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题汇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7828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地理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世界地理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世界地理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世界地理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世界地理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世界地理题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7页
世界地理题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7页
世界地理题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7页
世界地理题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7页
世界地理题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7页
世界地理题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7页
世界地理题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7页
世界地理题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7页
世界地理题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7页
世界地理题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7页
世界地理题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7页
世界地理题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7页
世界地理题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7页
世界地理题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7页
世界地理题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地理题汇编.docx

《世界地理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地理题汇编.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世界地理题汇编.docx

世界地理题汇编

世界地理

(1)

一、选择题

1.南美洲矿产资源丰富,下列国家与矿产匹配错误的是(  )

A.委内瑞拉—石油     B.巴西—铁矿

C.智利—铜D.秘鲁—锡

答案:

D

2.拉丁美洲数量最多的人种是(  )

A.混血种人B.白种人

C.黄种人D.黑种人

答案:

A

3.巴拿马运河沟通了(  )

A.太平洋和印度洋

B.地中海和大西洋

C.红海和地中海

D.太平洋和大西洋

答案:

D

4.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跨南北半球,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B.是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C.亚马孙平原地势低平,是巴西重要的农业区

D.全国90%的人口居住在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解析:

巴西的农业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热带雨林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

答案:

A

读图,完成5~6题。

5.导致①地区雨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  )

①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

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

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

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而垦荒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6.图中②城市的主要职能及选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经济、气候B.经济、地形

C.政治、地形D.政治、气候

解析:

第5题,过度的迁移农业是为了解决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问题。

第6题,图中②城市为巴西利亚,为巴西首都,建在巴西高原上。

答案:

5.D 6.D

读图,回答7~8题。

7.图示地区洋流的性质与乙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寒流热带雨林气候

B.寒流热带沙漠气候

C.暖流热带季风气候

D.暖流热带草原气候

8.与甲地气候类型的形成无关的是(  )

A.洋流 B.信风 

C.地形 D.季风

解析:

第7题,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乙地地处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东部沿海有巴西暖流经过。

第8题,甲地地处巴西东南沿海,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并受沿岸巴西暖流的影响。

答案:

7.D 8.D

读“西半球主要谷物生产国耕地面积示意图”,回答9~11题。

9.图中四个国家,其耕地面积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  )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D.④①③②

解析:

题图中四国分别是加拿大、美国、巴西和阿根廷。

耕地面积大小排序可从题图中直接读出。

答案:

B

10.图示国家②的农业(  )

A.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B.水稻播种面积大

C.实行地域专业化生产

D.生产规模小

解析:

美国农业是高度的集约化、社会化、专门化的发达资本主义农业,生产规模大,产品商品率高。

但热带范围地区少,粮食作物以种植小麦为主。

答案:

C

11.近几十年,图示的四个国家中林地面积大幅减少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加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巴西的热带雨林均遭到严重的破坏,但破坏更严重的是巴西,很多大型跨国公司在这里伐木,当地居民为了生计也毁林开荒。

答案:

C

(2010·临沂模拟)下图为巴西里约热内卢地区咖啡生产的景观示意图。

读图,回答12~13题。

12.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和出口国,其咖啡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城郊农业B.种植园农业

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

解析:

咖啡生产属于热带种植园农业。

答案:

B

13.判断图中的防风林以什么方向排列,挡风效果最佳(  )

A.东西方向B.东北—西南方向

C.南北方向D.西北—东南方向

解析:

该地盛行东南风,因此防风林宜为东北—西南方向。

答案:

B

读下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字母M、S、N、W分别表示(  )

A.谷物种植业、经济作物种植业、热带雨林、综合性工业中心

B.谷物种植业、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

C.谷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

D.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谷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

15.该国广阔的平原地区并不是主要的经济区,其制约因素是(  )

A.科学技术B.人口密度

C.植被状况D.水文状况

解析:

据图中国家轮廓、河流等判断该国为巴西;M、S分布于巴西高原东南部地区,为谷物种植业和经济作物种植业;N主要分布于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W代表城市,为工业中心;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广布,人口稀少,经济较落后。

答案:

14.A 15.C

二、综合题

16.2010年3月4日新浪财经报道 拉美将扩大在亚洲粮食市场份额。

南美粮食出口商今年将在亚洲饲料粮市场占有更大的份额,因美国和较小的供应国印度都面临质量和价格问题,亚洲的主要粮食买家——日本、韩国和印尼,已开始从巴西和阿根廷购买新作玉米和豆粕船货。

巴西和阿根廷预计今年将会大丰收。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国,下列属于其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的是(多选)(  )

A.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

B.水热资源丰富

C.土壤肥沃

D.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

(2)乙地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试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3)甲地地广人稀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

(1)题,从地形、气候、土壤、市场等方面分析粮食产量大的原因。

(2)题,巴西高原的开发,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第(3)题,亚马孙河流域人口稀少的原因主要考虑气候和政策。

答案:

(1)ABCD

(2)巴西高原起伏和缓,地形较平坦;雨热同期,土壤肥沃,随着首都的迁入,人口和城市等向高原迁移,促进了土地的开发。

(3)气候湿热,不适合生存;保护热带雨林的需要。

17.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河,B________洋,C________(城市),D________(城市)。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咖啡生产主要集中分布在该国的________部地区,若从该国引进优质咖啡品种,下列国家中生长良好的是

A.俄罗斯B.美国

C.日本D.肯尼亚

(3)巴西钢铁、汽车、造船等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简要分析原因。

(4)该国把首都从E迁往C的原因有________。

解析:

(1)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识记能力。

(2)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咖啡的分布主要根据图例来判断,其作为一种热带作物适宜生长在热带地区,选项国家中只有肯尼亚最符合条件。

第(3)题,东南沿海地区,矿产丰富,城市集中,交通便利,重工业发达。

第(4)题,迁都充分考虑了巴西的国情。

答案:

(1)亚马孙 大西 巴西利亚 圣保罗

(2)东南 D

(3)矿产资源丰富;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等。

(4)加强对内地的开发与管理;缩小城市规模,避免出现城市环境问题

18.(探究创新题)美国和巴西分别是南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2008年上半年,国际油价的持续飚升,引发了许多国家对生物能源的追捧。

美国和巴西都为生物能源消费大国,两国发展生物能源的原料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①、②两河中航运能力强的为________,航运价值小的为________,请分析原因。

(3)请对比分析A、B两工业区形成条件的异同点。

有利区位

相同点

不同点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答案:

(1)玉米 甘蔗

(2)② ②

原因:

②河(亚马孙河)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大且季节变化较小,河宽水深;河床比降小,水流平稳,通航河段长,因此,航运能力大。

但因流域内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开发利用程度很低,所以航运价值小。

(3)

有利区位

相同点

不同点

自然因素

铁矿资源丰富

A工业区附近还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海洋运输便利

A工业区科技力量强,农业基础好,铁路运输和内河航运都较便利

世界地理

(2)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主要位于温带和寒带,没有热带

B.地势西高东低

C.青藏高原位于亚洲中部

D.亚洲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气候类型比较简单

解析:

亚洲南北跨热带、温带和寒带,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答案:

C

2.亚洲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原因是(  )

A.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岸

C.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东部,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D.亚洲面积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

解析: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案:

C

3.关于亚洲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人口稠密区是中亚

B.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6个在亚洲

C.亚洲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D.亚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洲

解析:

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答案:

B

读亚洲地图,完成4~5题。

4.亚洲地势特点中间高,四周低,其河流流向深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从图中读出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  )

A.发源于亚洲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南部的海洋

B.发源于亚洲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向心状流向中部的海洋

C.发源于亚洲中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D.发源于亚洲东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西部的海洋

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亚洲河流呈放射状由中心向四周流向海洋。

答案:

C

5.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但人口分布不均。

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相比较,人口相对稀少的是(  )

A.甲        B.乙

C.丙D.丁

解析:

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

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区,气温高、降水少,不适宜人类生存。

答案:

A

6.下图为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

A.都位于热带地区

B.都位于湿润地区

C.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D.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解析:

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适宜耕作,成为人类文明发祥地。

答案:

C

  读下图提供的信息,(图中圆圈大小表示贸易总额多少,白色部分表示出口,黑色部分表示进口)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国的贸易进出口构成均为进口大于出口

B.三国出口产品都以农副产品为主

C.甲、丙间贸易额大于甲、乙间贸易额

D.甲、乙、丙三国之间都有陆地部分相连

8.甲、乙、丙三国,图中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相似的是(  )

A.粮食作物都以水稻为主

B.均有本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C.均为雨热同期

D.都有本国最大的港口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亚洲主要国家相关知识。

依图中所提供的经纬网来确定:

甲为中国,乙为韩国,丙为日本。

甲、乙、丙同为东亚国家,从区域位置上看,有着相似的气候特点,同属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从图中圆圈所示的进出口贸易额来看,均为出口大于进口,并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中日之间贸易额大于中韩之间的贸易额。

答案:

7.C 8.C

(2010·石家庄模拟)读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回答9~11题。

9.图示大洲基本的地形特征是(  )

A.以平原为主,海拔低,地势低平

B.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C.自西向东,山地、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D.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平均海拔居各大洲之首

解析:

根据该大洲40°N的剖面图的地形特点,可以判断出该大洲为亚洲,由此可确定其基本的地形特征。

答案:

B

10.关于甲地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B.外力作用以流水侵蚀、沉积为主

C.降水量大,地表径流丰富

D.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解析:

甲地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气候干旱,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答案:

D

11.关于Q海域及其沿岸地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西海岸为温带季风气候,东海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冬季东海岸降水较西海岸丰富

C.海域内降水丰富,但蒸发量更大,盐度较高

D.流入该海域的河流多源远流长

解析:

Q海域为日本海,其沿岸地区都为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冬季东海岸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因而降水较西海岸丰富。

答案:

B

读图完成12~14题。

12.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分布在图中(  )

A.A处B.C处

C.D处D.E处

解析:

位于亚洲东部沿海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答案:

A

13.B处的传统聚落是(  )

A.帐篷B.高脚屋

C.窑洞D.厚墙、小窗的住房

解析:

B处位于热带雨林地区,高脚屋利于通风散热,适应这里湿热的气候。

答案:

B

14.造成A、F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经度位置不同B.纬度位置不同

C.海陆位置不同D.地形、地势不同

解析:

A地距海近,来自海洋的水汽多,降水较多;F地深居内陆,来自海洋的水汽少,降水较少。

答案:

C

二、综合题

1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用

符号画出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

(2)图中F岛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

(3)小明通过读图,判断出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

他判断的依据可能是________。

(4)图中ABCDE五条河流中,不会出现凌汛的是________;A河流量丰富,但航运价值不大,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H半岛是________,水资源严重匮乏。

新加坡的年降水量不算少,但也成为世界上缺水的国家。

他们缺水的主要原因有何不同?

①H半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新加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绘图略。

(2)F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河流的流向

(4)E 流经中高纬度地区,结冰期长

(5)阿拉伯半岛 H半岛:

属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匮乏 新加坡:

人口稠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

16.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下列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

(2)④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亚洲各气候类型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年降水量最多的气候是________气候。

(4)用彩笔绘出冬季风和夏季风的风向。

(5)亚洲地跨五带中的________带、________带和________带。

(6)亚洲的东部和南部由于受海洋的影响,所以________较多,容易发生________灾害。

(7)我国东部的气候类型有:

________气候,________气候,________气候。

(8)我国青藏高原属于________气候,其原因是什么?

(9)北纬30°附近地区的气候与亚洲其他纬度地区相比有什么不同?

答案:

(1)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寒带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2)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降水集中在夏季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3)温带大陆性 热带雨林

(4)略 (5)热 北温 北寒

(6)降水 洪涝

(7)温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热带季风

(8)高原山地 海拔高。

(9)与亚洲其他纬度地区相比,这一带气候类型特别复杂,有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世界地理(3)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岛屿的成因匹配正确的是(  )

A.夏威夷群岛—大陆岛

B.塔斯马尼亚岛—珊瑚岛

C.新几内亚岛—大陆岛

D.大堡礁—火山岛

答案:

C

2.下列不属于澳大利亚大陆的特有动物的是(  )

A.鸸鹋       B.鸵鸟

C.鸭嘴兽D.袋鼠

答案:

B

3.大洋洲不具有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

D

4.下列关于澳大利亚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沿海

B.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C.绵羊的数量超过人口数量

D.铁矿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大陆的西北部

答案:

A

5.下列城市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的是(  )

A.悉尼B.珀斯

C.墨尔本D.凯恩斯

答案:

A

6.墨累河注入(  )

A.太平洋B.印度洋

C.大西洋D.北艾尔湖

答案:

B

7.塔斯马尼亚岛的气候属于(  )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湿润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

B

8.关于南极大陆的冰川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大陆冰的体积占世界冰川总体积的70%以上

B.南极大陆全部常年被冰层覆盖

C.南极大陆周围海洋上的冰山是大陆上冰盖下滑崩落入海形成的

D.如果南极洲的冰全部融化,世界洋面也不会明显升高

解析:

南极洲有的地方夏季冰川可以融化,若全部冰川融化,世界洋面将升高50米以上。

答案:

C

9.有关南极洲的气候的正确叙述有(  )

A.气候严寒,南极大陆边缘经常吹顺时针方向的极地东风,有“世界风库”之称

B.地处高纬,海拔很高,气候酷寒,每年11月到次年3月为“夏季”,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4~10月为“冬季”,有“世界寒极”之称

C.南极洲是个强大的低气压区

D.南极洲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5毫米,是干燥的大洲

解析:

南极大陆的风呈逆时针方向吹动,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答案:

D

10.南极洲的矿产资源中最丰富的是(  )

A.铁、煤B.石油、天然气

C.铁、锰D.镍、铜

答案:

A

11.有关南极洲生物资源的正确叙述有(  )

A.由于过分捕杀,现在,南极洲附近的鲸大量减少,海豹、鸟类几乎要绝迹

B.南极洲几乎没有植物存活

C.南极洲动物数量极少,种类很多

D.南极海域有数量极大的磷虾,是人类发现的含蛋白质最高的生物

解析:

南极洲的生物很少,主要是企鹅、磷虾,没有海豹。

答案:

B

(2009·冀州模拟)澳大利亚的平均海拔约350米。

人口约2000万(2007年),绝大部分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广大内陆地区人口稀少。

读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带示意图,完成12~14题。

12.关于I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地势起伏小

②地下水资源较丰富

③全部为热带草原气候,草原广阔

④沿海有暖流流经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A

13.与IV地带比较,Ⅱ地带发展畜牧业的最大优势是(  )

A.草场资源丰富B.科技水平高

C.土地租金低D.靠近市场

答案:

D

14.澳大利亚广大内陆地区人口稀少的根本原因是(  )

A.开发历史晚B.气候干燥

C.交通不便D.经济落后

答案:

B

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仅从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看,①等温线的数值可能为(  )

A.-15℃或-25℃B.-15℃或-35℃

C.-35℃或-25℃D.-35℃或-45℃

16.南极洲的等温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B.洋流

C.太阳辐射D.大气环境

解析:

第15题,由图中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分布规律可知,两条相邻等值线之间的差值为10℃,①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位于-25℃等温线与-35℃等温线之间,因此,其数值可能为-35℃或-25℃。

第16题,南极洲基本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大洲,越往中心纬度越高,温度越低。

答案:

15.C 16.C

二、综合题

17.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国际科联(ICSU)和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发起2007~2008年第四次“国际极地年”活动(IPY)于2007年3月1日在法国巴黎正式启动。

同日,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也正式启动。

中国行动计划由南极普里兹湾—埃默里冰架—冰穹A的综合断面科学考察与研究计划(PANDA计划)、北极科学考察计划、国际合作计划、数据共享和公众宣传计划组成。

PANDA计划是由中国科学家牵头组织的大型南极考察与研究计划,是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核心计划,也已成为国际极地年核心科学计划之一。

材料二 极地地区地理事物分布图

(1)甲乙两地区特有动物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从图上可以看出,南极大陆有丰富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矿产资源。

(3)受极地高气压的影响,甲地常年吹(逆、顺)________时针方向的极地东风。

(4)两极地区的特点有许多相同之处:

如①两极地区的纬度位置________;②两极地区自然景观的相似点是________;③两极地区气候________。

两极地区最大的不同是________。

(5)经过科学探测,发现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煤炭的形成需要有湿热的气候、茂密的森林等条件,而两极地区气候严寒,你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解析:

甲图为北极地区,乙图为南极地区。

本题主要比较上述两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

(1)北极熊 企鹅

(2)铁 煤

(3)顺

(4)高 冰雪覆盖 干、寒 北极是海洋,南极是陆地

(5)南极大陆过去曾位于低纬地区,后漂移到南极现在的位置。

18.读澳大利亚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面框图中作AB线的地形剖面图。

(2)当墨累—达令河流域正值小麦生长季节时(  )

A.华北平原已结束一年的农事,农田处于休耕期

B.长江南水北调的水量达一年中最小值

C.位于新疆天山、昆仑山麓的水库处于一年中最重要的蓄水期

D.是去哈尔滨观赏当地特色景观的最佳时期

(3)澳大利亚是除美国以外,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的惟一发达国家,如果环境就此恶化,可能给澳大利亚带来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