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用钢市场调研.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7460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电用钢市场调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家电用钢市场调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家电用钢市场调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家电用钢市场调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家电用钢市场调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家电用钢市场调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家电用钢市场调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家电用钢市场调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家电用钢市场调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家电用钢市场调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家电用钢市场调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家电用钢市场调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家电用钢市场调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家电用钢市场调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家电用钢市场调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家电用钢市场调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家电用钢市场调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家电用钢市场调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电用钢市场调研.docx

《家电用钢市场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电用钢市场调研.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电用钢市场调研.docx

家电用钢市场调研

家电用钢市场调研

第一部分家电史简述

1、世界家电发展史简述

美国是家用电器的发祥地,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开创了家庭用电时代。

20世纪初,美国的E.理查森发明的电熨斗投放市场,促使其他家用电器相继问世。

电饭锅、电动洗衣机、压缩式家用电冰箱、电灶、空调器、全自动洗衣机应运而生。

20世纪初,英美等国相继发明了第一代电子器件---电子管。

1919年超外差式接收机问世,为收音机发展创造了条件。

1923年--1924年,美国V.k.兹沃雷金发明了摄像管和显像管,1931年组装世界上第一个全电子电视系统。

1954年,美国开始彩色电视广播。

磁性(钢丝)录音机和磁带录音机是先后在1898年和1935年问世的,在荷兰飞利浦公司1963年发明盒式磁带的基础上,盒式磁带录音机迅速普及。

集成电路的发明,使电子技术进入微电子时代,使家用电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明。

2、我国家电发展简述

中国家电业从1979年发展初,从政府引导并高起点引进,到90年代走向海外,全面市场化发展,再到进入新千年至现在的产业全面扩张,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企业成为真正主角,应该说,家电业的发展是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真实写照。

家电业的发展,无论从其时间推进、阶段递进、所取得的成绩,都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程与成绩有着紧密的渊源及非常接近的相似之处。

据轻工业部最新数据,中国家电行业至2010年止的销售规模已经高达6000亿美元,冰箱、洗衣机产量占全球40%以上,空调、微波炉产量占全球70%,小家电产量几乎占全球90%。

正是这一系列惊人的数据,才有了世界公认的“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地位。

3、家电分类

早期家电大致分为2类:

提供人们娱乐享受的,因开始的产品外观通常为黑色,故称“黑电”;帮助或减轻人们劳动强度的,因开始的产品外观通常为白色,故俗称“白电”。

现在家电产品种类早已超出原来,新产品正不断创新,但仍可归纳为:

1.黑电:

电视机、音响、录像机、DVD等娱乐用产品。

2.白电:

空调器、电冰箱、洗衣机等较大型减轻身体劳动强度的产品。

3.家居小家电:

电熨斗、电吹风、电暖气等。

4.厨卫设备:

电磁炉、电饭煲、电热水器、微波炉等。

5.水家电:

净水机等与净化、改善水质有关的产品。

第二部分我国家电现状

1、我国家电保有量城镇和农村在品种、数量上存在较大差异。

1)冰箱—90年代初我国城镇已基本完成普及,而从90年代后期开始,城镇住房面积开始由主要60—80M2向100—140M2转变,导致城镇冰箱需求主要由更新换代构成;而农村至今仍处于普及阶段,需求由新购和更新换代二方面构成。

2)洗衣机—情况基本类似于冰箱现状。

3)空调—90年代后期开始在城镇普及,至今在特大城市基本完成普及,在中小城市处

于尚在普及阶段;而农村空调拥有量较低,市场前景看好,预计2011年未来3年内农村空调保有量有望达到30台/百户。

4)其它家电—厨卫家电、水家电、小家电等消费在我国正在兴起,前景看好。

2、白电产销、出口情况。

我国自90年代全面市场化发展以来,家电业迎来了高速发展。

2000年至2004年间家电产量平均增速超30%,然而,进入2005年后,由于变频空调等新技术产品在日本和欧美等开始普及,(2005年,变频空调占日本市场份额超90%,欧洲市场份额也达50%。

)而我国家电产品技术更新相对滞后,加上2007年开始的世界金融危机爆发,造成家电生产至2008年负增长。

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加大了政策扶持以扩大内需,在家电下乡、节能补贴、以旧换新等政策推动下,加上世界金融危机的好转,家电产量从2009年开始步入新的爆发期。

2010年,家电主要产品中,国统局数据显示,家用洗衣机、家用空调、家用冰箱的产量分别达6209.9万台、11577.6万台、7576.7万台,同比分别增加26.9%、35.1%、28.5%,除冰箱同比于09年基本持平外,其它明显高速增长。

进入2011年,1-7月累计洗衣机、空调、冰箱分别为14.5%、38.1%、12.2%,相比于2010年同期增长整体放缓,但不弱于09年,值得一提的是,空调增长继续保持强势,相比于10年同期大幅增加超8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我国家电产量数据,洗衣机产量473.6万台,空调产量1329万台,冰箱产量885.6万台,同比分别增长10.04%、28.36%、14.82%;产业在线数据显示,6月洗衣机、空调、冰箱销量,同比分别增长4.28&、25.93%、36.79%,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3.21%、2.06%、10.74%。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放缓,但整体形势不错,同时,我国家电下乡等政策取得成效,国内家电销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在出口占总销售量环比不断下降的情况下,6月产销同比走出了上升线。

第三部分家电用钢概况

(一)家电用钢材主要规格

家电行业用板材约占所需钢材的95%,其中又以冷轧板、镀锌板为主,各占板材用量的30%左右,硅钢板次之。

主要品种如下:

1.冷轧板—SPCC1.0MM*1250MM冷轧板卷;

2.不锈钢—304/2B2.0MM冷轧板卷、0.8MM冷轧板;

3.电工钢—无取向50WW800(600牌号)硅钢;

4.涂镀板—1.0MM或80G镀锌板、0.3MM镀锌板(民营)、0.5MM彩涂板(民营0.7MM);

5.3.0MM酸洗板。

(二)白电用钢分析

家电用钢主要以普通冷轧板、电工钢、热镀锌板、电镀锌板为主,其它还有不锈钢板、彩涂板、耐指纹板、和覆膜板。

其中白电行业(空调、洗衣机、冰箱及各类压缩机)的用钢量占家电用钢量的70%以上。

冰箱、洗衣机的箱体,空调的室外机以及空调、冰箱的压缩机外壳的主要材料都用钢,以钢材、塑料为代表的关键性原材料成本至少占产品生产成本的1/3。

据统计,钢材价格每吨上涨10%,家电产品生产成本大约上涨3%左右;其中,电冰箱、空调器约上涨1.5—3%,洗衣机约上涨3.8%。

空调、冰箱、洗衣机、各类压缩机用钢量占家电产品总用钢量的70%以上。

1、3大类白电产品平均重量估算

洗衣机:

查找参考美的、小天鹅、海尔、金铃等品牌各型号洗衣机的参数如下:

目前洗涤容量7公斤及以下的洗衣机内胆普遍使用不锈钢;7公斤以上的均为滚筒洗衣

机,内胆为镀锌钢板。

重量表:

波轮式

洗衣机

滚筒式

洗衣机

洗涤容量(KG)

5

6

7

5

6

7

重量

(KG)

32

35

40.5

60

67

74

2010年国内洗衣机市场零售占比:

7公斤以上的已达21.8%,滚筒式达38%,且正处于

上升趋势,据此估算洗衣机平均重量:

(35*60%+65*40)*70%+75*30%=56公斤/台

冰箱:

参考美的、科龙、新飞等品牌各型号冰箱的参数如下:

双开门110L—200L冰箱重量54—60公斤之间,

三开门170L—280L冰箱重量60—80公斤之间,

新飞对开门560L重量133公斤,

家用冰柜190L—390L重量50—70公斤之间。

目前冰箱零售市场以双、三开门130L--180L左右的最畅销,以此冰箱平均重量70公斤/

台。

空调:

参考海尔、格力、美的、三星等品牌各型号空调的参数如下:

挂式(1.0P-大1.5P):

室内机—8至15公斤之间,一般10公斤,

室外机—25至40公斤之间,一般35公斤。

立式(2.0P-5.0P):

室内机—30至60公斤之间,一般45公斤,

室外机—50至110公斤之间,一般65公斤。

根据市场份额:

(10+35)*70%+(45+65)*30%=64.5公斤/

2、3大类白电用钢估算

1).2004年废旧冰箱回收处理的电冰箱材料组成:

组成部分

大约所占比例

(重量%)

部件、零件或材料

53

侧板、门面板、压缩机、压缩机后罩、压缩机托板、后底板、后板、中盖板、金属紧固件、毛细管、干燥过滤器、回气管、蒸发器、冷凝器、储液器、焊接点等。

其它金属

6

塑料

37

ABS或HIPS内胆、PVC门封、ABS定位板、ABS或PP顶盖板、门拉手、PV泡层、海绵、ABS电器盒、橡胶件等。

其它

4

制冷剂、玻璃层架、玻璃门、电路板、纸箱、说明书等。

2).家电用钢

家电用钢主要以普通冷轧板、电工钢、热镀锌板、电镀锌板为主,其它还有不锈钢板、

彩涂板、耐指纹板、和覆膜板。

其中白电行业(空调、洗衣机、冰箱及各类压缩机)的用钢量占家电用钢量的70%以上。

冰箱、洗衣机的箱体,空调的室外机以及空调、冰箱的压缩机外壳的主要材料都用钢,以钢材、塑料为代表的关键性原材料成本至少占产品生产成本的1/3。

据统计,钢材价格每吨上涨10%,家电产品生产成本大约上涨3%左右;其中,电冰箱、

空调器约上涨1.5—3%,洗衣机约上涨3.8%。

洗衣机:

双筒消耗冷轧钢板(或冷轧不锈钢板)约6公斤,

滚筒消耗冷轧钢板(或冷轧不锈钢板)约10公斤,

电工钢消耗约6公斤/每台(电动机消耗硅钢片4.2-7.8公斤/台)。

空调器:

空调用钢中,冷轧板约占32%,电镀锌板约占34%,热镀锌板约占28%。

窗机约耗钢材(不包括压缩机)10公斤/每台,

分体机约耗钢材30公斤/每台,

柜式机约耗钢材40-65公斤/每台。

3.估算数据:

2007年我国空调产量7043万台,冰箱4129万台,洗衣机3389万台。

(产业在线)

2007年我国家电用钢量超过570万吨,其中空调用钢210万吨,冰箱用钢140万吨,洗衣机用钢70万吨。

由此可得用钢单耗:

空调—30公斤/台,

冰箱—34公斤/台,

洗衣机—21公斤/台。

压缩机—15公斤/台

空调、冰箱、洗衣机、各类压缩机用钢量占家电产品总用钢量的70%以上。

(各类压缩机一般都用于空调、冰箱等整机生产,占比超80%且剩余数量难统计,因此,以空调、冰箱、洗衣机用钢量来计量,占家电产品总用钢量的68%。

(参考资料1:

《中国用钢强度》2009-12-0311:

39核潜艇)

(参考资料2:

《2005年和2010年家电业用钢需求预测》【我的钢铁】)

4.其它金属

1)铝材

铝材在家电产品中使用量少,但局部部件占比较大,冰箱、空调的关键零部件

之一的冷凝器和蒸发器(以下简称两器)铝材为主。

冷凝器生产成本:

空调箔(铝)63.6%、铝管25.7%、工资及福利3.2%,制造及其它7.5%。

蒸发器生产成本:

电解铝85%、辅料21%、费用4.2%、工资及福利3.6%、铜管5.1%。

2010年以来,两器正在向新技术—毛细管化(全铝制)发展,暂时在制暖方面毛

细管技术尚未突破。

(空调铝代铜之全铝化,分体空调用铝约10公斤/每台,不包括内外机之间连接铜管.2011已一定范围使用。

2)铜材

铜材在家电产品中使用量少,主要用于电源线、电子线路板、空调和冰箱的冷凝剂输送

管道。

冰箱用铜量约1-1.2公斤/每台,

空调用铜量平均约6-7公斤/每台。

每1吨随意收集的电子板卡中,可分离出:

铜286磅、黄金1磅、锡44磅。

3)铝、铜材在家电中的用量

材料

2000年

2005年

2010年(预计)

铜(万吨)

20

30

80

铝(万吨)

5

20

20

第四部分家电用钢数据及分析

1、国内白电零售平均价和冷轧钢材价格指数比较

因公开数据的时限较短,暂时无法得出结论。

但从零售价可以看出--零售价格波动受钢

材价格的影响较小,而受政策及市场环境的影响较大。

例如:

2011年6月底,国家家电能耗补贴到期取消,即空调、冰箱等减少了补贴150——350元不等,成本上升,但7月零售价格无太大变化,原因各家电企业在一线城市市场规模和份额已固定的前提下,为瓜分家电下乡份额,布局二三线城市及农村市场而进行了行业整合、竞争,7月家电销售呈量升利润降的趋势。

白电产品零售价格与冷轧钢价格指数表:

从图中可以看到,空调零售价变化更符合冷轧钢价格指数变化,空调价格变化领先2—3周,是否标识规律有待观察。

2、白电产量与用钢量

使用产业在线公布数据,家电用钢量估算计算公式:

家电用钢量(万吨)=【空调产量(万台)*30+冰箱产量(万台)*34+洗衣机产量(万台)*21】/1000/68%

家电及白电产品月生产用钢量表:

第五部分家电用钢综述

一、国际和国内家电形势

1、在中国,目前平均每户家庭占有3—4种小家电,而欧洲平均每户是30多种。

2、亚洲家庭数量占世界总体规模的48.8%,在全球家电市场上的销售量占比只有26.9%,西欧家庭数量只占10%左右,但家电市场上的销售量占比却达23.5%。

3、我国农村2亿多家庭,2006年家电拥有量:

冰箱—2.4台/每百户,空调--0.9台/每百户。

彩电拥有率要达1996年城市普及率,需增购1.68亿台。

2006年电视拥有量:

城市—137台/百户,农村—90台/百户。

2008年初冰箱拥有量:

城市--约50台/百户,农村—22.5台/百户。

我国农村每年约以百分一率城镇化,2002年—2005年间,城镇化率分别为39.1%、

40.5%、41.8%、43.0%,2006年达43.9%,预计到2020年,城镇化率可达50%--55%。

备注:

1个城镇居民同期的消费额约等于3个农民的消费额。

4、中国家用电器研究所的统计数据表明—至2010年,我国冰箱社会保有量已达1.2亿台;农村市场空调保有量只有12%。

国内市场年需求约900万台。

5、家电产品出口旺季差异:

空调—上半年,冰箱、微波炉—2、3季度,洗衣机、彩电—下半年。

6、我国家电销售市场需求占比:

农村--30%,城市—70%。

7、每年4、5、6月是国内白电产品销售旺季,这期间的销售市场价格一般来讲,基本决定产品在未来的价格走势。

8、国家发改委介绍:

2009年,全国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等主要家电产品产量近5亿台,出口量达2.4亿台。

同时,我国已开始进入家电报废的高峰期,每年的理论报废量超过5000万台,且报废率年均增加达20%。

9、2010年中国家电产量占全球比重—冰箱50%、洗衣机45%、空调72%、微波炉72%,

整机出口额占比28.6%。

10、从发达国家发展历程来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从2000美元增长到5000美元时,

该国的GDP增长模式将由投资推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

中国2006年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的统计结果看,中国正在经历这一GDP增长模式的转变,未来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将逐步增大。

政策:

“以旧换新”----国家给予10%补贴,2009年6月~2011年底结束;

“家电下乡”---2008年开始,2011年11月先期三省一市结束,2012年11月其

他结束。

二、家电更新依据

1、销量与用钢量

家电销量用钢量(万吨)=【空调产量(万台)*30+冰箱产量(万台)*34+洗衣机产量(万台)*21】/1000/68%

家电及白电产品月消费用钢量表:

2、家电产品更新年限数据

家电常用电器使用寿命一览表(年):

白电产品

家用空调

家用冰箱

洗衣机

使用寿命(年)

6—14

平均10

10—20

平均13--16

11—14

平均12

黑电产品

CRT彩电

收音机

录像机

收录机

随身听

使用寿命(年)

10—12

平均11

3—10

平均7

10—12

平均11

3—10

平均7

1—10

平均6

厨卫产品

微波炉

洗碗机

电饭煲

使用寿命(年)

7—14

平均10

7—14

平均10

1—5

平均3

家居小家电

电话机

无绳电话

电子钟

电熨斗

电风扇

使用寿命(年)

5—10

平均8

3—6

平均5

8

9

16

家居小家电

电吹风

电暖炉

电热毯

剃须刀

使用寿命(年)

1—5

平均3

18

8

3—7

平均5

从表中可以得出,我国家庭空调、冰箱、洗衣机的实际使用时间一般在10-12年之间。

由此,可以得出基本上当年家电用钢硬性指标基本等同于10年前销售出的家电产品更新需要产生的用钢量,另外,根据经济形势、家电产品品种增减更新、家电产品拥有量和个人收入量及消费可能,产生出新增和换代需要的用钢量,二者相加能比较准确的预计未来家电产销量和用钢量。

三、白电产量与库存分析

1、冰箱分析

近年来,冰箱产销增速基本同步。

在库存与产量对比中可以看到,当库存量/产量的值如下:

(1)大于0.45时,产量同比增速一般小于5%,甚至负增长;

(2)处于0.20-0.45之间时,产量同比增速一般20%--35%;

(3)小于0.20时,产量同比二级分化,大于35%或0%--15%,具体还和产销淡旺季有关。

2、空调分析

近年来,空调产量增速总体略大于销量增速。

在库存与产量对比中可以看到,当库存量/产量的值如下:

(1)大于2.5时,产量同比一般为负增长;

(2)值达1.8时是一个危险信号,产量同比可能转为负增长;

(3)不大于1.13是利好消息,产量同比一般为正增长。

3、洗衣机分析

近年来,洗衣机产销增速基本同步。

从库存与产量对比中可以看到,当库存/产量的值达

到或大于1.15时,产量同比有转为负增长的危险。

4、产量与库存产量比的变化可能规律

从变化表中,除洗衣机较难直观表现外,冰箱、空调表现出明显的规律:

(1)产量同比和库存产量比成反比趋势,大的波动周期同步。

(2)产量同比正负波动周期变动较规则,拐点出现于波动周期中间点,前后增减延续时间几乎完全相等。

四、家电前景综述

我国家电产品产销由于节能补贴、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等政策的影响,在经历了2010年

爆发式增长后,2011年上半年增速明显放缓,而随着政策的逐步退出,家电企业和家电市场正进行着进一步的整合,未来家电产销将是稳步增长的,前景看好。

1、从出口看

目前我国家电生产企业在家电产品生产的核心技术方面存在缺失或未能掌握,由此造成虽然我国已成为最大家电生产国,但家电产品基本处于中低端水平,致使出口份额处于较低的水平。

而随着世界范围的节能和环保的进一步加强,中低端产品的市场规模必将进一步缩减。

因此,掌握核心技术、产品向中高端发展成为我国家电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家电企业已注意到并正在着手解决,一旦能够落实,我国家电产品出口量将随之改善,并能跟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2、从国内看

我国城镇和农村的家庭家电使用和保有量有着较大差异,造成家电销售存在很大的不同。

城镇方面----

2008年城镇家庭家电保有量—彩电132.9台/每百户、冰箱93.6台/每百户、洗衣机94.7

台/每百户、空调100.3/每百户(2009年107台/每百户)。

因此,家电产品销售在城镇家庭方面以更新为主、新增为辅的格局,而影响家电销量增速的主要因素有:

1)目前,我国城镇家庭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的更新基本上接近家电产品的报废年

限,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更新更多的来自个人喜好,花费成本的影响较小,更新频率较快,因此,随着我国个人收入等的增长,更新频率的加快有望能部分推动家电产销的增速。

2)家电保有量的扩容,例如空调保有量方面,1989年的日本是113台/每百户,而2004

年达235台/每百户。

随着经济发展,家庭住房改善、收入增加等有望将我国家庭家电保有量向国外发达国家靠拢。

3)我国城镇化的持续和保障房的建设将新增可预计不少的家电消费量。

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达46.6%,城镇人口6.2亿,比2000年新增城镇人口1.63亿,城

镇化率增加10.4%。

而在“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间,我国城镇化率将年均提高0.8—1.0个百分点,2015年城镇化率达52%左右,至2030年有望达65%左右,预计到“十二五”中期,城镇与乡村人口将均为6.8亿。

“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保障房3600万套,覆盖率达20%。

农村方面----

农村家庭家电保有量目前仍然偏低,相比城镇拥有量总体平均不足30%,市场前景很大。

随着城乡差别的缩小,制约因素有望逐步改善,主要有:

1)水电网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导致农村家电保有量偏低的原因之一。

1998年国内首次

农村电网改造后,农村家电保有量提升明显,而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家电普及率也将进一步提高。

2)因为环境、原有生活习惯的不同,逐步认同并适应使用家电带来的改变,需要一个过

程。

3)因为城乡收入和支出的差异,部分家电的持有费用较高也是影响农村家电保有量提高的一个因素,更是西部农村的主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