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设计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7808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设计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设计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设计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设计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设计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设计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设计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设计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设计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设计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设计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设计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设计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设计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设计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设计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设计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设计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设计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设计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设计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docx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设计专题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考纲原文

考情分析

(1)新航路的开辟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3)工业革命

本专题考查的重点集中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荷兰与英国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及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等知识点,复习时要加强训练

考点1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

(1)经济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2)社会根源:

欧洲人对贵金属和香料的强烈渴望。

(3)直接原因(商业危机):

原有的商路被土耳其控制。

(4)精神动力:

传播天主教。

(5)客观条件:

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地圆学说)的提高。

2.新航路开辟的时间、航海家及支持者、航线

(1)1487年,迪亚士,葡萄牙,沿非洲西海岸到达好望角。

(2)1492年,哥伦布,西班牙,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3)1497—1498年,达·伽马,葡萄牙,绕好望角到达印度(东西方最短航线)。

(4)1519—1522年,麦哲伦,西班牙,完成环球航行(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3.影响

(1)对世界: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逐渐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由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2)对欧洲:

西欧开始崛起。

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

(3)对美洲:

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4)对非洲:

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黑奴贸易从此开始。

(5)对亚洲:

白银的大量流入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1.(2012.06.广东学考)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首先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  )

A.哥伦布        B.迪亚士

C.麦哲伦D.达·伽马

2.(2012.06.广东学考)15世纪末教皇以穿过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附近的子午线为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两半球内新发现的土地分别划归两个最先开辟新航路的欧洲国家。

这两个国家是(  )

A.葡萄牙和西班牙B.法国和西班牙

C.荷兰和英国D.法国和英国

3.(2013.06.广东学考)新航路开辟前,欧洲的贸易中心在(  )

A.大西洋沿岸B.地中海沿岸

C.太平洋沿岸D.印度洋沿岸

4.(2013.06.广东学考)从这一活动开始,西方的地理范围扩展了。

因此,今天我们可以在全世界哪怕是最偏远的地方发现西方的思想和技术。

它的负面影响是欧洲中世纪早期已经灭绝的奴隶制死灰复燃,给被奴役的非西方世界的人们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

“这一活动”指(  )

A.新航路开辟B.圈地运动

C.文艺复兴D.工业革命

5.(2015.06.广东学考)引起下表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5世纪末16世纪初威尼斯、葡萄牙香料进口总值

时 间

威尼斯

葡萄牙

1498—1501年

年均350万英镑

年均100万英镑

1502—1505年

年均22.4万英镑

年均230万英镑

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

C.工业革命D.“光荣革命”

6.(2016.06.广东学考)1500—1600年间欧洲小麦年产量变化不大,但以黄金计价的小麦价格上涨极大。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后黄金大量流入欧洲

B.工业革命引起技术进步

C.资产阶级革命后生产关系改变

D.经济危机引起物价上涨

7.(2017.06.广东学考)据估计,从1521年到1544年,某国从拉丁美洲运回的黄金,每年平均为2900公斤,白银为30700公斤。

该国应该是(  )

A.法国B.西班牙

C.荷兰D.英国

8.(2019.06.广东学考)1492年,率领船队到达美洲的欧洲航海家是(  )

A.哥伦布B.达·伽马

C.迪亚士D.麦哲伦

考点2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1.荷兰:

17世纪上半叶;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扩张手段:

组建商业公司。

2.英国:

18世纪下半叶;先后打败荷兰、法国成为最大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

英国的手段:

海外贸易、黑奴贸易(三角贸易)、海外掠夺。

结论:

殖民扩张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落后。

1.(2014.06.广东学考)17世纪荷兰领先世界的产业是 (  )

A.电力工业       B.棉纺织业

C.航运业D.采煤业

2.(2015.06.广东学考)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

A.西班牙B.葡萄牙

C.荷兰D.英国

3.(2016.06.广东学考)最早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是(  )

A.荷兰B.英国

C.意大利D.西班牙

4.(2016.06.广东学考)18世纪确立世界殖民霸权地位的国家是(  )

A.美国B.法国

C.英国D.荷兰

5.(2017.06.广东学考)在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中,对非洲人民造成最为严重伤害的是(  )

A.金银掠夺B.商品输出

C.黑奴贸易D.香料贸易

6.(2018.06.广东学考)曾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的是(  )

A.西班牙B.英国

C.法国D.荷兰

7.(2018.06.广东学考)17世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是(  )

A.西班牙B.葡萄牙

C.荷兰D.英国

8.(2019.06.广东学考)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是在(  )

A.15世纪B.16世纪

C.17世纪D.18世纪

考点3 两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开始的标志: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2)最重大的技术革新:

瓦特改良蒸汽机。

(3)意义:

使工厂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解决工业革命的动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新的交通方式火车、轮船的出现。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标志:

发电机、内燃机、合成化工。

(3)最重大的技术革新:

电力的广泛应用。

(4)意义: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新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等诞生。

3.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1)第一次工业革命:

机器工业代替手工工厂;工厂制度确立;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不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垄断企业、跨国公司出现。

4.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过程:

开始:

(16—18世纪初)新航路开辟;初步形成:

(18世纪中期—19世纪初)第一次工业革命;正式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

(2)途径:

国际贸易、人口和资本的流动、武力威逼。

(3)影响:

列强攫取巨额利益,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但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了世界面貌。

1.(2012.06.广东学考)电力作为工业生产的动力开始出现于(  )

A.18世纪末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D.21世纪初

2.(2013.06.广东学考)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  )

A.蒸汽机的改良B.计算机的诞生

C.相对论的提出D.电力的广泛应用

3.(2015.06.广东学考)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  )

A.汽车时代B.网络时代

C.电气时代D.蒸汽时代

4.(2016.06.广东学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进步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播

D.重商主义理论的盛行

5.(2016.06.广东学考)以下是1790—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变化示意图,造成图中数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获得解放的黑人奴隶大量涌入城市

B.美国领土向西扩张大大增加了城市数量

C.殖民扩张为美国城市带来大量外来人口

D.工业革命将大量农业人口吸引到工厂工作

6.(2017.06.广东学考)英国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珍妮机”属于(  )

A.织布机B.纺纱机

C.蒸汽机D.交通工具

7.(2018.06.广东学考)18世纪60年代,英国棉纺业的技术变革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这里的技术变革指(  )

A.珍妮纺纱机发明B.改良蒸汽机问世

C.电动机发明D.内燃机发明

8.(2019.06.广东学考)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技术创新居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是(  )

A.美国、德国B.俄国、日本

C.英国、法国D.德国、法国

一、选择题

1.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人所谓“地理大发现”的含义是(  )

A.发现了美洲大陆

B.开辟了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

C.人类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D.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前所未知的地方

2.15-16世纪,欧洲人为了寻找新的商道,不断探索未知地理。

下图中箭头所示航路的开辟者是(  )

A.达·伽马       B.哥伦布

C.麦哲伦D.迪亚士

3.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

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  )

A.给土著人带去人文主义思想

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

4.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

A.西方的殖民掠夺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D.封建主阶级衰落

5.16世纪葡萄牙著名诗人德·卡蒙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

“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

”诗句中反映了他对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

A.成为“海上马车夫”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率先开辟新航路

D.处于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6.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中指出:

“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心只想赚钱,它对待自己的臣民还不如过去的西印度种植场主对待他们的奴隶。

”上述材料主要揭露了(  )

A.殖民扩张的残暴B.种植场主的虚伪

C.英荷之间的矛盾D.垄断组织的扩张

7.关于“三角贸易”正确的表述是(  )

8.马克思说:

“美洲金银产地的出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获取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这充分说明了(  )

A.殖民扩张与掠夺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B.黑奴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美洲殖民地的开发为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

D.殖民扩张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9.人们在历史的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

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

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10.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

“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

”“最后5分钟”的原动力是(  )

A.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存在

B.资本积累的完成

C.市场的需求

D.科学技术的进步

11.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

它为机械动力(为)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

A.研制成了发电机B.发明了内燃机

C.发明水力织布机D.改良了蒸汽机

12.从经济近代化角度看,以下四幅图片使人类由传统经济活动过渡到近代经济活动的是(  )

13.“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们都(  )

A.始于纺织业

B.与交通工具的革新相关

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以电力作为能源

14.“英国在18世纪以前内陆交通极坏,道路基本上是泥尘土路,下雨就完全不能行走,运输工具是骡车马车。

”针对交通落后的局面,英国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突破是(  )

A.飞机的发明B.汽车的发明

C.汽船的发明D.火车的发明

15.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

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和掠夺B.电力的广泛应用

C.工业革命的进行D.垄断组织的形成

16.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率先出现一种现实需要而推动发明创造的模式,这一模式最先出现的领域是(  )

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

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

C.棉纺织业的发展中

D.蒸汽机的发明中

17.《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挑战。

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

这段描述说明(  )

A.工业革命改变了欧洲的社会生活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资产阶级早期革命摧毁了欧洲社会等级制度

D.早期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生活日益奢华腐朽

18.19、20世纪之交,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和陆空交通工具的重大发明有赖于(  )

A.发电机的发明B.内燃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发明D.飞艇的发明

19.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英国的一艘豪华巨轮与冰山相撞而沉没的一次重大海难。

当海难发生时,船上曾通过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

下列说法最确切的是(  )

A.它是18世纪以前的轮船

B.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结合的成果

D.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20.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是在(  )

A.15世纪末16世纪初

B.17世纪末18世纪初

C.18世纪末19世纪初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二、非选择题

21.人类历史是一部各国、各民族由孤立、分散的历史发展成为彼此交融联系的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39年,伟大的汉武帝派官员张骞去寻找、联络数十年前为匈奴所破的大月氏。

汉武帝接连派出好几支远征大军去讨伐匈奴,最后迫使匈奴各部落或者归顺,或者逃往沙漠地区。

这时,贸易紧跟在胜利的中国旗帜之后。

商路的安全有了保证,人们的需求也随着外交使团的活动而大为发展。

对于中国丝织品来说,情况尤其如此。

中国丝织品是各地最为需要的,至少占中国出口商品的90%;剩下的10%包括肉桂、大黄和优质铁。

这些货物由商队沿着著名的“丝绸之路”来回运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新航路的发现,对于欧洲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首先……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和人类眼界的开阔。

新航路发现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地理大发现和随之而来的世界市场的扩大,也开阔了人类的眼界。

地理知识不再囿于一个地区或一个大陆,整个地球的外形弄清楚了,接近真实的世界地图也制成了……美洲的白银大量涌进欧洲,引起通货膨胀及物价上涨……从事商业的人发了大财,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愈益增长,有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地主的地位削弱了。

——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编(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开辟“丝绸之路”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2.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大工业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持续到19世纪中叶,包括棉纺织工业、采矿业、冶金业的机械化和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和运输业中的运用。

第二阶段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科学在其发展伊始对工业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但它却逐渐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扩大使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此外,这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

工业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人类生产发生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马克思提出的观点。

 

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__基础梳理·真题过关__

考点1

1.【解析】A。

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认再现。

结合所学可知首先到达美洲的是哥伦布,迪亚士、达·伽马船队分别到达非洲南端和印度,而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经过美洲但在哥伦布之后,故选A项。

2.【解析】A。

结合所学可知教皇子午线是解决葡、西殖民地划分问题,故选A。

3.【解析】B。

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

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使得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注意题目问的是“新航路开辟前”,故选B项。

4.【解析】A。

考查基础知识再现和材料信息获取。

根据信息“西方的地理范围扩展开始”“奴隶制死灰复燃”“给被奴役的非西方世界的人们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可知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选A项。

5.【解析】A。

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中期,光荣革命是17世纪,故排除C、D两项;文艺复兴与题干材料在时间上符合,但内容上不符,表格讲的是经济,文艺复兴讲的是文学艺术。

题目中的表格数据正是新航路开辟造成的影响,故选A项。

6.【解析】A。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对殖民地进行掠夺,美洲的金银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造成欧洲小麦价格上涨。

7.B 8.A

考点2

1.【解析】C。

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认再现。

结合所学可知17世纪的荷兰造船业和海运业发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故选C项。

2.【解析】C。

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3.【解析】D。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最早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是西班牙。

4.【解析】C。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18世纪确立世界殖民霸权地位的国家是英国。

5.C

6.【解析】B。

16-18世纪,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

7.【解析】C。

17世纪,荷兰控制了世界上三分之二以上的贸易商船,海外贸易非常发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8.D

考点3

1.【解析】B。

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

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70年代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从此作为新的动力逐步推广,故选B项。

2.【解析】D。

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

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成就是电的发明与应用,可知选D项。

3.【解析】D。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解析】A。

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进步。

5.【解析】D。

本题考查观察分析图表的能力。

从图表中可看出,自1790年至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明显上升,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由于两次工业革命将大量农业人口吸引到工厂工作的结果,故选D项。

A、B、C三项说法片面,均排除。

6.B

7.【解析】A。

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问世,“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电动机和内燃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

8.A

__学业达标·实战演练__

1.D 2.A 3.D 4.A 5.C 6.A 7.A 8.A 9.D 10.C 11.D 12.B 13.B 14.D 15.C 16.C 17.A

18.B 19.C 20.D

21.

(1)条件:

西汉丝织业的发展;张骞沟通与西域的关系;对匈奴战争的胜利,为商路提供了保障。

(2)影响:

引发了“商业革命”;加强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开阔了人类眼界,丰富了地理知识;引起了“价格革命”;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2.

(1)变化:

主要工业部门使用机器生产;工业和运输业使用蒸汽动力。

特点:

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举例: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一例。

(2)观点:

资本主义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

论据:

①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为资产阶级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引发交通运输业的技术性革命,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促使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格局。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国际分工日益明显,非工业国与工业国的联系更为密切。

⑤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