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专题复习与训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6973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专题复习与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专题复习与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专题复习与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专题复习与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专题复习与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专题复习与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专题复习与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专题复习与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专题复习与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专题复习与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专题复习与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专题复习与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专题复习与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专题复习与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专题复习与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专题复习与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专题复习与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专题复习与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专题复习与训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专题复习与训练.docx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专题复习与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专题复习与训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专题复习与训练.docx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专题复习与训练

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专题复习与训练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复习目标】(学点扫描明确目标)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4.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5.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6.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考点解读】(考点引领,重点把握)

1.工业化起步:

一五计划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好水平。

但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不如印度。

  

(2)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的基本任务:

主要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成就:

基础工业与新工业部门的建立;交通运输业的成就;原有工业基地的加强和新基地的建立。

重工业成就:

①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②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③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交通成就: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4)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时间、机构: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内容:

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性质: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

利益的宪法。

3.三大改造:

  

(1)时间:

1953--1956年底。

  

(2)内容: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原因:

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解决生产工具,资金和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形式:

农业生产合作社。

影响:

促进了农业产生的发展,使广大的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②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

公私合营,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意义:

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中共八大:

  

(1)背景: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

  

(2)时间:

1956年

  (3)内容:

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4)意义:

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失误):

  

(1)失误原因:

对国情分析不够;缺乏建设经验

;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左"倾的错误)

  

(2)标志: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3)造成严重后果:

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4)吸取教训: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立足本国国情发展。

  (5)探索时期建设伟大成就:

从有到无的工业:

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

  (6)突出人物:

两弹元勋-邓稼先石油工业-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人民的好战士-雷锋。

他们的精神品质:

热爱祖国、艰苦创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

  6.“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原因: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他希望通过“文化大革命”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标志:

1966年,成立“中央文革小组”

  (3)性质:

一场由国家领导人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4)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害:

使国家政权遭到削弱,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践踏;严重摧残了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阻碍了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致使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拉大

了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5)党的历史上最大一起冤案--文革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迫害,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被中央开除出党,并遭非法监禁,迫害致死。

  (6)老一辈革命家的抗争:

二月逆流:

1967年2月,老一辈革命家在不同的会议上,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被诬为“二月逆流”,受到压制和打击。

  (7)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①毛泽东、周恩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发动的武装政变.: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

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度尔汗机毁人亡。

  ②1976年,周恩来、毛泽东相继逝世。

1976年的清明节爆发了“四五运动”(悼念周恩来,怒斥“四人帮”)。

同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8)教训和启示: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国内的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我们必须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内环境。

【应用提高】(尝试应用,共同提高)

1.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

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读后请回答:

上述材料是属于什么文件的内容?

2012年是这个文件颁布多少周年?

在这个文件颁布之前,在中国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

它是在什么时候通过的?

 

这个文件的颁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阅读下列材料:

为了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

……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客观形式的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请回答: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何时开始的?

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政策?

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应用提高】参考答案:

  1.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2012年-1954年=58周年.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

  (4)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

宪法。

  2.

(1)1954年。

(2)实行赎买政策。

(3)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5)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拓展提升】(扣标整合形成能力)

1.过渡时期及其总路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简称:

“一化三改”。

“一化”与“三改造”的关系,也称作“一体两翼”的关系,“一体”是指一个主体,即工业化,“两翼”是指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工业化为三大改造奠定了物质基础;三大改造为工

业化开辟了道路。

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2.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有什么联系?

“一五”计划主要是发展经济,是工业化的起步;三大改造是变革社会生产关系,是为了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原料、劳动力、资金等问题,即满足

工业化正常进行的需要而开展的。

“一五”计划实施的时间是1953~1957年,三大改造发生在1953~1956年,也即是三大改造发生在“一五”计划实施期间。

3.1958年的“三面红旗”指的是什么?

三面红旗,是中国共产党于1958年提出的一个施政口号,意指“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

它是时代的历史产物,是我国力图在探索中打开一个新局面的标志。

但是历史证明,这个努力是不成功的,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文化大革命”产生的原因:

根本原因:

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的恶果。

主观原因:

毛泽东对党和国家的政治形势作出的错误判断。

其出发点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的复辟。

客观原因:

林彪、江青一伙阴谋家的利用;长期以来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个人崇拜现象的存在。

 

第二单元专题复习检测

(考考自己!

我努力,我成功)

一、单项选择题

1.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这里驶下装配线(见右图)。

这是一个令亿万人民欢呼雀跃的日子。

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解放”这个由毛泽东命名的中国第一汽车品牌开启了装备中国的历史航程。

而这里就是(  )

A.鞍山B.上海C.北京D.长春

2.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

“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

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

A.通过了《共同纲领》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C.公布了“一五计划”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

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它占7.8%。

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

7.9。

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4.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

A.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B.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

C.新

中国的成立D.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5.以下表格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行业

参加合作社或公私合营的户数

农业

87.8%参加合作社

手工业

91.7%参加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私营工业的99%和私营商业的82.2%实现公私合营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文革”时期经济的增长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6.1953-1956年我国出现下图所示农业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7.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右图中的两件大事相隔了多少年(  )

A.6B.7

C.8D.9

8.“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提出这一重要论述的会议是(  )

A.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9.“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钢产量)赶上英国不发愁”。

与这首民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三大改造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十年“文革”

10.小红同学为“新中国杰出人物事迹展”搜集材料,其

中选材不当的是(  )

A.邓稼先——两弹元勋B.焦裕禄——党的好干部

C.王进喜——铁人D.张謇——状元实业家

11.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报道:

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达3530斤。

这篇浮夸报道的出现反映了“左”倾错误的泛滥,“左”倾错误出现的的原因是(  )

①中共八大的指

引②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B.②③④C

.①②④D.①③④

12.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A.公社大办食堂,吃饭不要钱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13.1958年《人民日报》报道福建南安花生亩产13241斤(见下图),出现这则报道的历史背景是(  )

A.福建农民科学种田B.当时“浮夸风”盛行

C.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高D.福建实行分田到户政策

14.“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克郎’”。

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

A.大跃进时期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15.下图是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分析上表数据变化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农业生产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16.他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作出了重大贡献。

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他就是(  )

A.王进喜B.焦裕禄C.邓稼先D.雷锋

17.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

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  )

A.“大跃进”时期B.农村人民公社化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土地改革时期

18.烟标和火花反映着时代的变迁。

根据图片信息判断,下列烟标或火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④③

19.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茅于轼先生在北大讲学时说:

“不能借口少数服从多数而剥夺少数人的基本权利,因为少数人的基本权利若得不到保障,最终可能连国家主席的基本权利也得不到保障。

”这里的“国家主席”指的是“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  )

A.彭德怀B.刘少奇C.贺龙D.朱德

20.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的是(  )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二、填空题

21.1949年9月,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上通过了《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通过了《   》。

22.1949年10月1日,__________________

_的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56年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2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像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两弹元勋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

三、综合题

2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的建设,但也走了不少

弯路。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二 叶剑英首先拍案而起,说:

“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

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

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

”徐向前激愤

地拍着桌子说:

“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柱。

你们这样把军队乱下去,还要不要这个支柱!

”──上述两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所说的内容出自哪部文件?

该文件是哪一年制定的?

 

 

 

(2)材料二中的“你们”是些什么人?

他们“想干什么”?

 

 

 

(3)材料二反映

的历史行为与材料一 内容规定是否相符?

我们应该从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干部身上继承什么精神?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上述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

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

(最少三项)

 

 

 

 

(2)材料二 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 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

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

26.以下是我国从1953~1978年25年间的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阅读后请回答问题:

 表格一:

 时段

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1953~1957年

14.6%

1958~1962年

0.6%

1963~1965年

15.7%

1966~1976年

7.1%

 表格二:

 年份

1966-1967

1967-1968

1972-1973

1974-

1975

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

-9.6

-4.2

9.21

1.9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

 

(1)表格一中的数字变化反映了这25年间国民经济发展经历了什么过程?

其中不正常的情况主要有哪几次?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表格二所示,为什么1973、1975年出现两次较大的增长?

 

 

 

(3)这25年来经济建设既有成果也有教训,请你谈谈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27.某校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请你参与,根据下列图片完成展出要求。

 

(1)人物篇:

他们(指下面图中三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分别在三幅图下面写上人物简评(注:

每个人物简评字数不得超过50字)。

 

    图一                图二               图三

 

 

(2)成就篇:

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

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请你为下列图片注上时期。

 

图四鞍山大型轧钢厂   图五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图六大庆油田油井试喷成功

 

(3)感悟篇:

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你总结出取得经济建设成就原因(两条即可)。

 

 

 

第二单元专题复习检测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D3.A4.B5.B6.B7.B8.A9.C10.D11.B12.A13.B14.A15.B16.C17.C18.D19.B20.C

二、填空题

21.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2.开国大典三大改造。

23.邓稼先焦裕禄。

三、综合题

24.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

(2)林彪、江青一伙人。

林彪、江青

一伙相互勾结、打击老干部,篡夺从中央到地方的部分权力,阴谋颠覆无产阶级政权。

(3)不相符,破坏了人民民主权力,造成国家混乱。

学习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干部坚持真理的勇气。

25.

(1)一五计划时期的。

工业: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

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交通运输业: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开通了祖国内地与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答出以上任何三项内容即可得分。

(2)1956年中共“八大”。

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开了一个好头。

(3)1958年。

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对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又急于求成,缺少经验,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

26.

(1)经历了“增长──下降──增长──下降”的曲折过程。

不正常的情况有1958-1962年和1966-1976年。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所以1958-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很低。

1966-1976年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动乱,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所以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低。

(2)1973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极左思潮,着手调整国民经济;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对国民经济进行

全面整顿。

(3)

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事求是,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言之成理即可。

 27.

(1)图一是“两弹元勋”邓稼先;图二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图三是“铁人”王进喜。

写简评,能够体现出这些人物的先进事迹和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即可。

(2)图四和图五是“一五”计划时期的经济成就;图六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经济成就。

(3)原因有: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答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