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下篇综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9249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下篇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下篇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下篇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下篇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下篇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下篇综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下篇综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下篇综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下篇综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下篇综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下篇综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下篇综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下篇综述.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下篇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下篇综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下篇综述.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下篇综述

下篇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

一、单项选择题:

1、口号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方式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下列口号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②发展才是硬道理   

③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④三年超英,五年赶美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③④①②D、①④③②

2、下列一组图片,主题最恰当的是(   )。

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B、中国工业化的曲折发展历程

C、民族资产阶级探索强国之路D、中国军事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3、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论述不正确的有(   )。

A、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    

B、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C、国家实现了完全统一   

D、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

4、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首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   )。

A、朱德   B、彭德怀C、林彪    D、刘伯承

5、下列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困难有( )。

A、能不能保卫人民胜利的成果   

B、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

C、能不能保持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的作风

D、能不能打破苏联对华的孤立政策

6、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着重抓的工作论述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工业化        B、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改革

C、肃清了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反动势力  D、废除了封建婚姻制度

7、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工作论述不正确的是( )。

A、没收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在企业内部开展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C、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D、初步建立起了集中统一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

8、下列重大历史事件,排列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②中共八大召开③“文化大革命”开始④“大跃进”运动开始

A、②①④③  B、④①③②C、①②④③ D、③①②④

9、下列新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名词,出现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七千人大会”②“一边倒”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④“四项基本原则”

A、④②①③  B、①④③②C、③①②④ D、②③①④

10、下列毛泽东的重要论述,时间排列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

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

界。

咱们是第三世界”          

②“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从中看到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

综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

③“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④“从一九二七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

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

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A、③①④②B、④②③①C、①②③④D、②④③①

11、1950年4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说:

“现在把两国的友谊在条约上固定下来,我们可以放手搞经济建设。

外交上也有利。

为建设,也为外交,而外交也是为建设。

我们是新起的国家,困难多,万一有事,有个帮手,这样可以减少战争的可能性。

”这段话中的“条约”是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双十协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12、毛泽东说:

正因为刘青山、张子善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

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二十个,二百个,二千个,二万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

这一论述针对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出现的问题。

A、“五反”运动B、“三反”运动C、土地改革运动D、抗美援朝运动

13、以()为标志,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D、1992年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不少流行词语,下列各组中,都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流行的是(   )。

A、阶级斗争 一国两制  无私奉献

B、体制改革  中国特色 经济特区

C、市场经济  勤俭节约 休闲娱乐

D、和谐文明  注重环保 小康社会

15、下列关于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论述,正确的有()。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③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④有内在的继承性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6、“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

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

”这句话描述的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7、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开端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中共八大召开

18、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以()为突破口,带动了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建交高潮,为后来实行对外开放战略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美关系正常化

  C、中日建交D、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19、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的事件是()。

  A、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B、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20、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至今已有将近四百年的历史,是商品经济及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下面三幅图反映了()。

1952年合作社股票    1956年江宁县公私合营股票   2008年祥符林业专业合作社股权证

A、股票是公有制的产物

B、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单一性

C、经济政策具有时代特色

D、建国后我国一贯实行股份制

21、下列不属于新中国建国后前三十年出现的英雄模范人物的是()。

A、王进喜B、雷锋 C、张思德D、焦裕禄

22、下列重大事件,时间排列前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开始进行抗美援朝战争        

②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

③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④《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A、④③①②B、②④③①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

23、新中国成立初期,领导开展的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运动有()。

  A、土地改革运动B、“三反”运动C、“五反”运动D、开始进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24、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

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5、下列有关论述,时间排列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

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②“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④“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A、③①④②B、②①④③C、①②③④D、④②①③

26、《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

“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在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

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

”“这个时期”是指(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7、1951年至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的内容是()。

    A、反贪污、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B、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C、反行贿、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

    D、反腐败、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2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A、社会主义体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B、资本主义体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C、共产主义体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D、民主主义体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9、下表是《中国青年报》“建国60周年特别报道”:

《变迁:

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其中“八五”处应该填写(   )。

“一五”(1953一1957):

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二五”(1958—1962):

大跃进 大倒退

“八五”(1991—1995):

________

“十一五”(2006—2010):

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A、走向改革开放B、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C、改革闯关治理整顿D、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30、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主要矛盾      走自己的路   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

B、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初级阶段   科学发展

C、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D、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基层民主

二、多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体现在()。

A、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D、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2、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重大意义,论述正确的有( )。

A、结束了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结束了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    

B、结束了中国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

C、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政治前提   

D、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3、新中国成立前后,提出的重要外交方针有( )。

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和平崛起

4.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困难主要有( )。

A、能不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能不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D、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

5、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巩固民族独立的重要措施有(  )。

A、废除帝国主义国家依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的一切特权

B、收回了外国列强在中国的兵营

C、收回了海关的治权

D、进行了抗美援朝运动

6、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措施有( )。

A、对干部和解放军普遍进行城市政策和入城纪律的教育

B、在全党范围开展整风、整党运动

C、开展“三反”运动

D、开展“五反”运动

7、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A、要求过急   B、工作过粗C、改变过快  D、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8、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历史,经历了的发展阶段是()。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七年  

B、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C、“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D、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9、关于1957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新中国历史,论述正确的有()。

   A、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

C、“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

   D、“大跃进”运动造成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10、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论述正确的有()。

A、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C、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是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

11、下列属于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有()。

A、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中国()。

  A、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

B、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

  C、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

D、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13、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论述正确的有()。

  A、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从危难中挽救了党

  C、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D、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14、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论述正确的有()。

  A、“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揭开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序幕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15、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主要有()等。

A、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

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C、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

D、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制度,只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在单一制国家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框架。

7、经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农村完成了从几千年的分散个体劳动向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历史性转变。

8、“文化大革命”时期,是指1966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的时期。

9、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10、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党政干部中存在的腐化问题,开展了“五反”运动。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而来的。

12、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13、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取得的成就是这个期间中国共产党工作的主导方面。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扭转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屡败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