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导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9424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59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科学导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地球科学导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地球科学导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地球科学导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地球科学导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地球科学导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地球科学导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地球科学导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地球科学导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地球科学导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地球科学导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地球科学导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地球科学导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地球科学导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地球科学导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地球科学导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地球科学导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地球科学导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地球科学导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地球科学导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球科学导论.docx

《地球科学导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科学导论.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球科学导论.docx

地球科学导论

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一般了解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学科体系和基本理论;初步了解地球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过程以及不同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正确理解地球科学与人类生产、生活需求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地球科学手段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灾害等重大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学习本课程时,学生应当懂得:

1).地球系统内各种地学过程发生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具有极大的差别。

2).因此,地球科学研究必须运用"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则和方法。

3).尽管高新科技观测手段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直接投入大自然怀抱,进行实地野外考察仍然具有无法取代的地位。

学习安排:

在本课程中,我们为学生准备了五个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的教学系列,即视屏系列,教材系列,网页系列,思考与试题库系列,实习系列。

针对每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都建议学生依次经历这五个系列的反复训练过程,即听,看,记,想,练的综合学习过程。

以此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不同学习功能,发挥课程教学材料的不同教学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领悟和掌握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按50学时示于表1中,不同专业的师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增减。

表1.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时数

教学内容

时数

1.绪论

1

10.地球上的岩石(实习)

4

2.宇宙中的行星地球

3

11.水圈

6

3.宇宙、地球和起源和演化

4

12.大气圈

2

4.地球环境及其变迁

2

13.生物圈

2

5.主题讨论

2

14.地表形态

2

6.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圈层结构

4

15.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4

7.地球及各圈层的物质组成

4

16.自然灾害与减灾对策

3

8.地球上的矿物(实习)

2

17.结语

1

9.岩石圈板块运动与地质作用

4

 

 

4.教学要求:

根据课程基本内容特征,建议学生对照各有关章节,重点掌握以下有关知识:

绪论

重点介绍了地球是人类在宇宙中生存、发展的唯一家园。

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系统并预测其未来行为的唯一科学。

学生应掌握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地球科学的特点与研究方法;地球科学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第一章 宇宙中的行星地球

介绍与行星地球有关的基本知识,包括太阳系的结构,能量及行星地球的基本参数;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运动等。

学生应重点掌握地球自转,地月关系,地球轨道参数的知识,并了解星体影响和撞击事件等问题。

第二章宇宙,地球的起源与演化

本章介绍宇宙起源的大爆炸演说,恒星演化及地球起源等相关知识。

学生应该了解地球的起源,年龄及生命的起源等问题,并重点掌握生命发展中的几个重要阶段及其特征,熟悉地质年代的划分方案及地质年代表。

第三章  地球的物理性质与圈层结构

本章介绍地球的几种重要物理性质,包括地球的密度与弹性,重力场与磁场,地球的圈层划分,内部圈层结构及圈层耦合乖。

学生应该从中领悟到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圈层结构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并且可以看到,研究物理性质的历史中产生过许多优美的科学传奇,从中可以帮助领略地学家是如何巧妙地揭开地球内部奥秘的这一精神。

第四章  地球的物质组成及化学演化

本章涉及四方面内容,即:

地球的物质组成,地壳的结构与物质组成,深部圈层的物质成分和圈层内和圈层间的物质(能量)交换等。

学生应该分清地球物质研究的三个层次,即矿物,岩石和化学成分。

在首次实习课中则需要初步建立起矿物的概念,掌握最基本的矿物鉴定方法,并能够肉眼识别最常用的矿物(长石、石英、云母、榄橄石、辉石、角闪石、方解石、黄铁矿、磁铁矿、褐铁矿和高岭土)。

在第二、三次实习课中则应该进一步掌握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和鉴定特征。

第五章 岩石圈板块运动与地质作用

本章介绍了地球科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板块运动。

学生应该熟悉与之有关的学说和理论,了解板块边缘的划分,理解板块运动对地球各圈层演化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对地质作用的基本概念和要领也应该认真领会和学习。

第六章 大气圈

大气圈是地球外部圈层之一,是在地球演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学生应该了解大气圈的组成,结构和运动特征,知道大气圈对气候,大气圈对生命及人类的作用。

还应该重点记住气候系统的有关基本概念。

第七章 水圈

本章涉及水圈的四个基本内容,即:

水圈的演化与循环,水圈的分类与运动特征。

这些都是学生应该了解乃至掌握的。

对于水圈作为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在不同条件下的作用方式及地质作用等问题,更是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

第八章 地表形态

本章介绍了地表形态-地形-地貌-地貌营力及其之间的相互关联,对地貌的形成因素,类型划分,空间层次(尺度)和海陆环境下的不同地貌特征,均作了简要介绍。

学生被要求掌握内、外营力地貌的分类和特征,对其中部分常见且重要的地貌类型,如风化地形,流水地貌,岩溶地貌,风蚀地貌,冰川地貌和海岸地貌等的基本特征应较为熟悉。

第九章 土壤圈

土壤圈的规模虽然不能和其它圈层相比,但它对生命乃至人类的重要性却是不容忽略的。

土壤圈的重心是土壤,因此学习中应该着重掌握土壤的定义,形成因素,组成与结构,土壤的功能和分类等。

第十章 生物圈

本章简要介绍了有关生物界,生物与环境,种群与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类型等七方面的内容。

其中,生态系统的特征及生态恶化等问题,是学习中应该注意的焦点。

第十一章 地球环境及其变迁

本章重点介绍三个问题:

环境变迁与气候变化,生物绝灭与环境变迁,人类在环境变迁中的作用。

其中,冰期事件,小行星撞击事件和生物大绝灭事件,是地球和生命演化史上饶有趣味而又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之谜。

环境与生态的恶化不仅有自然因素,人类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

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本课程中业已提出但仍需不懈努力才能最终解决的问题。

第十二章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自然资源为国脉所系,民生所依,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根本体现。

 本章简述了自然资源的分类和性质,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以及自然资源在过度利用的前提下逐步发生稀缺的危机问题。

最后讨论了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各种影响。

第十三章 自然灾害与减灾对策

本章先介绍了自然灾害的一般特征和分类,然后选择部分普遍存在且危害巨大的自然灾害类型进行了分别论述。

而对于自然灾害的防御和减灾问题,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其中重点讨论了灾害的预报,风险评价,减灾政策及防灾措施等相关问题。

在将灾害与疾病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指出了人类面对灾害的态度和减灾能力尚处在初级阶段的现状、减灾依然是地球科学中亟待来者解决的难题。

结语 

在结语中有两大重点。

一是人地关系问题的讨论,二是地球科学的发展趋势。

后者为前者服务。

建议学生深入领会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地球科学也因此需要进一步发展的道理。

绪论

1.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

  地球是宇宙中正在运动和演变的一颗星体,她独特的圈层结构和地表环境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家园。

因此,了解和研究地球历来是人类的共同愿望。

在六大基础自然科学(数、理、化、天、地、生)之中,地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地球科学以整体的地球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自地心至地球外层空间十分广阔的范围,是由固体地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包括人类本身)组成的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称为地球系统。

地球系统内部存在不同圈层(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基本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与地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地球科学是一个庞大的超级学科体系群,根据实际研究的不同圈层范围、内容特色和服务目的,传统上划分出众多的一级和二级学科分类体系(表0-1)。

表0-1    地球科学的学科分类体系

Ⅰ.按圈层范围

Ⅱ.按学科交叉

Ⅲ.按服务目的

 

大气物理学

 

固体地理物理学

环境地学

经济地学

工程地学

水文地学

遥感地学

航空地学

城市地学

农业地学

旅游地学

军事地学

火山学

天气预报

地震预报

灾害学等

大气科学

气象学

地球物理学

地磁与高空物理学

 

天气动力学等

 

地震学等

 

物理海洋学

 

元素地球化学

海洋科学

生物海洋学

地球化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环境海洋学等

 

生物地球化学等

 

自然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区域地理学等

 

生态学

地理科学

地生物学

生物地理学

 

 

古生物学等

 

地球物质成分学

动力地质学

历史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等

 

天文地球动力学

天文地学

行星地理学

地球科学

 

天文地质学等

 

数学地质

 

数学地学

 

 

数字地球等

  上表的第Ⅰ栏中,大气科学研究大气圈的组成、结构和气候过程,海洋科学研究水圈海洋部分的物理、化学、生物现象的运动过程,地理科学研究地球表层的地理环境,地质科学研究地球的物质成分、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

其中,后两者都涉及地球的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过程和不同圈层之间相互关系,具有更高的综合性。

第Ⅱ栏反映了地学与其它基础科学之间的交叉渗透关系,第Ⅲ栏列出了为人类直接服务的地球科学分支学科。

应当说明,不同栏中列出的学科内容是互相有关或重叠包容的,例如第Ⅲ栏中的许多实用性分支学科也是地理科学和地质科学的研究范畴,第Ⅱ栏中的地球化学与第Ⅰ栏中的所有科学都有密切关系。

  20世纪后半叶中地球科学各级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雨后春荀般地大量涌现,显示了地球科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的需求关系日益密切,推动了研究领域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

但随着人们对地球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过程以及不同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了解日益增多,越来越意识到过细的专业划分和彼此分割的单学科研究无法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灾害重大问题。

  80年代初期,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1983)提出了建立地球表层学的设想。

“地球表层”是指固体地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交错、渗透部分,大体相当于自岩石圈顶部(大陆地表往下5~6km,海洋往下4km)至大气圈平流层(同温层)底部(地表往上约20km)之间的范围,是地球上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地理环境。

因此,地球表层是地球圈层结构中的特定部分,与周围的地球圈层其它部分之间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关系,本身也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次级巨系统。

地球表层学就是研究这样一个复杂的物质体系的学科,是一门跨地理学、地质学、气候学、工农业生产技术、技术经济和国土经济学的新学科。

  国际上近年流行的地球系统科学诞生于80年代中期,该学说同样强调地球的整体概念,将大气圈、水圈、固体地圈和生物圈看成是具有有机联系的“地球系统”,把太阳和地心作为两个主要的自然驱动器,人类活动作为第三促动因素。

发生在地球系统中的重大全球变化是在上述三个力的作用下,通过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地球系统科学同样反映了更高层次的学科间大跨度交叉渗透特征,是当代地球科学进入一个重大转折时期的标志。

当然,地球系统科学并不能代替传统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的自身发展,相反要求它们能更深入精确地研究和提供地球系统各组成部分自身的规律性知识。

  地球科学的根本任务,是正确认识地球系统的基本特征和自身发展规律,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与改善生存环境,有效防治自然灾害,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2.地球科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由于地球系统过程具有明显的全球性特征,因此许多自然现象和过程都不受国界的限制。

20世纪60年代板块构造学说的出现,首先在固体地球研究中建立了全球观概念。

80年代以来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的发展,也已经走向全球化,著名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引起的气候灾害影响遍及全球3/4范围,就是一个实例。

  地球科学的全球性特点决定了人们必需采用全球范围调查研究和观察测试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地球的研究范围,已经能从隧道扫描显微镜和离子探针的原子尺度到全球地震台网和轨道卫星所提供的数据得出的全球图像(见封面及内封面彩色照片)。

从地表的地学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飞机和卫星对地面的遥感监测,大陆和海洋的超深钻探,天然和人工地震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探测等,为地球科学的全球观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与此相适应,80年代起一系列大型国际地球科学合作研究计划的推出,如国际岩石圈计划(ILP)、深海钻探计划(DSDP)/大洋钻探计划(ODP)、世界气候计划(WC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等,已形成了对地球的全球立体研究网络。

  应当强调,尽管高新科技观测手段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直接投入大自然怀抱的实地手、眼考察仍然具有无法取代的地位。

这种考察必然会涉及险峻的地形、恶劣的天气、颠簸的海洋、野兽出没的丛林和艰苦的生活环境。

对于青年地球科学家的迅速成长来说,这一点尤其显得重要。

  地球科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地球系统内各种地学过程发生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具有极大的差别。

  几十亿年至几十万年时间尺度内发生的地球和生命的起源、生物灭绝、板块构造、造山作用、冰期出现、海陆变迁、成矿作用等重大事件,是传统地学的研究领域。

几年至几小时时间尺度的变化,属于大气、海洋和生物科学的研究范畴。

几十年至几百年时间尺度内的全球变化则是地球系统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地球科学的这种特殊时空尺度使得人们无法直接测量地球中心的温度,也无法在实验室再造地球系统的真实过程。

因此,通过长期地学研究实践总结出来的类比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9世纪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C.Lyell)提出的“现在是过去的钥匙”名言,后来

  被称为“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则和方法,启示人们可以根据现今地表发生的各种地学过程及其物质记录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环境变化。

由此类推,人们也可以运用“将古论今”的方法,根据地质和人类历史中发生过的地球环境和岩石圈演变过程来预测地球的未来趋势。

类比方法也普遍应用到区域地理学、区域地质学、天文地质学和天气预报、灾害预测等研究领域,例如现在月球表面保存的38~46亿年前星球演化记录,是了解地球早期演化史的重要依据;根据自然灾害与天文现象周期的对应关系开展预报,也日益引起人们重视。

  应当指出,地球科学与其它许多领域一样,由于大量基础资料的积累,正在经历着数据处理和计算方法的革命。

大型计算机工具的应用以及地球科学各种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的建立,已经使地球科学从以往的定性静态描述转向以过程为目标的精确定量的动力学研究。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两个支撑计划--数据与信息系统(DIS)和全球变化的分析研究和培训系统(START),就是证明。

这些数据信息系统的建立和使用,将为揭示全球变化的形成机理,洞察重要的地球系统过程本质和预测未来全球变化趋势发挥重要的作用。

3.地球科学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

  20世纪是人类历史取得多方面伟大成就的光辉篇章,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以及人类战胜法西斯战争的挑衅和制止核大战危机,都已经截入史册而流芳百世。

但20世纪也是一个充满问题和矛盾的时期,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灾害频发给人类前途提出了严竣的挑战。

地球科学既面临艰巨任务,也存在广阔的发展机会。

  人口爆炸是当代人类社会必需面对的沉重负担。

全世界人口数量自公元元年的2.5亿(中国西汉末期人口接近0.6亿)增加到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时的25亿(中国为4.6亿),用了19.5个世纪,相当每半个世纪增长>0.25倍。

但至20世纪末全球人口已突破60亿,中国人口则突破12亿,即在半个世纪内分别激增了2.4倍和2.5倍,较以往大了一个数量级。

预计2030年世界人口将接近90亿(图0-2),21世纪内将突破100亿大关,其中94%的增长出现于发展中的国家。

21世纪中人口的激增必然导致人类向“地球母亲”索取更多要求和南北差距扩大,地球科学需要参与地球负担人口数量极限及其可能后果的科学预测。

  资源短缺在目前仍然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长远来看也是全人类将要面临的普遍问题。

由于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各种自然资源的获得都与地球的组分、结构、运动、演化息息相关。

我国17%国民经济直接来自同能源和矿产相关的产业,但油气、铜、铁、锰、铬、贵金属及磷、钾盐等矿产后备储量严重不足;人均耕地不及全世界平均水平的1/3,>1/2城市缺水(据文献4)。

所以我国按人均比例计算是存在资源短缺危机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在保障资源、能源供给方面不能仿效依赖进口的发达国家,需要开展大量地学工作。

  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代人类普遍面临的的紧迫危机。

正是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革命的突然加速,使得人们能以从前无法想象的巨大力量来燃烧、砍伐、挖掘、移动、改变各种各样的物质,从而以空前的规模改变看地球的面貌。

例如,70%热带雨林的毁灭就发生在20世纪,而现存生物物种以成千倍速率加快灭绝的趋势也发生于20世纪之中。

据近年资料,我国目前80%河流已经受到污染,酸雨分布区已占国土面积40%±,垃圾占地面积已经>5

3.地球科学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

  20世纪是人类历史取得多方面伟大成就的光辉篇章,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以及人类战胜法西斯战争的挑衅和制止核大战危机,都已经截入史册而流芳百世。

但20世纪也是一个充满问题和矛盾的时期,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灾害频发给人类前途提出了严竣的挑战。

地球科学既面临艰巨任务,也存在广阔的发展机会。

  人口爆炸是当代人类社会必需面对的沉重负担。

全世界人口数量自公元元年的2.5亿(中国西汉末期人口接近0.6亿)增加到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时的25亿(中国为4.6亿),用了19.5个世纪,相当每半个世纪增长>0.25倍。

但至20世纪末全球人口已突破60亿,中国人口则突破12亿,即在半个世纪内分别激增了2.4倍和2.5倍,较以往大了一个数量级。

预计2030年世界人口将接近90亿(图0-2),21世纪内将突破100亿大关,其中94%的增长出现于发展中的国家。

21世纪中人口的激增必然导致人类向“地球母亲”索取更多要求和南北差距扩大,地球科学需要参与地球负担人口数量极限及其可能后果的科学预测。

  资源短缺在目前仍然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长远来看也是全人类将要面临的普遍问题。

由于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各种自然资源的获得都与地球的组分、结构、运动、演化息息相关。

我国17%国民经济直接来自同能源和矿产相关的产业,但油气、铜、铁、锰、铬、贵金属及磷、钾盐等矿产后备储量严重不足;人均耕地不及全世界平均水平的1/3,>1/2城市缺水(据文献4)。

所以我国按人均比例计算是存在资源短缺危机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在保障资源、能源供给方面不能仿效依赖进口的发达国家,需要开展大量地学工作。

  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代人类普遍面临的的紧迫危机。

正是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革命的突然加速,使得人们能以从前无法想象的巨大力量来燃烧、砍伐、挖掘、移动、改变各种各样的物质,从而以空前的规模改变看地球的面貌。

例如,70%热带雨林的毁灭就发生在20世纪,而现存生物物种以成千倍速率加快灭绝的趋势也发生于20世纪之中。

据近年资料,我国目前80%河流已经受到污染,酸雨分布区已占国土面积40%±,垃圾占地面积已经>5×104km2,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2000亿元/年,随着今后城市化趋势的加强,问题将更为突出。

人们开始认识到:

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已经到达了危险的边缘,人类文明已经具备了毁灭自己的能力(见文献5)。

加强地球表层的全球变化趋势研究与预测,已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重点。

  自然灾害也是人类历史和现实中记忆犹新的危机。

无论是突发性的地震、洪涝、风暴、海啸、泥石流,还是持续的干旱、地方病、地面沉降等,都能给地球上不同部位的人类社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和丧亡事故。

所有自然灾害的起因又都与地球不同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只有通过地球科学的深入研究才能查明致灾原因、成灾机理和找出防治灾害的有效措施。

  以1998年震动全国的厄尔尼诺气候灾害来说,人们已经认识到不仅是地球大气圈内的物质运动因素所引起,很可能与海-气耦合作用引起的物质-能量交换作用,固体地球的地幔放热以及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等因素都有关系,需要继续深化研究才能进一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地震灾害方面,迄今仍有人主张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三个要素根本上是无法预报的。

1966年发生6.8~7.2级邢台地震后,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力排众议",主张加强布署地震台站监测地壳内部地应力分布状态,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1975年根据愈演愈烈的频繁前震现象我国成功地实现了7.3级海城地震的临震预报,在人类历史上尚属首次。

但1976年7.8级的唐山大地震,由于无前震征兆未能事先预报,事后才觉察临震前出现过水井扭曲和陡河中大批鱼类上涌等异常现象。

说明人类对地震形成机制和发震过程的了解仍很肤浅,在认识地球内部能量转换和释放规律方面,还有一个艰巨的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发展过程。

  早在19世纪晚期恩格斯已经在人-地关系方面提出了颇有远见卓识的警言: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经过20世纪人类实践过程中经历的正反两方面体验,"人定胜天"的征服论人-地观已经被"人天共存"的协调论人-地观所代替,对于21世纪中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04km2,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2000亿元/年,随着今后城市化趋势的加强,问题将更为突出。

人们开始认识到:

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已经到达了危险的边缘,人类文明已经具备了毁灭自己的能力(见文献5)。

加强地球表层的全球变化趋势研究与预测,已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重点。

  自然灾害也是人类历史和现实中记忆犹新的危机。

无论是突发性的地震、洪涝、风暴、海啸、泥石流,还是持续的干旱、地方病、地面沉降等,都能给地球上不同部位的人类社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和丧亡事故。

所有自然灾害的起因又都与地球不同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只有通过地球科学的深入研究才能查明致灾原因、成灾机理和找出防治灾害的有效措施。

  以1998年震动全国的厄尔尼诺气候灾害来说,人们已经认识到不仅是地球大气圈内的物质运动因素所引起,很可能与海-气耦合作用引起的物质-能量交换作用,固体地球的地幔放热以及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等因素都有关系,需要继续深化研究才能进一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地震灾害方面,迄今仍有人主张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三个要素根本上是无法预报的。

1966年发生6.8~7.2级邢台地震后,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力排众议",主张加强布署地震台站监测地壳内部地应力分布状态,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1975年根据愈演愈烈的频繁前震现象我国成功地实现了7.3级海城地震的临震预报,在人类历史上尚属首次。

但1976年7.8级的唐山大地震,由于无前震征兆未能事先预报,事后才觉察临震前出现过水井扭曲和陡河中大批鱼类上涌等异常现象。

说明人类对地震形成机制和发震过程的了解仍很肤浅,在认识地球内部能量转换和释放规律方面,还有一个艰巨的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发展过程。

  早在19世纪晚期恩格斯已经在人-地关系方面提出了颇有远见卓识的警言: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经过20世纪人类实践过程中经历的正反两方面体验,"人定胜天"的征服论人-地观已经被"人天共存"的协调论人-地观所代替,对于21世纪中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4.致学员

  21世纪是人口、经济、环境与资源的矛盾更加尖锐的时代,人类社会也正面临着调整人-地关系战略决策的关键时刻。

作为一个有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