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考点内容汇总整理背诵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9368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考点内容汇总整理背诵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考点内容汇总整理背诵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考点内容汇总整理背诵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考点内容汇总整理背诵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考点内容汇总整理背诵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考点内容汇总整理背诵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考点内容汇总整理背诵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考点内容汇总整理背诵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考点内容汇总整理背诵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考点内容汇总整理背诵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考点内容汇总整理背诵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考点内容汇总整理背诵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考点内容汇总整理背诵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考点内容汇总整理背诵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考点内容汇总整理背诵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考点内容汇总整理背诵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考点内容汇总整理背诵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考点内容汇总整理背诵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考点内容汇总整理背诵版.docx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考点内容汇总整理背诵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考点内容汇总整理背诵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考点内容汇总整理背诵版.docx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考点内容汇总整理背诵版

2018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节考点内容汇总整理背诵版

 

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内容汇总-整理目录版

(1)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4)

一、市场需求(4)

二、市场供给(7)

三、均衡价格(8)

四、弹性(11)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17)

一、无差异曲线(17)

二、预算约束(24)

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26)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30)

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新增)(30)

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新增)(32)

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36)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43)

一、市场结构的类型(43)

二、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47)

三、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49)

第五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51)

一、市场失灵的含义(51)

二、市场失灵的原因(53)

三、政府对市场的干预(56)

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57)

一、国民收入核算(58)

二、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60)

三、消费、储蓄和投资(62)

第七章宏观经济运行分析(65)

一、经济增长(65)

二、价格总水平(70)

三、就业和失业(72)

第八章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75)

一、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75)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77)

第九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79)

一、国际贸易(79)

二、国际资本流动(83)

第十章公共财政职能(85)

一、公共财政的含义及其特征()

二、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88)

第十一章财政支出概述(91)

一、财政支出原则与分类(91)

二、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97)

三、我国财政支出结构(100)

四、财政支出绩效考评(102)

第十二章财政收入概述(104)

一、财政收入原则与分类(104)

二、税收的特征与原则(108)

三、税负转嫁(112)

四、国债(115)

第十三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120)

一、政府预算的含义与原则(121)

二、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125)

三、财政管理体制内容和类型(127)

四、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及其完善(130)

第十四章财政政策(136)

一、财政政策功能与目标(136)

二、财政政策工具与类型(137)

三、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142)

第十五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146)

一、货币需求(147)

二、货币供给(151)

三、货币均衡(155)

四、通货膨胀(157)

第十六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161)

一、中央银行(161)

二、货币政策(167)

第十七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174)

一、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174)

二、金融市场(181)

第十八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186)

一、金融风险(186)

二、金融危机(188)

三、金融监管理论(190)

四、金融监管体制(192)

五、巴塞尔协议(194)

第十九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198)

一、汇率制度(198)

二、国际储备(201)

三、国际货币体系(203)

第二十章统计与统计数据(210)

一、统计的含义(210)

二、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211)

三、统计数据的类型(213)

四、统计指标及其类型(214)

五、统计数据的来源(216)

六、统计数据的质量(220)

第二十一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222)

一、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222)

二、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227)

三、统计表(233)

第二十二章数据特征的测度(235)

一、集中趋势的测度(235)

二、离散程度的测度(240)

第二十三章时间序列(243)

一、时间序列及其分类(243)

二、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246)

三、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252)

第二十四章统计指数(257)

一、指数的概念、分类(257)

二、加权综合指数(259)

三、指数体系(261)

四、几种常用的价格指数(新增)(266)

第二十五章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268)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268)

二、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增加值(273)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

四、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75)

五、进出口和利用外资(276)

第二十六章会计概论(276)

第一节会计基本概念(276)

第二节会计的目标(278)

第三节会计要素(279)

第四节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284)

第五节会计基本前提(288)

第六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290)

第七节会计循环(295)

第八节会计法规(301)

第二十七章财务会计报告(301)

第一节资产负债表(301)

第二节利润表(311)

第三节现金流量表(313)

第四节附注(319)

第二十八章财务报表分析(321)

第一节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321)

第二节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321)

第三节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指标(323)

第二十九章物权法律制度(340)

第一节物权法律制度概述(340)

第二节所有权(342)

第三节用益物权(344)

第四节担保物权(345)

第五节占有(350)

第三十章合同法律制度(351)

第一节合同法律制度概述(351)

第二节合同的订立(351)

第三节合同的效力(351)

第四节合同的履行(356)

第五节合同的变更和转让(359)

第六节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361)

第七节违约责任(364)

第八节合同担保(366)

第九节部分具体合同(369)

第三十一章公司法律制度(372)

第一节公司法和公司概述(372)

第二节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374)

第三节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377)

第四节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378)

第五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379)

第六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381)

第七节公司解散和清算(382)

第三十二章其他法律制度(383)

第一节知识产权法律制度(383)

第二节反垄断法律制度(399)

第三节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402)

第四节产品质量法律制度(406)

第五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410)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市场需求

(一)需求的含义(掌握)

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

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例题·单选题】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

A.愿意购买的数量

B.能够购买的数量

C.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D.实际购买的数量

[答案]C

(二)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掌握)

(1)消费者的偏好。

(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

但对于某些产品来说,需求是随着收入的增长而下降的。

(3)产品价格。

产品自身价格和需求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

(4)替代品的价格。

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化。

(5)互补品的价格。

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化。

(6)预期。

(7)其他因素。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例题1·单选题】消费者收入一般是指社会的人均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A.呈同方向变化

B.呈反方向变化

C.不相关

D.完全等价

[答案]A

【例题2·多选题】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A.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B.互补品的价格

C.预期

D.产品生产成本

E.消费者偏好

[答案]ABCE

【例题3·单选题】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

A.商品品种

B.国家政策

C.商品本身的价格

D.消费者偏好

[答案]C

【例题4·多选题】关于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价格和需求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

B.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

C.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将提前购买

D.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随之降低

E.消费者的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答案]ABDE

(三)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考试内容:

掌握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的含义和内容

需求规律:

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

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需求曲线:

我们把需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用曲线表示出来,这条曲线被称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如下图:

[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

二、市场供给

(一)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掌握)

供给是指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是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

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

(1)产品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呈正方向变化。

(2)生产成本。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成本和其供给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

(3)生产技术。

生产技术的进步或革新,将增加产品供给。

(4)预期。

(5)相关产品的价格。

(6)其他因素。

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例题1·单选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供给将()。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受任何影响

[答案]A

【例题2·多选题】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包括()。

A.产品价格

B.生产成本

C.生产技术

D.生产要素价格

E.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答案]ABCD

(二)供给曲线

考试内容:

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的含义和内容。

供给规律:

一般情况下,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的关系。

供给曲线:

用横轴表示供给量,纵轴表示价格,我们把供给和价格之间的关系用曲线表示出来,这条曲线被称为供给曲线。

如下图:

[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

【例题1·单选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受任何影响

[答案]B

【例题2·单选题】供给曲线是一条()的曲线。

A.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B.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

C.水平

D.垂直

[答案]B

三、均衡价格

(一)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

考试内容:

掌握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的含义

均衡价格是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与均衡价格相对应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例题·单选题】()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

A.公允价格

B.均衡价格

C.计划价格

D.不变价格

[答案]B

(二)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

考试内容:

熟悉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最低保护价格的含义和运行机制。

1.最高限价分析

所谓最高限价,就是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

(1)最高限价的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2)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

(3)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

实施最高限价,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现象,造成短缺。

(4)要保障最高限价的顺利实施,必须有强有力的行政措施或分配措施。

如凭票供应。

(5)最高限价只宜短期、在局部地区实行,不应长期化。

2.保护价格分析

所谓保护价格,也叫支持价格或最低限价,就是由政府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

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1)保护价格的目标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2)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

(3)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实施保护价格,需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

(4)保护价格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主要是农产品。

【例题1·单选题】(2007、2008年)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

A.平衡措施

B.引导措施

C.紧急措施

D.干预措施

[答案]D

【例题2·多选题】下列关于最高限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B.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

C.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

D.最高限价高于均衡价格

E.其目标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答案]ABC

【例题3·多选题】(2008年)下列关于保护价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总是高于均衡价格

B.总是低于均衡价格

C.导致市场过剩,需要政府收购

D.导致市场短缺,需要实行配给制

E.可能会出现变相涨价现象

[答案]AC

【例题4·多选题】保护价格也称()。

A.支持价格

B.最高限价

C.最低限价

D.开放价格

E.计划价格

[答案]AC

四、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

考试内容:

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熟悉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熟悉需求价格弹性在企业价格决策中的应用。

1.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即: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

 

由于需求规律的作用,价格和需求量是呈反方向变化的,因此Ed为负数,为简便起见,取其绝对值。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1)点弹性

点弹性是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弹性。

 

(2)弧弹性

弧弹性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

点弹性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

弧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

3.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

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

(1)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

Ed>1,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

(2)需求单一弹性。

Ed=1,需求量变动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

(3)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Ed

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一种商品若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则其需求价格弹性大。

(2)商品的重要性。

基本必需品,弹性小;非必需品,弹性大。

(3)商品用途的多少。

用途越多,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4)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越缺乏,时间越长,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大。

5.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

(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Ed>1,价格下跌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上涨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呈反方向变动趋势。

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适于采用薄利多销的政策。

(2)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Ed=1,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

(3)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Ed

售收入增加。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例题1·单选题】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时,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为()。

A.需求富有弹性

B.需求缺乏弹性

C.需求单一弹性

D.需求完全有弹性

[答案]A

【例题2·单选题】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说法中,错误的是()。

A.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越缺乏

B.生活基本必需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C.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弹性越大

D.一种商品若有极少的替代品,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

[答案]D

【例题3·单选题】(2007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则当该产品价格提高时,()。

A.会使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减少

B.不会影响生产者的销售收入

C.会使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增加

D.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答案]C

【例题4·多选题】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B.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C.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D.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E.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策略

[答案]AB

【例题5·单选题】()商品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增加销售收入。

A.需求缺乏弹性

B.需求富有弹性

C.需求单位弹性

D.需求无弹性

[答案]B

(二)需求交叉弹性

考试内容:

掌握需求交叉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

1.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定义和公式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Eij=商品i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商品j的价格的相对变动

[此处图片未下载成功]

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类型

(1)i、j两种商品为替代品时,则Eij>0,因为商品的需求量与替代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化。

(2)i、j两种商品为互补品时,则Eij

(3)Eij=0时,说明i、j两种商品是无关的。

【例题1·单选题】()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A.需求价格弹性

B.供给价格弹性

C.需求交叉弹性

D.供给交叉弹性

[答案]C

【例题2·单选题】当Eij>0,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时,表明两种商品的关系为()。

A.两者为互补品

B.两者为替代品

C.两者无关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答案]B

【例题3·单选题】(2008年)如果甲产品是乙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负数,则说明甲产品和乙产品()。

A.无关

B.是替代品

C.是互补品

D.是缺乏价格弹性的

[答案]C

(三)需求收入弹性(新增内容)

考试内容:

掌握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

1.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和公式

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的变动和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变动之比,它用以衡量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2.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