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7644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7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C.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D.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2.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NA

B.常温常压下,1.06g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A

C.通常状况下,1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A

 

3.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均属于碱

C.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D.

混合物、分散系、胶体从属关系如图所示

 

4.在中性含有Na+的溶液中,还可能存在NH4+,Fe2+,Br﹣,CO2﹣3,I﹣,SO2﹣3六种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1)原溶液滴加足量氯水后,有气泡生成,溶液呈橙黄色;

(2)向橙黄色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

(3)橙黄色溶液不能使淀粉变蓝

由此推断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A.NH4+,Br﹣,CO2﹣3B.NH+4,I﹣,SO2﹣3

C.Fe2+,I一,CO2﹣3D.Fe2+,I﹣,SO2﹣3

 

5.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

A.2Na+2H2O═2NaOH+H2↑B.NaH+H2O═NaOH+H2↑

C.Na2O+H2O═2NaOHD.2Na2O2+2H2O═4NaOH+O2↑

 

6.已知G、Q、X、Y、Z均为含氯元素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未配平):

①G﹣→Q+NaCl 

②Q+H2O

X+H2

③Y+NaOH﹣→G+Q+H2O 

④Z+NaOH﹣→Q+X+H2O

这五种化合物中Cl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A.G、Y、Q、Z、XB.X、Z、Q、G、YC.X、Z、Q、Y、GD.G、Q、Y、Z、X

 

7.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

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D.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3分)

8.(10分)(2015秋•绥阳县校级期中)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近年来倍受人们的青睐,被称为“绿色氧化剂”.

(1)写出H2O2的电子式      

(2)你认为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主要原因是      

(3)将双氧水加入用盐酸酸化的FeCl2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反应中H2O2作      剂

(4)双氧水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及化学式填写在方框里:

      MnO4﹣+      H2O2+      H+═      Mn2++      H2O+      .

 

9.分析下列反应:

3S+6KOH═2K2S+K2SO3+3H2O,据此作答:

(1)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目:

3S+6KOH═2K2S+K2SO3+3H2O

(2)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

(3)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是      .

(4)当消耗0.3molS时,则转移的电子数是      .

 

10.(10分)(2014•河东区一模)已知:

A为含金属离子的淡黄色固体化合物,E、X为空气中常见气体,A、B、C、D含有相同的金属离子,其转化关系如图1(部分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l)这种金属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2)X的电子式      ;

(3)B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是      ;常温常压下,7.8gA与足量的水充分反应放出热量a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4)①C也可转化为B,写出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

②B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将一定量的气体X通入2LB的溶液中,向所得溶液中边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振荡至过量,产生的气体与盐酸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2(忽略气体的溶解和HCl的挥发).

请回答:

a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      ,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

 

11.(14分)(2015秋•绥阳县校级期中)A、B、C、D、E、F六种物质有如下变化关系,E是淡黄色粉末,判断:

(1)写出A、B、C、D、E、F的化学式:

A.      ,B.      ,C.      ,D.      ,E.      ,F.      .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直接写离子方程式)

B→C:

      ,

E→B:

      ,

C→F:

      ,

F→C:

      .

 

 

三、【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15分)

12.(15分)(2015秋•绥阳县校级期中)丙烯酸乙酯(Ⅳ)是合成塑料、树脂等高聚物的重要中间体,可由下面路线合成:

(1)反应②属于      反应,1molⅣ完全燃烧消耗O2为      mol.

(2)Ⅱ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Ⅱ能使溴水褪色,其反应方程式为      .

(3)Ⅰ可以由Ⅴ(分子式为C3H6O)催化氧化得到,则Ⅴ→Ⅰ的反应方程式为      (注明反应条件).

(4)Ⅵ是Ⅳ的一种无支链的同分异构体,且碳链两端呈对称结构.则Ⅵ的结构简式为      .

(5)一定条件下,化合物

也可与化合物Ⅲ发生类似反应③的反应,则得到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四、【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15分)

13.(15分)(2013春•温州期末)某人设计淀粉利用方案如图所示:

其中:

A是乙烯能催熟水果,B是高分子化合物,D是有水果香味的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C6H12O6”的名称是      ,A的电子式为      ,C中含有官能团名称      ;

(2)A→B反应类型      ;C→D反应类型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A→B:

      ,②C→D:

      ,③CH3CH2OH→CH3CHO:

      .

 

 

2015-2016学年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郑场中学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C.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D.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考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物质的量为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只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B.摩尔用于描述微观粒子,且有的物质中不存在分子,如氯化钠固体中不存在氯化钠分子;

C.标准状况下,物质的状态必须是气体,其摩尔体积才是22.4L/mol;

D.根据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量、相对分子量之间的关系判断.

【解答】解:

A.摩尔不是基本物理量,摩尔只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故A错误;

B.1mol任何物质不一定含有6.02×1023个分子,如1mol氯化钠中不存在氯化钠分子,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均为22.4L,如果物质的状态不是气体,则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体积,故C错误;

D.摩尔质量与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等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明确物质的量与摩尔、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量或相对原子量之间的关系.

 

2.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NA

B.常温常压下,1.06g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A

C.通常状况下,1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标况下,水是液态;

B、求出碳酸钠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Na2CO3中含2mol钠离子来分析;

C、通常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

D、溶液体积不明确.

【解答】解:

A、标况下,水是液态,故A错误;

B、碳酸钠的物质的量n=

=

=0.01mol,而1molNa2CO3中含2mol钠离子,故0.01molNa2CO3中含0.02mol钠离子,故B正确;

C、NA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通常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1mol二氧化碳所占的体积大于22.4L,故C错误;

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无法计算溶液中氯离子个数,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状态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3.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均属于碱

C.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D.

混合物、分散系、胶体从属关系如图所示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A、Al2O3均属于两性氧化物;

B、生石灰是氧化物,石灰石是碳酸钙属于盐;

C、氧化性酸和还原性盐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混合物包含分散系,分散系包含胶体;

【解答】解:

A、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故A错误;

B、生石灰是氧化钙,属于氧化物,不是碱,石灰石是碳酸钙,属于盐,故错误;

C、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也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混合物包含分散系,分散系包含胶体,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概念的分析应用,物质分类的应用,概念的含义和物质的组成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4.在中性含有Na+的溶液中,还可能存在NH4+,Fe2+,Br﹣,CO2﹣3,I﹣,SO2﹣3六种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1)原溶液滴加足量氯水后,有气泡生成,溶液呈橙黄色;

(2)向橙黄色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

(3)橙黄色溶液不能使淀粉变蓝

由此推断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A.NH4+,Br﹣,CO2﹣3B.NH+4,I﹣,SO2﹣3

C.Fe2+,I一,CO2﹣3D.Fe2+,I﹣,SO2﹣3

【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根据加新制氯水后溶液呈现的颜色判断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再根据生成的气体判断含有的离子;根据加入钡离子后无白色沉淀生成判断溶液中不含有亚硫酸根离子;根据加入淀粉溶液后不显蓝色判断碘离子是否存在.

【解答】解:

由实验

(1)反应后溶液成橙黄色,可以推知溶液中有Br﹣,由有气泡生成一定有CO32﹣;由Fe2+和CO32﹣不能共存,可知溶液中一定无Fe2+,则有Br﹣;

由实验

(2)现象推知原溶液一定无SO32﹣;

由实验(3)的现象推知溶液一定无I﹣,从上述实验现象无法确定NH4+存在与否.

故原溶液一定无Fe2+、SO32﹣、I﹣.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离子检验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明确常见阴阳离子的检验方法即可解答.

 

5.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  )

A.2Na+2H2O═2NaOH+H2↑B.NaH+H2O═NaOH+H2↑

C.Na2O+H2O═2NaOHD.2Na2O2+2H2O═4NaOH+O2↑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说明水中各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变,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

A.该反应中,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所以水是氧化剂,故A错误;

B.该反应中,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所以水是氧化剂,故B错误;

C.该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该反应中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和﹣2价,所以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不变,所以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来分析解答即可,注意Na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易错点.

 

6.已知G、Q、X、Y、Z均为含氯元素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未配平):

①G﹣→Q+NaCl 

②Q+H2O

X+H2

③Y+NaOH﹣→G+Q+H2O 

④Z+NaOH﹣→Q+X+H2O

这五种化合物中Cl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A.G、Y、Q、Z、XB.X、Z、Q、G、YC.X、Z、Q、Y、GD.G、Q、Y、Z、X

【考点】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升高,则必然有降低,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

①G→Q+NaCl中,NaCl中Cl元素为﹣1价,则Cl元素的化合价为Q>G>﹣1,

③Y+NaOH→G+Q十H2O中,为歧化反应,Y中Cl元素的化合价介于G、Q之间,结合①可知Cl元素的化合价为Q>Y>G,

②Q+H2O

X+H2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Cl元素的化合价为X>Q,

④Z+NaOH→Q+X+H2O中,为歧化反应,Z中Cl元素的化合价介于Q、X之间,结合②可知,Cl元素的化合价为X>Z>Q,

所以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G、Y、Q、Z、X,

故选A.

【点评】本题以卤族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明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7.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

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D.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考点】无机物的推断.

【分析】A.甲为碳,丁为O2物质转化关系为C

CO

CO2;

B.若甲为SO2,则丁为氨水,物质转化关系为:

SO2

NH4HSO3

(NH4)2SO3;

C.若甲为Fe,丁为盐酸,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能进一步和盐酸反应,若甲为Fe,丁是稀硝酸,则乙为硝酸亚铁、丙为硝酸铁;

D.若甲为NaOH溶液,丁是CO2,则乙为Na2CO3,丙为NaHCO3.

【解答】解:

A、甲为碳,丁为O2物质转化关系为C

CO

CO2,2C+O2=2CO,2CO+O2=2CO2,CO2+C

2CO,故A正确;

B、若甲为SO2,则丁为氨水,物质转化关系为:

SO2

NH4HSO3

(NH4)2SO3,(NH4)2SO3;SO2+NH3•H2O=NH4HSO3,NH4HSO3+NH3•H2O=(NH4)2SO3+H2O;(NH4)2SO3+H2O+SO2=2NH4HSO3,故B正确;

C.若甲为Fe,丁是稀硝酸,则乙为硝酸亚铁、丙为硝酸铁,硝酸铁与Fe反应得到硝酸亚铁,若甲为Fe,丁为盐酸,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能进一步和盐酸反应,不符合转化关系,故C错误;

D.若甲为NaOH溶液,丁是CO2,则乙为Na2CO3,丙为NaHCO3,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碳酸钠,符合转化关系,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关键是掌握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题目难度中等.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3分)

8.(10分)(2015秋•绥阳县校级期中)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近年来倍受人们的青睐,被称为“绿色氧化剂”.

(1)写出H2O2的电子式 

 

(2)你认为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主要原因是 还原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 

(3)将双氧水加入用盐酸酸化的FeCl2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H2O2+2H+=2Fe3++2H2O ,反应中H2O2作 氧化 剂

(4)双氧水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及化学式填写在方框里:

 2 MnO4﹣+ 5 H2O2+ 6 H+═ 2 Mn2++ 8 H2O+ 5O2↑ .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式;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分析】

(1)为共价化合物,含2个O﹣H和1个O﹣O键;

(2)H2O2的还原产物是水;

(3)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把亚铁离子氧化生成铁离子;

(4)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

【解答】解:

Ⅰ.

(1)双氧水是一种含有氧氧共价键和氧氢共价键的极性分子,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2)H2O2的还原产物是水,无污染,故答案为:

还原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

(3)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把亚铁离子氧化生成铁离子,反应的方程式是2Fe2++H2O2+2H+=2Fe3++2H2O,

故答案为:

2Fe2++H2O2+2H+=2Fe3++2H2O;氧化;

(4)双氧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失去1个电子.而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2价,得到2个电子,所以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配平后的反应为2MnO4﹣+5H2O2+6H+=2Mn2++8H2O+5O2↑,

故答案为:

2;5;6;2;8;5O2↑.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及分析、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9.分析下列反应:

3S+6KOH═2K2S+K2SO3+3H2O,据此作答:

(1)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目:

3S+6KOH═2K2S+K2SO3+3H2O

(2)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K2SO3 .

(3)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是 2:

1 .

(4)当消耗0.3molS时,则转移的电子数是 0.44NA .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

(1)在3S+6KOH═2K2S+K2SO3+3H2O中,只有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部分S由0价降为﹣2价,部分S由0价升为+4价,结合电子守恒可通过双线桥分析此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产物是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的产物;

(3)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既升高又降低,硫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4)若参加反应的硫是3mol时,只要搞清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的物质的量就可计算出转移电子数.

【解答】解:

(1)在3S+6KOH═2K2S+K2SO3+3H2O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其中有2个硫得4个电子化合价降为﹣2价,还原产物K2S,1个硫失4个电子,被氧化为K2SO3,可通过双线桥分析此反应:

故答案为:

(2)K2SO3是硫失去电子被氧化得到的产物,

故答案为:

K2SO3;

(3)硫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硫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其中有2个硫是得电子是氧化剂,1个硫是失电子是还原剂,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质量比2:

1,

故答案为:

2:

1;

(4)若0.3mol硫完全反应,0.1molS为还原剂,则反应中共转移电子0.1mol×(4﹣0)=0.4mol=0.4NA,

故答案为:

0.4NA.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计算等知识,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10.(10分)(2014•河东区一模)已知:

A为含金属离子的淡黄色固体化合物,E、X为空气中常见气体,A、B、C、D含有相同的金属离子,其转化关系如图1(部分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l)这种金属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2)X的电子式 

 ;

(3)B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是 离子键、共价键 ;常温常压下,7.8gA与足量的水充分反应放出热量a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Na2O2(s)+2H2O(l)=4NaOH(aq)+O2(g)△H=﹣20akJ/mol .

(4)①C也可转化为B,写出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2NaOH ;

②B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CO3﹣+OH﹣=CO32﹣+H2O .

(5)将一定量的气体X通入2LB的溶液中,向所得溶液中边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振荡至过量,产生的气体与盐酸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2(忽略气体的溶解和HCl的挥发).

请回答:

a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 Na2CO3和NaCl ,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c(Na+)>c(Cl﹣)>c(HCO3﹣)>c(OH﹣)>c(H+)>c(CO32﹣) .

【考点】无机物的推断.

【专题】推断题.

【分析】E、X为空气中常见气体,A为含金属离子的淡黄色固体化合物,能与水反应生成E与B,应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氧气,则A为Na2O2,E为O2,B为NaOH,B与X可以连续反应,可推知X为CO2,C为Na2CO3,D为NaHCO3,据此解答.

【解答】解:

E、X为空气中常见气体,A为含金属离子的淡黄色固体化合物,能与水反应生成E与B,应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氧气,则A为Na2O2,E为O2,B为NaOH,B与X可以连续反应,可推知X为CO2,C为Na2CO3,D为NaHCO3,

(l)A中金属离子为Na+,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2)X为CO2,其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3)B为NaOH,含有离子键、共价键;常温常压下,7.8gNa2O2与足量的水充分反应放出热量akJ,2molNa2O2完全反应方程式的热量=akJ×

=20akJ,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s)+2H2O(l)=4NaOH(aq)+O2(g)△H=﹣20akJ/mol,

故答案为:

离子键、共价键;2Na2O2(s)+2H2O(l)=4NaOH(aq)+O2(g)△H=﹣20akJ/mol;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