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8001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docx

《小学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docx

小学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8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领悟故事的深刻思想内涵。

2.引领学生逐层深入品读并理解课文内容,结合具体语句、段落深刻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深入到字里行间获得情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能读懂第一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逐层深入品读并理解文章内容,关注人物命运,体会并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揭题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大年夜吗?

一家人温暖舒适地围坐在圆桌旁,品尝着美味佳肴,享受着亲人团聚的欢乐,是多么美好啊!

但是,你们想过吗?

但是,有个和你们同样年龄的小女孩,在大年夜里却光着头赤着脚在冰天雪地里叫卖火柴,最后冻死街头。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出示课题)。

这篇童话是谁写的?

(安徒生)。

他写这篇童话的目的是什么呢?

同学们学完课文后就明白了。

二、检查预习

  1.出示检查题。

  

(1)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喷香(pēnpèn)火柴梗(gěnggén)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①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摇摆摆的样子。

()

  ②精巧细致,质量很好。

()

  2.学生作业。

  3.反馈。

三、检查预习

  1.默读课文,完成练习三。

  试按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先写____,接着写____,最后写____。

  2.学生读书、作业。

  3.反馈。

  第3题校对后,再浓缩为小标题:

[卖火柴、擦火柴、离开人世]

  4.根据这些小标题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4)第二段(5~11)第三段(12~13)

四、学习第一段

  

(一)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快速小声读第一段,思考:

小女孩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这一意思?

[可怜的小女孩!

]

  

(二)部分入手,精读理解。

  1.课文哪些词句具体写出小女孩很可怜?

用“____”划出有关语句。

  

(1)点拨、引导,教学其中一句。

  a.幻灯出示。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

  b.能抓住重点词来谈谈吗?

  c.概括一下,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她很可怜?

(怜)

  

(2)放手自学其余三句。

  a.写小女孩冷的词句还有吗?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来读懂这三句话,去体会小女孩的可怜。

学生练习。

  (3)讨论:

这四个句子写冷的程度上有什么不同?

  (4)指导朗读。

  点拨:

这些重点词的音要稍拉长些,读到最后用发抖的感觉来烘托出小女孩越来越冷的感觉。

  练读——指读——评议——指读——齐读

  2.还有哪些地方写出小女孩很可怜呢?

  (“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还写出了饿)

  “饿”可以看出小女孩很可怜,写饿的词句还有吗?

  (“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

”抓“一整天、一根、一个”)

  3.提问:

这么冷,这么饿,她为什么不回家呢?

可以看出什么?

  (因为家中(无人疼爱),还因为家里和街上一样冷)

  4.小结:

刚才,我们从小女孩的冷、饿、无人疼爱体会到她很可怜。

这些是书里明明白白写出来的,你们一看便懂,可是书里还有别的意思,没有直接写出来,实际上也能说明小女孩很可怜。

如果你们认真仔细地读一读,也能领会。

  5.揭示学法,扶学第一句。

  

(1)幻灯出示:

  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2)讨论:

  a.这句话写什么?

(拖鞋大)

  b.哪些词语写出拖鞋很大?

  c.同学们能联系上下文来体会这句话的意思吗?

  (3)表情朗读:

小女孩这么冷的天穿着大拖鞋也没人同情、关心她。

那这句话应带着怎样的语气来读呢?

(同情)对的,让我们带着对小女孩的同情读这句话。

齐读。

  (4)归纳学法:

刚才我们是怎样体会这个句子意思的呢?

我们先理解这句话字面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谈体会,最后用带感情朗读的方法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6.运用学法,学习第二句。

  

(1)幻灯出示:

  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2)讨论:

  a.这句话写什么?

“这些”指的是哪些?

  b.谁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这句子的意思?

  c.是啊,小女孩还是个孩子,当然希望在大年夜拥有和其他孩子一样的欢乐,而现在的她却流浪街头,叫卖火柴,多可怜哪!

这儿写出了她的生活中是(没有欢乐)的。

  (3)表情朗读。

  点拨:

用同情的语气,突出重点词,前半句我们可读得美些,后半句读得难过些、慢些。

  (三)回归整体,深化理解:

  1.思考: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出了小女孩的可怜的?

(板书)

  2.出示挂图,训练说话。

  

(1)导语:

这幅画画的就是这穷苦可怜的小女孩。

你们看,远处的高楼灯火通明,人们都在自己温暖的家里欢度节日,然而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她却怎样呢?

请你们看图有条理地说一说,可以用“可怜的小女孩!

”作为这一段话的开头和结尾。

  

(2)学生练习—指名口述。

  (3)小结:

同学们生动的描述,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小女孩在寒风刺骨、大雪纷飞的大年夜叫卖火柴的画面。

她是多么可怜哪!

(指板书)这句话后面的感叹号(用红粉笔标出)就寄托了作者对小女孩的无限同情。

我们再来读这句话。

  3.配乐读第一段。

五、略学第三段

  1.过渡:

可怜的小女孩,她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离开人世了)(出示挂图)

  2.自由读第三段,找一找,小女孩离开人世时的神态。

(她[带着微笑死了])

  3.设置悬念:

为什么这样可怜的小女孩会带着微笑离开人世呢?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这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学习课文时再来解决。

六、布置作业

  观察彩图,用“可怜的女孩!

”作开头或结尾写一段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卖火柴小女孩在街头遇难的画面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让我们再次怀着同情和悲伤的情感一起朗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生齐读。

二、以“幸福”为线索,解读小女孩的命运

  1.课文中写道:

“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那么,小女孩拥有真正的幸福吗?

  2.为什么说她没有幸福?

用自己的话说说。

  

(1)大年夜在街上卖火柴。

  A.指名读这一自然段。

  B.展开想象:

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你的妹妹,她的大年夜应该是怎样度过的?

  C.可是,在这团圆的幸福时刻,她有没有压岁钱?

有没有新衣服?

有没有享用不尽的食物?

没有,通通都没有,连一双鞋子也没有,还得光着脚在大街上苦苦哀求人家买她的火柴。

她有的只是什么?

(是寒冷、是饥饿、是欺凌)

  D.找出这部分你最想读的句子读一读。

  

(2)不敢回家

  为什么说小女孩没有幸福?

(爸爸会打她,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3)疼爱她的奶奶已经离开人世了

  为什么说小女孩没有幸福?

(没有亲人的疼爱,得不到关怀)

  (4)她离开了人世了人们只说“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

  为什么说小女孩没有幸福?

  3.理解火柴给小女孩带来的“幸福”

  

(1)既然别人不能给她幸福、爸爸不能给她幸福、疼爱她的奶奶离开人世了也不能给她幸福,最后她也离开人世了,但人们只说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

那么文中为什么还说她曾经多么幸福呢?

是谁给了她这种幸福?

(火柴)

  

(2)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谁来读读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段落。

大家边听边看,有没有几个标点很明显地跳到你的眼前?

(感叹号)读一读有感叹号的句子。

  (3)你从这几个感叹号中体会到了什么?

(是啊,与其说小小的火焰是奇异的火光,不如说是小女孩太冷了,她多想拥有温暖啊!

  (4)老师发现,你朗读的时候情感变化很大,能说说原因吗?

(燃:

高兴;灭:

失望)是啊,火柴终究是要灭的,然而,灭的只是火柴吗?

(灭的还有小女孩的希望),火柴一灭,她面对的就不是火炉,而是——寒冷;面对的不是火炉,而是——黑暗;面对的不是火炉,而是——纷飞的大雪。

带上你的理解和感情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5)自由朗读小女孩擦燃火柴的其它几个段落。

  A、同学们,卖火柴的小女孩的遭遇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

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走进小女孩生活的那个环境,就一定能感受到她的痛苦。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阅读小女孩其它四次擦燃火柴的段落。

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思考。

  B、谁来谈谈?

  生:

她渴望得到食物,因为她太饿了;

  生:

她渴望得到快乐,因为她太孤独了;

  生:

她渴望得到疼爱,因为她没有人关心;(引导有感情朗读“奶奶,啊,请把我……”读出恳求、读出迫切)

  生:

她想让奶奶带她飞走,因为她受不了这些痛苦了,很想摆脱。

(引导朗读“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读出同情、读出悲伤)

  师:

小女孩真的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了吗?

那么,这样的地方在哪儿呢?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师:

虽然她一次次地擦燃火柴,可是火柴却一次次地熄灭,她的眼前没有火炉,只有——寒冷;没有烤鹅,只有——饥饿;没有圣诞树,只有——孤独;没有奶奶,只有——寂寞;没有得到摆脱,只有——面临死亡。

  4.谁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

你从她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

  生:

听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生:

听出了人们的漠不关心。

  生:

也听出了安徒生对小女孩的同情。

  师:

一个会读书的人,就是能透过语言文字和作者同悲同喜,和文中的主人公同忧同乐。

  师:

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生:

她得到的是她幻想中的幸福。

她在幻想中看到了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

  5.虽然火柴一次又一次地熄灭,但是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把它点燃,她点燃的只是火柴吗?

(她点燃起对幸福的渴望)一次次地点燃火柴,火柴却一次次地熄灭,熄灭的只是火柴吗?

(是她的希望)然而不灭的又是什么呢?

(不灭的是她追求幸福的信念)直到她离开这个世界,不能再点燃火柴了,她也要——(捏着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捏着的只是火柴梗吗?

你从这里看出了什么?

  6.小女孩的命运如此悲惨,然而至始至终,她有没有哀怨过?

有没有流下一滴眼泪?

找出文中描写小女孩表情的一个词。

(微笑)你从“微笑”中体会到了什么?

她微笑什么?

(谁给了小女孩这样的幸福?

(火柴)可是火柴的光芒是如此的微小,小女孩却从火柴中得到了这样的幸福,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

是谁给了小女孩这样的幸福?

与其说是火柴给了小女孩幸福,不如说是她自己。

因为她用微笑去面对生活,因为哪怕是幻想的微小的幸福她也没有放弃追求,哪怕到了离开人世时她的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三、从《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想开去

  从《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想开去,你想到了什么?

  1.不能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能理解她的处境吗?

你能透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体会她面对寒冷、面对饥饿,面对痛苦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这给你怎样的启发?

(最好的读者要提炼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读书在于读自己,发现的时候发现自己,因此,要读出自己的思考。

  2.领悟安徒生作品中的人文精神的力量

  你能不能通过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安徒生的作品在我国广为传播,安徒生已经成为我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

我们发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更高的文学价值,因为它教会了我们对待困窘和艰难的一种人生态度。

优秀的童话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它对儿童来说不仅是生动的故事、美丽的形象,而且是精神家园、终极关怀。

这就是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超越时代的永恒力量。

我们真应该感谢这位经历了200年沧桑却历久弥新的伟大作家——安徒生!

4、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课本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贫困、悲惨的生活

擦火柴美妙幻想

结局离开人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