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管理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585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组管理基础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班组管理基础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班组管理基础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班组管理基础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班组管理基础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班组管理基础知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班组管理基础知识.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班组管理基础知识.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班组管理基础知识.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班组管理基础知识.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班组管理基础知识.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班组管理基础知识.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班组管理基础知识.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班组管理基础知识.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班组管理基础知识.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班组管理基础知识.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班组管理基础知识.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组管理基础知识.doc

《班组管理基础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组管理基础知识.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班组管理基础知识.doc

目录

第一章:

班组管理基础知识

第二章:

班组安全管理

第三章:

班组生产管理

第四章:

班组设备管理

第五章:

班组综合管理

第六章:

班组团队建设

第七章:

标准化班组

第八章:

班组长工作艺术

第九章:

班组人际交往技能

第十章:

心理调适与情绪管理

第十一章:

班组实用写作

第一章班组管理基础知识

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基层组织,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抓好班组建设,对于全面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确保运输生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转轨变型和企业改革的深化,加强班组的组织、业务、思想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全面提高班组长的素质、职工素质和班组管理水平,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第一节管理基础知识

一、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一)管理的产生

“管理”是个涵义较广的概念。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班组,凡是有集体活动的地方,都存在管理问题。

管理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管理是联劳协作的需要,在社会生产力很低,人们的生产活动尚未进行分工的时候,是不需要什么管理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许多人在一起,为实现共同的目标,需要协同动作,于是便产生了管理,并逐渐使管理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管理职能。

当今,管理已成为生产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作为企业管理,是在人类发展史上出现了企业这个事物后才出现的。

(二)管理的发展

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总称。

企业管理的发展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传统管理阶段

这个阶段大体指从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后到十九世纪末资本主义垄断阶级开始以前这段时间。

这个阶段工厂的生产、工艺没有规程,工人操作没有标准,基本上是手工工场的管理方式,也叫经验管理。

2.科学管理阶段

这个阶段大体上是从二十世纪初到五十年代。

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采用机器体系生产,生产技术更加复杂,分工协作更加严密,要求生产加强组织性、纪律性、计划性,实行标准化、专业化等。

凭经验管理,靠脑子记忆已不能胜任,要有原始记录,要数据化,迫切要求管理的科学化,实行科学管理,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以美国的泰罗及甘特、福特等人为代表,为适应这种客观要求,创建了科学管理,本世纪初各国企业普遍推行,从而进入了科学管理阶段。

3.现代化管理阶段

大体从1960年前后,各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普遍推行现代化管理,从而进入现代化管理阶段。

现代化管理的最大特点是把管理作为系统来考察,就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方面综合起来考察。

现代化企业管理有许多学派,但基本上是两派。

一是技术学派,认为现代化企业管理主要靠最新科学技术方法进行管理,要应用系统工程、控制论、信息论以及运筹学等数学方法,通过电子计算作为手段,把企业看成人和物组成的有机整体。

特点是从生产技术上来研究如何加强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从而达到节约资金,降低成本,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的目的;二是行为学派,认为管理主要不是靠技术,而主要是靠处理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特点是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引导人们的积极行为。

这些学派都为企业管理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管理实践中注意综合运用。

二、铁路企业管理常识

(一)铁路企业的性质和特征

铁路运输是一种现代化的运输方式,它具有安全程度高、速度快、运距长、能力大、成本低、受气候条件影响小等优点。

在我国,铁路运输生产活动几乎遍布全国各地,通过铁路运输,把沿海与内地、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联结为一体。

目前,铁路运输承担着全国70%左右的货物周转量和50%左右的旅客周转量,因此,铁路运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社会大生产的先行,是社会物资大流通的渠道,是联结城乡,沟通全国的纽带,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保障,是外贸运输在国内的主要手段。

由于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建没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的国情国力等原因,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铁路在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铁路运输,是指由机车和车辆组成的列车,载运旅客和货物,在铁路线上,按运行图的车次、时间和交路运行,通过“位移”改变运输对象(旅客或货物)空间位置的一种运输。

这种在空间位置的“位移量”,就是铁路运输产品,包括“旅客周转量”和“货物周转量”两部分。

旅客周转以“人公里”为计算单位,即铁路运输旅客人数和位移(运送)公里数的乘积。

货物周转量以“吨公里”为计算单位,即铁路运物吨数和位移(运送)公里数的乘积。

铁路运输的产品具有以下特性:

一是铁路产品即运输旅客或货物的“位移量”同运输过程本身不能分离,在它被生产出来的同时也就被消费掉了;二是铁路产品不具有新的物质形态,它只是运输对象在空间位置的改变,不增加数量,不改变性质;三是铁路产品具有明显的社会服务性,所以铁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还必须伴随服务;四是铁路运输产品不能储存、积累和调拨,产品产量的增加,主要是通过加强客、货流组织和扩大运输能力来实现。

在我国,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具有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大动脉大联动机式的生产管理和半军事化组织纪律等特点。

1.高度集中统一指挥

全国的铁路运输任务,是在中国铁路总公司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下,由各铁路局(公司)和站段等部门各工种人员协同完成的。

铁路运输是一部大联动机,铁路点多线长,遍布全国,运输产品生产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千百公里甚至更长的距离才能完成,而且各部门、各工种又必须日夜作业,紧密配合,形成联动。

铁路运输的这种与其他作业鲜明不同的特点,决定了在运输作业上要求有严格的带有半军事性质的纪律,做到令行禁止,以保证大联动机像钟表那样协调运转。

这就要求在运输生产组织中高度集中统一指挥。

这一点国外铁路也无例外。

我国幅员辽阔,能源资源分布不均,经济发展不平衡,在这样的国情下发展市场经济,国家就要加强宏观调控,这也就必然要求铁路要高度集中统一指挥。

随着国民经济的加速发展,铁路运能和运量的矛盾更加突出,成为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这就更需要高度集中统一指挥。

2.大联动机式的生产管理

铁路是我国交通运输的大动脉,其生产活动是由多部门、多工种协调完成的,包括运输、机务、车辆、工务、电务等,要求各部门的生产和管理,都必须执行国家铁路局、铁路总公司制定和颁布的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及规章制度,协调配合,做到一点不差,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正点。

3.半军事性质的纪律制度

铁路运输生产是既统一又分散,列车运行执行全路统一的列车时刻表和交路,列车作业是分散在线路各个站场进行的。

由于列车运行是风雨无阻、昼夜不间断地进行,因此,计划性、时间性、标准性、统一性、组织性、纪律性都要求十分严格。

所有铁路职工,不论职位高低,工作繁简,日夜班次.都必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坚持标准化作业。

(二)铁路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

铁路企业管理,从业务范围来看,大致可以分为:

1.计划管理。

主要包括长期、中期计划的确定,年、季、月计划的编制、执行和检查分析等。

2.生产管理。

主要包括生产过程的组织工作,生产能力的测算,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执行和检查分析,生产调度以及其它日常生产管理等。

3.技术管理。

主要包括标准化工作,日常工艺,技术档案,技术革新,技术组织工作和规章制度的制订、管理等。

4.质量管理。

主要包括产品质量的全面管理,产品质量计划和质量分析,产品质量检查和质量控制等。

5.设备管理。

主要包括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保养,设备的利用、改造和更新,设备大修计划的制定和贯彻执行,以及工具管理等。

6.物资管理。

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的制定,物资供应计划的编制、执行和检查分析,物资的采购、运输、保管和发放等。

7.劳动管理。

主要包括劳动定额和编制定员,劳动组织,劳力调配,劳动保护,劳动计划的编制、执行、检查分析等。

8.财务管理。

主要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管理,财务计划的编制、执行和检查分析,成本核算、控制和分析,各种专用基金的管理,利润的确定。

第二节班组知识

一、班组

班组是企业中根据工作需要组成的较小的基层单位。

它既是企业根据内部的劳动分工与协作的需要而进行划分的一种基本生产(工作)集体,也是企业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根据产品或工艺要求,由若干相同或不同工种的职工及若干设备、工具、材料等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最基层的生产和管理单元。

因此,班组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管理组织。

铁路企业的班组就是铁路企业组织安全运输生产经营活动最基层的组织,是安全和质量现场控制的重要防线。

企业的所有生产活动都在班组中进行,所以班组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经营的成败,只有班组充满了勃勃生机,企业才会有旺盛的活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把一个企业比作一个人体的话,那么班组就像人体上的一个个细胞,只有人体的所有细胞全都健康,人的身体才有可能健康,才能够充满了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

班组按其生产产品、工作性质和业务范围一般分为:

基本生产班组、辅助生产班组、职能生产班组和服务班组。

(一)班组的特点

1.班组的结构“小”。

主要表现为规模小、设备少。

一个班组,少则几个人或十几人,多则数十人,属于小型群体。

生产方式比较单一,有的是班组全体成员从事同一工种,有的从事同一工序,有的是几个工种或几道工序的简单组合。

2.班组的任务“全”。

“全”是指企业的任何工作都要落实到班组,都要贯彻到班组。

企业的人、财、物的指标都在一定程度指向班组,企业的各项工作都要在班组扎根,这就决定了班组的任务是多方位的,具有全面性。

3.班组的工作“细”。

“细”是指班组的指标任务细,考核检查细,管理要求细。

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标准、管理办法、细则、措施等都要具体地落实到班组,再分解落实到每个工种、岗位,具体到个人。

4.班组的管理要求“实”。

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通过多层次的分解,最终都要在班组得到落实。

(二)班组的作用

1.班组处于企业组织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第一线,担负着保证企业实现生产、经营目标的任务。

同时,班组是生产经营链条上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是企业实现劳动者、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合理组织及科学结合,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场所。

2.班组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细胞,是企业增强活力的源头,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着重要作用,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发挥着支撑作用。

3.班组是企业能工巧匠的“聚集库",是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技术革新的生力军,对搞好企业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起着主力军作用。

4.班组是企业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前沿阵地,对搞好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成本控制、优质服务和职工劳动保护起着保障作用。

5.班组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基地,在增进职工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方面发挥着凝聚作用。

6.班组是职工生活的“小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课堂,对培育和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发挥着“熔炉"作用。

二、班组管理的特点

班组管理就是指班组长对班组进行的管理。

其主要特点是:

(一)班组管理是企业的终级管理。

班组管理是运输生产第一线的管理,是对任何计划、方案的最终实施管理。

班组长管的工人,是最基层的人;班组长管的事,是企业要管的大事、小事。

企业生产的任务要通过班组来完成。

(二)班组管理是计划与实施的双重管理。

班组的任务就是以生产为中心,具体实施上级的计划、要求。

实施前要计划安排:

干什么?

怎么干?

在哪干?

谁来干?

何时干?

实施中还要进行控制、监督。

班组管理具有计划与实施的双重性。

(三)班组管理是综合全面的管理。

上面千条线,都穿班组这一根针。

生产、生活、思想、纪律、学习、防火、计划生育等都要管。

行政工作和党、团、工会工作都要在班组落买。

班组是企业各项管理的落脚点。

(四)班组管理是双重压力下的管理。

班组长既要体现上级领导的意图,贯彻上级的指示,又要代表班组成员的利益,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

班组长处在企业领导和工人不断矛盾的交叉点上,因此班组长既要承担来自上面的压力,又要承担来自下面工人的压力。

班组管理就是处在这种双重压力下的管理。

(五)班组管理是随机应变的管理。

班组的事情干头万绪.各个班组的情况千差万别,班组管理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学习管理理论知识要兼容百家。

管理工作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随机应变。

班组长要重视自己的经验,也要重视先进班组的经验。

(六)班组管理是直接面向人的管理。

班组管理主要靠规章、制度、规范来管理,但要有“感情投资”。

这是因为人际关系的力量,道德的约束力,往往胜过强制性的法律规范;企业中上下级的信任,同事、工友之间的情谊,往往胜过规章制度和行政命令。

这就需要把规范化管理和注重人际关系,创造和谐气氛结合起来,增加班组的凝聚力。

从以上这些特点不难看出,对班组管理的要求很高,难度很大。

三、班组管理的任务与内容

(一)班组管理的任务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命令以及上级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组织职工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作业纪律,认真执行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和操作规程,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下达的运输生产计划。

3.做好现场生产管理和专业基础工作,改善作业条件,搞好安全文明生产,做好各项生产原始记录。

4.搞好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练功比武和双增双节活动。

5.组织职工积极参加政治、技术、业务和文化学习,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职工的素质,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6.关心职工生活,搞好互助互济和家访谈心,努力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组织职工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及体育活动,增强班组的凝聚力。

7.服从领导,听从指挥,积极主动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其它各项工作。

(二)班组管理的内容

班组应结合各自的特点,重点抓好生产管理、安全管理、劳动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班组核算、现场管理、民主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等九项管理工作。

1.生产管理。

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提出年度奋斗目标,合理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安排好月、旬计划和日班计划,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班中加强生产组织,做好协调工作,搞好均衡生产,对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控制,班后抓好总结工作,表扬好人好事,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安全管理。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作业纪律,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化和操作规程,搞好自控、互控、他控,建立安全自控机制,对危及安全的问题及时纠正,对违章违纪现象认真分析处理,确保运输安全生产。

3.劳动管理。

按定员定额组织生产,合理安排劳动力,充分利用工时,定期核算并公布班组出勤率、出工率和工时利用率情况,严格工作考核,奖勤罚懒,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针对生产中的薄弱环节,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改进操作方法,提高劳动效率,减少劳动力和工时的浪费,做好职工劳动保护工作。

4.质量管理。

增强质量意识,坚持开展“质量第一”的思想教育,建立和完善班组质量负责制,搞好工序质量控制,认真执行自检、互检、专检制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设备质量,对生产中的关键问题,要及时组织QC小组成员开展攻关活动。

5.设备管理。

班组要加强机具设备及备品管理,严格执行设备三定(定人员、定机器、定岗位),三包(包保管,包使用,包保养)制度,做到正确使用,认真养护,及时维修,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要注重对现有设备的挖潜改造工作,满足生产发展和工艺更新的需要,不断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6.班组核算。

班组要加强经济核算,按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和经济指标,进行指标分项核算或价值综合核算,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大力开展“双增双节”活动,节约能源、原材料,降低消耗,增加效益。

7.现场管理。

抓好生产现场管理,积极开展以物流定置,操作定序,设备、服务定质,环境定标为基本形式的“四定管理”,使生产现场做到环境整洁、纪律严明、设备完好、物流有序、信息准确、生产均衡、文明生产。

第三节班组长的基本素质和要求

一、班组长的地位和作用

(一)班组长的地位

班组长既是直接的生产者,又是基层班组的组织指挥者,是由基层单位人事部门任命的班组负责人。

他在企业管理中所处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纵向看,班组长处于企业生产指挥的“兵头将尾”的地位。

班组长作为生产第一线的直接指挥者,需要具体负责并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要领导班组完成安全生产任务,实现经营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是“兵头”;铁路基层单位的生产指挥一般实行站段、车间、班组三级管理,班组长是行政指挥的终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又是“将尾”。

所以,班组长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2.从横向看,班组长处于企业生产和管理相互联系贯通的“枢纽”地位。

班组长在企业生产中,既代表管理者一方,又代表生产者一方,具有双重身份。

班组长通过对班组生产经营的组织和指挥,把企业管理层的意志和决策,转化为班组每位职工的行动,处于沟通管理者与生产者之间关系的地位。

3.从班组内部看,班组长在班组生产中起着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

在一定的环境下,一个班组生产、工作的好坏,管理的强弱,都与班组长息息相关,班组长应当起到“主心骨”的作用。

班组工作要统一协调地进行,就必须以班组长为核心,大家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把班组的工作做好。

班组长的职位虽小,但在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科研和组织职工进行政治、文化、技术学习以及提高职工素质、建设“四有”职工队伍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班组长的作用

1.指挥作用。

班组长处于生产一线,企业的各项生产任务都要分解到班组,通过班组长的正确指挥,才能得以完成。

班组长的指挥作用就在于正确执行上级的生产指令,按照作业计划有节奏地组织均衡生产。

班组长的指挥作用发挥如何,关系到整个班组工作的好坏。

班组长应坚决贯彻执行管理层的决策,创造性地把企业总目标化为班组的具体目标和具体措施,加强生产现场的管理,建立规范的生产秩序,合理安排组织生产,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组织作用。

班组内的生产管理、民主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等管理内容,都要通过班组长的组织实施,才能实现运输生产的安全、优质、高效、低耗,以及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的理想目标。

班组长组织能力的强弱.决定着班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班组长组织能力的强弱,决定着班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3.带头作用。

班组长作为班组的领导者,既要组织指挥生产,又要带头完成所承担的生产任务。

从一定意义上说,班组长带头作用的强弱,关系着班组工作的好坏。

班组长在班组生产中要率先垂范、做好表率,通过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全体成员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班组长的带头作用可以概括为:

思想工作做在前,完成任务干在前,搞好管理抓在前.改革建议提在前,艰险任务抢在前,执行制度严在前,学习培训走在前,关心同志想在前。

4.协调作用。

班组长是班组成员在生产和工作中相互关系的协调者。

班组作为一个群体,其成员之间必然会存在思想观念、技能特长、情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存在差异就有可能产生矛盾,就需要有人协调。

班组长要善于协调班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使之消除误解、和睦相处、精诚合作,从而促进班组整体工作顺利健康地开展。

很显然,班组长若没有强有力的协调、导向作用,班组之魂就会丧失,生产、工作任务就无法顺利完成。

5.园丁作用。

班组是企业培育人才的重要阵地,班组长要像“园丁”一样,重视职工特长的发挥,要多渠道、多方面创造条件,为人才的产生、培养发挥出浇水培土的作用。

实践证明,哪个班组长视野开阔,胸怀宽广,哪个班组就能为企业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

二、班组长的任职条件

1.政治思想好,责任心强,坚持原则,敢于管理,作风民主,办事公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有一定的业务管理知识和组织领导能力,能带领班组人员质量良好地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做好班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3.达到本工作岗位规定的文化素质、专业要求及职业资格等岗位标准。

4.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熟悉安全生产规程,能独立处理生产中的技术业务问题。

5.团结同志,善于做思想工作;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

6.心理、身体素质好,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班组长职责与权限

(一)班组长职责

1.严格自律,领导班组成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和作业规程,落实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确保现场作业安全、有序、可控,实现安全、文明生产。

2.组织班组成员按定额进行生产,安全优质地完成各项生产任务,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3.组织班组开展政治、技术、业务学习,自制、自控、耐心细致地做好班组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4.实行民主管理,建立健全班组民主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推广先进生产方法和经验。

5.抓好班组管理的基础工作,按照准确、及时、简便、实用的原则,建立健全生产管理资料和台帐,深化自控型班组的创建工作,开展自控型班组的自查、自评和标准化岗位的考核工作,主持召开班组的生产、安全和交接班等会议。

(二)班组长的权限

班组长的权限,是指在实际工作中拥有的管理权力范围。

概括地说,班组长要正确行使管理权力,就必须遵循生产的客观规律,服从企业对系统的统一指挥,落实车间主任的生产指令,尊重职工的首创精神,确保生产作业前、生产作业过程中、生产作业完成之后各个环节的协调。

具体地说,班组长在班组管理中主要有八项权限:

1.指挥管理权。

主要体现在:

有权安排计划、分解指标;有权布置工作,分配任务;有权调度生产;有权内部协调,发出指令。

2.劳动组织调配权。

主要体现在:

有权对班组内部的劳动进行优化组合;有权批准权限范围内的假期,安排顶班调休;有权执行劳动纪律,维护生产正常秩序。

3.完善制度权。

班组长有权根据本单位的规章制度,紧密结合本班组的实际情况,制订班组工作的实施细则。

主要内容有:

贯彻企业和车间有关专业管理和民主管理的实施细则;落实经济责任制的实施细则;执行各工种的岗位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本班组所规定的各项制度。

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管理有章可循,考核有据可依。

4.拒绝违章指挥和停止违章作业权。

班组长对违章指挥,有权依据国家的法规、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定以及企业的有关规章提出意见,直至拒绝;如:

当发现设备运转不正常、工艺文件不齐全,以及主要设备和原材料无使用说明书或合格证时,有权暂停设备运转;当发现职工违反操作规程进行违章作业时,应加以制止,如操作者不听劝阻,班组长有权令其停止工作,直到危害消除。

5.职工奖惩建议权。

班组长有权向上级提出对本班组职工的奖惩建议。

包括晋升工资,颁发奖品、奖金,授予先进荣誉称号以及提出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建议。

奖励权,也被称为正激励,有人将其形容为“哄着朝前走”;惩罚权,又被称之为负激励,有人将其形容为“打着朝前走”。

6.奖金分配权。

班组长有权制定班组内部奖金分配方案,对班组成员的劳动成果进行定时和定性考核,并按规定分配班级奖金,奖勤罚懒。

7.举荐权。

班组长有权根据职工的德、能、勤、绩,向企业举荐人才。

推荐本班组优秀职工深造、晋级或提拔到合适的岗位。

8.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权。

在班组生产、生活、工作中,班组长要依法维护在劳动合同、承包合同、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工资待遇、生活福利、发明创造、劳动休息、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方面的职工合法权益,对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人和事,有权在弄清事实、辩清是非的基础上,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向上级主管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侵犯职工合法权益屡纠不改,甚至打击报复者,要依法抵制。

四、班组长的基本素质与要求

(一)班组长的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