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暗访情 况 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7795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暗访情 况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暗访情 况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暗访情 况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暗访情 况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暗访情 况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暗访情 况 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暗访情 况 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暗访情 况 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暗访情 况 1.docx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暗访情 况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暗访情 况 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暗访情 况 1.docx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暗访情况1

恩施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暗访情况汇报

(恩施州经济委员会)

(2009年6月2日)

五月下旬,按照恩施州综治[2009]16号文要求,州经委负责对恩施市城区三个办事处和三岔乡、新塘乡、红土乡、白杨乡、太阳河乡、崔坝乡、沙地乡等十个乡镇(街道办)进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暗访调查。

州经委党组十分重视本次暗访调查活动,并把此次暗访调查活动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内容安排部署。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委党组书记、主任杜寿昌同志亲自督办,副主任冯晓骏同志牵头负责,并抽调机关有关科室十名同志组成三个暗访小组,分别沿舞阳、三岔、新塘、红土线,小渡船、崔坝、沙地线、六角亭、白杨坪、太阳河等三条线暗访,深入学校、医院、机关等单位了解当地社会治安情况,与个体商贩、打工人员、农家农户、企业负责人等交谈,倾听群众呼声,总结本地综治工作好的经验和作法,认真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

共计发放测评调查表450份,综合测评显示恩施市社会治安安全率达93.2%;还有6.8%的人认为还存在不安全因素;有99.6%的人认为目前社会治安状况比去年有所好转;有87%的人参与或知晓恩施市开展过平安建设活动;对恩施市政法机关作风和执法情况感到满意的占95%。

城区三个办事处发放测评表100份,三岔乡、新塘乡、红土乡、白杨乡、太阳河乡、崔坝乡、沙地乡各50份,调查结果:

A、在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下,您感觉安全吗?

安全基本安全不太安全

城区办事处72217

三岔乡4541

新塘乡31118

红土乡36113

白杨乡211910

太阳河乡37112

崔坝乡4910

沙地乡4730

B、您所在地目前社会治安状况比去年怎样

有好转和去年一样比去年差

城区办事处79156

三岔乡35150

新塘乡14324

红土乡28211

白杨乡28166

太阳河乡31181

崔坝乡4730

沙地乡4640

C、您知道所在地开展过平安(综治)建设活动吗

知道听说过不知道

城区办事处73225

三岔乡4073

新塘乡14324

红土乡27149

白杨乡121127

太阳河乡3569

崔坝乡4910

沙地乡4532

D、您所在政法机关作风和执法执纪情况如何

好一般不好

城区办事处68384

三岔乡37130

新塘乡18239

红土乡28193

白杨乡18266

太阳河乡33152

崔坝乡4820

沙地乡4730

从暗访了解的情况和回收的调查表分析,总体上反应恩施市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取得良好实效,人民群众满意度较高。

各办事处、乡镇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社会治安的法律法规,在严厉打击犯罪、加强治安整治、强化防控体系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群众安全感较高,社会治安较为稳定,为构建和谐恩施、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工作成效

恩施市个各街道办、乡镇、部门、各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平安建设为载体,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为主线,以加强社会管理为重点,扎实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加大严打整治力度,使全市政法综治工作有了新的进展,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使全市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呈现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态势。

主要特点有: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机制

明确了各办事处、乡镇主要领导为综治工作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第一责任人,各地成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设置了维护社会稳定办公室、综治办、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办公室和信访接待室,建立健全了村级治保会、调委会组织,建立警务、治保、调解、流动人口管理,强化了治安中心户建设和进一步加强了单位内保组织建设。

落实了综治、消防、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等责任制,规范了基层综治工作的基础性工作,综治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如太阳河乡党委政府负责人挂牌上街直接参与集镇综合治理工作,维护交通秩序,开展平安恩施建设宣传活动。

三岔乡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教育、防灾减灾宣传周等多种活动形式。

红土乡建立综合治理激励机制。

新塘乡推行信访、公、检、法、司等联合办公地“五位一体”调处机制,从机制上促进了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上新台阶。

(二)加强群防群治,建立防范网络

首先从安全防范上下功夫,大力开展安全创建活动,以创建安全文明活动为载体,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文化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建立健全安全防范体系。

一是进一步加强基层综治办的基础建设。

做到“三专”和“六有”,“三专”即有专人、专室、专柜。

“六有”即有组织、有职责、有任务、有制度、有报酬、有奖惩。

进一步强化了村治保、调解委员会的组织领导。

加强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实行村级建办,联防建班,长期联防。

二是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村、进组、进户、见人。

目标明确,责任连带。

加强流动人员的管理,坚持谁用工谁负责,重教育、重引导、重防范。

与计生服务站,公安派出所携手服务,齐抓共管。

三是维稳工作自成体系,各办事处、乡镇成立了维稳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按照“围绕经济抓稳定、维护稳定促经济”的工作思路,乡、村两级都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网络,定期开展排查和调处,制定应急预案,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三)开展纠纷排查,稳定社会治安

各街道办和乡镇负责人经常深入到村、到户,进行排查摸底,基本做到每月排查一次,每季一次集中排查调处,包片领导和包村干部随时入户排查和调处矛盾纠纷工作。

牢牢掌握社会治安的主动权。

各治安中心户发挥自身优势,摸情况、调处矛盾,把一些矛盾纠纷遏制在萌芽状态,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三岔乡一中心治安户李光轩,多年来一直把各家各户矛盾纠纷、家务琐事、人员往来、流动人口管理等情况记录汇编成册,对全面掌控当地社会治安工作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佐证。

各街道办和乡镇在开展纠纷排查,稳定社会治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

一是大力开展治安综合整治活动,消除治安隐患。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开展治安秩序的整治活动。

重视对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的排查,开展重点整治和专项整治。

强化对废品收购、机动车修理等特种行业的管理;加大对枪支弹药、易燃易爆和剧毒等危险物品的控制;大力整治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生产安全;开展对学校周边环境秩序整治。

打击查禁赌博、吸毒、买卖私彩、制假贩假、涉黄、危险物品等违法活动,着力解决治安秩序混乱等问题,使得一些突出的治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二是 坚持“严打”斗争,维护社会稳定。

公安机关以确保社会稳定为第一责任,以“严打”为契机,及时侦破了一批案件。

三积极化解社会矛盾,防范和减少违法犯罪。

对不安定因素和群体性事件及时开展排查化解工作,避免了一些因土地权属、征地补偿、拆迁建设、市场整顿、移民搬迁等纠纷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转化为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

    二、存在的问题

  1、个别乡镇、单位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还重视不够。

主要表现为信访件增多、信访涉及范围广,一些信访件由乡镇根本无法解决,协调力度很弱,对一些重点的矛盾纠纷有畏难情绪,还存有推、拖的思想,化解力度小。

  2、农村土地山林权属引发的矛盾时有发生,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

农村因土地山林权属不清发生的纠纷不断,可能引发治安案件甚至刑事案件,严重影响农村的社会治安。

3、治安基础性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人民群众参与治安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不够,究其原因:

一是财政投入经费有限,居(村)委会的联防队难以为继,难以持续正常开展治安联防工作;二是有些管片民警很少下乡,对社情不熟悉、不了解,与村(居)委会干部群众沟通少、联系少,感情生疏,治安工作没有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协助和配合;三是治安中心户长属于义务劳动,没有报酬,积极性不高。

4、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较突出,特别是“三无车辆”上路行驶,非客运车辆从事营运载客且超员超载现象时有发生。

突出表现在沙地乡,由于集镇街道狭窄,两边商户多,过往车辆时有碰撞擦边等不安全隐患存在。

5、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工矿企业、再建工程和国家项目实施以及移民搬迁产生了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

6、个别地方的公安、交通干警存在友情执法、执法不公的现象,特别是对外来生意人、商贩、打工人员有歧视思想。

7、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返乡民工和外来流动人口增加,一些流窜人员、无业人员小偷小摸案件时有发生。

三、对策建议

1、进一步强化认识,明确责任。

各乡镇、各部门主要领导要切实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维护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政治意识,自觉把加强综合治理,深化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工程,作为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研究措施,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在基层。

要高度重视维稳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在维护稳定促经济发展上下功夫,在建设防控网络上做文章,在构建群防群治上长打算,全力打造社会稳定、政治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治安环境。

2、要重视治安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治安的固本工作。

一是要重视村(居)民委员会等基层党支部建设,发挥党支部在基层治安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对基层治安组织,要加强领导、指导和帮助。

基层治安组织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础,综合治理,预防为主方针的落实重点在基层。

要重视对基层治保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治保组织的作用。

公安机关应积极探索治安工作改革,确保警力下沉、工作中心下移基层。

要落实管片工作制度,严格管片民警工作责任,指导帮助基层治保组织开展治安工作;三是要切实改变工作作风,真正树立执政为公、执法为民思想。

同时,要继续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广大群众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

3、进一步健全网络,提高防控能力。

在城区,要进一步加强义务巡逻力量建设,提高动态防控能力,做到专兼职力量互为补充,并进一步严格各单位内部防范制度;在农村,各乡镇综治办、派出所要切实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提醒群众增强防范意识,强化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红土乡聘用清洁和城防队员采取夜间巡逻打更,提醒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4、进一步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州综治工作有关会议精神,促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切实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及时发现苗头性、预警性的信息,努力把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对挂牌督办的重点矛盾纠纷,要想尽一切办法进行化解,加快办案进程,力争尽快办结。

5、继续深入开展严打斗争。

要切实提高刑事案件尤其是盗窃等侵财性案件的侦查水平,坚持把侦查破案、批捕诉讼和案件执行工作有机结合,坚决遏止刑事犯罪高发的态势;社会治安不仅要坚决贯彻“严打”方针,也要狠抓经常性的工作。

要认真对待平时所发生的每一案件,发生一宗,认真组织侦破一宗,打击一批。

使“严打”斗争与经常性工作紧密结合,始终给犯罪分子以高压态势,从根本上打击和防范犯罪的发生,还人民群众社会安全感。

  6、加大对道路交通安全的整治力度。

一是加大对道路危险路段的整改力度;二是加大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巡查,坚持“五个必查”和“六项制度”,把工作细化到最基层,把目标责任落实到最基层,形成乡、村、组三级管理模式;三是加大非法驾驶、非法载客、非法行驶、非法改装车辆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四是加大“红白喜事、重大活动告知书”、”驾驶员安全管理责任书”的落实力度。

7、要加大解决土地山林权属纠纷的力度。

土地山林权属纠纷引发的矛盾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问题之一。

各街道办、乡镇要有解决这类矛盾纠纷的紧迫感,要实行领导包案制,实行领导责任制。

通过加强领导、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加快农村土地山林纠纷的调处进程,及时消除和化解这一影响农村稳定的隐患。

8、加大对工矿企业、再建工程和国家项目及移民的管理力度。

一是加大对工矿企业的管理,特别是加大对非煤矿山、煤场、砖厂的安全管理力度;二是加大对在建工程安全管理和不稳定因素排查力度;三是加大对地质灾害区域和国家扶贫搬迁等移民安置补偿工作的管理力度。

9、要进一步加强政法综治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人人参与社会治安的良好氛围。

农民文化水平总体较低,法制观念欠强。

遇到矛盾纠纷时很少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往往采用蛮干的方法,引起争执打架,使矛盾纠纷不能及时有效化解,针对这一情况要以“五五”普法的契机,全面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使自己的言行快速驶近法律轨道。

要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教育群众依法办事,积极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广泛参与政法综治工作,努力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