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 脉法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0208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8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 脉法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 脉法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 脉法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 脉法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 脉法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 脉法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 脉法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 脉法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 脉法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 脉法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 脉法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 脉法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 脉法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 脉法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 脉法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 脉法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 脉法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 脉法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 脉法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 脉法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 脉法解.docx

《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 脉法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 脉法解.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 脉法解.docx

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脉法解

行者老师讲《四圣心源》脉法解

一、脉法解一2

问:

毛折乃死,是什么意思?

8

问:

男女左右,大小不同,道理在哪里?

8

问:

讲讲六阴脉。

8

问:

脉细代表什么含义?

8

问:

牙痛有何妙方?

9

问:

吐酸水的病机?

10

问:

有个朋友找医生号脉时告诉他是心肌肥大,请问这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判断的?

10

二、脉法解二11

问:

“右关尺浮,右寸沉;左三部皆沉弱。

”可以讲一下这脉象,这脉象是什么意思呢?

13

问:

左三部脉几乎切不到?

14

问:

右尺脉浮不是相火不能安藏吗?

用沙半理中应该不加附子吧。

14

问:

左大顺男,右大顺女15

问:

脉阴阳是指什么15

问:

脉细向来说是营分不足或是精气不足的,总体上说是阴分不足这个结论对吗?

15

问:

现在把的脉象大多是弦而细。

15

问:

开始是两关脉紧,吃了附子理中汤,现在是浮数16

问:

晚上1—3点要吐完痰才能睡觉16

问:

左三脉细而弦,右寸细、关、尺摸不到16

问:

左脉细,右脉大17

问:

如何学脉法17

问:

日本汉医书如何18

问:

如何学习脉法,从那里入手18

问:

四时脉象,那个是生理脉,病理脉?

19

问:

脉原于足阳明胃,起于足少阴肾,止于手少阴心是怎么回事?

19

问:

学脉从何处入手最为有利?

20

三、脉法解三21

问:

为什么弦数脉主热也主寒呢?

22

问:

那迟数脉只能根据一个人的前后情况来对比,横向对比意义不大。

23

问:

作为客热,不能消谷,这里面这个客热这个热是指脉数还是指阳虚发热?

30

问:

我想问一下,那个伤寒论122条说的,有条文说得这个,数为客热,客在这代表假的意思,不是外来之热的意思,是不是假热的意思是吗?

30

问:

那这种火是吧它除了比方脉数之外呢,还有没有像其它的比如像口干啊什么的,这些其它的一些热象,体温高啊,或者病人自我感觉发热,有没有其它的说这些脉数,还有其它的热象吗?

就这个阳气不能潜降的这种发热。

31

问:

自我感觉发热是吧,自觉症状。

31

问:

它会不会出现那种口渴啊,舌红啊这些。

31

问:

就说这个刚才您不是说了,由于三阳经,是吧!

不能潜降,郁于上,好像是这个意思吧,它这热是不是主要表现在上部啊?

31

问:

也会出现那种面红啊或者什么的,好像类似那种戴阳似的。

31

问:

好的,谢谢。

32

问:

讲讲井荥输经合吧,这是关于这个经络上的32

问:

糖尿病的气不可化精,原因是否就是阳气不降,从哪些症状可寻呢?

32

问:

讲讲针刺入门。

33

问:

今天有个朋友问我,就说这个脉法谈一谈。

33

问:

察脉虚实上下来去至止33

问:

我就想问,就说这个他这里边呢不是说了来者至骨肉至皮肤其气升也是吧,咱们在临床上就诊脉的时候,来是怎么就说就是这个脉搏,由下至上,这个过程要来呢,怎么分来和去啊,他说的到是挺容易,但是实际操作起来感觉特别难把握。

34

问:

讲讲消渴的病机吧35

四、脉法解四36

问:

在临床上平人脉多吗?

41

可遇问:

四岁小孩长期鼻塞不通,睡觉时发出很响的呼噜、便溏,扁桃体肿大,深,痒,舌胎白腻。

41

问:

这个病人渴而多饮,多尿,擅饥多食。

42

问:

抵当汤和桃核承气汤有什么区别。

44

问:

清肺金的药如何运用。

44

问:

麦冬、玄参怎么选用。

45

问:

右寸脉上鱼。

45

五、脉法解五46

问,弦脉和虚脉可以兼见吗?

48

有人问,弦脉与紧脉临床意义有什么不同?

49

问弦脉在各部出现有何具体临床辨证意义?

50

一片冰心讲,能不能讲弦滑呢?

54

问,能不能讲讲小儿盗汗的病机?

54

六、脉法解六56

问:

请讲讲脉症不符的情况,是如何分析?

57

问:

脉浮中沉取,浮取的力量是如何?

59

问:

请问老师,身体很虚弱的人,脉反洪大有力是怎么回事?

59

问:

请谈谈兼脉。

60

这个是六脉沉微弱,有卵巢囊肿怎么解?

61

问:

高血压怎么治疗?

62

问:

椎间盘膨出,怎么治疗?

63

问:

脉病人不病的的问题。

64

一、脉法解一

讲课时间:

2008-04-16

今天把中医的脉法简单的理顺一下。

脉法的起源、变化整体来讲一讲,这样大家在临证的时候心里有个底。

我们搭脉,根据动向分为来去上、下、至、止几个部分。

就是脉在上面的时候浮现来是什么样子,而沉下去时是什么样子,止时是什么样,来时又是什么样。

而我们今天是根据黄元御的脏腑虚实来诊断。

我们搭脉,一个是脉动,一个是尺肤,脉法的位置有时候,除了脉动,部分有高有陷。

什么是独取寸口,就是以寸口之脉,侯一身五脏六腑气之虚实,这就叫寸口之脉法。

为什么要取寸口呢?

古人说,寸口者,气之大会要。

营气是周营全身,一日一夜交汇的地方。

脉气交汇,五脏六腑之气全交汇于寸口。

寸口脉有几个特点,第一个脉是怎么来的,首先是要靠阳明胃气的鼓荡,脉气才能行于周身,阳明胃气,一身原气之本,是为根气,少阴肾气亏虚的话,脉象会浮散微弱,所以搭脉时讲究胃神根第一点讲寸口脉的部位,是根据关部来定的,腕后高骨,定关,桡骨径突,对应的是关部,高骨前,中医讲关,气机在这是阴生阳入,是关隘之口。

我们古人,根据天地之气成象,来定出不同的气象,不同的脉度。

关前一寸,一寸里面取九分,寸口脉阳气出九分,关前是阳出九分,九分里面以六分定为寸,关后阴入一指,阴气伏藏,由关部到尺泽穴。

一尺里面取一寸,一寸里面关后三分,是为关,余下来的七分定为尺部脉,这就是寸和尺的分部。

关于具体部位的长短来历,平常的动脉循经是手太阴肺经,但是也有很多人脉向行的不是手太阴肺经。

一般是至关部以后,脉向内循,内安于手厥阴心包经,这是内斜脉。

还有从关部外出并于手阳明大肠经,这是两种脉向的变化。

按着道家来解释,一般人的脉向出关了以后向内走,心气偏抑郁,脉象偏于往外的,偏于阳的一面,就有点浮动,浮躁,阴的一面就有点抑郁。

所以内弦脉的人经常有心烦抑郁的症状,无明烦恼。

斜飞脉的人,上焦阳气不降,还有一种叫反关脉,是脉行直接从指部并于手阳明大肠经,这种人天生就是阳气不易敛降,阳明经气不容易敛降,这是生理的一种状况。

会出现这种阳明经气不易敛降,就要靠后天的自己调摄,靠天时、地理几方面来佐助可以达到平和。

下面讲脉法的部位。

两寸部是上焦之分,我主张是不要强分脏腑。

内经里有句话就是,上附上,下附下,就是上对应着上,下对应着下,咽喉对应着寸部朝上入鱼际,尺部朝下对应着双膝足踝,所以我们根据脉象定的上中下这种三部,而强分脏腑有点不太合理,因为如果定出来强分脏腑,象后代的脉经里也写着,左寸心小肠,心膻中,又有外内的问题。

首先我的理解,脉象的靠内侧靠外侧,尺内以候腑,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内以候腹。

腹中的疾患往往显示在两尺部脉,左侧候之以左,右侧候之于右,它是有左右的隶属差别,左腿有毛病就是显示在左尺部脉,它不会映射到右尺部脉,相应的脏腑肌瘤都是以左应左以右应右。

我们现在根据黄元御的脉法来看,左上两寸部脉,候于上焦之气,关部脉候于中焦之气,尺部脉候下焦之气。

然后根据两手六部脉升降现象来判断元气升降的这种大象。

左手按照黄元御先生解释,是由阴出阳,主精血,从精血中阳气升达,然后是水中升木,木中生火,来从这里考虑的。

左路阳升阴长,右路阳杀阴藏,在阳气敛藏上有克制的这种作用。

第一种,心火要敛藏,火克于金,肺气才能降,金克于木,胆气才能够下达,木克土阳明气才能下降。

所以临床上很多疾病,阳明少阳之气是要相互克制的,然后是土克水,水气才能敛藏。

所以左路阳升和右路阴藏,它是走的生克不同的角度。

种种脉象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派生出来的?

我们把四季脉象掌握好以后,就可以握阳升阴长的这个象。

内经有六脉,就是大、小、缓、急、滑、涩,从这六脉来判断邪气的消长不同的现象。

进而寒伤有十脉,就是伤寒通过十种脉象,也就是对脉气的强弱、脏腑的虚实来判断的。

基础还是对四季脉的把握,进而对伤寒的十脉来判断阴阳的虚实。

后代衍生出来的二十四脉、二十八脉,这些都要以四季脉为基础。

难经里讲的脉象,也是根据四季脉象来的,它这里把五脉的藏象,又分别为五藏六腑,各自生克,显示出来,根据脉象判断脏腑虚实。

今天讲的仲景的脉法和黄元御先生的理解。

现在讲四时的脉体,大家要不断的用思维去揣摸它。

春之脉,如若昭昭,如寻长端末稍,是怎么样为弦脉,其脉如弦。

通过文字的描述,不断的去体会。

春脉是阴中一点阳气,阳气于生动,由震化而生,这时阳气已经萌动,阴气尚末动。

夏季,阳气慢慢形成疏缓涣散,慢慢浮散这样现象,就出来洪脉,阳气也是由内而外产生一种冲,这时一般脉象用离卦来解释夏季这种现象。

大家记住,用卦象来现解脉象,也是一种表示的方法,但如果不熟的谈,这样理解有时会产生更多的名词,造成更多的障碍。

秋季是一阳由内而生,一阴自外而生。

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就是说秋天还是浮脉,已经有一点要收的意思了。

这点要收的意思不是从里面来,是从外面来的。

所以大家看兑卦,外阴爻而内阳爻。

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

冬天是一坎卦,坎的卦象是一阳居于二阴,有人解释是坎中满,一阳居于二阴之中,我认为这个解释就不对。

就这个坎卦的卦象来说,坎卦的内卦应该是阴,是一阴爻,最外面也是一阴爻,如果不用三爻画卦法,而用六卦画卦法,最会看的非常仔细,坎卦代表的是阴阳错杂的一种现象,他表现出来的外在暂时是阴爻,离卦也是一样,离坎两卦是一个互卦,它两是随时可以变化的。

在临床上很多症状要注意,病人出现寒水之象,一转换就变成离火之象,所以离坎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相互转化的,很多少阴病,产生上焦,两卦互相流动,互相变化,互相为用,所以人的心肾之气是相互沟通,心肾相交,相互济济。

由心君之气然后下敛变成肾水。

黄元御先生说过:

“方见上热,便知下寒之甚”,三阴病,病人平常就是虚寒的体质,方见上热,刚见到上面有火,就知道下寒之甚,坎水寒甚了,上面才会有火热。

因为水火不相济济了,离越热,坎越寒。

还有张逸安、张志聪,他就提过,有一分浮热则用一分附子,临床上很多虚症病人,上焦火越大,下焦用附子量越大,如果附子量没跟上去,症状不会很快解除。

有微火的话,就用一点附子,这时就用补中益气了,甘温除热了,要是大热、暴热,都是阳不敛降。

下面讲真脏脉。

历来内经里对真脏脉有解释,黄元御先生也有解释,但解释的有一些不是让人一目了然的。

大家想想真脏脉是什么?

真脏脉现,五脏六腑之气皆因胃气而至于手太阴,就是必须靠胃气的鼓动,五脏六腑之气而至手太阴脉,就是脏气者不能自至于手太阴。

黄元御先生解释说,邪气盛,精气衰,真脏之气独现,按理说邪气盛,精气衰,应该显示的是邪气的脉象,邪气脉象就是一股不正之气,一股非位之气,导致的这种脉象,即然是非位之气导致的这种脉象,为什么必然是真脏脉现?

而且五脏六腑之气必因于胃气而至于手太阴。

真脏脉现是什么含义呢?

是一脏脏气败亡所显示的脉象叫真脏脉,即然是一脏脏气亏竭,为什么会显示真脏脉,因为这一个脏气已经亏败,这个脏气必然不能随脉象到达手太阴,这个脏气郁阻住了,手太阴显示是其它四脏的脉象,就象四季之气一样,现每一季之气,并不是哪一季气旺,而是哪一部脉气亏或哪一部脉气亡这种现象,四季之气有生有长有收有合,而无藏时,就是脉气整个都浮在外了,所谓脉气不得藏,这时真脏脉现就如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

真肺脉至,大而虚,这是不得敛啊,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真心脉是什么,心气是开散的,脏腑之气不能开散了以后,真脏脉现后,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接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

这是脏腑之气不得升达了,已经无力升达了,全都是郁结于下,所以真脏脉讲的是一脏的脉气亏虚,相反会显示这一脉气非常盛,这是脏腑之气亏,其它四脏之气自然这一气流转了以后,隔绝与此,根据这种状况显示出来的脉象来理解真脏脉,大家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认识。

真脏脉现者,皆死于不治。

这也不是这么说的。

真脏脉现对于什么病人,到什么程度,这都是有讲究的。

真脏脉现皆死,有几年死,这都不一定,内经和伤寒里有很多死症,现在也经常有。

黄元御先生解释这个真脏脉,主要是从胃气败竭这个角度来解释的,我解释真脏脉,主要是从一气不至,有五脏六腑之气,有一气不至,一气败竭,从这个角度来解释。

但是从黄元御先生的理论,五脏六腑之气皆属于中气之往来,所以一脏真脏脉现,也就等于中焦胃气的败竭,只不过败竭的方式不一样,部位不一样,会产生脉象不一样。

下面把不同等的脉象按黄元御先生的思路来理顺一下。

浮沉大小,五脏之脉,心肺俱浮,肾肝俱沉,脾胃居沉浮之间。

阳浮而阴沉,其性然也。

然阳主降而阴主升,阳体虽浮而内含降意,则浮中带沉,阴体虽沉而内含升意,则沉中带浮。

沉而微浮,则阴不下走,浮而微沉,则阳不上浮。

若使寸脉但浮而不沉,则阳气上逆而不交于阴,尺脉但沉而不浮,则阴气下陷而不交于阳,水火分离,下寒上热,诸病生矣。

过去古人,很多人不讲究部位,黄元御先生的脉法是非常讲究部位的,不讲究部位是怎么回事吗?

不讲究部位是在浮沉之间论部位,讲究部位是在浮沉以外,在佐以六部,举个简单的例子,左寸浮大,只这一点是什么意思,左寸本来就是木火升发的位置,而浮大也是木火外达之象,所以左寸浮大,代表心火内实,心火至盛的现象,然后根据左寸浮大,再看关部,关部如果有浮大之象,就是心肝火盛,木火之象。

再看右寸沉大这种脉象,临床上不常见,但是我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就是叫大家按照黄元御先生这个思绪,把脉象理顺。

左寸是木火升达,现在左寸没有浮反而沉,这是木火升达不足,在六部脉象看是这样的。

但是一部来说它沉而大,沉而有力,沉实,按照一部脉象心火本身脉象来说,这是心气内郁,根据这种脉象,木郁就要达之。

一见脉象沉,是金木收敛有余的脉象,它敛在里面了,还要看它是化阴化阳,是有余还是不足,是沉而弱,可能就从阴化,从水化,就是说木火升达不足,是沉郁在下,显示出不足之象,都是寒象。

如果是沉郁而实呢,就是以郁为主,需要以舒达为主,如果是沉实的话,就要舒解心气,以辛凉、辛散为主。

苍朴这些开达郁结,而不应该是以辛热为主,六部有六部之象,黄元御先生在脉法里把六部之象解释的非常透彻。

土之所以升降失职者,木刑之也。

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土气冲和,则肝随脾升,胆随胃降,木荣而不郁。

土弱则不能达木,则木气郁塞,肝病下陷而胆病上逆。

胆木化气于相火,胆木右降,则相火下蛰而不上炎,胆木逆升,相火上炎而刑肺金,肺金被克,清气郁蒸,而生上热,于是右寸之脉亦大。

肝木主升,肝木不升,生气抑遏而生下热,于是左尺之脉亦大。

右寸之大者,肺金之上逆也,左尺之大者,肝木之下陷也。

这是讲六部的升降方向。

相反,在临床上只用这个是不够的,还要看一部之升降,比如左关这一部脉象,它来,脉搏跳动,跟呼吸一样,它一来一往,一发一收,这脉象就搏动,就好象木火升达,脉象一去象金水收敛,脉象来的时候有点郁滞,来的时候时间比较长一点,这时就要考虑木气有郁滞了,来的时候有力;收的时候,时间特别短,又没有什么痕迹,这时就要考虑,金水敛降不足,但脉象要查就查主要有问题的,来的时候脉形比较壅滞,脉行涩,走的时候脉象比较轻利的话,往往是升发上的问题。

在一部的脉象,考虑升降,是金水收敛问题后,这一部脉象来去有了,然后看它是上、下,是偏于浮还是偏于沉,考虑到脉象是升有余还是降有余,就象我们考虑脉象寸大还是尺大?

来去可以判断两关的现象,还有至、止,至、止是六部脉象比较不能代替的,因为有的脉象很快的跳一下,休息一会,然后再跳一下,止的时间是很长的,就是整个脉气滞涩、郁阻的时间比较长。

还有的脉,象滑脉,不停的流,往来流离不停息,脉道流利,人的六气充盛浮在外面,收不足,所以上、下、来、去、至、止,大家在搭脉时仔细体查一下。

黄元御先生把脉法解释的非常透彻,讲的是真正的脉理,从古到今讲脉理的人不多,因为大多数人都不太懂,懂的人又讲不明白。

今天就讲到这里,大家有什么问题提一下。

关于二十四脉,下来我会专门给大家讲,关于六部浮沉讲的什么意思,六部的滑涩有相对应什么机理,会门别类的给大家讲讲。

问:

毛折乃死,是什么意思?

答:

毛折就是说皮肤汗毛,人的内伤疾病是从内而外的,即然发展到了皮毛了,在内经上,毛折,是说皮脆,皮肤非常干燥,毛发折断,这时疾病发到了极点。

古人讲,练习导引、内功,易筋断骨,讲内练,洗髓伐毛,即内在的骨髓和外在的皮肤是相对应的,真正功夫练的好会练到皮毛上,这是功夫达到很高层次上的现象。

洗髓伐毛,第一步是易筋锻骨,从筋骨入手,然后是洗髓,然后才是伐毛,色不折,毛折乃死。

问:

男女左右,大小不同,道理在哪里?

答:

左大顺男,右大顺女,男的是阴中一点阳气,所以要升达;所以左路升达之气就偏于旺盛一起。

女的是阳中有一点真阴,所以,以降为用,右脉偏大一点,偏有力一点,这是对女子有利的。

但是在临床上遇见左右不一样的,参考刚才说的就行了。

问:

讲讲六阴脉。

答:

六阴脉我知道的也不多。

六阴的脉象是六脉沉数,这种脉象在临床上,有不少女性患者是六阴脉,六阴脉象可以不是病态,对于有六阴脉脉象的妇女来说,是一种符合生理的状况。

有些妇女性情比较含藏的,脉象比较柔弱,这是先天的秉赋,按古人讲也是一种贵象。

但是看六阴脉一定看六部脉,根据六部脉仔细评判,不能妄下结论,就说是六阴脉。

问:

脉细代表什么含义?

答:

脉细主要是针对脉形来说的。

根据脉形可以得出脉形细弱,这在临床上,细脉首先是脉道不充盈,往往是血不足的表现。

在临床上很多人把细脉和濡脉放在一块,因为阴份不足,容易浮起来,所以脉濡细。

但是一部脉象,大家可以根据四季脉法,洪脉是扩大,玄脉是升达,毛脉是收敛,迟脉是敛藏之象。

这几种脉象都可以夹杂细脉,如果参杂细脉的话,这个脉本身不足盈,这时根据细脉的不同间杂的滑涩之象,来判断是郁滞导致还是由气血不足来导致的。

根据兼夹脉象,内经说的查独,察看六部脉,必须要查独,哪一部脉有独特的,与其它脉不一样,这部脉基本上就是病脉。

内经里查独、查兼,查陷下,内经对于脉法的三查。

兼就是兼脉,兼杂什么脉象,比如弦细,兼,就是兼并的兼。

陷下是部位。

问:

牙痛有何妙方?

答:

曾经有个方子,就是熟地30—60,细辛5-10,煎煮后漱口,很多病人马上可以止痛。

但这只是一个治标的方法。

具体内服药还要靠辨证。

还有点时间,给大家讲一下,前几次讲课有人反复问口咸、口苦怎么治。

口苦是为木火,口咸是金水之气不得敛藏。

中土化生五味后,木火生达,金水敛藏,木火生达的时候,木火之气欲生达而不得生达,容易产生酸苦之味。

木气欲升而不得升,是酸;火气欲达不能达,欲开散不得开,上焦有火,金气欲敛不能敛,则口辣,辛;水气欲藏不能藏,口咸。

这是因为五脏四气因为不及而产生的太过,这时根据它的虚实或助之,或平之,象木气不及产生口酸,很多人一见口酸以后,两种治法就出来了。

一种是清热,清热之后也可以治口酸,但不是好的治疗方法。

还有一种是升达肝木,木气不升,则导致口酸,口酸往往是因为脾湿,中焦脾胃寒湿,木气不得升达,这时口酸。

木气不得升达很容易化火,所以中焦湿而且带热,中焦湿热的病人反而口酸,这时要注意不能一味的清热。

在利湿燥湿的同时,适当要荣升肝木。

好多病人口辣,这是金气不得敛降。

首先要看胃气降不降,也许是胃气不得敛降引起的。

所以不能只清肺,要看中焦,还要化湿。

相对应的口咸,口咸是肾水不得敛藏,不得只利水还得镇水,象真武汤。

在临床上,有些口咸的病人我用真五汤,总之口咸的病人是要温阳利水的。

口中产生的五味,总归是由土湿。

问:

吐酸水的病机?

答:

吐酸水往往是胆胃之气上逆产生的。

胆胃之气上逆后,就要降胆胃,首先看是否要舒肝,很多人用柴胡温胆汤,治疗食管炎,胃十二指肠反流、合降胆胃之气。

第一中土要燥湿,第二降胆胃之气。

黄元御先生在舒肝的时候,必用桂枝,这是他的表法,大家不能一窝蜂都这么用。

本来胆胃之气就降不下来,中枢就舒展不利,再用桂枝一顶,彻底就下不来了。

这时就该用点柴胡、苏叶,用这一类的药,即能够降胃气,又能舒达胃气。

再者,本来就经血亏虚时,又郁阻,又需要升肝木时,可以用点防风、白芍,这都是变法,不能说一上来就用桂枝,有时会产生一些弊病。

当然桂枝是个大法,是个好药,在个别情况下我们知道怎么用。

第一,临床一见吐酸水就用瓦楞子,乌贼骨,这些可用可无,都是些小药,治标不行,但用也行。

大法对了以后,用了它们效果可能会更快些,大法不对,用它们一分都不会管用。

问:

有个朋友找医生号脉时告诉他是心肌肥大,请问这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判断的?

答:

这是临床经验了。

根据临床经验判断的。

当然心肌肥大这是猜测出来,中医不是这样断定的。

什么情况下是心肌肥大呢?

心衰的病人,高血压的病人,还有扩张性心肌病的病人,但这些病人有时脉象可能不一样。

所以不能说就一点判断什么样的脉象是心肌肥大。

吐酸水和口酸还不是一回事。

在临床上胃中灼热吐酸水的病人,可以根据从阴化从阳化来看,仲景的半夏泻心汤,对于治疗这些病人很大一部会都有疗效。

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虚,大则为实。

在尺为关,在寸为格。

关格者不及天地之气。

关格者不得小便,格则土逆。

这一点浮大,是有程度的。

不是说一般的,一般的心火炽盛病人临床上是很多的,而且是外感病人,寸口脉浮大,外感一过,身体内的阳气浮动发热,寸口脉浮大的病人……灵枢脉度讲的,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容,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不能容,故曰格。

阴阳俱盛不能相容故曰关格。

这两处关格讲的是一个意思。

但这两处是阴气太盛,为什么阴气太盛?

并不是阴气太盛,是一气欲升不得升被阻于下了,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容,阳气不能被容,阴气不能容润了,这是阳气不能由阴出阳了,故曰关,关在里面。

阳气太盛,阴气不能容,阳不能归根,不能敛了,故曰格,阳气都被格在外面了。

阴阳俱盛不能相容故曰关格,这个关格讲的是寸口脉的尺寸大到一定程度了才能是关格,但是在脉经上讲的,脉要大到几倍几倍,这不好说,当然经常搭脉的时候,手底下会有这个度,用几倍几倍有时不确切。

因为手底下是意会知,不能量化,现代医学最大弊病是量化,所以脉经上认为是不可取的,它表达方式不对,但意思是对的,必须大到什么程度。

半夏泻心汤是少阳方,由于太阴中土寒湿,导致胆胃之气上逆,所以有温太阴降阳明少阳是半夏泻心汤的意思。

因为造成肝气不得升达的原因是中土有寒湿,所以,干姜人参足以舒肝,干姜本身是辛的,辛开苦泄,干姜为辛,所以舒肝不一定柴胡,也不一定桂枝,干姜一味足以。

大家要体会药物的之间的性味,产生升降这种作用,这样开方子慢慢逐渐细腻下来,对于古人过去很多医案,就会理解的深刻一些,其实过去很多古人的医案有不对的,但他看的病是对的,但他自己理解的理论是不对的,我们能从中理解到真正的机理就行了。

今天就讲到这里。

二、脉法解二

讲课时间:

2008-04-23

简单给大家提个问题,在临床上我们经常遇到好多病人,两寸脉沉弱这样人比较多。

然后问大家:

两寸脉沉弱,主什么?

就说左寸沉与右寸沉又主什么?

大家就我提出的两个问题,发表一下意见我给大家说切脉,不是靠临床得来的,切脉是靠领会的。

得于心而应于手,如果你心中不得的话,这个时候就是你手就是换个机械手,分辨率再高也没有用,所以必须在理上领会了以后才能够下手,领会,真正有所明了,有个问题我就是说两寸脉沉弱这种病人,大概是怎么造成的?

左寸沉弱与右寸沉弱,他们分别讲的什么,有什么差别?

讲的是两寸脉,大家还没有,也就是说跟着黄元御先生掌握脉法的思路来走,灵素说了一句心里之气不足,两寸脉沉弱,其实是心肺不足,是阳不足,是阴不得出阳,阳衰了阴气必盛,所以这个病人处于阳虚体质,两寸脉沉弱,第一点就是左寸沉不开达,能升而不能开。

肾阳不足呀,肾阳这个词用的不太好,现在大家就是说很多教材就是说脾阴脾阳、肝阴肝阳、心阴心阳这都搞烂了,如果再谈肾阴肾阳的话,因为这个肾吧,牵扯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它参与后天的升降,另一个它又主宰先天元气的盈缩,所以你谈肾阴肾阳的时候不够准,还容易搞混。

你要说元阳不足、不能上达,这个不一定,它只能代表就是说一身元阳到了肝脉以后,然后木不能成实,就是说水能生木,木不能化火,这一点导致左寸脉这种沉弱,如何化火,我们要治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