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理论课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8910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理论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数学理论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数学理论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数学理论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数学理论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数学理论课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数学理论课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数学理论课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数学理论课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数学理论课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数学理论课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数学理论课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理论课教案.docx

《数学理论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理论课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理论课教案.docx

数学理论课教案

数学理论课教案

【篇一:

数学教学理论】

数学复习个人整理资料

一、课程改革应把握

Ⅰ、背景:

(一)进行数学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1.科学技术的发展

2.数学的发展

3.教育本身的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更应当遵循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自我意识等多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二)进行数学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中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着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反映在课程上:

教学内容相对偏窄、偏深、偏旧;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情感关注较少,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推进,数学与数学教育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程的改革已刻不容缓。

Ⅱ、理念、内容、目标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数学课程改革的制定强调从以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

促进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是学校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一)标准的基本理念

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标准的重要基础,指出了义务教育数学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

标准的每一项具体内容都与这些理念有关。

广大教师在学习标准时,要着重理解这些基本理念,并在实践中形成新的数学教育的观念。

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性质

标准指出,义务教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b、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不是以培养少数精英为目的的,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是每

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一种大众数学的教育思想。

(2)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该提供有价值的学习内容。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提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是指要从义务教育的数学教育的性质出发,对学习内容进行精选,满足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3)新的数学课程要努力让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获得成功。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指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能成功。

《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数学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应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3.数学教学与教师角色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4.评价的改革

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

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的数学活动中去。

大纲、标准具体目标的比较

一、目标具体内容的调整

(一)“数与代数”增加与强化的内容

降低了对繁杂运算的要求,如较大数目、多位小数和带分数的四则运算,加强估算、验算和算法多样化灵活计算的能力。

标准删去一些过时的没有学习价值的内容强化了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2.“数与代数”删减与削弱的内容

标准对一些数学上的陈旧的、繁琐的内容作了删减。

如:

珠算、繁琐的运算步骤、运算的数目要求等等。

小学生的很多运算将由计算器或计算机代替。

降低四则运算的难度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删减或淡化某些非数学本质的术语和概念

(二)“空间与图形”增加与削弱的内容

1.“空间与图形”增加与强化的内容

标准增加了学习生活中的“图形”问题。

(1)增加平移、旋转、对称现象的认识

(2)增加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3)增加认识方向和路线图

(4)增加测量不规则的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增加与削弱的内容

1、“统计与概率”增加与强化的内容

标准与历次大纲相比,增加了概率的知识,强化了统计的过程性以及统计的现实背景,同时削弱了单纯的记忆和套用公式的内容,减少了机械的图表制作步骤和过多懂得术语。

⑴增加概率的知识

⑵强化统计学习的过程性

⑶强化实际意义的理解

2、统计知识的削弱内容

淡化单纯的统计量的计算以及淡化统计概念的严格定义,是标准在统计领域削弱的主要内容。

在标准总要求中明确指出:

“应避免单纯的统计量的计算,对有关术语不要求进行严格表述。

”在具体内容中基本上不提统计量的计算以及概念的定义,而是十分注重对统计量的理解,突出概念、公式和图表所蕴涵的统计背景,反对强化各种专业性术语和单纯的技巧性学习。

㈣“实践与综合应用”增加的内容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标准具体目标内容的四大领域之一,也是标准结构体系的一个特色。

为体现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发展,标准设立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领域。

这对改革传统数学课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数学与实践相联系的情况,发展学生的综合知识的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一些研究和探索的方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强调数学学习贴近实际生活,强调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

1.在实际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标准在基本要求中提出:

“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的简单应用”“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2.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

标准十分重视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提出了:

“综合运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经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Ⅲ、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师素质的要求

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分别从文化素质、思想素质、职业素质、创新素质等方面有所提高,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理念的要求。

通过总结大致可以从增强专业知识和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四个方面进行提高。

(一)小学数学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

1.良好的理论基础,新的教育观念

2.完备的专业知识

3.科学的知识结构

(1)“专”与“博”的结合;

(2)知识与能力的结合;(3)理论与实践的结合;(4)经验与科研的结合

4.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写字、备课、语言表达能力)

5.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教学

(二)积极健康的思想素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

(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首先,他应满腔热忱,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辱骂、体罚学生,“亲其师而信其

道”,这样的老师可敬可亲,学生才会愿意学,也才学得好。

其次,他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这同样会给学生以影响和感染,使本一心向善的学生更增添了动力

(四)改革试验和教育科研能力及创新意识

1、掌握教育科研的理论和方法

2、具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

二、探索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自身文化业务素质,有科学优化的知识结构

(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健全的心理素质。

(三)提高师德素质,拥有高尚健康的人格。

(四)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

通过义务教育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初步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受到数学的文化熏陶,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体目标具体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篇二:

优秀中班数学教案《相邻数》】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左邻右舍

教学理论依据: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由此可见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构建数学课程最基本的原则。

因此,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为幼儿设置一定的情景,使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尽量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

在学习相邻数的过程中,让幼儿自主寻找数字的相邻数,理解相邻数的关系,为幼儿提供主动探索的机会。

实施策略:

(1)设置角色游戏的情景,通过情趣化、有趣化的游戏使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数量充足、有趣的数学操作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更有利于幼儿掌握知识,完成教学的目标。

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的目的。

(2)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本活动中还采用了猜测法、模仿法、游戏法、操作法、验证法等教学方法;提问方式也将采用个别提问和集体提问等多种提问方式。

让幼儿在听听、猜猜、说说、玩玩的过程中融入学习,获得知识和经验。

(3)在活动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理解“邻居关系”、复习数的排列、数与数的关系,为幼儿后面理解“相邻数”的概念,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遵循了幼儿数学学习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规律。

其中,学习2的相邻数是个重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解什么是相邻数,及相邻数的关系,从而为探索3、4、5的相邻数作铺垫。

在整个过程中,让幼儿处于主动探索状态,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1、用设置情景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理解并说出多1或少1的关系。

4、发展幼儿的比较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

背景图两幅,课件,小羊服饰及头饰,数字卡片,操作材料,卡通汽车一辆等。

教学重点:

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教学难点:

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教学过程:

复习6以内的数。

师:

“小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几只小动物,它们要到我们班级来做客,和大家交朋友,你们欢迎吗?

我们来一起看看他们是谁呢?

”教师依次出示几种小动物的的图片,请幼

儿说出他们的名字。

幼:

“小猫、小狗、小兔、大象、小鹿、小猴。

师:

“嗯。

不错。

今天我还给这些小动物们建了房子了,小动物们可高兴了,你想让它们住在那所房子里呢?

(幼儿将动物随意贴到相应的房子里。

师:

“哦,现在,所有的小动物都有了自己的房子了。

我们知道,我们自己的房子都是有门牌号的,可小动物们的房子还没有门牌号呢,他们的朋友们来找他们玩,认错门可不好。

怎么办呢?

幼:

“给他们的房子上贴上门牌号。

师:

“好吧。

那我来试试。

”(老师将1—6的数字随意贴到房子上。

幼:

“老师,不对,3在2的后面,你怎么贴到4后面了呢?

师:

“哦。

是么?

我贴的不对么?

为什么3要在2的后面?

幼:

“3就应该在2的后面,在4的前面。

数数的时候就是这样数的,先数2再数3,然后数

4。

师:

“哦,你的意思是3的好朋友是2和4喽。

幼:

“对。

师:

“哦,我明白了。

我改正。

那现在我贴的对吧?

幼:

“对了。

师:

“看我把1的位置贴的对不对?

幼:

“对。

师:

“看我把4的位置贴的对不对?

幼:

“不对。

师:

“为什么不对?

幼:

“4应该贴到3的后面。

请一个幼儿上来贴到正确的位置,并请幼儿说说4的好朋友是谁。

师:

“那5的位置贴的对吗?

幼:

“对。

师:

“5的好朋友是谁呢?

幼:

“是4和6。

”重新确认一下1—6的位置,正确以后请幼儿说说2、3、4、5、的好朋友都是谁。

2、学习1—5的相邻数,进一步理解相邻数的含义。

师:

“那现在我们来看看小动物们都住在几号房子里吧。

”(小猫1号、小狗2号、小兔3号、大象4号、小鹿5号、小猴6号)

师:

“嗯,那我们再试着找找他们的邻居都是谁呢?

幼:

“小狗的邻居是小猫、小兔;小兔的邻居是小狗、大象?

?

师:

“小朋友们还真是聪明。

小狗的邻居是小猫、小兔,那小狗住在几号房子里呢?

”幼:

“2号。

师:

“那2的邻居应该是谁呢?

幼:

“1和3呗。

师:

“那3的邻居呢?

幼:

“2和4。

师:

“那4的邻居呢?

幼儿:

“是3和5。

师:

“5号的邻居呢?

幼儿:

“是4和6。

”请多个幼儿起来说,进一步巩固相邻数。

4、进行纸张练习,巩固知识。

师:

“你们可真聪明。

我一说就会了。

现在呢,我要考考你们了,我给大家准备了几道题目,你们可要认真做哦。

教师出示题纸作业:

在一张纸上画了一些圆点,先请幼儿说说他们的相邻数是几,并在空格里填上相应的圆点。

(幼儿做练习,教师指导。

5、习题展示,鼓励幼儿。

6、延伸活动:

师:

“小朋友刚才做的真好,老师很高兴。

现在我请小朋友一起来做个好玩的游戏,游戏的名字是《数字娃娃》。

目标:

1、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2、复习1—5以内的相邻数。

准备:

1、1-5的塑料立体数字5套

2、1-5的“数字娃娃”图片5个

7、教师先教会幼儿学说儿歌,多数幼儿掌握以后,向幼儿交代游戏的玩法。

幼儿分组进行游戏,在背诵儿歌的同时传递“数字娃娃”,儿歌结束时“数字娃娃”落在谁手里,谁就从“数字娃娃”的兜里抽一张数字卡,抽出的数字卡就是他的幸运数字,然后他便从摸箱里为自己的幸运数找到朋友。

提醒幼儿传递“数字娃娃”时,要匀速、稳拿,避免忽快忽慢。

8、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我们为你准备了中班数学《相邻数》教案

你可以搜索访问“

汇总全集,屈老师教案网”免费阅读。

【篇三: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章玉花

为了提高小学教师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时应该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准确把握教学重点点,精心组织数学活动,实施有效评价策略,提高数学课堂魅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下面结合自己高效课堂理论学习与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二、关注生活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教学中能否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三、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

新课程强调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常常对之作出片面的理解,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中,只求形似不求神似,只重形式不重实质,导致了探究性学习的浅层化、庸俗化和形

式化。

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结构,使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空间组合方式更趋于合理和完善。

四、讲究评价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首先,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兼顾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采用激励性评价,呵护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和信心。

其次,评价时要注意评价方式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评价的方式应当多样化,可以将考试、课题活动、撰写论文、小组活动、自我评价及日常观察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科学为合理的评价机制。

再次,评价要有针对性。

教师要根据该堂课的教学任务确定评价的主要范围,如计算为主的课,要着重放在对学生的计算评价活动上;以练习为主的课,要着重放在学生的练习效果上。

要注意评价的实效性,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评价要简练、明确、到位,使评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防止评价的形式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