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瓯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0089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建瓯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福建省建瓯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福建省建瓯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福建省建瓯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福建省建瓯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福建省建瓯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福建省建瓯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福建省建瓯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福建省建瓯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福建省建瓯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福建省建瓯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福建省建瓯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福建省建瓯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福建省建瓯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福建省建瓯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福建省建瓯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福建省建瓯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福建省建瓯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福建省建瓯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建瓯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福建省建瓯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建瓯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建瓯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福建省建瓯二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建瓯二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2013.1.30(出卷:

王栩)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F1的表现型比例是()

A.9:

3:

3:

1B.1:

1:

1:

1C.3:

1:

3:

1D.3:

1

2.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两种豌豆杂交,两对基因的分离与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与亲本相比F1新类型中,表现型和基因型的种类数分别是()

A.2、2B.3、2C.4、3D.4、4

3.在DNA复制过程中,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片段的酶是()

A.DNA连接酶B.DNA聚合酶C.DNA酶D.解旋酶

4.人的红绿色盲症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右下图是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如果Ⅲ9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其子女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

A.1/8B.1/4

C.1/2D.0

5.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按自由组合定律产生了一个Ab基因组合的精子,与之同时产生的三个精子的基因组合是()

A.AB、ab、abB.Ab、aB、aBC.Ab、aB、abD.AB、AB、AB

6.一对杂合的黑毛豚鼠交配,生出四只豚鼠。

它们的性状及数量可能是()

A.全部黑色或白色B.三黑一白或一黑三白

C.二黑二白D.以上任何一种都有可能

7.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50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28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胞嘧啶的数目分别是()

A.5000个和2200个B.5000个和2800个C.10000个和2200个D.100000个和2800个

8.1870年,曼彻斯特的华尺蠖种群中,基因型为SS的个体占10%,Ss的个体占20%,ss的个体占70%,那么基因S和s的频率分别是()

A.20%、80%B.30%、70%C.15%、85%D.50%、50%

9.下列有关事项的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某些生物称作二倍体的原因是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C.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重组

D.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4条而不是23条染色体上的DNA的碱基序列的原因是,X与Y染色体上有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

10.若将细胞中某一个DNA分子进行标记,经过四次有丝分裂后,它子代细胞中含有标记链DNA的细胞占()

A.1/16B.1/8C.1/4D.1/2

11.下列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只能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是()

12.下表是四种人类遗传病的亲本组合及优生指导,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遗传病

遗传方式

夫妻基因型

优生指导

A

抗维生素D佝偻病

X染色体显性遗传

XaXa×XAY

选择生男孩

B

红绿色盲症

X染色体隐性遗传

XbXb×XBY

选择生女孩

C

白化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Aa×Aa

选择生女孩

D

多指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Tt×tt

产前基因诊断

13.如图所示,图甲表示某一细胞分裂的某时期,图乙坐标系中横轴表示某一细胞分裂时间,纵轴表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

则图甲中细胞发生在坐标图乙中的哪一个阶段(用数字表示)()

A.4B.1C.2D.3

14.果蝇有104对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率是10-5,对于一个等数量的种群(108)来说,出现的突变数是2×104×10-5×108=2×107个。

这一数据说明了()

A.突变都是有害的B.突变为生物进化产生了原材料

C.每个基因的突变频率很高D.突变的有害有利不是绝对的

15.下列有关几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看到有四分体的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B.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时两条相同颜色的染色体代表同源染色体

C.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先要进行设计再选择多种类型的核苷酸为材料

D.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原理是:

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从而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16.通过遗传咨询,推算出某夫妇生出患甲遗传病孩子的概率为a,生出患乙遗传病孩子的概率为b。

则该夫妇生出一个健康孩子的概率是

A.(l-a)×(l-b)B.(1-a)+(1-b)C.l-(a×b)D.1-(a+b)

17.已知某mRNA的碱基中,U占20%,A占10%,则它的模板基因中胞嘧啶占()

A.25%B.30%C.35%D.70%

18.下列有关基因工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的出现使人类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定向地改造生物,培育出新品种

B.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包括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和导入目的基因

C.基因工程中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D.对于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向外排放转基因细菌等必须严加管制

19.近来的科学研究发现,小鼠体内HM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

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与作为对照的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一段时间后,对照组小鼠变得十分肥胖,而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体重仍然保持正常,由此说明()

A.基因在DNA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

C.基因具有遗传效应 D.DNA具有遗传效应

20.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21.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22.某校学习小组进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研究中,不正确的是()

A.制定调查方案中应包括调查目的、对象、方法、结果、分析和结论等

B.调查白化病,在有该病的社区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汇总数据并计算发病率

C.调查红绿色盲,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并绘制家系图,研究遗传方式

D.调查红绿色盲,班级调查数据计算:

男(女)患者总数╱被调查的总人数

23.下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

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

24.右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

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

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25.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

某兴趣小组用甲、乙两组小白鼠(其中一组破坏了下丘脑)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得到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组小白鼠被破坏了下丘脑

B.乙组小白鼠体内水平衡的调节不会受到影响

C.本实验的对照组是甲组

D.若用正常的青蛙做该实验,结果应与甲曲线相似

26.人体内存在由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糖异生途径,据报道,科学家已发现了参与糖异生的一种关键性酶——PEPCKI,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胰高血糖素可能与PEPCKI在细胞内的活性表达有关

B.细胞中PEPCKI浓度过高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C.抑制PEPCKI乙酰化为治疗和预防糖尿病提供可能

D.图示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7.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C为组织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A端相连接的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B.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时,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28.春天大多数鸟类进入繁殖季节,繁殖活动受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性激素能专一性地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是因为其细胞表面分布有识别激素的特异性糖蛋白

B.下丘脑中有一些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

C.垂体分泌的鸟类繁殖活动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D.性腺分泌的鸟类繁殖活动的激素对下丘脑分泌相关激素具有反馈作用

29.某人食用含肉毒杆菌的罐头食品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状,经医生诊断后,下列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  )

A.注射肉毒杆菌抗毒素

B.注射肉毒杆菌凝集素

C.注射抗原促使机体产生抗体

D.注射淋巴因子促使机体发挥细胞免疫作用

30.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德国和法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艾滋病病毒(HIV)方面的成就。

下图表示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消灭大多数病毒 ②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总表现出负相关关系③HIV攻击T细胞,这不会影响人体体液免疫能力 ④艾滋病患者若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9年时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二、非选择题:

(除特殊说明,每空1分,共40分)

31.(10分)鸡的芦花羽毛与非芦花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其显隐关系未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也未知,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可用字母B,b表示。

(1)现有一群自然放养,繁殖的鸡群,雌雄均有性成熟的芦花羽毛与非芦花羽毛个体若干,请你设计杂交试验,在一个繁殖季节,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关系:

选取多对杂交,若后代出现小鸡,则芦花羽毛为显性,非芦花羽毛为隐性;若后代小鸡,则芦花为隐性,非芦花为显性。

(3分)

(2)若芦花羽毛为显性,非芦花羽毛为隐性,现有性成熟的纯种雌雄芦花羽毛和非芦花羽毛个体数只,请你设计实验判断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还是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

(最多只设计两代杂交组合实验)

实验步骤:

(1分)

①选取芦花雌鸡与非芦花雄鸡杂交得F1代;观察F1代小鸡羽毛与性别的关系

②;

③观察F2代小鸡羽毛与性别的关系。

预测实验结果(3分)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3)用遗传图解分析预测实验结果①(3分)

 

32.(10分)在水稻中,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如果从播种到获得种子需要一年,农科站要用有芒抗病(AARR)和无芒不抗病(aarr)的两种水稻品种,培育出无芒抗病的良种水稻供农民使用。

(1)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这一良种供农民使用,至少需要4年,每一年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

请完成下表:

时间

方法

目的

第1年

获得F1

第2年

获得F2

第3年

获得F3

第4年

鉴定选出纯合的aaRR植株

(2)第1年对作为母本的水稻应该作处理。

这项工序应该在开花(选填“前”或“后”)进行。

(3)第年开始出现无芒抗病类型,它约占群体的比率为;若用单倍体育种,开始出现无芒抗病类型约占群体的比率为。

(4)就抗病和不抗病这对相对相对性状而言,让F1自交三代,在自然情况下,基因频率的变化是(  )A.R增大B.r增大C.R=rD.无法确定

33.(5分)右下图表示发生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上的某项生理活动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其最终结果是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②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___。

(3)此过程是以③为模板进行的,③是______________分子。

(4)请在下面方框中,画出控制上述整个过程的基因片段。

 

34.(10分)下图为蟾蜍屈肌反射实验装置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神经元接受刺激,由静息状态变为兴奋的过程中,细胞膜两侧电位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中枢随之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____________,并将兴奋传导到屈肌,使屈肌收缩。

在反射过程中,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在研制的药物ADR6可阻断蟾蜍的屈肌反射活动,但不知该药物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还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或是两者都能阻断。

研究人员在A、B、C、D、E五个位点中选择四个实验位点进行探究。

已知在实验位点施用ADR6后,药物不会扩散且其作用效果在实验过程中持续存在。

请完成以下两个连续的实验步骤并对结果进行预测,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

①先用ADR6处理________点,用电刺激________点,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

②再用ADR6处理________点,用电刺激________点,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

实验结果预测及相应结论:

a.若步骤①中肌肉不收缩,步骤②中肌肉收缩,则说明ADR6________________;

b.若步骤①中肌肉收缩,步骤②中肌肉不收缩,则说明ADR6________________;

c.若步骤①②中肌肉均不收缩,则说明ADR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5分)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杀手之一。

常见的糖尿病分为两种类型:

其中Ⅰ型糖尿病的病因是免疫系统对胰岛B细胞进行攻击造成胰岛B细胞受损,此疾病属于免疫异常中的自身免疫病,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减少(降低),使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减弱,导致血糖升高并出现糖尿。

现给出以下材料,请你设计实验验证Ⅰ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缺乏造成的。

实验材料:

两只健康且大小相同的狗、胰岛素、试管、斐林试剂及其他必需用品。

实验步骤:

第一步:

其中一只狗的胰岛切除,另一只狗不切除胰岛但做相应处理。

第二步:

分别收集狗的尿液于两支试管中,然后滴加斐林试剂并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第三步:

给切除胰岛的狗喂食适量的胰岛素,一段时间后收集尿液,用斐林试剂鉴定,观察颜色变化。

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问题:

①指出上述实验步骤中的一项错误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推测步骤纠正后实验狗的实验现象。

第二步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本实验设置了两种对照:

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座号:

班级:

建瓯二中2012—2013上学期

高三年级生物科期末试卷答案卷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

(除特殊说明,每空1分,共40分)

31.(共10分)

(1),,。

(3分)

(2)实验步骤:

②;(1分)

预测实验结果:

(3分,每空1分)

①若;

②若;

③若。

(3)如右图(3分,基因型全对2分,

表现型全对1分)

 

32.(共10分,毎空1分)

(1)

时间

方法

目的

第1年

获得F1

第2年

获得F2

第3年

获得F3

第4年

鉴定选出纯合的aaRR植株

(2);。

(3)、、。

(4)。

33.(共5分,毎空1分)

(1);。

(2);(3);

(4)

 

34.(共10分,毎空1分)

(1)、 、 

 

(2)① (顺序不能颠倒) ② (顺序不能颠倒)

 a.;

b.; 

c.;

35.(共5分,毎空1分)①;

②, ; 

③。

建瓯二中2012—2013上学期高三年级生物科期末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说明:

1.生物学术语出现错、别字,改变了原术语含义的,每个字扣1分(或该空不得分)。

2.答案外,其他合理答案应给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大题。

除非特殊说明,否则每空1分,共40分。

31.(10分)

(1)雌雄芦花羽毛鸡,非芦花,均为芦花羽毛。

(或者:

雌雄非芦花鸡,芦花,非芦花。

)(3分)

(1)实验步骤:

(1分)

②从F1代中选取芦花雌鸡与非芦花雄鸡杂交得到F2代;

预测实验结果:

(3分,每空1分)

①若F1代雄鸡均为芦花,雌鸡均为非芦花;

②若F1代雌雄鸡均为芦花羽毛,F2代雌雄均有芦花与非芦花羽毛鸡

③若F1代雌雄鸡均为芦花羽毛,F2代雄鸡均为非芦花,雌鸡均为芦花

(3)(3分)

 

32.

(1)

时间

方法

目的

第1年

AARR与aarr杂交

获得F1

第2年

F1自交

获得F2

第3年

播种F2,选择无芒抗病类型自交

获得F3

第4年

播种F3

鉴定选出纯合的aaRR植株

(2)人工去雄;前(3)23/1625%(4)A

33.(共5分,毎空1分)

(1)翻译;(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

(2)UCU;(3)mRNA

(4)

34.(共10分,毎空1分)

(1)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分析和综合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①B A(顺序不能颠倒) ②D C(顺序不能颠倒) a.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

b.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 c.既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又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或:

两者都能阻断)

35.(共5分,毎空1分)

①第三步给切除胰岛的狗喂食适量的胰岛素

②出现砖红色沉淀 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③实验狗与正常狗的空白对照 实验狗补充胰岛素的前后自身对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