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小窍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8165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3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小窍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摄影小窍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摄影小窍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摄影小窍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摄影小窍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摄影小窍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摄影小窍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摄影小窍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摄影小窍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摄影小窍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摄影小窍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摄影小窍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摄影小窍门.docx

《摄影小窍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小窍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摄影小窍门.docx

摄影小窍门

摄影小窍门

一、区别风景、人像模式 拍出想要的效果

  我们平时总觉得用风景模式和人像模式照相没多大区别,它们究竟区别在哪儿呢?

其实它们的区别主要在背景上,如果你在光线充足,长焦距时会发现用人像模式照出来的照片景深变浅了,远处的景物变得模糊起来,而焦点附近的人物却很清晰,因此,有点摄影经验的摄手常利用这一特点来虚化背景,把人物从杂乱的背景中剥离出来。

光圈越大、焦距越长、人离背景越远虚化效果就越好;而风景模式则没有这一情况,无论是近处还是远景都很清晰,因此特别适合拍有特定记念意义需要背景清晰的旅游景点照。

 二、用好长焦相机 用背景虚化来突出主体

   杂乱的背景往往影响画面的美感,利用景深的控制可以较好的虚化背景。

对于普通家用数码相机(卡片机)来说,虚化背景的能力较差,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最长焦距”+“最大光圈”+“最远主体与背景距离”+“最近摄影距离”的组合来实现最大虚化效果。

由于家用消费级数码相机与单反相机相比,图像传感器CCD的面积比较小,多数也不具备大光圈镜头,如果没有8倍10倍的高倍变焦来拉长焦距,背景虚化效果一般都不是很理想,因此,通常消费级相机用两种模式拍出的照片区别不是很明显。

  另外,户外拍摄人像模特还需要采用反光板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补光,这样模特脸部和服饰就不会限于阴影之中了。

没有反光板的情况下逆光拍摄,强制打开闪光灯也能起到补光的效果。

 

  

风景模式深景深(小光圈F4.7,焦距:

10.4)背景虚化后的效果(大光圈F2.0 焦距:

100) 

 三、半按快门对焦 平移镜头构图 避免人像模糊

通常出现在摄影者不是把主体放在相片正中的时候,有脸部对焦功能的相机没这一现象,但为了保证主体清晰,最好还是分两步,即先半按快门对焦后彻底按下快门完成拍摄。

  方法:

    1.先向主体半按快门对焦,直至屏幕上方出现「色点」提示,不要放手。

    2.再把镜头水平式移向左或右,直至你满意主体位置,再按余下的「半快门」拍照。

 四、让旅游照做到人景两全

  大部分朋友拍的到此一游相片,人像总是小得不得了,一般情况下,在旅游人像摄影中,景点约占画面的三分之二,而人物约占画面的三分之一。

  技巧:

用同一背景,叫主体向前走两步,拍个半身照片便成。

 五、用好闪光灯 拍摄更真实

   拍摄夜景 要强制关闭闪光灯

 一般人拍夜景都会用自动模式,但拍出的夜景总是近处一片白,远处黑乎乎,噪点惨不忍睹。

  

  这是因为一般家用消费级数码相机的闪光灯功率有限,如果你想让它把夜晚远、近景物都照亮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在拍夜景时要把闪光灯强制关闭,通过长时间曝光拍出色彩艳丽、清晰的夜景来。

技巧:

1、如果没有经验且不熟悉相机的操作,暂且使用夜景模式吧。

  2、采用最低ISO感光值,保证画面足够细腻,尤其是对于小DC而言,这点特别重要。

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用提高ISO感光值的方法提高快门速度,一般ISO值不要调到超过200,过高的感光值会使画面增加很多噪点,使画面变得惨不忍睹。

3、白平衡一般采用自动即可,而如果画面过分偏红,则宜采用日光白平衡。

  4、NR(降噪)功能虽然可能降低存储速度,但是依然需要打开(多数相机可能没有此功能)。

  5、闪光灯,别拿它当探照灯用,多数情况下,要记得把它关闭。

6、相机必须放在三脚架上,没有三脚架的时候可以因地制宜地选取路边的栏杆或者半人高的围墙作固定相机之用,拍摄时相机千万不能震动,否则会出现恐怖的重影。

7、自拍模式可代替快门线用于防止按快门时产生震动,有遥控操作的相机,用遥控操作是不错的选择。

 

关于曝光:

一般采用手动模式拍摄。

为了保证画面具有足够的景深和锐度,并且避免紫边的产生,一般使用F5.6(千万要记住数值越大光圈越小)以上的小光圈(针对普通数码相机而言);而快门速度则根据当时的光线而定,既可以通过屏幕直接判断,也可以根据直方图来精确调节。

 

     

相同曝光量,不同光圈与快门的组合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要根据拍摄题材而定。

一般来说,拍摄静止的建筑时,光圈不宜过小,一来过小的光圈会产生衍射,影响成像,二来光圈小了,快门速度必然减慢,更容易产生噪点。

而如果拍摄的是车河,要记录更长的车辆轨迹,势必采用较小的光圈和长时间的曝光。

 

不妨一试:

  尽管前面都说拍摄夜景宜使用小光圈,但是如果以夜色为背景拍摄微距,霓虹虚化成光斑,别有一番味道。

 

后帘同步闪灯 避免「人清境淡」、「人淡景清」

  这是结合夜景曝光和人像闪灯方法,避免「人清境淡」或「人淡景清」的情况。

    技巧:

    1.调至「后帘同步闪灯」模式。

    2.把相机放在三脚架(如没有三脚架,可放在附近栏杆、墩柱上),对好主体。

    3.告诉被拍者:

拍摄时保持姿势,给予相机足够时间曝光加闪灯(约2-3秒),闪灯后才叫做完成。

    4.按下快门,等候相机完成拍摄。

 

  

 

这些情况下可打开「强制闪光」,替主体补光(多数相机都有此功能)。

虽然相机闪光灯对拍夜景没什么帮助,但我们利用它来补光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为了避免补光过强或过弱,一般要求需补光的主体距相机1至2米较合适。

1、逆光补光:

旅行时看见漂亮风光,想拍人像才发现是背光(逆光),照出来的照片真的是“脸上无光”。

  2、高亮背景补光:

雪地背景太亮,如果让主体变亮,北景将会白茫茫一片,毫无层次。

3、阴影补光:

夏天阳光普照,人的面部肤色会不均匀,拍出来会一边亮一边暗。

 

     补光前              补光后

六、用好快门 拍出流水的动感

 在拍水流、瀑布,快门在1——1/4秒就可以有不错的丝绸感。

如果水流速度慢,可以适当提高快门速度。

  

  

   

  不同快门速度和光圈下的拍摄效果 

 

1/50s,F3.0      1/10s,F5.3

 

 

快门速度:

1/33s;光圈:

F2.6    快门速度:

1/8s;光圈:

F7.5

 要用好快门,还要到实际生活中实践,多拍拍就有感受了,反正DC不会浪费胶卷!

要注意的是,如果要实现某种效果,还要注意DC的测光值,否则水流可能会变成白花花的一片,运动的物体会变得一片漆黑。

由于家用消费级数码相机的图像传感器CCD的面积比较小,因此没有8倍10倍的高位变焦背景虚化效果不会很理想。

  还有就是安全快门——快门速度1/60是手持拍摄的极限,超过这个速度,就要用三脚架帮忙了,要不照片就糊了。

小结:

  1.家里照人像用人像模式,如果你有长焦段、大光圈镜头(单反),或者是5倍以上变焦卡片机,可尝试用长焦(最高倍变焦),最大光圈(最小值)来虚化背景。

  拍景点照纪念照用风景模式,远近景物拍得很清晰。

  2.半按快门对焦,平移镜头构图,避免人像模糊。

  3.拍夜景,别相信闪光灯。

如果不请自来,就要将它强制关闭。

   ISO不是什么好东西,用它提高亮度是用牺牲画质换来的(噪点增多),我们不要轻易提高它。

   固定好相机,不让它移动这也是拍夜景成败的关键所在。

  4.闪光灯并非一无事处,用它在强光背景下给主体补光是很有效的。

 5.要拍出流水的动感,就要用慢速快门(1\50--1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