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节复习与测试》120.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8625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节复习与测试》12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节复习与测试》12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节复习与测试》12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节复习与测试》12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节复习与测试》12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节复习与测试》12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节复习与测试》12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节复习与测试》12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节复习与测试》12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节复习与测试》12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节复习与测试》12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节复习与测试》12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节复习与测试》120.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节复习与测试》1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节复习与测试》120.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章节复习与测试》120.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章节复习与测试》120

地球上的水

专题讲解

一.河流的水文特征

1.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及其分析思路

水文特征

影响因素

举例

和水位

主要受气候因素特别是降水量的多少、降水强度、降水的季节变化和气温高低影响

我国季风区的河流水量和水位变化都很大,而且越靠近北方,水位的变化越大;欧洲的河流和热带雨林地区的河流,水量和水位大小的变化则较小

水源补

给类型

湿润和半湿润区的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冰雪融水补给为辅;干旱和半干旱区的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雨水补给为辅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大多数河流,如长江、黄河、珠江等;我国西北内陆的河流,如塔里木河等

汛期

外流河:

汛期的长短由流域内降水量的多少、雨季出现的时间和长短决定;内流河:

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汛期出现在温度高的时间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大多数河流;我国西北内陆的河流

凌汛

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位于中高纬度地区,有结冰现象;二是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

我国黄河的上游和下游河段;俄罗斯注入北冰洋的三大河流

结冰期

直接受气温影响:

①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②有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我国黑龙江有长达半年的结冰期

含沙量

河流含沙量的大小与降水强度、植被状况、地形起伏、表层岩性特征等有关。

一般而言,植被覆盖率高,降水强度小,表层土质坚硬的地区,河流的含沙量小

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水流速度快,加之地表植被稀少,冲刷力极强,致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2.如何分析流量过程曲线图

(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

①流量的大小。

②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④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2)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

①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决定的。

②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③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

④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⑤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⑥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3.我国各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分析

(1)东部季风区(华北地区)

降水集中在7、8月,故汛期为7、8月或稍晚一些时间;由于冬、春降水少,枯水期出现在12、1、2月份。

本区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化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2)东北地区

由于纬度较高,冬季严寒,积雪深厚,春季积雪消融,4、5月份形成第一次汛期(春汛);7、8月份东南季风带来降雨,河流又出现第二次汛期(夏汛);冬季气温低,河流封冻,小河流会断流。

(3)西北内陆地区

降水稀少,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

冰川消融量随气温的增高而增加,故该地区河流7、8月水量最大;冬季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河流断流;由于冰川融化量有限,加之蒸发强烈和下渗量大,故该地区河流流量一般不超过250m3/s。

(4)南部沿海地区

每年5月因夏季风带来降雨,出现第一次汛期;该地区8、9月份多台风雨,故出现第二次汛期;本地区纬度低,又濒临海洋,是我国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所以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水位差较小。

(5)西南喀斯特地区

溶洞、暗河等发育,河流与地下水关系较密切,补给量稳定可靠,径流量一般变化比较小。

多数河流是由多种形式补给的,如黄河夏秋时以雨水补给为主,冬季时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春季时又有融化雪水补给。

因此,要注意综合分析。

【特别提醒】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不同地区雨季长短、热量多少、植被覆盖、地势地貌等条件不同,因而河流的水位、结冰期、含沙量、流程、形态也不同。

例1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

读下图,完成

(1)~

(2)题。

(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D.湖水补给量减小

【解析】第

(1)题,由图b可知,甲水文站在此次暴雨12小时后出现洪峰,且流量变化较大,故此次暴雨出现的地点是④地;若在①、②、③三地发生局地暴雨,因甲水文站在流经湖泊河流的上游,不会产生洪峰。

(2)题,从甲水文站到乙水文站流经湖泊,在河流出现洪峰时,河流会补给湖泊,从而使下游乙水文站的峰值变小;河道淤积、河谷变宽对峰值影响不大,此时是河水补给湖水,不是湖水补给量减小。

【答案】

(1)D 

(2)C

例2 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下题。

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含沙量高    B.流程较短    C.春、夏汛明显    D.冰川补给为主

【解析】本题以空间定位为切入点,通过对气候特征的判断,分析该地区河流的共同特征。

东北地区冬季气温低,降雪较多,随着春季气温回升,大量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降水较多,形成夏汛。

因此C项正确。

该地区植被覆盖较好,河流含沙量较低,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河流流程一般较长。

从纬度及海拔看,该地无冰川分布。

因此,A、B、D错误。

【答案】C

二.洋流流向及寒暖流的判读

1.洋流流向的判读方法

(1)洋流成因法:

根据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

(2)洋流性质法:

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3)洋流概念法: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

(4)特定环境法:

密度流的流向取决于表层海水海区的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

2.寒暖流的判读方法

(1)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确定南、北半球

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大,则该海域在北半球,如图甲;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变小,则该海域在南半球,如图乙。

甲          乙

(2)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

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高,则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地区温度低,则该洋流为寒流。

如下图:

      北半球暖流     南半球暖流

     北半球寒流     南半球寒流

(3)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为洋流的流向

暖流使流经海区的水温比相邻同纬度海区水温偏高,故等温线凸向水温低的地方(在北半球向北凸,在南半球向南凸。

即暖流经过海区的等温线凸向高纬);寒流反之。

如下图甲为暖流,等温线向北凸;乙处为寒流,等温线向南凸。

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到启示,在表层海水等温线图上,等温线的凸出方向为洋流的流向,然后根据流向是由水温低处流向高处还是由水温高处流向低处来确定洋流的性质。

例1读下图,完成

(1)~

(2)题。

(1)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B.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C.①②均向北流动D.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

(2)如果②洋流在大西洋中,有可能是(  )

A.巴西暖流B.本格拉寒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D.加那利寒流

【解析】第

(1)题,由水温判断图中海域属副热带海域,①处等温线向低温处弯曲,属暖流,位于北半球,②处等温线向高温处弯曲,属寒流,位于南半球;①②均向北流;结合洋流分布可知,南半球寒流分布在大陆西岸,北半球副热带海域暖流分布在大陆东岸。

(2)题,若②洋流在大西洋,选项中只有本格拉寒流符合。

【答案】

(1)B 

(2)B

例2读某季节大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

(1)~

(2)题。

(1)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

A.3月B.6月C.10月D.12月

(2)受洋流①影响,与甲海区等温线分布相同的是(  )

A.a    B.bC.c    D.d

【解析】图示海域为北印度洋海区,该海区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洋流,此时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因此为夏季。

此时①处洋流为索马里寒流,受其影响甲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答案】

(1)B 

(2)B

 

三.水循环的类型与意义

图示

类型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发生空间

陆地和陆地上空

海洋和陆地上空

海洋和海洋上空

循环过程及环节

作用

补给陆地水体,但数量很少

最重要的类型,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更新

水循环的量最大

水循环的意义

①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全球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②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④塑造地表形态

例 读“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的箭头是(  )

A.a、b、c、dB.b、c、h、eC.d、e、f、gD.e、f、g、h

(2)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人工降雨,促成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B.改造沙漠,增加蒸发量,加速水循环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水径流的循环

【解析】

(1)海陆间循环包括海洋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环节,从图中看出,a、b、c、d参与了海陆间循环。

(2)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地表径流输送来实现的。

【答案】

(1)A 

(2)C

四.水资源

1.世界和我国水资源分布状况

(1)水资源分布特点

①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

降水量。

②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2)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状况

①就大洲而言,按照多年平均径流量计算,由多到少的排列是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②就国家而言,巴西最丰富,其次是俄罗斯,我国居世界第六位。

(3)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状况

(4)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

造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主要是受冬、夏季风的影响,如夏季风首先在东南沿海登陆,越靠近东南部的地区,降水时间越长、强度越大,水资源越丰富,形成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分布格局。

而冬春季节我国主要受来自内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降水量较少。

2.我国水资源的常见问题及分析思路

(1)我国不同地区缺水原因差异

①南方地区(以上海为例):

水资源总量丰富,多水带——水质型缺水。

原因:

水污染严重。

②华北地区:

(黄河、淮河、海河)水资源总量不丰富,过渡带,缺水最严重——资源型缺水。

自然原因:

降水量少,季节、年际变化大;流经本地区的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年际变化大。

人为原因:

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③西北地区:

水资源总量不丰富,缺水带——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

原因:

气候干旱,降水少。

(2)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①开源

修筑水库——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问题;开渠引水——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废水处理再利用;海水淡化;人工降雨。

②节流

农业:

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发展节水农业。

工业:

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水资源化;发展清洁生产。

生态:

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植树造林。

③其他:

提高水价,增强公民节水意识,制定水法。

例 下表为“部分地区工业用水比较表”,读表回答

(1)~

(2)题。

水价(元/吨)

有效利用率(%)

广州地区

0.3

33

京津地区

1.6

52

日本东京

14

87

(1)该表说明(  )

A.广州水资源丰富,不存在缺水问题

B.我国水资源污染程度低于日本

C.在某种程度上,调整水价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D.我国的节水技术与意识强于日本

(2)我国北方地区水价高于南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需水量太大

B.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小,水资源短缺

C.北方地区水污染比南方地区更严重

D.北方地区人口数量大于南方地区

【解析】

(1)广州地区的水价和水资源利用率远远低于日本东京,说明较高的水价可以推动人们节约用水,遏止水的浪费。

(2)我国北方地区水价高于南方,是因为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

【答案】

(1)C 

(2)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