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农业种子工程补贴.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9309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通农业种子工程补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通农业种子工程补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通农业种子工程补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通农业种子工程补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通农业种子工程补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大通农业种子工程补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大通农业种子工程补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大通农业种子工程补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大通农业种子工程补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大通农业种子工程补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大通农业种子工程补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大通农业种子工程补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大通农业种子工程补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大通农业种子工程补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通农业种子工程补贴.docx

《大通农业种子工程补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通农业种子工程补贴.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通农业种子工程补贴.docx

大通农业种子工程补贴

2017年省级财政支农切块下达项目

大通县农作物种子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

大通县农作物种子工程项目

主管单位:

大通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实施单位:

大通县种子管理站

实施地点:

新庄镇吉仓村、极乐乡深沟村、逊让乡庄头村等

2017年9月13日

 

目录

一项目概要3

(一)项目名称3

(二)建设性质3

(三)项目主管单位及主管负责人3

(四)项目实施单位及责任人3

(五)实施地点3

(六)建设期限3

(七)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3

(八)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4

二项目建设目标任务4

(一)项目建设基本思路4

(二)项目建设目标任务4

三项目实施地点、内容及规模5

四技术方案6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1

(一)投资估算9

(二)资金筹措方案13

六项目实施年限及进度13

七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13

(一)项目组织管理14

(二)项目资金管理14

(三)项目建成后组织管理与运行14

八效益分析15

(一)经济效益15

(二)社会和生态效益16

九有关证明材料17

 

2017年大通县农作物种子工程项目

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要

(一)项目名称:

大通县农作物种子工程项目

(二)建设性质:

新建

(三)项目主管单位及主管负责人

项目主管单位:

大通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主管负责人:

赵常胜

(四)项目实施单位及责任人

项目实施单位:

大通县种子管理站

项目实施负责人:

李长帅

(五)实施地点:

新庄镇吉仓村、极乐乡深沟村、黄家寨镇平地庄村、逊让乡庄头村等

(六)建设期限:

2017年1月-12月

(七)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1、建立麦类作物“三圃田”1000亩。

主要包括:

选择标准穗6.94万穗,建立小麦穗行圃45亩,建立小麦穗系圃130亩,建立原种圃825亩。

2、建立麦类品种繁殖基地4700亩,其中小麦繁殖基地3241亩,青稞繁殖基地1459亩。

3、建立蚕豆原种繁殖基地800亩。

4、农作物种子收储补贴25万公斤,其中:

收储农作物原种15万公斤,农作物良种10万公斤。

(八)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119万元,其中:

麦类作物“三圃田”51万元;麦类品种繁殖47万元;蚕豆原种繁殖8万元;农作物原良种收储13万元。

资金来源全部为省级财政补助。

二、项目建设目标任务

(一)项目建设基本思路

为了较长期地保持我县主推小麦品种原有的遗传基础和纯度,恢复并不断提高该品种种性,同时进一步扩大农作物原良种繁殖面积,确保农作物用种安全,加快农作物优良新品种的推广速度,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充分发挥我县农作物种子工程的长效机制。

依据《青海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7年第二批切块农牧业发展资金的通知》(青财农字【2017】1553号)文件精神,我站承担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项目小麦“三圃田”建设,麦类品种繁殖,蚕豆原种繁殖和农作物原良种收储共四个项目。

(二)项目建设目标任务

建立麦类作物“三圃田”1000亩,麦类品种繁殖基地4700亩,蚕豆原种繁殖基地800亩,收储农作物原种15万公斤,农作物良种10万公斤。

三、项目实施地点、内容及规模

(一)小麦“三圃田”建设

1、选择标准穗:

选择标准穗6.94万穗。

2、建立穗行圃:

在新庄镇吉仓村建立小麦穗行圃45亩,其中互助红10亩、通麦2号20亩、高原437小麦15亩。

3、建立穗系圃:

在逊让乡庄头村建立小麦穗系圃130亩,品种为互助红。

4、建立原种圃825亩:

分别在逊让乡庄头村、桥头镇大煤洞村建立小麦原种圃525亩、300亩,品种为通麦2号。

(二)麦类品种繁殖

建立相对集中连片的麦类品种繁殖基地4700亩。

一是建立小麦品种繁殖基地3241亩。

互助红小麦繁殖基地737亩,其中黄家寨镇平地庄村467亩、极乐乡前一村270亩;通麦2号小麦繁殖基地1147亩,其中东峡镇衙门庄村150亩、塔尔镇韭菜沟村120亩、桥头镇小煤洞村200亩、极乐乡前一村200亩、极乐乡深沟村477亩;高原437小麦繁殖基地890亩,其中极乐乡后庄村240亩、长宁镇东村200亩、城头镇阳坡村450亩;青春40号小麦繁殖基地落实在斜沟乡小业坝村,面积264亩;青春41号小麦繁殖基地落实在斜沟乡小业坝村,面积138亩;青麦7号小麦繁殖基地落实在长宁镇东村,面积65亩。

二是建立青稞品种繁殖基地1459亩。

其中景阳镇山城沟村700亩,青山乡西北岔村759亩,品种均为柴青1号。

(三)蚕豆原种繁殖

建立集中连片的蚕豆原种繁殖基地800亩。

一是建立青海12号蚕豆原种繁殖基地584亩,其中长宁镇东村200亩、新庄镇中滩村363亩、青山乡佐士图村21亩;二是建立青海13号蚕豆原种繁殖基地216亩,落实在桥头镇小煤洞村。

(四)农作物原良种收储

从原种圃基地中择优收储农作物原种15万公斤,县域内农作物良种基地中择优收储农作物良种10万公斤,主要品种为通麦2号、高原437等,共收储农作物原种15万公斤,良种10万公斤。

四、技术方案

(一)小麦“三圃田”建设

1、单穗选择。

麦收前在原种圃或纯度较高的大田,由技术人员根据原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选择优良单穗,入选单穗分别脱粒,进行室内考种,重点是籽粒饱满度、粒型、粒色、品质是否与原品种相符,一项不符即淘汰。

当选的单穗种子进行晒干、装袋、保存等工作。

2、穗行圃。

将上年当选的每个单穗种子种一行。

播前绘制好田间种植图,按图种植,编号插牌,便于观察,严防错乱。

播种采用单粒点播,一个单穗的种子种一行。

行长1米,行距15-20厘米,播种深度3—4厘米,四周设保护行。

穗行圃应适时早播,田间管理均匀一致,施肥、浇水要在一天内完成。

田间观察鉴定是穗行圃的重要环节,由专人负责。

幼苗阶段根据原品种的苗期性状,鉴定幼苗生长习性、叶色、叶型、分蘖力强弱、抗寒性等,将不符合本品种性状的穗行做出标记;灌浆抽穗阶段观察抽穗的早晚、整齐度、穗型、株型、叶型、抗病性等;成熟阶段鉴定株高、穗部性状、落黄性、抗病性、抗旱性、丰产性、成熟期等。

通过以上各个时期的观察记载进行综合评定,凡不符合原品种性状的穗行,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全部予以淘汰。

3、穗系圃。

将上年生产的穗行种子分别播种,每个穗行的种子种一个小区称为穗系,小区长宽比例以3:

1,面积和行数根据种子数量而定,等行稀植。

生育期间进行观察鉴定,方法同穗行圃。

成熟时,先淘汰伪劣穗系,将当选的符合原品种性状的优良穗系混合收获、脱粒、贮藏。

4、原种圃。

将穗系种子稀播繁殖,所生产的种子即为原种。

采取高产栽培措施,使其健壮发育,以获得粒大饱满、品质好的种子,为防止生物学混杂,原种圃周围5-6米不得种植其它品种,并在抽穗期和收获前进行田间纯度鉴定,严格去杂去劣,确保原种质量。

5、增施有机肥,化肥合理搭配。

施肥的原则为施足基肥,种肥、追肥相结合,氮磷钾化肥与有机肥相结合。

基肥以腐熟的家粪为主,粪土比1:

3为宜,4立方米/亩,整个生育期化肥施用量为纯氮10公斤、纯磷8公斤、纯钾3公斤(尿素15公斤、二铵16公斤,硫酸钾6公斤)。

6、药剂拌种。

为防止春小麦根腐病、黑穗病、白杆病等病害,用25%粉锈宁进行拌种,用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进行药剂拌种。

7、合理灌溉。

适时适量灌溉,满足春小麦对水分的需求,是春小麦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产量的重要保证。

种子田小麦生育期一般需浇水3-4次,抓住分蘖、拔节、抽穗和灌浆四个重要阶段进行,要掌握“前控、中攻、后稳”的原则。

8、适时收获。

小麦种子以腊熟中期,既小麦旗叶和骨节仍带绿色,而茎杆呈杏黄色、籽粒变硬即可收获。

(二)麦类品种繁殖

麦类品种繁殖技术方案同小麦原种圃生产技术方案。

(三)蚕豆原种繁殖

1、选种和选地。

选择具有明显本品种特征、粒大饱满、品种优良、无病虫害的蚕豆原种建立良种繁育基地。

良种繁育基地周围100米不得种植其它蚕豆品种以确保种子质量。

2、配方施肥。

亩施有机肥4方、尿素2-3㎏、磷酸二铵15-18㎏。

3、适时早播。

一般要求地温达3—4℃,土壤解冻l0-12厘米时播种,景阳镇为3月中旬、新庄镇为3月下旬。

播种时应采取机械点播,播种均匀,播种深度6-7厘米。

4、田间管理。

蚕豆出苗后应及时查苗或补种,及时中耕除草,一般要求在蚕豆现蕾前期、盛花期、终花期至终荚期各透浇一次水。

中后期进行叶面追肥减少落花落荚,每亩喷施0.5%的尿素和0.1%的硼酸混合液50-75公斤,共喷施l-2次,适时摘心打尖,川水地蚕豆主茎花开至l0-12层,分枝花开至8-10层时及时打尖,浅山地蚕豆主茎花开至8-10层,分枝花开至4-6层时及时打尖,打尖时只摘除顶部一心一叶即可,要求在晴天早上8点至下午5点进行。

赤斑病、轮纹病、锈病是蚕豆作物的主要病害,药剂防治每亩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15公斤,兑水20-30公斤喷施2-3次,豆蚜、豆莞青等豆科作物上的主要害虫,亩用20克的氯氰菊酯,兑水20—30公斤喷施,防治2-3次即可。

5、适时收获。

蚕豆的收获期大部分豆荚由黄变黑时收获即可,收获后及时脱粒。

(四)农作物种子收储

与具有资质的农作物种子经营企业签订农作物种子收储协议,从原种圃基地中择优收储农作物原种15万公斤,县域内农作物良种基地中择优收储良种10万公斤,主要品种为高原437、通麦2号等。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119万元,其中小麦“三圃田”51万元;麦类品种繁殖47万元;蚕豆原种繁殖8万元;农作物原良种收储13万元。

1、小麦“三圃田”建设项目,补贴资金51万元,分项支出如下:

(1)标准穗6.94万穗,每穗补贴资金1.6元,共计11.1万元。

补贴资金主要用于:

选穗人工和地块产量损失补助共0.9元/穗,共6.25万元;人工脱粒、晾晒及包装0.6元/穗,共4.15万元;包装袋0.1元/穗,共0.7万元。

(2)穗行圃45亩,每亩补贴资金2000元,共计9.0万元。

补贴资金主要用于:

化肥农药补助100元/亩,共计0.45万元;地租800元/亩,共计3.6万元;整地、播种等机械作业费补助240元/亩,共计1.08万元;挂牌及去杂、收获等人工补助860元/亩,共计3.87万元。

(3)穗系圃130亩,每亩补贴资金600元,共计7.8万元。

补贴资金主要用于:

种子补助2.2元/公斤,计0.55万元;农药化肥补助100元/亩,计1.3万元;田间去杂1.04万元;收获种子的包装、种子繁育补贴等4.91万元。

(4)原种圃825亩,每亩补贴资金280元,共计23.1万元。

补贴资金主要用于:

种子补助2.2元/公斤,计3.63万元;田间去杂4.95万元,农药2.31万元,收获种子的包装、种子繁育补贴等12.21万元。

2、麦类品种繁殖

建立麦类品种繁殖基地4700亩,每亩补贴100元,共计47万元。

补贴资金主要用于:

种子补助20.68万元;农药补助16元/亩,共7.52万元;田间去杂补助40元/亩,共18.8万元。

3、蚕豆原种繁殖

建立优质蚕豆原种繁殖基地800亩,每亩补贴100元,共计资金8万元,补贴资金主要用于:

种子补助4.54万元,农药化肥补助23.25元/亩,共1.86万元;田间去杂及摘心打顶补助20元/亩,共1.6万元。

4、农作物种子收储

收储农作物原种15万公斤,每公斤补贴0.6元,共9.0万元;收储农作物良种10万公斤,每公斤补贴0.4元,共4.0万元,两项合计13.0万元。

主要品种为高原437、通麦2号等。

(二)资金筹措方案

全部为省级财政补助,切块下达。

六、项目实施年限及进度

2017年1月-12月。

1-3月项目资金申请、预算、落实项目,实施方案编写及所需物资采购;

4-8月按方案进行田间管理,做好田间档案;

9-12月按方案进行农作物原良种收储,同时开展项目评估、总结等工作。

七、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一)项目组织管理

大通县农作物种子工程项目由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监督实施,由县种子管理站具体承担实施,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全面做好项目的监督管理和落实。

组织协调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实施进度。

县种子管理站全面做好项目实施、基地建设、田间管理、技术指导、田间档案记载等工作。

(二)项目资金管理

项目资金严格按照青海省农牧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牧业切块资金管理的通知》(青农财[2017]79号)文件要求,严格按项目实施方案批复执行,实行县级报帐制。

(三)项目建成后组织管理与运行

1、项目技术管理

项目实施单位组建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员1-2名进入实地驻点进行种子生产。

技术人员负责制定技术方案、进行技术培训、建立田间档案、指导农户进行病虫害防治、去杂去劣、田间检验等工作,在项目建设期间全程跟踪服务。

2、项目档案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技术方案要求,严格执行品种标准、适时做好田间档案记载和室内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做好测产验收工作,总结整理测产结果,及时对项目进行全面总结,同时做好项目后续档案管理工作。

八、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1、小麦“三圃田”建设。

通过项目的实施,可生产穗行圃种子0.81万公斤、生产穗系圃种子2.6万公斤、生产原种圃种子24.75万公斤。

按种子平均收购价2.6元/公斤计算,总产值73.22万元,平均亩产值732.2元,比种植商品小麦平均亩产300公斤,亩收入600元,亩增加收入132.2元,增加总产值13.22万元。

通过项目补贴减少群众成本51万元,农户实际增收64.22万元。

所生产的原种可推广种植1.238万亩,亩增产按当地平均产量300公斤的15%计算,亩可增产45公斤,增加总产55.71万公斤,按小麦收购价2.0元/公斤计算,可增加农民收入111.42万元,示范带动农户2000多户。

2、麦类品种繁殖。

4700亩麦类品种繁殖基地按照平均亩产300公斤计算,可生产麦类良种141万公斤。

按照收购价2.6元/公斤计算,平均亩产值780元,项目区农户总产值366.6万元,比种植商品麦类作物亩产值600元(300公斤×2元/公斤)增加产值180元,项目区农户增加总产值84.6万元,通过项目补贴减少投入47万元,农户新增总收入实际达到131.6万元。

3、蚕豆原种繁殖。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增加我县蚕豆繁种面积,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

蚕豆良种田平均亩产可达300公斤,预计生产优质蚕豆种子24万公斤,按照收购价7元/公斤计算,平均亩产值2100元,项目区农户总产值168万元,比种植商品蚕豆亩产值1860元(300公斤×6.2元/公斤)增加240元,项目区农户增加总产值19.2万元,通过项目补贴,农户新增总收入实际达到27.2万元。

(二)社会效益

1、小麦“三圃田”建设:

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较长期地保持互助红、通麦2号、高原437小麦原有的遗传基础和纯度,对恢复并不断提高该品种种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麦类品种繁殖。

次年,麦类繁育基地所生产的麦类良种可推广种植7.05万亩,按照良种亩增产15%以上计算,当地平均产量300公斤的15%为45公斤,可增加总产317.25万公斤,按商品麦类平均收购价2元/公斤计算,可增加农民收入634.5万元。

3、蚕豆原种繁殖。

次年,蚕豆原种繁殖基地所生产的蚕豆种子可推广种植0.96万亩,按照良种亩增产15%以上计算,当地平均产量300公斤的15%为45公斤,可增加总产43.2万公斤,按商品蚕豆市场收购价6.0元/公斤计算,可增加农民收入259.2万元。

4、农作物原良种收储

通过实施农作物原良种收储项目,通过“定单农业”,可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加快我县农作物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

 

2017年大通县农作物种子工程项目基本情况表

项目

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2017年大通县农作物种子工程项目

承担单位

大通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负责人

赵常胜

建设单位

大通县种子管理站

负责人

李长帅

建设地点

新庄镇吉仓村、极乐乡深沟村、黄家寨镇平地庄村、逊让乡庄头村等

建设期限

2017年1月—2017年12月

预算投资

119万元

建设规模

建立麦类作物“三圃田”1000亩、麦类品种繁殖4700亩、蚕豆原种繁殖800亩、收储农作物原良种25万公斤。

建设内容

1、小麦“三圃田”建设。

选择标准穗6.94万穗。

在新庄镇吉仓村建立小麦穗行圃45亩,其中互助红10亩、通麦2号20亩、高原437小麦15亩。

在逊让乡庄头村建立小麦穗系圃130亩,品种为互助红。

建立原种圃825亩,分别在逊让乡庄头村、桥头镇大煤洞村建立小麦原种圃525亩、300亩,品种为通麦2号。

2、建立相对集中连片的麦类品种繁殖基地4700亩。

一是建立小麦品种繁殖基地3241亩。

互助红小麦繁殖基地737亩,其中黄家寨镇平地庄村467亩、极乐乡前一村270亩;通麦2号小麦繁殖基地1147亩,其中东峡镇衙门庄村150亩、塔尔镇韭菜沟村120亩、桥头镇小煤洞村200亩、极乐乡前一村200亩、极乐乡深沟村477亩;高原437小麦繁殖基地890亩,其中极乐乡后庄村240亩、长宁镇东村200亩、城头镇阳坡村450亩;青春40号小麦繁殖基地落实在斜沟乡小业坝村,面积264亩;青春41号小麦繁殖基地落实在斜沟乡小业坝村,面积138亩;青麦7号小麦繁殖基地落实在长宁镇东村,面积65亩。

二是建立青稞品种繁殖基地1459亩。

其中景阳镇山城沟村700亩,青山乡西北岔村759亩,品种均为柴青1号。

3、建立集中连片的蚕豆原种繁殖基地800亩。

一是建立青海12号蚕豆原种繁殖基地584亩,其中长宁镇东村200亩、新庄镇中滩村363亩、青山乡佐士图村21亩;二是建立青海13号蚕豆原种繁殖基地216亩,落实在桥头镇小煤洞村。

4、收储农作物原良种25万公斤。

其中收储农作物原种15万公斤,良种10万公斤,品种主要为互助红、高原437、通麦2号等。

经济及社会效益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生产小麦穗行圃种子0.81万公斤、穗系圃种子2.6万公斤、原种圃种子24.75万公斤,所生产的原种可推广种植1.24万亩;麦类品种繁殖可生产麦类良种141万公斤,次年,可推广种植7.05万亩,增加总产317.25万公斤;蚕豆原种繁殖可生产优质蚕豆种子24万公斤,农户新增总收入达27.2万元,次年,可推广种植0.96万亩,增加总产43。

2万公斤。

同时可以较长期地保持互助红、通麦2号、高原437等小麦原有的遗传基础和纯度,增加我县优质蚕豆、优质青稞种植面积,加快我县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力度,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

2017年大通县农作物种子工程项目投资预算明细表

类别

明细项目

投资预算(万元)

资金来源

具体内容

麦类作物“三圃田”建设

标准穗

11.1

省级财政

标准穗6.94万穗,每穗补贴资金1.6元。

穗行圃

9.0

省级财政

穗行圃45亩,每亩补贴资金2000元。

穗系圃

7.8

省级财政

穗系圃130亩,每亩补贴资金600元。

原种圃

23.1

省级财政

原种圃825亩,每亩补贴资金280元。

麦类品种繁殖

种子补助、农药补助、田间去杂补助等

47

省级财政

种子补助20.68万元;农药补助16元/亩,共7.52万元;田间去杂补助40元/亩,共18.8万元。

蚕豆原种繁殖

种子补助、农药化肥补助、田间去杂及摘心打顶补助等

8

省级财政

种子补助4.54万元,农药化肥补助23.25元/亩,共1.86万元;田间去杂及摘心打顶补助20元/亩,共1.6万元。

农作物原良种收储

原良种收储补贴

13

省级财政

收储农作物原种15万公斤,每公斤补贴0.6元;收储农作物良种10万公斤,每公斤补贴0.4元,共计13万元。

合计

119

省级财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