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7162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二章 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二章 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二章 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二章 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二章 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二章 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二章 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二章 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二章 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第二章 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第二章 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第二章 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 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docx

《第二章 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章 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docx

第二章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

第二章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

第一节会计软件的硬件环境

一、硬件设备

 1.冯·诺依曼理论

  

(1)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构成;

  

(2)二进制是计算机的基本语言;

  (3)程序预先存入存储器,自动取出执行;

  (4)存储程序、程序控制;

  (5)至今依然适用。

(一)输入设备

(1)向计算机存储器输入各种信息

  

(2)信息:

程序、文字、声音、图像等

  (3)常见:

键盘、鼠标、光电自动扫描仪、条形码扫描仪(又称扫码器)、二维码识读设备、POS机、芯片读卡器、语音输入设备、手写输入设备等。

  (4)键盘:

机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5)鼠标:

机械、光电、串行借口、总线接口、USB接口

  主要性能指标:

分辨率

(二)处理设备

处理设备主要是指计算机主机。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主机的核心部件,主要功能是按照程序给出的指令序列,分析并执行指令。

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部件构成。

1.运算器

  

(1)核心装置之一,也称:

算术逻辑单元(ALU)

  

(2)在控制器控制下完成工作

  (3)读取、写入数据至存储器(内存)

  (4)功能:

算术运算、逻辑运算、逻辑测试

  (5)内部包括:

加法器、位移寄存器等

  2.控制器

  

(1)指挥中心

  

(2)读取内存指令、指出指令位置

  (3)译码、测试,产生控制信号

  (4)控制CPU、内存、I/O设备间数据流动

  (5)控制器+运算器=CPU(Intel、AMD)

(三)存储设备

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的存储设备包括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储器:

主存、内存,直接与CPU交换信息。

(1)RAM:

内存条,随时读出、写入,断电数据丢失;

(2)ROM:

只读不写,断电数据不丢失;

(3)Cache:

读写速度快,提高CPU读写速度,不改变内存。

★内存的存储容量是以字节为基本单位。

其中一个字节=8位,

即:

1B=8b,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等

特点:

一般容量较小,但数据存取速度较快。

外存储器:

辅助存储器,外存

(1)容量大、速度慢;

(2)光盘:

只读式、一次写入、可擦写,体积小、容量大、保存时间长、价格低、便携,CD、DVD;

(3)磁盘存储:

软盘(淘汰)、硬盘;

(4)移动存储设备:

U盘、移动硬盘、存储卡。

(四)输出设备

(1)输出计算机处理结果,人机交互部件

  

(2)输出信息:

数字、字符、图像、声音等

  (3)常见:

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影像输出、语音输出

  (4)显示器:

监视器、显示终端,单色、彩色

  (5)打印机:

针式、激光、喷墨

  指标:

分辨率、打印速度、噪声

  (6)绘图仪:

计算机辅助设计图纸输出

二、硬件结构

硬件结构是指硬件设备的不同组合方式。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常见的硬件结构通常有单机结构、多机松散结构、多用户结构和微机局域网络四种形式。

概念

优点

缺点

适用范围

单机结构

单用户,一人一机

使用简单

配置成本低

数据共享程度高

一致性好

集中输入速度低

不能同时允许多个成员进行操作

并且不能进行分布式处理。

输入量小

的企业

多机松散结构

多台微机,微机间不能发生数据联系

输入输出集中程度高

速度快

数据共享性能差

系统整体效率低

输入量较大

的企业

多用户结构

(联机结构)

整个系统配备一台主机和多个终端(0.1千米)

数据可以通过各终端分散输入

并集中存储和处理

费用较高

应用软件较少,主机负载过大,容易形成拥塞

输入量大

的企业

微机局域网络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C/S)

服务器配备大容量存储器并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负责会计数据的定义、存取、备份和恢复

客户端安装专用的会计软件,负责会计数据的输入、运算和输出。

技术成熟、响应速度快、适合处理大量数据

系统客户端软件安装维护的工作量大

数据库的使用一般仅限于局域网的范围内

地理位置集中的大中型企业

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S)

服务器是实现会计软件功能的核心部分,客户机上只需安装一个浏览器

维护和升级方式简单

运行成本低

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重

(一)单机结构

单机结构属于单用户工作方式,一台微机同一时刻只能一人使用。

优点:

使用简单、配置成本低,数据共享程度高,一致性好

缺点:

集中输入速度低,不能同时允许多个成员进行操作,并且不能进行分布式处理。

适用范围:

数据输入量小的企业。

(二)多机松散结构

多机松散结构是指有多台微机,但每台微机都有相应的输入输出设备,每台微机仍属单机结构,各台微机不发生直接的数据联系(通过磁盘、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传送数据)。

优点:

输入输出集中程度高,速度快;

缺点:

数据共享性能差,系统整体效率低;

适用范围:

输入量较大的企业。

(三)多用户结构

多用户结构又称为联机结构,整个系统配备一台计算机主机(通常是中型机,目前也有较高档的微机)和多个终端(终端由显示器和键盘组成)。

主机与终端的距离较近(0.1千米左右),并为各终端提供虚拟内存,各终端可同时输入数据。

优点:

数据可以通过各终端分散输入,并集中存储和处理;

缺点:

费用较高,应用软件较少,主机负载过大,容易形成拥塞;

适用范围:

输入量大的企业。

(四)微机局域网络

微机局域网络是由一台服务器将许多中低档微机连接在一起,相互通信、共享资源,组成一个功能更强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微机局域网络通常分为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和浏览器/服务器结构两种结构。

1.客户机/服务器结构(C/S)

服务器配备大容量存储器并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负责会计数据的定义、存取、备份和恢复;

客户端安装专用的会计软件,负责会计数据的输入、运算和输出。

优点:

技术成熟、响应速度快、适合处理大量数据;

缺点:

系统客户端软件安装维护的工作量大,且数据库的使用一般仅限于局域网的范围内;

适用范围:

地理位置集中的大中型企业。

2.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S)

服务器是实现会计软件功能的核心部分,客户机上只需安装一个浏览器,用户通过浏览器向分布在网络上的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对浏览器的请求进行处理,将用户所需信息返回到浏览器。

优点:

维护和升级方式简单,运行成本低;

缺点:

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重。

第二节会计软件的软件环境

一、软件的类型

(一)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用来控制计算机运行,管理计算机的各种资源,并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和服务的一类软件。

系统软件通常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撑软件和语言处理程序等。

1.操作系统(OS)

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软件,是计算机裸机(硬件)与应用软件、用户之间的桥梁,是指计算机系统中负责支撑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以及用户操作环境的系统软件,具有对硬件直接监管、管理各种计算机资源以及提供面向应用程序的服务等功能。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

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数据库系统主要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组成,此外还包括应用程序、硬件和用户。

  分类:

根据数据库数据模型设计方法不同,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

  例如:

单机数据库:

VisualFoxPro、Access等

网络环境:

Oracle、Sybase、MSSQLServer等  

会计软件基于DBMS开发,会计软件是基于数据库系统的应用软件。

3.支撑软件(工具软件)

协助用户进行软件开发、硬件维护

  例如:

编辑程序、诊断程序、调试程序、杀病毒程序等

4.语言处理程序(程序设计语言)

包括:

汇编程序、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等

  作用:

转化程序为二进制机器指令

任务:

将用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计算机硬件能够直接识别和执行的机器指令代码。

计算机设计程序语言

  1.机器语言

  

(1)直接用二进制表示,唯一能被计算机直接识别、执行;

  

(2)最底层的计算机语言;

  (3)特点:

运行速度快、不直观、通用性差。

  2.汇编语言

  

(1)符号化机器语言,亦称:

符号语言;

  

(2)不能直接识别,需要汇编程序翻译为机器语言再执行;

汇编语言、机器语言特点:

低级语言,通用性差。

3.高级语言

  

(1)脱离机器指令,接近自然语言思维逻辑,便于理解;

  

(2)常见:

BASIC、C、C++、JAVA;

  (3)运行方式:

编译方式、解释方式;

  (4)编译执行:

源程序生成目标程序,独立执行、效率高;

  (5)解释执行:

不生成目标程序、不生成可行性文件、效率低。

(二)应用软件

1.作用:

解决具体的应用问题而编制;

2.地位:

应用软件以系统软件为基础;

3.包括:

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游戏软件、会计核算软件、企业管理软件等。

会计软件属于应用软件。

二、安装会计软件的前期准备

1.在检查并设置完操作系统

2.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

3.安装计算机缺少的支撑软件。

4.开始安装会计软件,同时应考虑会计软件与数据库系统的兼容性。

第三节会计软件的网络环境

一、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功能

1.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以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信息传递为目的,在统一的网络协议控制下,将地理位置分散的许多独立的计算机系统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网络。

2.功能:

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分布处理。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根据地理范围不同,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因特网是广域网中的一种,因特网是一个以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协议)通信协议连接的数据通讯网。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组成部分

(一)服务器

服务器,也称伺服器,是网络环境中的高性能计算机,它侦听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客户机)提交的服务请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控制客户端计算机对网络资源的访问,并能存储、处理网络上大部分的会计数据和信息。

服务器的性能必须适应会计软件的运行要求,其硬件配置一般高于普通客户机。

(二)客户机

客户机又称为用户工作站,是连接到服务器的计算机能够享受服务器提供的各种资源和服务。

会计人员通过客户机使用会计软件。

(三)网络连接设备

网络连接设备是把网络中的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各种设备的总称。

包括中继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等。

 

第四节会计软件的安全

一、安全使用会计软件的基本要求

(一)严格管理账套使用权限

在使用会计软件时,用户应该对账套使用权限进行严格管理,防止数据外泄;用户不能随便让他人使用电脑;

(二)定期打印备份重要的账簿和报表数据

定期将硬盘数据备份到其他磁性介质上;月末结账后,对本月重要的账簿和报表数据还应该打印备份。

(三)严格管理软件版本升级

对会计软件进行升级的原因主要有:

1.因改错而升级版本;

2.因功能改进和扩充而升级版本;

3.因运行平台升级而升级版本;

4.经过对比审核,如果新版软件更能满足实际需要,企业应该对其进行升级。

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一)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

2.特点

(1)寄生性;

(2)传染性;(3)潜伏性;(4)隐蔽性;(5)破坏性;(6)可触发性。

(二)计算机病毒的类型

1.按破坏能力分类:

可分为良性病毒、恶性病毒。

2.按存方式分类:

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网络病毒

(三)导致病毒感染的人为因素

1.不规范的网络操作主要途径:

浏览不安全网页、下载被病毒感染的文件或软件接收被病毒感染的电子邮件、使用即时通讯工具等。

2.使用被病毒感染的磁盘

(四)感染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症状

1.系统启动时间比平时长,运行速度减慢;

2.系统经常无故发生死机现象;

3.系统异常重新启动;

4.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存储容量异常减少,磁盘访问时间比平时长;

5.系统不识别硬盘;

6.文件的日期、时间、属性、大小等发生变化;

7.打印机等一些外部设备工作异常;

8.程序或数据丢失或文件损坏;

9.系统的蜂鸣器出现异常响声;

10.其他异常现象。

(五)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1.规范使用U盘的操作。

在使用外来U盘时应该首先用杀毒软件检查是否有病毒,确认无病毒后再使用;

2.使用正版软件,杜绝购买盗版软件;

3.谨慎下载与接收网络上的文件和电子邮件;

4.经常升级杀毒软件;

5.在计算机上安装防火墙;

6.经常检查系统内存;

7.计算机系统要专机专用,避免使用其他软件。

(六)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清除

1.计算机病毒的检测

(1)人工检测。

人工检测是指通过一些软件工具进行病毒检测。

(2)自动检测。

自动检测是指通过一些诊断软件来判断一个系统或一个软件是否有计算机病毒。

2.计算机病毒的清除

清除病毒一般使用杀毒软件进行。

三、计算机黑客的防范

(一)黑客常用手段

1.密码破解常用的方式有字典攻击、假登陆程序、密码探测程序等。

2.IP嗅探与欺骗

3.攻击系统漏洞

4.端口扫描

(二)防范黑客的措施

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以约束;

2.数据加密;

3.身份认证;

4.建立完善的访问控制策略;

系统应该设置进入网络的访问权限、目录安全等级控制、网络端口和节点的安全控制、防火墙的安全控制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