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答案 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0396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文言文答案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课外文言文答案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课外文言文答案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课外文言文答案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课外文言文答案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课外文言文答案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课外文言文答案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课外文言文答案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课外文言文答案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课外文言文答案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课外文言文答案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课外文言文答案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课外文言文答案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课外文言文答案 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课外文言文答案 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课外文言文答案 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课外文言文答案 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课外文言文答案 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课外文言文答案 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课外文言文答案 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外文言文答案 2.docx

《课外文言文答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文言文答案 2.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外文言文答案 2.docx

课外文言文答案2

1.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车,学了不多久,就和王子期驾车比赛,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在了后面.襄主说:

"你教我驾车,没把技术全教给我."王子期回答说:

"技术是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误.凡是驾车赛马,最要紧的是马套在车上舒适安顺,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现在您落后时想赶上我,领先时又怕被我赶上.实际上赶马上路,远途竞赛,不在先就在后,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

一,l.向2.穷尽3.被4.发语词

二,1.技术已经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2.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那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3.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 

三,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注意力在前方目的地,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王子期身上.赞成.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

2.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去征伐孤竹国,春天出发,冬天返回,迷了路找不到归途.管仲说:

"老马的智慧能够利用."于是放开老马,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归途.走到山中,找不到水喝,隰朋说:

"蚂蚁冬天居住在山的南面,夏天居住在山的北面,蚁窝上的土高一寸,下面七八尺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按此挖掘,果然找到了水. 

一,1.通"返",返回2.道路3.找到

二,1.管仲说:

"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2.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三,老马识途有经验,能带领新手工作

3.穿井得人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

"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出去说:

"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姓丁的人回答说:

"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使用,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一,1.等到2.说,讲3.不如

二,1.得到,获得2.找到3.能够

三,1.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2.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四,以讹传讹

4.南辕北辙

刚才我来时,在大路上碰见一个人,脸朝北方手里拿着缰绳,驾着车,告诉我说:

"我想到楚国去."我说:

"您往楚国去,为什么要朝北走呢"他说:

"我的马好!

"我说:

"马虽然好,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他说:

"我的路费多!

"我说:

"路费虽然多,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他说:

"我的车夫能干!

"这些条件越好,离楚国就越远了. 

一,1.想要2.何,什么3.良好4.越

二,1.马虽然好,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2.这些条件越好,却离楚国就越远罢了.

三,南辕北辙行动和目的相反

5千里之马

古代有个国王,想用千金买千里马,三年不能够买到.有个宦官对国王说:

"请让我去买马."国王派他去了.三个月就得到了千里马;但马已经死了,他就用五百金把那匹马的骨头买来,回来向国王报告.国王大怒说:

"所要买的是活马,要死马干什么白白地花费了五百金!

"宦官回答说:

"死马尚且用五百金买下,何况活马呢天下人必定认为大王肯出高价买马,千里马这就要到了."由此不到一年,买到三匹千里马.

一,1.派遣,差遣2.花费,此指白白费掉3.一年,周年

二,1.用2.认为3.因为4.用来

三,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四,1.所要买的是活马,要死马干什么2.由此不到一年,买到三匹千里马.

6.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派使者问候赵威后,送给她的信还没有启封,威后问使者:

"你们国家今年收成怎么样百姓怎么样国君怎么样"齐国使者很不高兴,说:

"我奉命问候威后,可您现在不问候我们齐王,先问收成和百姓的情况,难道有先卑贱而后尊贵的道理吗"威后回答道:

"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每年的收成,哪有百姓没有百姓,哪有君王啊怎么能舍弃根本的而询问次要的呢" 

一,l.问候2.这样3.如果

二,排比:

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反问:

苟无岁,何以有民 

三,民本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事不可缓也;救民于水火之中……

四,舍本逐末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轻重倒置

7.齐欲伐魏

齐国要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

"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农夫看见了,没遭受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

一,l.快2.分别3.怕,担心4.辞去,遣散使(让)……休息5.独得,据有

二,1.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狡猾的兔子.2.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

3.农夫看见了,没有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 

三,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不要因双方相争持,让第三者得了利

四,寄寓了一定道理,对人们有一定警示作用.

8.赵襄子饮酒

赵襄子喝酒,五天五夜没停止,对侍从说:

"我真是国家的杰出人才呀,喝了五天五夜的酒,居然一点也不疲劳."优莫说:

"君主您多努力呀!

比纣还差两天罢了!

纣喝酒取乐达七天七夜,现在您已经持续五天了."襄子害怕了,对优莫说:

"既然如此,那么我也要灭亡了吧"优莫说:

"不会灭亡."襄子说:

"比纣就差两天罢了,不灭亡,还等什么呢"优莫说:

"桀纣之所以灭亡,是因为遇上了汤武,现在天下都是桀一样的人,而您是纣一样的人.桀与纣并存世上,哪能一同灭亡呢不过,也危险了!

"

一,1.确实2.尽力,努力比不上3.全,都4.等待什么(其中"何"为疑问代词,什么)

二,危险知己知彼

三,1.喝了五天五夜的酒,居然一点也不疲劳.2.比纣就差两天罢了,不灭亡还等什么呢 

四,对比

9.沛公至咸阳

刘邦攻破咸阳后,手下的一些将士们都争先恐后地奔向秦朝的国库,把里面的金帛财物都分了,而萧何唯独先进入秦丞相府,把丞相,御史的律令,图籍都收藏起来.后来,刘邦成为汉中王,任用萧何做丞相.项羽和众诸侯们到了咸阳,烧杀抢掠一番离去.刘邦之所以了解天下的各处险要,人口的密与稀,人民的强健与柔弱,百姓的贫苦,都因为萧何完备地得到了秦的图籍.

一,1.跑2.用做3.……的原因 

二,汉王刘邦之所以了解天下各处险要,人口的密与稀,人民的强健与柔弱,百姓的疾苦,是因为萧何得到了秦的图籍.

三,萧何月下追韩信

10.四面楚歌

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士兵很少,粮食也没有了.刘邦的军队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围了好几层.项羽在深夜听到四面的汉军都唱起了楚地的歌曲,于是大惊失色,说:

"汉军都已经取得楚地了吗为什么楚国人如此之多呢!

"就起床,在帐中饮酒.项王有一个美人,名叫虞姬,经常因宠幸而侍从在侧;有一匹骏马叫乌骓,常常骑它.于是项王就唱起了悲凉激愤的歌,自己作歌词:

"我的力气能够拔山啊,勇气盖过世人.时运不济啊,乌骓马也不能奔驰了.乌骓不能奔驰了可如何是好,虞姬啊虞姬,我将怎样安置你呢!

"唱了好几遍,美人随歌声应和起来.项王流下眼泪,手下的人都哭了,没有谁能够抬起头来看他.

一,1.和几2.就3.自己,亲自4.没有人

二,1.汉军都已经取得了楚地吗为什么楚国人如此之多呢!

2.唱了好几遍,美人随歌声应和起来.

三,乌江.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惋惜不可沽名学霸王

11.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孙叔敖遇到狐丘丈人,狐丘丈人说:

"我听说,有三利必有三害,你知道吗"孙叔敖惊讶地改变脸色说:

"我很糊涂,怎么知道.请问什么叫三利,什么叫三害"狐丘丈人说:

"爵位高的,人们会嫉妒他;官大的,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厚的,怨恨会集中于他.这就是三利三害."孙叔敖说:

"不是这样的.我爵位越是高,心志越在于下层;我的官越是大,做事越加小心谨慎;我的俸禄越是多,布施越加广泛.这样可以免于害吗"狐丘丈人说:

"话说得好啊!

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感到患苦."

一,1.吃惊改变脸色2.我,谦词3.聪明,才思敏捷4.君主厌恶他

二,l.我的爵位越是高,越加关心下层的百姓;官越是大,做事越加小心谨慎;俸禄越是多,施舍越加广泛.2.话说得好啊!

这类事连尧,舜他们都感到患苦.

三,大多人得"三利"之后纵情傲物,放任自己,以至于以荣升开始而以失败告终.

12.孔子见罗雀者

孔子看到张网捕鸟的人,捕到的都是黄口的小鸟.夫子问捕鸟人:

"唯独大鸟捕不到,为什么呢"捕鸟人说:

"大鸟容易警觉,所以不易捕到;小鸟贪吃,因此容易捕到.如果小鸟跟从易警觉的大鸟,就捕不到;如果大鸟跟从贪吃的小鸟,也能捕到."孔子回头对弟子说:

"容易警觉就远离了祸害,贪吃就忘记了灾患,这是出自它的本性啊.但是因为所跟随的不同就变成了福或者祸.因此君子应当慎重地选择他所要跟随的人,靠年长者的谋虑就有了保全性命的凭借,跟随年少者的鲁莽就会有灭亡的祸患."

一,1.跟随2.回头3.贪图4.远离

二,1.大鸟容易警觉故难以捕到,小鸟贪吃因此容易捕到.2.因此君子应当慎重地选择他所要跟随的人,靠年长者的谋虑就有了保全性命的凭借,跟随年少者的鲁莽就会有灭亡的祸患.

三,君子小人

13.教子

大司马王僧辨的母亲魏老夫人,品性非常严谨方正;王僧辨在湓城驻守时,是统率三千人的将领,年龄已过四十岁,但稍有不合意的言行,老夫人还用棍棒教训他,所以王僧辨才能成就功业.梁元帝的时候,有一位学士,聪明有才华,被父亲娇宠,缺乏教养,他若有一句话说得有道理,他父亲便在路上广为宣扬,一年到头都赞不绝口;但他若有一件事做错了,其父便想方设法为他遮掩粉饰,希望他自己能改正.待学士成年后,粗暴傲慢的性情日益增长,最终因说话不检点,被周逖杀死,肠子被抽出,血被拿去涂抹战鼓.

一,l.品性2.超过3.稍微4.掩饰

二,1.(王僧辨)稍有不合意的言行,(老夫人仍用棍棒教训他,所以(王僧辨)能成就功业.2.一句话说得有道理,(他父亲)便在路上广为宣扬,一年到头都赞不绝口.

三,方式结果对比

四,孟母三迁;伤仲永……

14.石崇与王恺争豪

石崇与王恺比富,双方都极力地把穿着,车马装饰得豪华奇丽;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帮助王恺.晋武帝曾经把高二尺多的一棵珊瑚树赐给王恺,枝杈伸张着,世上很少有能比得上它的.王恺给石崇看,石崇看罢,用铁如意一敲,随即就碎了.王恺既惋惜,又认为石崇嫉妒自己的宝贝,变了脸色,声音严厉.石崇说:

"不值得生气,现在我就赔你."于是命左右尽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高的,枝条树干世上少有,光彩夺目的有六七棵,像王恺那样的非常之多.王恺茫然若失.

一,l.常2.完3.尽4.像同"惘",迷惘

二,1.石崇与王恺争比豪富,(两家)都极力地把穿着,车马装饰得豪华奇丽.瑚树)枝杈伸张着,世上很少有能比得上它的.

三,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15.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逮捕,朝廷内外非常惊恐.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两个儿子还和原来一样在玩琢钉游戏,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孔融对使者说:

"希望罪责仅限于自己一身,两个儿子可以保全性命吗"他的儿子从容地进言说:

"父亲难道见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不一会儿逮捕他们的人也到来了.

一,1.逮捕惊恐2.希望自身3.同"否"4.不久逮捕他们的人

二,1.父亲难道见到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2.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

三,覆巢无完卵,比喻整体遭殃,个体不能幸免.

16.长安何如日远

晋明帝十二岁时,坐在元帝腿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阳的消息,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明帝问:

"什么原因让您伤心哭泣"元帝把被外族侵略不得已而过江避难的事告诉了他.元帝于是问明帝:

"你心里认为长安与太阳哪个远"回答说:

"太阳远,没有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根据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元帝感到很奇怪.第二天,召集群臣宴会,把明帝的话告诉众人.又重新问他,竟答:

"太阳近."元帝变了神情,说:

"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

"抬头看见太阳,不见长安." 

一,1.洛阳2.流泪的样子3.感到很奇怪4.再,重新

二,1.把被外族侵略不得已而过江避难的事告诉了他.2.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 

三,明帝两次回答不一样,自然不能都对,但他却能说出个道理来.

17.床头捉刀人

曹操将要接见匈奴使臣,认为自己的相貌丑陋,不足以威震远国,便让崔季珪代替,自己握着刀在床边侍立.接见完毕,派间谍问使臣:

"魏王这人怎样"匈奴使臣回答说:

"魏王高雅的风采很不一般,但是床头握刀的人,这才是一个英雄."魏武帝听到这些,派人追杀了这位使臣.

一,l.认为2.握3.高雅的风采很不一般4.但是

二,名词使者动词让

三,略

18.雪夜访戴

王子猷住在山阴.有一次夜里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室门,命令下人斟酒来喝.他四下一望洁白一片,于是起身徘徊,吟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安道;当时戴在剡地,王子猷就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过了一夜才到,王子猷到了门口不进去却返身而走.有人问其中的原因,王子猷说:

"我本来是乘着兴致而来,现在兴致尽了就回去,何必一定要见戴安道"

一,1.醒2.洁白的样子3.徘徊4.一夜

二,l.到了门口不进去却返回.2.就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

四,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19.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朋友约好时间一同出门,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了中午,那个朋友没有到,太丘不等他就走了.太丘走了以后那朋友才来.陈太丘的长子陈元方当时七岁,正在门外戏耍.那朋友问元方:

"你爸爸在家吗"回答说:

"等你很长时间,你不来,已离开了."那朋友便生气地说:

"真不是人哪!

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元方说:

"您和我爸爸约定的是日中,日中您不到,则是没有信用;当着别人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则是没有礼貌."友人惭愧,走下车来拉他,以示亲近,元方走进家门头也不回.

一,1.放弃2.同"否"3.拉4.不回头

二,真不是人哪!

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三,那朋友太丘那朋友

四,为人要言而有信,不讲信用自食苦果.

20.未若柳絮因风起

东晋的政治家谢安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和子侄们聚集在家中讲论文章方面的事.一会儿工夫雪越下越大了.谢安很高兴地说:

"白雪纷纷地下着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

"用'撒盐空中'大体上可以形容."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

"不如用'柳絮因风起'好."谢安高兴地大笑.

一,1.大,猛2.像什么3.大致形容

二,柳絮凭借风力飘在天空.

三,A

四,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绿"字;韩愈,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字.

五,柳絮因风

21.七步诗

魏文帝曾经命令东阿王曹植在七步内做成一首诗,做不出即处以死刑.东阿王随声就做诗一首:

"锅里煮着豆子用来作羹,滤豆子用来作汁.豆秸在锅底燃烧着,豆子在锅中哭泣:

'你我本是一个根上生长的,你为什么这样不留情地逼迫我,熬煎我呢'"魏文帝听了深有惭愧之色. 

一,1.死刑2.同"燃"字3.过滤豆类4.曾经

二,锅破釜沉舟

三,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四,相煎何急;七步成章

22.太宗罢朝

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发怒说:

"定要杀掉这个庄稼汉!

"长孙皇后问:

"谁冒犯了您"太宗说:

"难道有超过魏徵的吗经常在朝廷上同我争辩,使我难堪不痛快."长孙皇后退下去穿上上朝时的礼服,戴上风冠站在太宗旁,太宗吃惊地说:

"皇后为什么这样"长孙皇后回答:

"我听说皇上圣明臣下才忠诚.现在您圣明,所以魏徵才能直言.我有幸能在后宫充数,怎敢不为您祝贺呢"

一,1.定要乡下佬,指魏徵2.触犯3.文德后李世民之妻穿戴4.皇上圣明臣方忠诚 

二,1.难道有超过魏徵的吗经常在朝廷上同我争辩,使我难堪不痛快.2.我有幸能在后宫充数,怎敢不为您祝贺呢 

三,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四,"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

23.永某氏之鼠

永州有个人,怕犯日忌,拘束禁忌特别过分.他认为自己出生的年份正值子年,而鼠是子神,所以爱护老鼠,不养猫狗,又禁止仆人击杀老鼠.粮仓厨房中,都放纵老鼠恣意妄为而不过问.

从此,老鼠互相传告,都来到某氏家,吃得饱饱的却没有危险.某氏家里没有完好的物品,衣架上没有完好的衣服,吃的大都是老鼠剩下的东西.白天老鼠们成群结队与人并行,晚上撕咬打架,发出各种声音,让人不能安寝,可是他总是不厌烦.

过了几年,某氏搬到了别的州郡,后面的人来居住,老鼠仍和过去一样猖獗.那人就说:

"老鼠是在阴暗角落活动的可恶动物,这里的老鼠偷咬吵闹又特别厉害,为什么会达到这样严重的程度呢"他借来了五六只猫,关上屋门,翻开瓦片,用水灌洞,奖励仆人围捕老鼠.捕杀到的老鼠堆得像座小山,把它们丢弃在隐僻的地方,臭气散发了数月才停止.

唉!

那些老鼠还以为它们吃得饱饱的没有灾祸是可以长久的呢!

一,1.养2.全,都3.完整4.借

二,1.粮仓厨房中,都放纵老鼠恣意妄为而不过问.2.从此,老鼠互相转告,都来到某氏家,吃得饱饱的却没有危险.

三,"窃时以肆暴"的得志小人

24.临江之麋

有一个临江人,打猎时捉到一只小鹿,便把它饲养起来.带进门时,一群狗馋得直流口水,都摇着尾巴跑了过来.那个临江人很生气,把狗吓跑了.从此以后,他每天抱着小鹿接近狗,经常让狗看,叫狗不可乱动,渐渐地又让狗和小鹿玩耍.时间长了,狗都能顺从主人的心愿.小鹿渐渐长大,忘了自己是麋了,认为狗的确是自己的朋友,和狗互相碰撞翻滚嬉戏,越来越亲热.狗怕主人,就跟小鹿周旋玩耍,表现得很友好,但是经常舔着自己的舌头.三年以后,鹿走出门外,看见别家的狗在道上很多,就跑过去想和它们玩耍.那些狗看见鹿,又高兴又愤怒,一起把鹿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鹿到死也没觉悟到这是怎么回事.

一,1.打猎2.靠近3.给……看4.但是5.醒悟6.跑

二,1.麋麑逐渐长大,忘记自己是麋,认为狗真的是我的朋友,互相顶撞翻滚,越来越亲热.2.那些别家的狗看见它,又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

三,恃宠骄横的人决没有好下场.

25.荔枝图序

荔枝生于四川湖北一带,树的形状团团像车上的帷幕和篷盖;叶子像桂树叶,冬天青色;花像橘,春天开花;果实像丹砂一般地红,夏天成熟;众多果实聚在一起像葡萄;核像枇杷核;壳如红色丝织品;膜如紫色的薄丝;瓤肉莹白像冰雪;浆液甜酸如醴酪.大致像那样,它的实际情况超过它.如果果实离开树枝,一天变颜色,两天香变了,三天味变了,四五天外,色香味全部离去了.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宾太守白乐天让工吏作画并且亲自写下了这篇序,那是给那些不了解荔枝以及了解荔枝的样子,味道但不知道摘下后过了一天,两天,三天后的变化的人看的.

一,1.四川湖北一带2.车上的帷幕和篷盖3.丹砂一般地红4.泛指丝织品5.酒浆6.那样它的实际情况

二,南宾太守白乐天让工吏作画并且亲自写下了这篇序,那是给不了解荔枝以及了解荔枝的样子,味道但不知道摘下后过了一天,两天,三天后的变化的人看的.

三,打比方列数字出处外形味道变化

四,唐朝乐天香山居士

26.三上

钱惟演虽然出生长大在富贵人家,却很少有特别的爱好.他在西京洛阳时曾经对自己的下属官员说,自己一生惟独喜欢读书,坐着的时候就读经书和史书,躺着的时候就读笔记小说,上厕所的时候就读短小的诗词,不曾有一刻放下书.

谢绛也说:

宋绶和他同在史馆任职,每次上厕所一定带着书去,诵读的声音洪大响亮,远近都能听见,他专心好学到了这种地步.我于是对谢绛说:

我一生所写的文章,大多写于"三上",即马背上,枕头上,厕座上,这是因为这些时候更有利于构思.

一,1.虽然2.对……说3.形容清脆响亮4.使……听见5.周密思考,构思6.也

二,我一生所写的文章,多是在"三上",即马背上,枕头上,厕座上写的.

三,B

四,成功来自于勤奋

27.名二子说

车轮,车辐,车盖,车轸在车上都有专用,可是只有那车轼似乎是无用之物.尽管如此,如果没有轼那么我就认为那不是一辆完整的车.苏轼啊!

我担心你不会在外表上掩饰自己子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车辙走的,可是谈起车的功用时辙却不在其内.尽管如此,一旦车翻了,马死了,车辙却也受不到灾祸.这车辙呀,它善于处在祸与福之间.苏辙啊!

我想你懂得这个道理,就会免于灾祸的. 

一,1.对车本身有其专用2.车厢前的横木3.车轮压的迹道4.在其中5.这

二,1.即使这样,如果没有轼,那么我就认为那不是一辆完整的车.2.苏轼啊!

我担心你不会在外表上掩饰自己.3.苏辙啊!

我想你懂得这个道理,就会免于灾祸的.

三,不要过于外露要善于避祸为福

28.读孟尝君传

世上的人都说孟尝君能收得有才能之士,由于这一原因,才德之士会去投奔他,而孟尝君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而逃出了凶恶如虎豹的秦人之手.唉!

孟尝君只不过是个鸡鸣狗盗之徒的头领而已,哪里谈得上得士若不是这样,凭着齐国如此强大,再得一真正的士,就可以面南而坐,使秦国北面称臣,又何必凭借鸡鸣狗盗之力呢那鸡鸣狗盗之徒出自孟尝君的门下,这就是有真才实学之士不投奔他的原因.

一,1.有才能的人归附2.终于逃脱3.代词,指孟尝君4.这……的原因

二,l孟尝君只不过是个鸡鸣狗盗之徒的头领罢了,哪里谈得上得士呢2.不是这样的话,凭借齐国如此强大,再得一真正的士,应该能够使秦国北面称臣.(当时君主坐北向南,臣子见君面向北)

三,1.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2.宋盂尝君非好士之人,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徒的头领而已,贬斥孟尝君.

29.伤仲永 

金溪县有个人名叫方仲永,祖代都从事农业.仲永五岁时,尚未认识书写用具,有一天忽然哭着要它.他的父亲感到很奇怪,到附近人家借了给他,他立即写出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主要意思是孝养父母,团结家族,曾传给一乡秀才看过.从这以后,随便指一个东西作题目,他立刻就能写出一首诗,诗的词句,内容都很不错.县里的人都觉得他是个奇才,渐渐地敬重礼遇他的父亲,有的人还用钱求他作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便天天带着仲永在县里到处拜访(为人作诗讨钱),不让他学习.我早就听说了这件事.明道年间,我跟从先父回家,在舅舅家见到了他,此时他已十二三岁了.叫他作诗,已和从前的名声不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他来,舅舅说:

"才智完全消失,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一,1.写2.以这件事为奇渐渐以……为宾客3.以……为利4.死去的父亲

二,1.天天带着仲永在县里到处拜访,不让他学习.2.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他来,舅舅说:

"才智完全消失,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三,本文写一个孩子从未读过书,突然不但会写字,还能作诗,虽然有传说夸张之嫌,但作者的本意是规劝人们要不断努力学习. 

30.盲人识日

一生下就眼瞎的人不知太阳是什么样子,便去询问有眼睛视力的人.有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