学生之间能力提高均衡发展——中心校学生与小学及教学点学生开展手拉手活动。

单纯的学科教学难以完成素质教育的重任,难以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从现状看,中心校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才能,而小学及教学点由于人力和物力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学生活动形式相对单调一些。

手拉手活动主要以村为单位进行,组织开展“手拉手庆六一”、“手拉手庆元旦”、“手拉手读书演讲”“手拉手演唱会”等系列活动,尽量缩小在同区域内存在的差异,让村小及教学点学生的潜能得以焕发、个性得以彰显、主体得以张扬,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七)主要保障措施

1.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争取县教育局及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与镇有关部门、与村两委通力协作,运用会议、标语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宣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启动氛围。

2.加强领导,扎实推进。

中心校成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将具体任务分解到部门与个人,从组织上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扎扎实实、有力有效推进。

3.筹措资金,确保投入。

资金来源从多渠道着手:

一是争取县财政下拨资金;二是争取项目资金;三是争取企业赞助资金;四是争取有关单位结对帮扶资金;五是学校节约支出,自备资金。

查湾中心学校

二0一四年十一月十二日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