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41 二力平衡讲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8141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41 二力平衡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41 二力平衡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41 二力平衡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41 二力平衡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41 二力平衡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41 二力平衡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41 二力平衡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41 二力平衡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41 二力平衡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41 二力平衡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41 二力平衡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41 二力平衡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41 二力平衡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41 二力平衡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41 二力平衡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41 二力平衡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41 二力平衡讲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41 二力平衡讲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41 二力平衡讲解.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41 二力平衡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41 二力平衡讲解.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41 二力平衡讲解.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考题精选复习41二力平衡讲解

二力平衡

1、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  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的.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  (填“平衡”或“不平衡”).要避免这种现象产生,请你对该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

  .

(3)实验改进后,如果想验证二力平衡条件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小明的做法是  .

(4)某同学认为: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其机械能可能会增大.你认为他的观点是  的(填“正确”或“错误”).

答案  解:

(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木块还受平衡力的作用,木块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木块和桌面之间产生了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向左的拉力和摩擦力与向右的拉力是平衡力.

要避免这种现象要减小木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用小车代替木块,用光滑的水平面代替桌面等.

(3)让F1=F2,把木块沿水平方向扭动一下,松手时观察是否平衡.

(4)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物体可以匀速直线上升,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匀速直线运动;

(2)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平衡;用小车代替木块,用光滑的水平面代替桌面;

(3)让F1=F2,把木块沿水平方向扭动一下,松手时观察是否平衡;

(4)正确.

2、用大小不变的水平力,沿水平桌面拉木块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木块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对木块的拉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D.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答案AD解:

A、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绳子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选项错误;

D、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没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也没有发生改变,故D正确;

故选AD.

3、当两个力F1和F2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力F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时,F叫做F1和F2的合力,F1和F2叫做F的两个分力。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实验时,把一根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用细线固定在弹簧秤的挂钩上。

第一次用两根弹簧秤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同时拉(为方便观察,图中直线稍错开),

将弹簧由A拉伸到

B位置(如图a),弹簧秤示数分别为3N和1N;第二次只用一根弹簧秤也将弹

簧由A拉伸到B位置(如图b),这样做是为了                                             ,

若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4N,则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答案使F的作用效果与F1F2的作用效果相同。

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方向相同,大小等于两个分力之和。

4、如图所示,教室里的天花板下面装有多档位吊扇,当吊扇正常工作时,关于吊扇对天花板的拉力与其重力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吊扇在高档位工作时,拉力等于重力

 B.吊扇在低档位工作时,拉力大于重力

 C.吊扇在任意档位工作时,拉力等于重力

 D.吊扇在任意档位工作时,拉力小于重力

答案 解:

电风扇静止时受到的重力和固定杆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即拉力T1=重力;电风扇转动时,风扇叶对空气施加了一个向下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气对风扇叶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此时风扇叶受到了三个力的作用,重力G、固定杆对扇叶的拉力T2、空气对扇叶施加的力T′,风扇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在竖直方向上静止,所以G=T2+T′,所以T2<G.

故选D

5、如图7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鸟受到的重力与小鸟对树枝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鸟对树枝的压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6、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6-2-22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1)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填“考虑”或“不考虑”) 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的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2)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

________(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3)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

(1)不考虑 

(2)旋转

(3)测力计未校零;或两个滑轮的摩擦不同;读数误差

7、如图所示,建筑工人将绳的一端固定在砖上,绳的另一端系上重锤,用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

重锤静止时,与重锤的重力相平衡的力是(  )

  A.砖对绳的拉力  B.绳对砖的拉力  

C.重锤对绳的拉力  D.绳对重锤的拉力

答案D

8、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B.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

 C.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因牛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

绳拉牛的同时,牛也要拉绳,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牛和绳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故选D.

9、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

现有两种办法:

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

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

答案B

10、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

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

(4)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最好最后验证   .

 

A.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二力能否平衡   

B.不在同一物体上的二力能否平衡

C.大

小不等的二力能否平衡        

D.方向不相反的二力能否平衡

答案

(1)相反  钩码的数量

(2)不能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  衡

(3)把小卡片一剪两半

(4)B

11、如图所示,一个同学用水平力F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

推车时水平力F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f的大小关系是()

A.F一定小于f        B.F可能小于f

C.F一定等于f       D.F可能大于f

答案C

12、如图甲是小东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东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所用滑轮起的作用是            。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东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东下一步的操作是: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东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

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答案

(1)(每空1分)相反,   钩码重,   改变用力方向.;

(2)(每空1分)不能;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相等的力能否使物体平衡,

(3)(每空1分)用剪刀将纸片从中间剪开  (4)(1分)A

13、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如图所示,则关于人的受力分析的叙述中,下列正确的是(  )

A.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以及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以及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D.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电梯对人斜向上与速度方向一致的推力

答案C 解析:

人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人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上人和电梯都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运动,人和电梯没有相对运动,因此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人受到重力和电梯对人的支持力的作用,它们是一对平衡力,C正确.

14、“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目的:

物体只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分别处于静止状态或 

(1) 状态时,探究 

(2) 的关系。

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为得出实验结论,需多次改变杠杆受到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和(3),使杠杆始终在(4)位置保持平衡。

答案

(1)匀速直线运动;

(2)二力;(3)作用点;(4)水平。

15、如图3所示,A、B、C、D四图中,F1、F2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答案C

16、如图10所示,跳伞运动员在从飞机上跳下、降落伞没有打开之前,下落会越来越快,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     重力;当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匀速下落时,受到的阻力     重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小于 等

于 

17、某中学初二年级同学在探究同一直线二力合成的实验中,把一根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用尼龙细线固定在弹簧秤的挂钩上,每次实验时,他们都将弹簧由A拉伸到B位置.研究过程及实验数据如图(a)、(b)、(c)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及现象,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比较图中(a)与(b)或(a)与(c)可知,此探究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的是  法.

(2)分析比较图中(a)与(c)中拉力的方向及弹簧的示数可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分析:

(1)每次实验都是将弹簧由A点拉长到B点,弹簧伸长的长度相同,表示每次测力计对弹簧的拉力相等,通过a图测力计的示数可知为4N.通过三次弹簧相同的形变,来代换三次的拉力相同.

(2)a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看成是c图中两个力的合力,根据三者的大小关系,可以确定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二力的合成中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解答:

解:

(1)实验中是通过弹簧相同的形变来表示受到相同的拉力,利用了a图中测力计的示数来代换bc两图中两个力的合力.这种方法叫等效代换法.

(2)将两个图结合起来分析,c图中两个力的合力与a图中的力大小相等,都为4N.c图中的两个力分别为1N和5N,从数量关系上分析,两个力的合力等于这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差.并且方向与较大的哪个力的方向相同.

故答案为:

(1)等效替代法;

(2)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力方向相同

18、如图甲所示,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时间在纸带上打下一个点)与一木块左端相连,木块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沿水平桌面(纸面)向右运动时,就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图乙中①和②是打点计时器先后打出的两条纸带,与其对应的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木块运动的速度分别为v1、v2,那么(  )

 A.F1<F2,v1<v2B.F1=F2,v1<v2

C.F1=F2,v1>v2D.F1>F2,v1>v2

答案解:

由纸带上的点可知,相同时间内纸带运动的距离是相等的,速度是一定的,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相同的时间内第二个纸带运动的距离长,速度大,用关系式表示为v1<v2;和纸带连接的木块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摩擦力就是一对平衡力;木块在不同的速度下,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的粗糙程度是一定的,摩擦力也就是相等的,拉力也就是相等的,用关系式表示为F1=F2.

故选B.

19、如图所示:

物体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在物体乙上再放一物体甲,当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甲物体时,甲、乙两物体均保持静止,那么乙物体受到的力的

个数为(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答案D 

20、一长方体实心木块,随着传送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8所示),忽略空气阻力,请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①只要画出重力,本题至少得1分

②支持力1分

③若错误画出摩擦力扣1分

 

21、如图所示,无风时,站在地面上的小蚂蚁骄傲地托着果实,对于该静止

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这是一对平衡力

B.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这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果实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小于果实受到的重力

D.果实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大于果实受到的重力

答案A

22、学习关于物体的平衡条件时,小明同学提出了下列疑问:

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 体能保持平衡状态吗?

只受两个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保持平衡状态吗?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吗?

为此他做了如图所示实验,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受力情况。

 

(1)他将一小球用一细线悬挂起来,如(a)所示,剪断细线后小球落下,如(b)所示。

(2)他又将一小球用两根细线悬挂起来,如图c所示,剪断其中的一根细线,小球发生摆动,如图(d)所示。

通过实验他的疑问得到解决。

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小明同学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

(1)由图(a)和(b)可知:

____    

(2)由图(a)和(d)可知:

____

(3)由图(a)和(c)可知:

____

答案

(1)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不能保持平衡状态       

 

(2) 只受两个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能保持平衡状态    

 (3)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不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      

23、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将系于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两个线端挂上相同的钩码.当卡片静止时,发现拉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甲所示),于是他得出:

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可以不在同一直线上,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要得到科学的结论,

请你给他提出一条改进建议是:

              ;

答案卡片受到重力      

用轻质卡片(或增加钩码的拉力)          

24、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小红

与小明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21甲、乙所示.

 

(1)实验中应让研究对象处于      状态.

(2)小明的实验方案与小红的相比     

A.有效地克服了研究对象与支承面之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B.有效地克服了研究对象与支承面之间的支持力对实验的影响

C.有效地克服了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弊端

D.有效地减小了研究对象的质量对实验的影响

(3)图乙所示实验中,小卡片的质量要尽可能     .在小卡片静止时,小明将小卡片顺时针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将会        (选填“旋转”或“翻转”),此现象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              .

(4)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                        (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

(1)静止 

(2)A  (3)小  旋转   在同一直线上 (4)绳与滑轮之间有摩擦

2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实验表明,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所示,一个物体静止地放在水平桌面上.

(1)画出物体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2)试推证: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

答案

解:

(1)过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如图所示

(2)证明:

由于物体静止(即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于支持力和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根据题意可得,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因此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

26、如图所示的小丽向右推墙的情境,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她推墙时,墙对她没有作用力

B.她离开墙后继续向左运动,是因为受到墙的推力作用

C.她滑行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她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27、如右图所示,小明沿水平方向拉小货车,但没有拉动。

下列几对力中属

于平衡力的是()

 

A.绳拉车的力与车拉绳的力  B.绳拉人的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C.车的重力与地对车的支持力D.车的重力与车对地面的压力

答案C

28、如图19-1所示,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时间在纸带上打下一个点)与一木块左端相连,木块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沿水平桌面(纸面)向

右运动时,就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图19-2中①和②是打点计时器先后打出的两条纸带,与其对应的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木块运动的速度分别为v1v2,那么答案错误的是()

 

A.F1<F2,v1<v2 B.F1=F2,v1<v2

C.F1=F2,v1>v

2    D.F1>F2,v1>v2

答案ACD

29、如图12所示是同一木块先后两次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的“频闪”照片。

第二次木块从A点运动到B点的距离是cm;由图可知,两次实验中木块的速度,木块所受拉力的大小(均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答案1.69~1.71;不相等,相等

30、某同学学习了同一直线上二力

的合成知识后,思考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互成一定角度时,合力的大小与二个分力、二个分力之间夹角的关系。

于是,他利用橡皮筯、弹簧测力计进行了实验研究。

橡皮筯的原长为AB,在拉力F1的作用下橡皮筯从AB伸长到AC如图8(a)所示;换用二个弹簧测力计(保持二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均为F2,且F2

之间的夹角(α<β),可以看到橡皮筯伸长量减小(BE

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

纳得出实验结论。

 ①分析比较图8(a)和8(b)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及相关条件可得:

           (21)              。

②分析比较图8(b)和(c)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两个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变化及相关条件可得:

               (22)                            。

 

(a)                  (b)                    (c)   图8

答案①互成角度的二个力的作用可以用一个力的作用等效替代;

②互成角度的二个力的合力大小与二个分力的夹角大小有关,当分力大小不变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

(第15和16题每格2分)

三、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