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58646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doc

《古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doc

古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良杖子小学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而又升华于现代的社会,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

在中小学中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加强优秀文化熏陶,培养学生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

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爱,让诵读经典之风充满校园,提高师生精神品位和人文素养。

  1、传承中华文化。

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渊远流长,民族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失,让少年儿童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教育。

  2、陶冶性情品德。

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

熟读成诵之中潜移默化,养育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使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家庭、社会的人际关系得到明显改善,道德素质得到整体提高,共创和谐社会。

 3、提高语文素养。

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成诵量,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促进中小学阶段语文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

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加经典储备,从而扎下语文水平的厚实功底。

  4、发掘发展潜能。

反复诵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习态度的端正,求知热情的激发。

  5、推进素质教育。

读经诵典,培育心灵,吸取营养,开发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奠定终生发展的基础,培养语文特长;营造儒雅高洁的校园文化,形成乐学乐读的良好氛围。

二、实施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三、活动主题

读古诗文经典、奠成才之基

四、策略与方法

1、发挥整体效应。

古诗文诵读活动始易行难,贵在持之以恒,难在善始善终,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同心合力。

教师要全员参与,理解支持,找到各自工作和教学的切入点、结合点和渗透点,并且师生共读,发挥师表示范的作用。

    

2、实施快乐学习法。

做到“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让学生随时随处、轻轻松松读经典,按照“只求熟读,不求甚解”的理念,教师只须引导学生多念熟背,适当讲解,让学生在默读、轻声读、分组读、齐读,轮读,示范读、听读等多种形式中水到渠成地熟读成诵。

  3、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在校风学风建设中,从浓郁读书之风入手,举办读书节,召开诵读会,组织演讲赛,以传统道德的渗透带动师生道德培养的提升。

加强环境建设,题写传统经典中的名言警句,丰富校园广播内容,读名著,诵名诗,放名曲,让学有所成者在升旗仪式、校会、晨会上“露一手”。

  4、与素质评价相结合。

五、诵读内容

目标类别

具体分阶段目标

低年级(1-3年级)

中年级(4-6年级)

高年级(7-9年级)

知识与技能

1.读准、读好一定量的古诗词。

激发兴趣。

2.能初步了解诗意。

知道李白、杜甫等一些伟大诗人。

3.掌握诗词诵读量为40首左右。

4.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1.有韵味地读准、读好较多量的古诗词。

兴趣较浓。

2.了解诗词常识。

3.掌握诗词诵读量为60首左右。

4.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表演能力、理解能力。

1。

熟练而有韵味地读准、读好更多量的古诗词及经典篇章。

兴趣浓郁。

2.能正确地分析、掌握和阐述诗词意思。

知道了解更多诗人。

3.诗词诵读量为80首。

4.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表演能力、运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古诗词诵读的基本学习方法。

2.培养每日读诗的好习惯。

3.初步领会篇幅较小的古诗词的意思和背景。

1.掌握古诗词诵读技巧和方法。

2.养成了每日背诵古诗词的习惯。

3.在了解和知道古诗词意思和背景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诵读。

1.熟练掌握古诗词诵读的方法。

2.积极参与古诗词诵读比赛和教育主题活动。

2.能根据情景,较熟练的诵读和运用古诗词。

感悟古诗词的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对民族文化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懂得以礼待人,真诚守信,较有自信的展示和表达自己的才艺。

六、具体实施

(一)诵读时间

1.利用每周早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

2.各班每月抽出一节语文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古诗文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古诗词吟诵表演。

3.在每周的写字课时间,将当周所吟诵的古诗词,通过书写加强记忆。

4.每天回家复习10分钟,和家长一起读,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在诵读时间上,各年级组灵活安排,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古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古诗文诵读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二)诵读内容

《古诗文校本读本》《增广贤文》《道德经》《弟子规》

(三)诵读要求

1.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

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2.各班诵读力求做到:

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通,交流情感。

3.古诗文背诵之“三要”:

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四)诵读措施

1.创造“五条途径”

听,即听广播。

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开设“校园之声诗文小广播”,由学生主持、播音,其内容有诗文朗诵、赏析以及有关古诗文的趣闻轶事等。

看,即通过设立诗文牌和举办诗文长廊、诗文图展以及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古诗文记住。

抄,让学生做诗文卡、办手抄报、制诗文集。

赛,即按班级、年级、学校逐层举办诵诗会活动,全校师生参加。

诵读会分指定内容背诵、接龙赛、抢答、自由发挥表演等多种形式,并有接力赛、抽卡赛等种类。

通过举行这一活动评出优秀选手和优秀班级。

对各班在吟诵古诗词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同学给予奖励,鼓励学生不断提高吟诵古诗词的数量和质量;对班级、教师也要进行大张旗鼓的奖励。

2.班主任要积极协调科任教师,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

与学生合作、竞争、交流,多发现典型,做好校内宣传,树立身边的榜样。

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开辟“古诗角”,“经典壁”,争创书香班级。

为了让学生在诵读经典、古诗中收获更多的益处,(例如提高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合作精神。

)各班组织学生成立“古诗配画”小组,让爱好画画的学生把课外学到的古诗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想象,绘成题诗图,对于他们好的作品要给予鼓励,并定期展示;而一些适合于表演的诗,可组成“诗词表演组”,由教师选择与诗文有联系的音乐,放着音乐按节奏让学生朗读古诗文;也可以由学生自己伴奏诵读古诗文;还可以由师生用现代歌曲的旋律来吟唱古诗文。

有一些古诗文通俗易懂,教师把它们改编成诗文剧让学生表演,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对于书法爱好者,可以指导其用宣纸写成的古诗文条幅。

举办古诗书法作品展,让学生在欣赏书法的同时进行古诗文的诵读。

3.在语文教研组中开展经典诵读专题校本教研活动,研究学生的记忆规律,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配合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4.借助于家长的帮助,动员家长为孩子课外诵读经典、学古诗给予支持,让他们结合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把记忆中的诗还原生活——也就是看到某种景色,或在某个生活细节,引导孩子说出与之相映的警句、诗句来。

这样,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会更注重积累,并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所学的警句、诗句“内化”。

良杖子小学

2015年8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