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月考定时训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7264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学期月考定时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定时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定时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定时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定时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定时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定时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定时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定时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定时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定时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定时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定时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定时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定时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定时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定时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定时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定时训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定时训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下学期月考定时训练.docx

《高一下学期月考定时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学期月考定时训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下学期月考定时训练.docx

高一下学期月考定时训练

2013——2014年高一下学期化学定时训练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

每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里,答案不写在试卷上。

考试结束,将答题纸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一1O一16Cl一35.5

Na—23Mg一24Al一27Fe一56Cu一64C—12

第I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6-23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重水的化学式:

T2O

B.原子核内有l0个中子的氧原子:

818O

C.NH4Cl的电子式:

D.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

A.合成氨气的反应B.酸碱中和反应

C.铝与盐酸反应D.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反应

3.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

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4.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浓H2SO4稀释

④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 ⑤H2在Cl2中燃烧 

⑥硝酸铵溶于水

⑦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

A.②③④⑤B.①⑥⑦C.②③④D.①③⑤

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能正确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H2(g)+1/2O2(g)=H2O(g)△H=-242.0kJ/mol

B.CH4(g)+2O2(g)=CO2(g)+2H2O(l)△H=-802.3kJ

C.2H2(g)+O2(g)==2H2O(l)△H=-571.6kJ/mol

D.CO(g)+1/2O2(g)==CO2(g);△H=-283kJ/mol

6.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IA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

B.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C.第ⅦA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7.下列不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①HCl比H2S稳定②HClO氧化性比H2SO4强

③HClO4酸性比H2SO4强④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⑤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⑥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

⑦HCl酸性比H2S强

A.②⑤⑦B.①②⑦C.②④D.①③⑤

8.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

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d>c>b>a

C.离子半径C>D>B>A

D.单质的还原性A>B>D>C

9.在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将SO2通入水中B.火碱溶于水

C.将HCl通入水中D.硫酸氢钠溶于水

10.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

酸性均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

过渡元素

11.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

P4+5O2=P4O10。

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

P-PakJ·mol-1、P-ObkJ·mol-1、

P=OckJ·mol-1、O=OdkJ·mol-1。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

A.(6a+5d-4c-12b)kJ·mol—1

B.(4c+12b-6a-5d)kJ·mol—1

C.(4c+12b-4a-5d)kJ·mol—1

D.(4a+5d-4c-12b)kJ·mol—1

12.所有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分子是

A.CH4B.H2SO4C.NCl3D.BF3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难失去电子

B.在NaOH晶体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C.同周期ⅠA族元素和ⅦA族元素之间只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只可能有极性键,不会有非极性键

14.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一个阳离子和一个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不一定相等

B、晶体中一定只有离子键而没有共价键

C、所含元素一定不在同一周期也不在第一周期

D、晶体中阳离子半径一定大于阴离子半径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和其它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其共价键数一定等于原子的价电子数

B、离子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氨分子中氢、氮原子的化合价已饱和,不能再与其它原子

或离子成键

D、离子结构示意图:

可以表示35Cl-,

也可以表示37Cl-

16.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已知2H2O(l)=2H2(g)+O2(g)△H=+571.6kJ·mol—1,

则氢气燃烧热为285.8kJ·mol—1

C.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

△H=-57.4kJ·mol—1

D.己知2C(s)+2O2(g)=2CO2(g)△H1;

2C(s)+O2(g)=2CO(g)△H2,则△H1>△H2

17.有五个系列同族元素的物质,101.3kP时测定它们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He-268.8

(a)-249.5

Ar-185.8

Kr-151.7

F2-187.0

Cl2-33.6

(b)58.7

I2184.0

(c)19.4

HCl-84.0

HBr-67.0

HI-35.3

H2O100.0

H2S-60.2

(d)-42.0

H2Te-1.8

CH4-161.0

SiH4-112.0

GeH4-90.0

(e)-52.0

对应表中内容,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a、b、c的化学式分别为Ne、Br2、HF

B.上表内物质HF和H2O,由于氢键的影响,其沸点比同族相应的氢化物要高。

C.系列④中各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为:

H2O>H2S>H2Se>H2Te

D.系列②物质均有氧化性;系列③物质对应水溶液均是强酸

18.在密闭容器中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

已知V(A)、V(B)、V(C)之间有以下关系2V(B)==3V(A),3V(C)==2V(B)。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2A+3B

2C

B、A+3B

2C

C、3A+B

2C

D、A+B

C

19.短周期元素X、Y、Z、R、W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与Z、Y与W分别为同族元素。

原子半径X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Z、R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B.X2Y分子间存在氢键,故X2Y比X2W稳定

C.X、Z分别与Y均可形成A2B与A2B2型化合物,且A2B2均有较强的氧化性

D.由X、Y、Z形成的化合物能与X、Y、R形成的化合物发生复分解反应

20.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元素,B、C同周期,D、E也同周期,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A、B、C、D的原子序数之和是E的两倍,D与C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种耐高温材料,A、B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D>E>B>C>A

B.热稳定性:

EA4>A2C

C.B、D可形成化合物D2B3

D.化合物DC与化合物EC2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21.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Q1、Q2均为正值):

H2(g)+Cl2(g)―→2HCl(g) ΔH1=-Q1kJ·mol-1

H2(g)+Br2(g)―→2HBr(g) ΔH2=-Q2kJ·mol-1

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Q1

B.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C.生成1molHCl气体时放出Q1热量

D.1molHBr(g)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HBr(l)具有的能量

22.已知:

2CO(g)+O2(g)===2CO2(g)ΔH=-566kJ/mol

Na2O2(s)+CO2(g)===Na2CO3(s)+

O2(g)ΔH=-226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的燃烧热为283kJ

B.下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ΔH>-452kJ/mol

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kJ热量时,

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

23.右图是298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3H2

2NH3,△H=-92kJ·mol-1

Ba曲线是加入正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改变

D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molN2和3mol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kJ,若通入2molN2和6mol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kJ,则184>Q2>2Q1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2、填空题:

24.

(1)能源危机是当前全球问题,开源节流是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

下列做法有助于能源“开源节流”的是(填字母)。

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b.大力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

(2)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燃烧氧气不足时生成一氧化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如右图所示。

(a)在通常状况下,金刚石和石墨中_______(填“金刚

石”或“石墨”)更稳定,石墨的燃烧热为_______kJ/mol。

(b)12g石墨在一定量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36g,该过程放出的热量kJ。

(3)已知:

N2(g)+O2(g)=2NO(g);ΔH=+180.0kJ·mol-1。

综合上述有关信息,请写出CO除NO的热化学方程式。

(4)对于反应:

2SO2+O2

2SO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将生成SO3的反应速率的变化填入空格里(填写“增大”“减小”“不变”)

编号

改变的条件

生成SO3的速率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增大O2的浓度

使用V2O5作催化剂

压缩体积

(5)某化学反应2A

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及反应

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V1(填>、=、<=,且C31.0mol/L(填>、=、<=)

24.

(1)acd

(2)石墨393.5252.0

(3)2NO(g)+2CO(g)=N2(g)+2CO2(g)

∆H=-746.0kJ·mol-1

(4)①增大②减小③增大④增大⑤增大

(5)⑴0.013⑵1.0;催化剂⑶>;>

3、推断题:

25.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同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

(1)W、X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用电子式表示W、Z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3)Y的低价氧化物通入Z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比较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用分子式表示)

(5)W、X、Y、Z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

25.

(1)Al(OH)3+OH-=AlO2-+2H2O

(2)

(3)SO2+Cl2+2H2O=H2SO4+2HCl

(4)HCl>H2S(5)S2->Cl->Na+>Al3+

4、实验题:

26.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请回答问题: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00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g.

(2)从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

(3)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4)使用补全仪器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取50mL0.25mol/LH2SO4溶液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小烧杯中进行中和反应,三次实验温度平均升高3.4℃.已知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为4.18J/(g•℃),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通过计算可得中和热△H=,写出H2SO4与NaOH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5)实验中若用60mL0.25mol•L-1H2SO4溶液跟50mL0.55

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用50mL0.50mol•L-1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值会 (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

解析:

(1)需要称量NaOH固体m=nM=cVM=0.55×0.25L×40g/mol=5.5g,故答案为:

5.5;

(2)氢氧化钠要在称量瓶或者小烧杯中称量,称量固体氢氧化钠所用的仪器有天平、烧杯和药匙,故答案为:

abe;

(3)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散失;

环形玻璃搅拌棒;

(4)-56.8KJ/mol;

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H=-56.8KJ/mol

(5)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6)偏小

五.计算题:

27.

(1)我国是个钢铁大国,钢铁产量为世界第一,高炉炼铁是最为普遍的炼铁方法。

高炉内可能发生如下反应:

C(s)+O2(g)=CO2(g)△H1=-393.5kJ/mol①

C(s)+CO2(g)=2CO(g)△H2=+172.5kJ/mol②

4CO(g)+Fe3O4(s)=4CO2(g)+3Fe(s)

△H3=-13.7kJ/mol③

请回答下列问题:

计算3Fe(s)+2O2(g)=Fe3O4(s)的△H=_____________。

(2)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

为942,

为500,

为154,则断裂1mol键所需的能量(KJ)是。

(3)将等物质的量的A和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3A(g)+B(g)

x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0.1mol/(L·min),且A和B的物质的浓度之比

c(A):

c(B)=3:

5。

此时A的浓度mol/L,反应开始前容器中B物质的量mol;B的平均反应速率;x的值是.

27.

(1)-1118.3kJ·mol—1;

(2)391;

(3)0.75;3;0.05;2

 

 

2013—2014年高一下学期化学定时训练卷答题纸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24.(10分)

(1);

(2)

(3);

(4)。

25.(9分)

(1);;

(2);

(3);

(4)。

26.(12分)

(1);

(2);

(3);

(4);;

(5)。

 

27.(15分)

(1);

(2);

(3);

(4)

(4)

 

班级: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考场:

_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_

……………………………………-密……………………………………封……………………………………线……………………………

————————————————————————————————————————————————————————————

 

座位号

2013——2014年高一下学期化学定时训练卷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备用

1.现有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

r(X)>r(Y)>r(Z)>r(W)。

X、Y、Z处于同一周期,Z、W处于同一主族;X、Y、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4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碱

B.Z一定位于第三周期ⅦA族

C.若X、Y、W可形成化合物XYW2,则该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X与足量的W加热反应会生成化合物X2W

2.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复杂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医学诊断等高科技领域。

已知只有质子数或中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有NMR现象。

试判断下列哪组原子均可产生NMR现象

A.18O31P

B.19F12C

C.元素周期表中ⅢA族所有元素的原子

D.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元素的所有原子

3.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的熔点逐渐增高

B.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在数值上均等于它所在的族序数

C.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难失去电子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氧化性越强

4.amolN2与amol14CO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

B.在同温同压下密度相等

C.在标准状况下质量相等

D.质子数与中子数都相等

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氢键无关的是

A、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

B、NH3易液化

C、NH3分子比PH3分子稳定

D、在相同条件下,H2O的沸点比H2S的沸点高

6.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3kJ·mol-1,则含4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kJ的热量

B.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

C.已知2C(s)+2O2(g)=2CO2(g)△H=a、2C(s)+O2(g)=2CO(g)△H=b,则a>b

D.已知P(白磷,s)=P(红磷,s)△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7..(8分)已知五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

A

B

C

D

E

(1)上述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大的是___(填写元素符号)。

(2)已知A、B、C、D、E五种化合物均由上述元素中的几种组成。

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且A、B、E三种物质含有相同的一种金属元素,C和D分别是常见的强酸和强碱,则:

①A、B、E所含的该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将D逐滴滴入A的溶液中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S(2分)

(2)①(2分)

 

②Al3++3OH—=Al(OH)3↓;Al(OH)3+OH—=[Al(OH)4]—(每个方程式2分,共4分)

 

8.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处于同一周期,C、D、E同处另一周期。

C、B可按原子个数比2∶l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

D、A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离子化合物丙。

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每空2分,共8分)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2)画出A的原子结构简图

(3)离子化合物乙的电子式是

(4)C、D、E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离子符号表示)

 

9.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Q的非金属性比R的强

B.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

r(Tm+)>r(Wn—)

C.元素T与元素R的最高正价之和等于8

D.元素Q的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