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员工作手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7393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育员工作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保育员工作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保育员工作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保育员工作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保育员工作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保育员工作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保育员工作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保育员工作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保育员工作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保育员工作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保育员工作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保育员工作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保育员工作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保育员工作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保育员工作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保育员工作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保育员工作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保育员工作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保育员工作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保育员工作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育员工作手册.docx

《保育员工作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育员工作手册.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保育员工作手册.docx

保育员工作手册

保育员工作手册

第一章幼儿园保育员的职责与工作细则

一保育的概念

保育是成人(家长或保教人员)对0—6岁儿童提供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并给予精心照顾和培养,以帮助幼小儿童获得良好的发育,逐渐增进其独立生活能力。

二保育员职责

(一)负责本班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

(二)在教师指导下,管理幼儿生活,并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

(三)在保健医生和本班教师指导下,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

(四)妥善保管幼儿衣物和本班的设备、用具。

从上述保育员的职责中有保育员的专门性职责如

(一)、(三)、(四)项,此外,还有保育员配合教育活动的有关职责,保育员应在教师和保健医生指导下进行工作。

三保育员在幼儿园各项活动中的工作细则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动。

幼儿园一日活动包括:

接待幼儿入园、早操、教育活动(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或小组活动)、课间活动、自由游戏与户外活动、盥洗、进餐餐、睡眠、劳动、离园等,现将上述有关活动中的保育细则如下:

(一)接待入园

1.开窗,准备好饮水;

2.做好室内卫生;

3.调节室温及采光;

4.准备好擦拭幼儿用桌的消毒水、抹布;

5.了解观察幼儿的情绪;

6.给需要的幼儿服药;

7.组织值日生有序、认真地摆放餐具;

8.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

9.主动和幼儿及家长打招呼。

(二)盥洗

1.协助教师检查幼儿是否按正确方法洗手;

2.照顾幼儿学会使用毛巾擦手;

3.做好幼儿口杯及毛巾的洗净并消毒;

4.教育幼儿节约用水和肥皂。

(三)入厕

1.允许幼儿随时入厕;

2.协助教师帮助自理能力差的幼儿;

3.对遗尿及遗屎的幼儿耐心地为他们更换、清洗衣物;

4.协助教师培养幼儿大小便的好习惯,如会按需要小便、按时大便,大便后自己擦净,便后用肥皂洗手等;

5.观察幼儿大小便情况,并及时反映给家长或保健医生。

(四)进餐

1.做好开饭的准备工作和饭后的结束工作;

2.照顾幼儿进餐,根据幼儿的食量,及时为幼儿添加饭菜,让幼儿吃饱、吃好;

3.掌握好身体不适幼儿及病愈后幼儿的食量;

4.关照吃饭慢的幼儿;

5.教幼儿正确使用餐具和进餐时的正确姿势;

6.创设安静、愉快的进餐环境;

7.协助老师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如不挑食、不浪费粮食、保持桌面和衣服的干净、专心吃饭等。

(五)午睡

1.为幼儿准备好午睡所需用的床铺和被褥;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温度,掌握好开窗和关窗的时间;

3.协助老师培养良好的午睡习惯,如睡前上厕所,将脱下的衣物放在固定的地方并叠放整齐、进入睡眠时更安静、不大声说话,不带玩具上床等。

(六)起床

1.协助教师照顾幼儿起床,并在幼儿离开卧室后整理床铺及开窗通风;

2.按气候变化为幼儿增减衣服;

3.协助教师帮助幼儿穿好衣服,鼓励并教会幼儿自己会穿然而叠被。

(七)喝水

1.全天备足温度适宜的饮水,供幼儿随时饮用;

2.协助教师看好幼儿接指定的水桶里的饮用水饮用;

3.协助教师教育幼儿要随渴随喝,一天还要有四次集体饮水时间。

(八)户外活动

1.协助教师为幼儿做好场地、运动器具等准备工作;

2.协助教师为幼儿做好户外活动前的呢要准备,如入厕、增减衣服、整理装束、系好鞋带等;

3.协助教师保证活动的安全与卫生;

4.照顾因身体不适不能参加活动的幼儿;

5.教师组织幼儿集体游戏时,照顾个别幼儿参加活动;

6.配合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幼儿,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教育。

(九)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1.根据不同教育活动的需要,配合教师做好准备工作;

2.在活动进行中观察幼儿的身体,情绪及参与活动的情况,必要时给予个别照料;

3.在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时,按教师的要求进行帮助和鼓励,避免过度帮助和代替;

4.教育活动结束后协助教师整理环境。

(一十)离园

1.协助教师检查或帮助幼儿整理衣着及带回家的物品;

2.稳定幼儿情绪,与教师配合做好交接幼儿的工作,确保幼儿安全;

3.整理活动室,做好卫生工作;

4.照顾好个别家长迟接的幼儿。

第二章婴幼儿一日生活制度及组织要领

一日生活制度是指婴幼儿在幼儿园内,一日生活中主要环节的时间分配和顺序。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的贯彻执行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保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主要生活环节的安排如下:

(一)睡眠

一般整日制幼儿园3----6岁幼儿,中午安排一次午睡。

寄宿制幼儿园,3----6岁幼儿一昼夜需要12小时左右的睡眠。

保证幼儿有充足的睡眠,并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是促进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安排幼儿准时上床,按时起床。

睡眠不足可导致幼儿精神不振、脾气暴躁、食欲减退。

长时间睡眠不足可使幼儿身体发育水平下降。

但是睡眠过多,会影响其他活动的安排,使幼儿活动量减少,也不利于健康。

午睡时间过长还会影响夜间睡眠。

为了使幼儿入睡快、睡得深沉,睡眠的环境应保持安静和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睡前不安排剧烈的活动,使入睡时情绪安定。

提醒幼儿睡前入厕。

教会幼儿自己穿脱衣服。

教育幼儿不要蒙头睡,蒙着头吸不到新鲜空气,醒后不解乏。

睡眠的姿势也应注意。

不要“叭”着睡,免得压迫胸部,呼吸不畅。

幼儿在睡眠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经常巡视。

(二)进餐

进餐前可组织幼儿安静的做游戏,不要剧烈活动。

进餐时应定时,端来饭再让幼儿有秩序的去洗手,洗完手教育幼儿不能再碰其他的东西,应该马上吃饭。

掌握每个小朋友的进餐情况。

饭、菜不要盛满,吃完再添加。

一般,每顿饭约20—30分钟。

应教育幼儿成心吃饭、细嚼慢咽。

不要催促小朋友快吃,或比谁吃的快。

但对边吃边玩的小朋友要提醒他专心吃饭。

有的小朋友刚入园,不适应多样化的膳食,可能不吃猪肝、胡萝卜、白菜、豆腐等。

幼儿还没有完成形成固定的“口味”,经过耐心诱导是可以纠正偏食的。

在进餐这一环节中,不要处理各种可影响幼儿情绪的事情,要使他们在愉快的心情下吃饭。

吃“气饭”不仅影响食欲也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三)户外活动

一般每日应保持2----3小时的户外活动。

春、夏、秋季可安排多一些,冬季可适当缩短,但不可取消。

幼儿在户外活动,接受一些冷空气的刺激,可增强机体对冷热的适应能力,并接受阳光的照射。

在户外活动时,对体弱儿要多给予照顾,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有汗及时擦干。

注意活动场所地面,大型玩具等的安全。

并要全程注意幼儿活动,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手。

(四)盥洗

培养幼儿自己洗手、刷牙、洗脸等能力,可以按一定程序,如洗手时按墙壁贴的示范照片做。

(五)入厕

应逐渐培养幼儿定时排大便的习惯,教会幼儿便后擦屁股要由前向后擦。

在活动间歇,提醒幼儿入厕,不要蹩尿。

教育幼儿大便后用肥皂洗手,拉稀要告诉教师。

二、主要生活活动的组织要领

(一)间隙活动:

保育员及教师要提醒幼儿上厕所、喝水。

保育员要保证幼儿每天喝足够的水,这是因为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活动量大消耗水分较多,儿童对水的生理需要相对比成人要多。

不同年龄的儿童每人每日对水的需要量是不同的:

1—3岁110—155毫克/公斤体重;3—7岁90—110毫克/公斤体重。

但幼儿往往忘记了自己去补水,所以保教人员必须适时地提醒幼儿喝水。

在一天中,至少要组织幼儿饮水四次(上下午各二次),还要允许幼儿根据自身需要随意喝水,特别是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多,应随时供应凉开水及绿豆水、淡盐水。

剧烈活动结束时,应等幼儿身体恢复平静后,再让幼儿喝水。

总之,应该为幼儿准备充足、清洁的开水,要教育勿暴饮、勿喝生水,应讲究饮水卫生。

(二)游戏或自由活动:

无论组织哪种活动,都要注意在饭前半小时转入安静活动,进行盥洗,而后进餐。

(三)盥洗:

在饭前10—15分钟组织幼儿盥洗。

盥洗应使用流动水,每个幼儿要用各自的毛巾。

让幼儿按顺序或分组盥洗,同时,还要教会幼儿正确盥洗方法,正确使用肥皂、毛巾,还要教会小班幼儿漱口的方法。

(四)进餐:

包括早餐、午餐、晚餐和加点。

进餐的准备:

由保教人员带领值日生布置好餐桌,准备好餐具,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干净、安静的进餐环境。

进餐过程:

要观察幼儿的食量,注意培养幼儿文明用餐的习惯;保教人员要教给幼儿正确的坐姿和使用餐具的方法;教育幼儿不挑食、不偏食;不大声讲话。

为保证幼儿吃饭时的良好情绪,教师在幼儿进餐前后不要处理问题或批语孩子。

比如有的孩子打了人,做了错事,教师一般等他吃完饭再做处理,以免影响幼儿的食欲。

教师要保证幼儿心情愉快,绝对不能让幼儿哭、叫,以免将食物吸进气管,更不能用禁止吃饭作为体罚的手段。

照顾幼儿吃好一顿饭的标志是:

吃饭过程中幼儿情绪好;幼儿食欲好,食量够;饮食习惯好,吃得卫生。

进餐结束:

幼儿吃完最后一口饭才能离开座位,并把餐具、椅子整齐地放在指定的地方。

要养成饭后擦嘴、漱口的习惯。

幼儿进餐期间,保育员不应打扫活动室,以免污染吃饭的环境。

(五)睡眠:

午餐后要组织幼儿睡眠,睡眠前要组织幼儿盥洗(午睡前洗手,晚睡前洗手、脸、脚、屁股。

夏季午睡前洗手、脸,晚间睡前洗澡)。

睡眠室内空气要新鲜,夏天要开窗睡觉,但要避免风直吹幼儿的头部,冬季在幼儿入睡前要开窗通风换气,刮大风时例外。

床上用品要清洁,被褥要固定、厚薄要适宜。

幼儿进入睡眠室,要保持安静,立即上床睡觉,不能在室内随便走动或说话,并要提醒和检查幼儿不把玩具和其他东西带到睡眠室内。

要逐步教会幼儿能独立地穿脱衣服、鞋袜,并会整齐地叠放在固定的地方。

教给幼儿正确的睡姿(右侧卧或仰卧),并注意纠正幼儿不良的睡眠习惯。

要掌握每个幼儿睡眠时小便的习惯,注意为他们盖好被子,对睡眠不安稳的幼儿要仔细观察,发现不适及时就医。

睡眠室要保持安静。

照顾好幼儿睡眠的三条标志:

一是按时睡,睡得好,按时醒,醒后精神饱满愉快;二是睡够应睡的时间,要以孩子为主,不能任意减少或增加睡眠时间;三是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和习惯。

(六)户外游戏: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游戏或户外活动应占2—3小时以上。

天气好时应尽量让幼儿到户外开展各种活动,户外活动可充分利用自然因素,增强幼儿体质。

照顾好幼儿户外活动的标志:

一是幼儿心情愉快,游戏得开心;二是无不安全因素;三是幼儿微微出汗,如脸微红、额头潮热、颈部偶有汗。

(七)离园:

保教人员在幼儿离园前,应让幼儿做好结束工作,引导、帮助幼儿做好清洁、整理工作。

环境应该整整齐齐,个人仪表应该干干净净,并要提醒幼儿带好回家的物品。

可组织离园前的总结性谈话,表扬鼓励幼儿的进步,让幼儿高高兴兴地回家。

幼儿离园时,根据需要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情况和听取家长的意见。

对家长晚接的幼儿要照顾好,适当组织活动,不能给幼儿及家长造成不好的情绪。

(八)晚间活动:

长托幼儿的晚间活动也是一日活动的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晚间可以组织一些安静的、活动量小的活动,如看电视(看电视时间每周1—2次为宜,要注意保护幼儿的视力)、组织幼儿欣赏音乐,以及自由游戏等。

夏天可组织幼儿散步等活动。

第三章保育工作操作技能

为了履行国家教委规定的保育员工作职责,胜任保育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规程〉精神,保教结合,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保育员除了应符合〈规程〉规定及掌握有关幼儿教育、幼儿心理、幼儿卫生学等基本知识外,在实际工作中更重要的要掌握一定的、娴熟的保育工作操作技能,才能真正履行保育工作职责,胜胜地保育工作要求。

以下围绕保育员工作职责,分别介绍保育工作操作技能及若干标准化要求,只有标准化,才能达到保育工作规范化,从而使幼教中心的保育工作走上科学化、国际化。

 

一、卫生工作基本技能。

项目

工作标准

操作指南

活动室

空气新鲜,地面整洁。

玻璃明亮,光线充足。

室内家具舒适,摆放整齐、有序,无尘垢。

空气新鲜:

注意开窗通风。

每日早晨入园准备工作中,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清新。

根据气候及风力大小,掌握开窗的大小和通风时间。

冬季一般开窗通风10—15分钟,室内保持在16。

C—18。

C,夏季一般全天开窗,春秋季一般在30分钟以上。

玻璃明亮:

清扫纱窗,无灰尘。

用半潮半干抹布擦拭玻璃,透亮、无花纹。

随脏随擦,下过雨后要及时擦。

家具设备天天擦,边、角、棱、腿擦拭到位,无尘垢、无积土。

床铺整齐:

床单平整、被子叠的大小与床宽窄一样,枕头平放其上,枕巾正面向上,平整。

摆放有序,方向一致。

幼儿睡眠前放好被子、枕头、拉好窗帘。

卧室

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床铺整齐,窗明几净,床栏杆、暖气、窗台、柜子等无尘土。

墙壁干净,灯罩无塌灰。

盥洗室

清洁通风,水池下水道无头发、污物,地面无积水、无污渍,地垫干净、无积水,无垃圾堆物,门窗框、镜、灯、柜清洁干净。

消毒药品等物放在幼儿够不着的地方。

便池、马桶及时冲洗、无尿硷、无异味、无苍蝇。

幼儿口杯架要清洁、无积水、无水渍。

根据气候及风力掌握通风情况。

便池、马桶:

使用一次及时用水冲干净,每日早中晚各刷洗一次。

一周用厕所清洁剂彻底刷洗一次。

水池:

每日要打扫干净,用洗衣粉等将油腻刷洗干净。

地面:

每日用半干拖布擦拭,随脏随擦,尤其是幼儿入厕前后要保持地面无积水。

地垫:

每晚要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立起控干,第二天早起铺地。

杯架:

每晚要擦试干净,无积水,同时把水晶垫擦净立起,第二天铺。

热水桶:

每晚要把水倒净,擦干,里面无水垢。

镜子:

保持镜面干净,无水迹,每日用半干抹布擦1—2次。

纸篓:

每天晚间要倒干净,不准有杂物。

环境卫生天天要打扫干净。

每周卫生小扫除一次(扫纱窗、擦玻璃),每月大扫除,清洁彻底一次。

二、幼儿生活管理技能及教育活动配合技能。

项目

工作标准

操作指南

晨午检

做到一看、二摸、三问、四查。

一看:

看幼儿精神状态,看脸色,看皮肤,看眼神,看咽喉,看皮肤有无皮疹及某些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可疑者及时报告,以便隔离、观察、确诊。

二摸:

摸摸幼儿头额部有无发热,摸摸腮部是否肿大。

三问:

问幼儿在家吃饭情况,睡眠是否正常,大小便有无异常。

四查:

查看衣裤兜里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迅速处理。

洗手

协助教师指导幼儿和帮助小班幼儿将手洗干净。

手腕、手指、手指缝均要洗干净,注意节约用水和香皂。

洗手时教幼儿按正确的方法进行:

1.卷好袖子;2.拧开水龙头,将手打湿;3.关水龙头,搓香皂;4.两手心相搓;5.右手搓左手、手指、手背、手腕(换反方向手);6.两手五指分开,手指交叉洗手指缝;7.打开水龙头冲洗干净;8.关水龙头,在水池内甩手;9.摘毛巾擦手,将毛巾打开放在左手手心上,右手放在毛巾上,擦干(换反方向手);10.挂毛巾。

进餐

1.桌面消毒干净,碗勺摆放整齐,中大班指导值日生擦桌、摆碗、盘子。

2.分饭时要先照顾体弱儿、进餐慢的幼儿,饭菜少盛多添,分得均匀。

纠正幼儿不良姿势,培养幼儿用餐的文明卫生习惯。

3.准备好饭后餐巾和放碗勺的盆等物。

1.掌握常用消毒掖的配制及使用:

饭前10—15分钟消毒餐桌;先用浸泡消毒液的湿抹布擦桌面,待间隔5—8分钟后,用清水抹布再擦一遍餐桌。

注意:

抹布对折成长方形擦一张桌子翻一个面,一块抹布擦2张桌面,不能一擦到底。

2.掌握幼儿进食量,根据每个幼儿进食量分饭菜和小盛多添原则。

分饭菜时,动作快,均匀,先给进餐慢的幼儿和体弱儿盛,让他们先吃。

注意饭菜的保温、保洁。

如:

冬季保暖、夏季降温。

3.饭后协助主班教师指导幼儿漱口,正确使用餐巾擦嘴。

方法:

双手拿毛巾从嘴角两边向中间擦,对折,再擦一次,然后把毛巾放在指定的地方。

将用过的饭碗、盘、勺分别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加点

幼儿午睡后吃加点,注意把加点分匀、分准,保证每名幼儿都有加点。

准备好加点用的盘、勺等用具。

1.取回加点,无论何种水果都要清洗干净,用指定的容器用盐水先浸泡15—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先至少3遍。

2.把加点按幼儿人数用专用水果刀切成等份,苹果、梨每人100克即大半个,香蕉每名幼儿半个,不用扒皮,洗净后带皮从中间掰成两份,让幼儿自己动手扒皮。

其他水果按要求给幼儿分发即可。

3.把分好的加点放在盘子里,让幼儿按进餐顺序坐好,每张桌子至少放一个盘子。

4.幼儿午睡起床整理完毕后,洗手吃加点。

5.吃完加点后让幼儿漱口,洗手。

入厕

照顾年龄小的幼儿入厕,帮助穿脱衣裤,培养幼儿良好的入厕习惯。

将手纸裁成20厘米正方形放在固定位置上。

教幼儿会正确使用卫生纸(擦屁股时从前往后擦),把纸对折、叠好再擦一次,然后将纸扔在纸篓里。

便后将裤子提好,内衣塞进裤子里,不露肚脐与后背。

教育幼儿便后冲净厕所并洗手。

饮水

协助教师组织幼儿喝水,要求保育员每天早晨把温度适宜的饮用水放入保温桶内,如果水温过高,要注意把桶盖打开晾凉。

要求掌握幼儿饮水量,保证每个幼儿饮足够的水。

教育幼儿会认自己的口杯,同时求幼儿随渴随喝,并要求幼儿在喝水时两只手拿水杯,杯口向上,右手握水杯把,接水时不能浪费,接完水后要及时关掉水龙头,接的水尽量喝完,如不喝完要倒掉,然后把杯子口向上放回原处。

穿脱衣服睡眠

1.做好幼儿睡前的准备工作,空气要清新,温度适宜,卫生干,把窗帘挡好。

2.帮助并指导幼儿正确穿脱衣服。

按顺序穿衣服:

裤子—鞋—上衣,检查幼儿衣服是否穿得整齐,领子翻平,内衣放进裤腰内;二条腿是否分别伸进左右裤腿内,避免穿成三条腿,使幼儿着凉。

按顺序脱衣服:

上衣—鞋—裤子。

检查指导幼儿将衣服脱下,在小椅子上叠放整齐,鞋放在床的一侧或椅了底下,摆放整齐。

3.检查及帮助幼儿整理领口、袖口、裤口。

1.幼儿睡前放好被子,枕头。

枕头不能放在床单下,一人一床。

2.幼儿入睡后半小时、起床前半小时根据季节变化掌握通风情况。

秋冬春季幼儿穿脱衣服及入睡中要避免冷风直吹幼儿。

3.准备好幼儿上厕所时穿的拖鞋,每排放一双。

4.及时提醒幼儿上厕所,如有幼儿遗屎、遗尿在裤子里,要及时更换。

整理床铺

幼儿起床后,被子完全打开通风,等幼儿穿好衣服后再叠被子。

注意检查床上、褥子下是否有异物,被里、被头是否开线。

床单铺得平整,被子叠得有棱有角,宽窄与床一样,摆放整齐有序。

枕头放在被子上,枕巾铺平。

(幼儿睡觉时爱出汗,应注意枕头、枕巾通风,切忌把枕头放在被子下面)

劳动(自我服务、为集体服务,值日生工作)

为幼儿准备好抹布,协助教师指导幼儿擦桌、椅、柜等。

要求擦干净无污垢、灰尘。

培养幼儿会按顺序擦桌椅柜,如椅子,先擦椅背----椅面----椅棱----椅腿,按顺序自上而下。

配合教育活动

游戏活动

1.能在教师指导下指导幼儿游戏。

2.能解决幼儿游戏中的问题。

3.能指导幼儿取放、整理玩具。

掌握本班幼儿年龄特点与发展水平,参与幼儿游戏活动。

在活动中,指导幼儿游戏,及时给与幼儿提醒,帮助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教育活动

1.协助教师做好活动前准备工作。

2.配合教师做好活动过程中指导工作。

3.配合教师做好活动结束整理工作。

了解教师教学活动内容,主动配合做好准备工作,包括:

桌椅、教具的摆放,活动中及时、适时、周到、适当配合教学、提醒纠正幼儿不良姿势,握笔和纪律行为。

教学活动结束后及时收拾整理教具,幼儿作品等(桌椅教具放回原位,打扫干净)

体育活动

1.协助教师做好活动前准备工作。

2.配合教师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注意对体弱儿的照顾。

3.配合教师做好活动结束整理工作。

了解教师体育活动内容,需要哪些配合,检查场地是否安全,无碎石,树枝等危险物品,检查游戏器材和玩具材料是否安全,卫生。

活动前将所用器材摆放好。

活动过程中配合教师做好教导及保护幼儿安全。

对全体幼儿及体弱儿给与照顾,根据活动量、气温为幼儿擦汗,增减衣服。

活动结束时:

给幼儿拍扫身上尘土,将运动器材收放好。

环境创设

协助教师准备材料,辅助教师进行环境美化、装饰。

掌握简单绘画、剪纸、折纸、撕纸、粘贴、废旧物制作等技能。

三、掌握安全工作及卫生消毒工作技能

安全工作

日常消毒

项目

 

检查和消除不安全因素,消除事故隐患

工作标准

 

协助教师做好四查工作,及时发现异物,马上处理。

简单处理幼儿意外损伤。

遇意外事故,立即报告,协助保健医的工作。

将药物放在幼儿够不到的固定位置上。

协助教师给个别幼儿服药,核对姓名,剂量、内、外服药

各种消毒液要妥善保管,勿让幼儿拿到手

严禁让幼儿到食堂等不安全的地方。

热水瓶、开水不准进班级。

饭菜温度要合适,洗澡水事先要调好水温。

协助教师教育幼儿不做危险动作,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友爱,不拉不拽对方胳臂。

操作指南

 

1.一般性擦伤:

应及时送到保健室,保健医用生理盐水清洁伤面,由内向外旋擦,洗去污物,然后涂上红汞,不必包扎,或用“创可贴”贴上。

2.鼻出血:

让幼儿微微仰头,在头和鼻部做冷敷,在两侧鼻翼上,稍施加压力,也可用脱脂卫生棉,卷成条状蘸湿向鼻腔充填。

3.鼻异物:

鼻腔进异物后,不要用手去抠,可叫幼儿将另一鼻孔压紧,闭住嘴,用力将异物擤出,如无效,需送医院取出治疗。

4.耳道异物:

如豆类入耳可滴油(切不能滴水,因豆会膨胀后不易取出)让幼儿侧向异物,侧单腿跳,豆粒可随油掉出。

5.咽喉异物:

如鱼刺嵌入咽部,可刺激呕吐,或送医院,不可让幼儿用饭吞咽。

6.眼部异物:

如砂子、煤屑等进入眼内后,教育幼儿一定不要搓揉,可用干净毛巾或棉签轻轻拭去;如嵌入眼睑结膜内,需要翻眼皮拭去,不易取出时应及时就医。

7.烧烫伤:

轻度烧烫伤可用苏打水(一杯水放一小勺苏打)冷敷或涂獾油、清凉油、烫伤膏等。

伤部已起泡,不要弄破,以免感染。

伤处涂上烫伤药膏。

如水泡破裂,应将皮剪去,用盐水洗净,然后消毒包扎。

衣服、鞋袜不要硬拉,剪开后,慢慢解脱,重者要用清洁被单包裹,立即就医。

8.脱臼:

脱位后除局部疼痛、肿胀、伤肢丧失功能外,脱位局部有典型的关节变形,外观与健侧不对称。

确定脱位,应立即将脱位肢体用三角巾固定送医院。

9.骨折:

闭全性骨折(皮肤未破裂),应将骨折处固定,固定范围应超过骨折部位上下各一关节。

紧急情况下,可就地取材,选择长短,宽窄合适的木板、木棍等作为夹板。

搬动时避免引起进一步的损伤,及时送医院治疗疗。

项目

工作标准

操作指南

日常消毒

按要求消毒各种物品,并掌握常用消毒液的配制及使用

会配制消毒药物:

1.以药物剂型为百分之百基数配制:

配制计算公式:

欲配制浓度×欲配制数量=所需药量

欲配制数量—所需药量=加水量

例:

欲配制5%的优氯净溶液200斤,问需要优氯净原药多少?

0.05×200=10200—10=190

答:

需要用10斤优氯净原药,加入190斤水,即可配制成5%的优氯净溶液200斤。

2.以所含实际有效成份为基数配制:

配制公式:

欲配制浓度×欲配制数量=所需原药量

原药含量

欲配制数量—所需原药量=加水量

例:

把含量为15%的过氧乙酸配制成0.2%的溶液150斤,问需要用15%的过氧乙酸多少?

0.2×150=2

15100—2=98

答:

需用含量为15%的过氧乙酸2斤,再加入98斤水即可配制成0.2%的过氧乙酸溶液100斤。

毛巾、水杯、门拉手、水龙头等物每日消毒一次

空气每天消毒至少一次

毛巾:

1.先用专用盆用热水沏好洗衣粉浸泡20分钟左右。

2.认真搓洗,个别脏的毛巾用肥皂单独搓洗。

3.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4.放在消毒柜里消毒(按消毒柜要求消毒)

水杯:

1.用百洁布清洗杯口,杯内、杯把手(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